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

企业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

时间:2022-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任务是:生产作业准备的检查;期量标准的制定;生产能力的细致核算与平衡。期量标准是生产物流计划的重要依据,也称为作业计划标准。期与量结合构成了生产作业计划的整体。它是编制生产物流计划的重要依据和指标。生产物流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受企业外部、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预定的生产物流偏离预定目标计划。因此,必须对生产物流进行有效地控制,以保证计划的完成。

三、企业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

1.生产物流计划

(1)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是生产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方面的指标、生产进度及相应的布置,是指导计划期生产活动的纲领性方案。

一个优化的生产计划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有利于充分利用销售机会,满足市场需求;第二,有利于充分利用盈利机会并实现生产成本最低化;第三,有利于充分利用生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资源的浪费和限制。

从计划期来看,生产计划可分为3~10年的长期计划、一年或更长一些时间的中期计划以及月或跨月的短期计划(也称为生产作业计划)。

从内容来看,长期计划包含涉及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制定的战略举措的产品与市场发展计划、资源发展计划、生产战略计划和财务计划等。

中期计划主要包括生产计划大纲和产品出产进度计划。生产计划大纲规定企业在计划年度内的生产目标。它用一系列指标来表示,如产品品种指标、产品质量指标(产品品级指标和生产过程工作质量指标)、产量指标、产值指标(商品产值、总产值和净产值)。产品出产进度计划是将生产计划大纲具体化为按产品品种、规格区分的分月产量计划以及分车间或按设备大组(大类)的总台时与人员的总工时粗略核算和平衡生产能力与其他资源的供应能力,如原材料、能源、外购配件、运输等的供需平衡情况。

短期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是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是协调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中心环节。它根据年度生产计划规定的产品品种、数量及交货期的要求对每个生产单位(车间、工段、班组等)在每个具体时期(月、旬、班、小时等)内的生产任务做出详细规定。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任务是:生产作业准备的检查;期量标准的制定;生产能力的细致核算与平衡。它包括物品需求计划、生产能力需求计划、总装配计划以及在这些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车间作业进度计划和控制工作。企业常用的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方法主要有:在制品定额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企业)、累计编号法(适用于成批生产的企业)、生产周期法(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经常使用这种方法)等。

(2)生产物流计划的任务

生产物流计划的任务是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研究物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以及在各工艺阶段的生产周期,以此安排各工艺阶段的时间、数量以及在制品的结构、数量,进行系统内各环节的协调、均衡。通过物流计划中的物流平衡以及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调度、统计,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

(3)期量标准

期量标准是生产物流计划的重要依据,也称为作业计划标准。它是通过对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进行科学分析计算而确定的时间和数量标准。期,表示时间,如生产周期、提前期;量,表示数量,如投放到生产中的在制品数量、应完成的产量、仓库最大存储量等。期与量结合构成了生产作业计划的整体。它是编制生产物流计划的重要依据和指标。按期量标准组织生产有利于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实现均衡生产

2.生产物流控制

生产物流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受企业外部、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预定的生产物流偏离预定目标计划。因此,必须对生产物流进行有效地控制,以保证计划的完成。

(1)控制要素的系统的组成

一个生产物流控制系统一般由如下三大类要素组成,主要包括:

①控制对象,即生产物流过程。

②控制目标,即生产物流系统力争达到的目标。

③控制主体,需要一个管理机构或组织来比较当前生产物流系统的运行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距,如果发现出现偏离,就需要纠正。

(2)物流系统控制方式

生产物流系统有两种基本的控制方式:反馈与前馈。

反馈控制由控制主体根据设立的目标发布控制指令,控制对象根据下达的命令执行,将系统信息传递到控制主体,经过与目标进行比较,确定调整量,通过控制对象来实施。反馈控制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根据当前状况决定下一步行动,由于从信息收集到调整有一定的时间滞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目标的到达;二是稳定性,其总趋势是保持系统的平衡状态。

前馈控制则着眼于对系统的未来状态的预测,采取措施应付即将发生的情况。很显然,这种控制的特点是具有主动性。

生产物流系统相对于工程技术系统而言,内容和结构要复杂得多。生产物流系统的目标也往往不是单一的,有时候既要保证满足生产要求,又要减少在制品库存,这些目标又往往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对生产物流的控制比较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产物流信息收集问题。为了对生产系统进行控制,必须掌握生产系统的各种信息。但生产物流系统设计范围大,采集周期、衡量尺度等不一致,所以需要建立统一、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

②生产物流系统对反馈信息的响应速度慢。由于物流系统中的许多问题是非结构化的,控制决策复杂。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依赖于管理人员的判断,这使生产物流系统对反馈信息的响应速度比工程技术系统要慢。

③生产物流控制系统设计难度大。物流系统往往是大规模的复杂系统;简单地直接使用反馈控制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物流系统中,为了正确设置控制目标,要充分估计系统当前的以及潜在的能力,要充分考虑系统中的多目标问题。通常,将计划看做控制的前提,即制订计划以后,为了实施计划而采用控制手段。在这个控制过程中,收集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系统状态经控制主体以后,采取调整措施,以便计划完成。

整个过程发生在一个计划期之内。当一期计划完成后,对系统内在能力进行评估,以作为以后编制计划的参考,甚至可以作为修订或编制计划的依据。

(3)生产物流控制的内容和程序

生产物流控制的具体内容有:

①进度控制。物流控制的核心是进度控制,即物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入、流出控制以及物流量的控制。

②在制品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对在制品进行静态、动态控制以及占有量的控制。在制品控制包括在制品实物控制和信息控制。有效地控制在制品对及时完成作业计划和减少在制品积压均有重要意义。

③偏差的测定和处理。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按预定时间及顺序检测执行计划的结果,掌握计划量与实际量的差距,根据发生差距的原因、内容及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与控制的内容相适应,物流控制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制定期量标准。物流控制从制定期量标准开始,所指定的标准要保持先进与合理的水平,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标准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修订。

②制定计划。依据生产计划制定相应的物流计划,并保持生产系统能正常运转。

③物流信息的收集、传送、处理。

④短期调整。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及时调整偏差,保证计划顺利完成。

⑤长期调整及有效的评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