首页 百科知识 运输企业生产作业计划

运输企业生产作业计划

时间:2022-1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港站相同,运输企业生产计划包括月度生产计划和日常计划两部分,为保证月度计划的实现,有的运输方式还制订旬度作业计划。运输企业生产计划规定的运输指标一般包括工作量和工作效率。船舶运输生产作业计划是航运企业运输生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企业年、季运输生产计划及船舶运行组织方法所作的近期运输工作安排,它包括月度计划、旬计划、日计划和直接下达到船舶的航次计划。

6.3.1 运输企业生产作业计划

1)运输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内容

与港站相同,运输企业生产计划包括月度生产计划和日常计划两部分,为保证月度计划的实现,有的运输方式还制订旬度作业计划。

月度生产计划一般包括客货运输运量计划、设备检修计划、运载工具运用计划、运行组织计划等内容,主要通过一系列运营指标来反映。其中,货运的指标较多,分类也比较细致。月度指标的具体数值是年度运输计划指标在月度的具体化,其内容与年度运输计划基本上是一致的。其中客货运输运量计划随季节而有所波动,其他计划相应会产生一些变化,其数值基本上不会是年度计划的平均值,编制时应注意具体运输条件的变化。运输企业生产计划规定的运输指标一般包括工作量和工作效率。

(1)工作量 运输企业完成的工作量指标主要有运输量、周转量和运输收入等,其中运输量可以细分为发送量(或称发运量)、发到量、发到中转总量(有的运输方式直接定义为运输量)、各方向或各种类的发送量等,指的是运送的货物吨数或人数;周转量指的是所最终完成的运输产品的数量,是运输企业完成的货物“吨公里”和“人公里”,它能更好地反映运输企业完成的运输任务;发运收入反映运输企业最终实现的经济效果,往往需要按不同种类运输形式分别统计。各运输方式中,运量也可以转化成其他单位,如铁路货物运输技术计划规定的工作量单位实际转化成“车数”,而不是“吨”;航空计划在考核“吨公里”的同时,也考核飞机飞行里程,这是由其各自的特点决定的;同时,也存在其他多种形式的工作量指标,对运输工作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定,构成了工作量指标群。

(2)工作效率 包括运载工具利用效率、运输产品的生产率、载运能力利用率等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在不同的运输方式统计的具体项目相差较大,但由于运输过程都是由运载工具完成的,效率指标都反映在运载工具的利用效率上。铁路因其货物通过列车形式完成其运输过程,而列车又是由货车和机车组成的,考察的效率指标分别考察机车车辆;其他运输方式则集中在主要运载工具上,具体项目则有周转时间、日运行公里、平均运程、载运比等。

日常计划则主要反映对日常运输工作的控制和指挥,一般指日班计划。其内容比较具体,涉及客货运任务控制、运载工具分布控制、运载工具运行控制等方面。客货运任务控制方面主要是本日或班可以载运的货物的确定,主要体现在货运方面,除铁路外,其他运输方式变化的余地不大;运载工具的控制则需根据运输任务的需要来确定,目标往往是均衡,既要保证当日运输任务的完成,也要注意为下一班工作打好基础;运行控制则是要对运载工具的运行秩序作出预先规定,是对运行时刻表作出的调整措施。

2)船舶运输生产作业计划

船舶运输生产作业计划是航运企业运输生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企业年、季运输生产计划及船舶运行组织方法所作的近期运输工作安排,它包括月度计划、旬计划、日计划和直接下达到船舶的航次计划。

(1)船舶月度运输作业计划 船舶月度运输作业计划,是根据计划月的任务与条件,并在已有船舶运行组织的基础上,安排船舶月度实际生产活动的执行计划。它必须在技术上保证完成年度分季、季度分月运输任务,在组织上保证船舶、港口、航道及修船厂等航运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与其他运输部门工作上的协调,在经济上最大限度地使用船舶运输能力和港口通过能力,以期取得较好的营运经济效益。

船舶月度运输作业计划的内容与表格形式,不同的航运企业各不相同。一般应包括月度核定货源分类流向计划、月度船舶修理计划、月度船舶运行安排计划、月度分线承运计划和月度运输作业计划说明等5个方面内容。

①月度核定货源分类流向计划:是按流向编制的品种类别货物运输计划,它规定了航运企业在计划月应完成的货物运输任务。计划表中的货物分类可根据企业所属航区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国家运输统计项目统一规定填写。

②月度船舶修理计划:是按船舶安排修理种类、修理时间和修理地点的计划,是确定计划月企业实有运力的基础。同时,通过该计划把航运局船舶工作计划与修船厂的工作计划协调起来。修理种类包括大、中、小修及特种修理等。

③月度船舶运行安排计划:是就每一船舶的运行组织作具体安排计划,是年或季度的船舶运行组织结合计划月情况的具体化,它通过船、港、货平衡确定。对于定线船舶在计划月内的往返航次和在始发港的发船日期都有具体安排,对于未定线船舶经过平衡只安排航次数。

④月度分线承运计划:是根据月度船舶运行安排计划,按航线别编制汇总的月度货物运输计划,它可以综合反映出核定货源分类流向计划所承运的货物是否已得到运输保证。

⑤月度运输作业计划说明:主要包括计划月的形势及对运输的要求,货源、港口及船舶的主要情况,计划月的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及其占年、季的百分比,贯彻计划的措施,为保证完成计划任务与有关部门达成的协议以及执行计划应注意的事项等。

月度计划编制完毕并下达只是月度计划管理的开始。为了保证计划的完成,调整在运输生产活动中出现的新的不平衡,还必须相继分旬编制旬船舶作业计划。

(2)旬作业计划 旬作业计划由航运企业调度室负责编制。每旬调度室负责编制计划的工程师(或业务计划员,或总调度员)根据对上一旬度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各港旬度货源计划、月度计划的要求以及船舶动态等,编制下一旬度的旬计划。由运务处长召集调度、货运商务等有关人员讨论通过,报航运企业领导人批准,于计划旬开始前以电报通知各港,并抄报交通部领导本企业的专业局。

旬作业计划是对旬度货源计划与旬度船舶运行组织所作的安排。它一方面较月计划更详细、更具体,同时也是为了力争月计划均衡地完成,避免出现上旬松、下旬紧的不良现象。

除旬计划外,有的航运企业还有五日或三日安排计划,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生产进度,及时预测影响计划完成的各种因素,调整运输中出现的新的不平衡,以保证旬、月计划的完成,这是一种“长计划短安排”的工作方法。

(3)日作业计划 日作业计划又称昼夜到发船计划,是针对在下一昼夜内船舶将要到达或发出的港口明确到发船名(或驳船队)与时间,根据船舶动态通知港口准备接船(包括船舶的原始发港、装运货种和数量),根据旬计划与港口的安排确定即将从该港发出船舶(包括原到达该港的日期以及本次发出的目的港与货运任务等)的计划。

(4)船舶航次计划 船舶航次计划又称航次计划命令书,是对具体船舶提出的一个航次的具体任务。这一计划是在航次开始之前由调度部门发给船舶的必须执行的正式文件,是具体组织船舶完成和超额完成运输计划的基础。每一航次的质量都关系到运输计划完成的好坏,尤其是远洋运输船舶,一个航次的时间很长,在一年中完成的航次数不多,组织好航次生产(如正确选定停靠港口、充分利用船舶的装载能力,选择最佳货载,合理选择燃料补给地点等),对保证计划的完成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显得更加重要。

航次计划中所规定的各项作业时间,对定班定线船舶,应根据运行计划的规定或运行时刻表确定;航次航行船舶,则应根据具体的货运任务、货物特性、船舶技术状况、港口作业情况、航行条件以及可能出现的客观情况等条件确定。

3)铁路运输工作计划

铁路运输生产计划分月度货物运输计划和技术计划两部分,为保证其实现,调度部门还要具体编制旬计划和日班计划,其形式与月计划基本一致。

月度货物运输计划是保证完成年度货物运输计划在计划月度内的具体安排,它的基本任务是:正确分配各重点品类和铁路局的运量;组织合理运输、直达运输和成组运输;经济合理地使用铁路设备;组织水陆联运,综合利用各种运输工具;组织均衡完成国家年度运输任务。其主要内容包括:全国各铁路局的品类别货运量;国际联运进出口运输计划;水陆联运计划;装车地直达列车和成组装车计划;卸车计划等。

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简称技术计划)是为了完成月度货物运输计划而制订的机车车辆运用计划。

机车车辆的活动是形成运输生产活动的动态性质的重要因素。它使每一铁路局、分局、站段在不同的时刻有着不同的运输状态。为了对动态的运输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必须制订较完善的运营指标系统。机车车辆运用指标是运营指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要制订出长远计划外,铁道部、铁路局还必须制订出月度运输工作技术指标(定额)计划,以作为日常运输生产管理的依据,这就是月度技术计划的任务。

机车车辆的合理运用是铁路运营管理系统的重要任务。机车车辆是铁路运输的活动设备(运输动力和工具),它是决定铁路输送能力的重要因素,主要由活动设备所决定的输送能力与主要由固定设备所决定的通过能力的综合实现,才能形成铁路的运输能力。在一定的固定设备条件下,铁路所能实现的运输能力将取决于活动设备的类型、数量及其分布。因此提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为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应拥有多少机车车辆;二是一定类型和数量的机车车辆能完成多少运输任务。而月度技术计划则要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为了保证月度货运计划的实现,必须在现有的机车车辆类型和数量的条件下,编制合理运用机车车辆的技术指标计划(包括机车车辆的合理分配),即技术计划。而机车车辆的运用指标又与运输工作量有关指标相关联,因此,就运输生产活动来讲,机车车辆的运用指标是运输生产活动的主要数量和质量指标。技术计划在确定运输工作量及机车车辆合理运用的有关指标时,必然涉及区段通过能力的限制条件,因而正确确定车流径路、合理利用通过能力也是其任务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计划也是技术设备的运用计划,是月间运输生产活动的综合性计划。

货车合理运用是铁路技术计划所研究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铁路货车是全路通用,除不联通的铁路及轨距不同者外,全路40多万辆货车可以在各铁路局间运送货物,因而用车的合理分布及空车调整是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铁路局和分局的运用车保有量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一定数量将会产生某些困难或浪费,并且会影响其他铁路局或分局完成运输任务;而不足其需要量又不能完成本局和本分局规定的运输任务。因而,铁路局、分局必须经常保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运用车。对于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运用车的分布状态,为了保持其相对平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按层次分级(铁道部、铁路局、分局),控制运用车数;按状态(重、空)和去向(交出的重车和到本局卸的重车,其中到本路局或分局管内卸车的货车称为管内工作车,要运送到外局或外分局的货车则称为移交重车)控制运用车数;按主要车种(P、C、N、G、B等)控制运用车数。运用车的合理分布是组织均衡运输、合理利用铁路运输能力、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运输任务的重要保证。

技术计划分两级编制,部(按局别)的技术计划及局(按分局别)的技术计划。每月技术计划是根据月度货物运输计划由铁道部和各铁路局同时编制。其主要内容有:使用车和卸空车计划;空车调整计划;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及分界站、各区段列车列数计划;货车运用质量指标计划;货车运用车保有量计划;机车运用指标计划。

(1)货车运用计划 货车运用的数量指标有使用车数、卸空车数、工作量、排空数、分界站出入货车车数和列车数等。

使用车数是装车数与由于零担货物中转和货物倒装而产生的增加使用车数之和。使用车数指标反映货车的使用次数,是货车运用的数量指标。装车数为使用车数中的主要部分,增加使用车数仅占百分之几,因而使用车数指标又是反映装车数量多少的运输工作数量指标。使用车按其去向可进一步分为自装自卸和自装交出两部分分别进行控制。使用车计划应按去向和车种别进行编制。其中装车数根据每月批准的要车计划表编制,增加使用车参照车站实际统计资料确定。按车种和去向别的使用车计划是形成重车流的基础,是制订其他各项数量指标(如各区段行车量和分界站货车出入车数等)及机车需要量、空车调整和车种别运用车保有量的依据。

卸空车数是卸车数与增加卸空车数之和。同样,卸空车数指标既是反映货车运用的数量指标,又是反映卸车任务多少的运输工作数量指标。确定卸空车计划是十分重要的。保证卸车任务的完成不仅可以加速货物送达,还可以避免重车积压,加速货车周转。重车卸后才可产生空车,因而卸车任务的完成又是完成排空任务和装车任务的重要条件。卸空车按其来源可进一步分为自装自卸和接入自卸两部分分别进行控制。

技术计划中,工作量定义为全路、铁路局或分局每昼夜新产生的重车数,就全路而言,工作量即全路的使用车数;铁路局和分局的工作量等于使用车数与接入重车数之和。运用车尚需按状态和去向控制,因而将运用车分为重车运用车和空车运用车,重车运用车按去向又可分为到达本局(分局)管内卸的管内工作车,以及到达外局(分局)的移交重车,并据此分别定义其工作量。

每个车站、分局、铁路局每日按车种别的装车数和卸车数一般不是相等的。为了保证不间断地按日均衡地完成装车任务,必须将卸车数大于装车数的地区所产生的多余空车运送到装车数大于卸车数的地区。这种空车的调配工作称为空车调整。在技术计划中需要制订空车调整计划,并应按车种分别进行。

由于我国铁路货车是全路通用,没有固定的配属站,且空车走行公里为非生产走行,不产生运输产品,因而空车调整存在着合理化即优化的问题。一般应以空车走行公里最少为主要优化目标。为此,必须遵循一定的调整原则,并采用科学的优化方法制订空车调整方案。必要时在保证货物和行车安全的条件下,可采取车种代用,以减少空车走行公里。

分界站出入货车数不仅是反映铁路局(分局)运输任务量的指标之一,而且在日常运输生产中,由于出入车数往往是不相等的。因此,它又是形成运用车保有量变化的原因。为保证均衡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合理分配各方向的通过车流量,有效地利用铁路通过能力,必须制订分界站货车及列车出入计划。其中的各区段行车量计划是制订机车运用计划的重要依据。

从质量指标上看,货车运用效率可以从时间和载重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时间上考核货车运用效率的指标为货车周转时间和货车日车公里,从载重力利用方面考核货车运用效率的指标有货车平均静载重、货车平均动载重和货车载重力利用率等。在技术计划中只是考核货车在时间方面的运用效率,所以只规定货车周转时间和货车日车公里两个指标。

货车周转时间是指货车从第一次装车完了时起,至下一次装车完了时止,所平均消耗的时间。货车周转时间以“日”为单位计算。一辆货车每完成一次周转,在其周转过程中完成了一个工作量,所以货车周转时间也可定义为货车每完成一个工作量平均消耗的时间(车辆日)。货车周转时间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控制,一种是通过运用车总数进行控制;另一种是按照货车周转过程中的货物作业时间、运行时间和技术作业时间分别控制。铁路局、分局还须进一步按管内工作车、移交重车和空车分别控制。

货车日车公里是指每一运用车每日平均的走行公里数,它是表示货车运用效率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在空车走行率一定的条件下,货车日车公里越高,表示货车运用成绩越好,为完成同样运输任务所需要的货车数也越少。

作为综合性指标,为了完成规定的运输任务,铁道部需规定各铁路局应保有一定的运用车数,称其为运用车保有量。同样,铁路局应控制其所属各分局的运用车保有量,还须进一步按管内工作车、移交重车和空车分别控制。

(2)机车运用计划 机车是铁路运输的基本动力,线路上的列车运行,车站内外的调车作业都要由机车来完成。因此,机车运用计划是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计划中,应根据各局(分局)的运输工作量,分配机车运用台数,规定机车运用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以便考核和分析机车运用成绩,不断提高机车运用效率。

机车的运用方式与货车不同。货车是在全路范围内通用,机车则配属于各铁路局所管辖的机务段,并在固定的区段内牵引列车,或在固定的区段担当调车作业或其他工作。铁路局、机务段的配属机车是根据铁道部的配属命令,由指定的机务段负责管理和使用。配属给各局(段)的机车,应涂有该局(段)的标志,并登入该局(段)的资产台账内。

反映机车运用效率的数量指标有机车走行公里、机车牵引总重吨公里和机车供应台次等3项。

①机车走行公里是指机车运行的公里数。每一台机车运行一公里即为一机车公里。由于机车所担当的工作种别不同,机车走行公里又可分为本条机车走行公里和辅助机车走行公里。按机车运行中是否产生实际走行公里又可分为沿线走行公里和换算走行公里。机车走行公里是铁路局和机务段用以确定机车需要台数和机车检修计划的依据,也是分析机车运用情况和考核机车乘务组工作的必要资料。

②用机车走行公里指标来衡量机车工作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只包含了机车走行距离的因素,而未反映机车牵引重量的因素。显然,一台牵引列车的机车和一台单机,虽然产生同样数量的机车走行公里,但它们所产生的工作效果却是不同的。因此,在计算机车走行公里的同时,还要计算机车牵引总重吨公里,简称总重吨公里,表示机车牵引货物列车所完成的工作量。其值等于机车牵引总重和它的走行公里的乘积之和。

③机车供应台次是表示一昼夜内全部机车在担当的牵引区段内的总周转次数。机车在牵引区段每往返一次,作为供应一台次。

反映机车运用效率的质量指标包括机车全周转时间、机车日车公里、列车平均总重和机车日产量等。

①机车全周转时间是从时间上反映机车运用效率的指标,它是指机车作业完了返回基本段经过闸楼时起,至下一次作业完了返回基本段经过闸楼时止的全部时间。

机车需要数是指在一个牵引区段内,每担当一对列车的牵引任务平均需要的机车台数,即平均一对列车所需要的运用机车台数。

②机车日车公里是指全路、铁路局、分局或机务段平均每台货运机车一天走行的公里数。它反映每台货运机车平均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提高机车日车公里,可以减少机车需要台数,即可用较少的机车完成规定的运输任务。

③列车平均总重是指全路、铁路局、分局或机务段平均每台本务机车牵引列车的总重量(包括货物重量和车辆自重),列车平均总重反映了机车牵引力的利用程度,它直接影响列车次数、机车需要台数、机车乘务组需要数以及其他有关支出的大小,是衡量机车运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④机车日产量是平均每台货运机车每日生产的总重吨公里数,它综合反映了列车平均总重、机车日车公里和单机走行3个方面的关系,是考核机车运用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只要降低单机走行率、提高机车日车公里和列车平均总重,就能提高机车日产量指标。

4)其他运输企业工作计划简介

(1)公路货运企业运行作业计划 货车运行作业计划是运输生产计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计划地均衡组织企业开展运输生产活动,建立正常运输生产秩序的重要手段。

汽车运输企业的运输生产计划按年、季和月安排了生产任务,但它只是纲领性的生产目标,不可能对运输生产的细节作出具体的安排。一般情况下,月度运输生产平衡会议所确定的运输计划,应对运力和运量进行积极的平衡。确定了计划期内容、货源的流量和流向,对于运力的提供和调配也作了大致的安排,但是还不能使车货“对号入座”。货车运行作业计划工作的任务,是把企业车队、车站、车组以及有关的职能部门有机地组织起来,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应不断提高运输效率,保证企业按日、按期地均衡完成运输任务,全面地完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汽车运输企业应将运输生产计划中规定的任务,按照月、旬、日以至班,具体地、合理地分配到各车队、车组,以保证企业的运输生产计划能够顺利完成。货车运行作业计划是货物运输生产计划的具体化,它规定了每一辆车在一定周期内应完成的运输任务、允许的作业时间、必须达到的效率指标,以及有关的注意事项,作为车辆运行和运输工作人员进行生产活动的依据。

货车运行作业计划根据其间隔期长短的不同,可有长期运行作业计划、短期运行作业计划、日运行作业计划和运次运行作业计划4种形式。

长期运行作业计划是一种适用于运输线路、起讫地点、运送数量和品类都比较固定的经常性大宗货物运输的计划形式。计划周期有半月、一月不等,作业计划质量较高。可对货车发放班次、到开时间、沿途作业内容等作出具体规定。

短期运行作业计划的适应性较广,对于起讫点较多、流向复杂、货车繁多的地区均能适用。计划周期一般为3~5天,作业计划编制工作量较大,对于调度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2)公路客运企业运行作业计划 客车运行作业计划是布置每一客车按客车运行周期表工作的客车运行具体行动计划,它具体落实了每辆客车运行、保修、机动日期的安排。在客车运行周期表的基础上,客运调度室根据各车队的车辆数、完好率及车型、技术性能等因素,将各单车分别编入各客车运行周期表,即可形成客车运行作业计划。

在编制客车运行作业计划时,如发现机动车过多,待班车增加,则应设法扩大业务或调整车辆编制;如发现机动车不足,损失业务,甚至影响周期循环运行,则应设法增加车辆或提高车辆运行效率。客车运行作业计划的执行情况,应按期检查。检查分析车辆安排是否恰当,研究如何调整才能保证运行作业计划的正常执行并提高车辆运行效率,同时也应通过客运班车正点率的计算,定期对客车正点运行情况作出分析。

(3)民航企业生产主要工作指标 考核民航运输工作的指标主要包括产量指标、飞行安全指标、服务质量指标和劳动生产率指标。

①产量指标:包括运输飞行总周转量和专业飞行小时两项。产量指标分别由运输部门和专业部门负责考核,并要求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规定的总周转量和专业飞行小时任务。

运输飞行总周转量和专业飞行小时,用以反映各公司航空运输飞行和专业航空生产任务的大小,它除了受社会对航空运输和专业航空需要程度影响外,还受民航内部因素的影响,如飞行安全、运输服务质量、专业航空作业质量、飞机利用率、航班正常率、飞机载运率,以及民航的客货及专业任务的组织工作。只有把受民航内部影响诸因素的各项工作做好,特别是确保飞行安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飞行正常性,以及加强客货专业任务的调整和组织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民航的生产能力,尽可能满足社会对民航的需要。

②飞行安全指标:用飞行事故件数表示,并要求不发生大、中型飞机二等以上飞行事故和小型飞机一等飞行事故(包括劫机事件)。飞行安全指标由航行及公安部门负责考核。保证安全飞行是民航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工作。只有保证飞行安全,民航才能为社会所信任,飞行才有效益。因此,飞行安全指标是民航各项经济指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它与服务质量一样是民航各项工作质量的集中表现。

③服务质量指标

a.航班飞行工常率:指按班期时刻表规定的飞行班次与实际飞行班次之比的百分数。是指航站按班期时刻表规定时间放行飞机的架次与总的放行架次的百分比。航班飞行正常率和航站放行正常率是反映航站的飞行组织的客货组织工作的质量的指标。民航要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航班飞行正常率和航站放飞正常率,使客、货、邮安全迅速地运达目的地。如果航班飞行正常率很差,班期不正常,或者飞行正常率差,经常误点,势必影响旅客事先安排的活动日程,或者影响货邮的运输速度,使航空运输不能充分发挥其快速的特点,影响民航在社会上的信誉。

b.航站始发载运率:指航站客、货、邮、行李发运量与本站可用的飞机最大业载之比的百分数(按大、中型机分别计算);大、中型飞机日利用率,是指在册大、中型飞机每日的平均生产飞行小时(按机型分别计算)。航站始发载运率和飞机日利用率两项指标,前者反映了飞机最大业载利用程度,后者反映飞机时间利用程度。航站始发载运率高,说明飞机的吨位得到充分利用,使用同等的生产耗费,可完成更多的运量,提高了经济效益。飞机时间利用率高,说明民航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运用,在不增加生产能力,即不增加飞机数量的情况下,可完成更多的飞行任务,以满足社会对民航的需要。

c.事故率:包括发生运输服务一等事故件数、发生专业航空一等质量事故件数、发生地面严重事故件数等。

d.生产人员劳动生产率:主要取决于纯劳动时间内生产效率的高低、劳动时间的利用情况,以及设备的利用情况。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还受非生产人员在全部职工中所占比例大小的影响。此外,民航机型的变动、载运比率的提高或降低、运量构成的变化等因素,对劳动生产率指标也有很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