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共设施的基本要求与特点

公共设施的基本要求与特点

时间:2022-10-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空间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和处理,最能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质,也是体现城市品位、提高生命趣味的重要环节。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公共设施的设计问题。历经四十余年的努力,日本的各项设计事业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的设计名家。日本国策中将“科技、管理、设计”六字视为振兴和发展日本经济和社会的根本途径和主要焦点。

第一章 公共设施设计概述

建造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城市的形式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始终是文明状况的标志。城市是有生命的,城市同所有其他的生物体一样,在他们自身的整个运动中,贯穿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协调和统一,形成城市社会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公共设施设计是伴随城市发展而产生的融工业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为一体的新型环境产品设计,它与其他建筑一样,由人类的发展而产生,并遵循城市的发展和城市构成的要求而发生变化。公共设施的存在与演变体现了人类的文明程度与城市的发展程度,同时公共设施的性质又与城市的环境性质相一致,具有文化性、多元性、特定性的设计特点。公共设施的存在犹如城市的家具,是城市空间不可或缺的元素,是城市的细节设计,用其丰富的造型、多变的体量及多重功能丰富城市空间。

一、公共设施的含义

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属于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按经济学的说法,公共设施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从社会学来讲,公共设施是满足人们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参与)和公共空间选择的设施,如公共行政设施、公共信息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绿化设施、公共屋等。从艺术设计的角度讲,公共设施设计是指在公共空间中,为环境提供便利于人们活动、休息、娱乐及交流的公共小品及产品设计。从形式上讲,可以和环境互融或互补,丰富空间的形式(图1-1);从色彩上讲,可以采用多种色彩构成形式,通过巧妙的色彩变化,达到美化空间的作用(图1-2);从艺术形式上讲,可以采用抽象和具象的形式,给不同空间以多层次的视觉感受(图1-3、图1-4)。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公共设施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室内外辅助设施,具体包括路灯、街椅、垃圾箱、公共汽车站、商亭、电话亭、标志牌广告牌、马路护栏等,是在城市中使用最多、分布最广而又与人群(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游客)接触最为密切的公共设施,它以其独有的功能特点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公共设施设计作为城市空间的要素之一,是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公共设施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在实现其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已经与建筑一起共同反映一个城市的特色与风采,体现市民的生活品质。城市公共设施在欧洲被称为“街道的工具”、“园地装置”、“城市的配件”(图1-5)。日本人则称之为“步行者道路的家具”(图1-6)。对于这些称呼的理解,我们可以认为是室内设施向室外设施的延伸,这就要求室外设施同样具有室内设施的功能与要求。作为城市形态的重要元素,公共设施显然具有成为城市触媒的潜力,引导城市形态的发展,并且有可能为该地区的发展带来影响。

图1-5

图1-6

二、公共设施设计的意义

公共设施是人与环境的纽带。它不但具有满足人的需求的实用功能,同时还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美化环境的作用,它又是城市文明的载体,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同建筑、美术、音乐一样伴随着人类文明而诞生,并因循城市文化和机制的要求而发展变化。公共设施遍布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参与城市景观舞台表演。它们不仅是空间环境中的元素,更是环境景观的创造者,在空间环境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公共设施的存在,赋予了空间环境积极的内容和意义,丰富和提高了城市景观的品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潜在的环境变成了有效的环境景观,丰富了空间层次。

公共设施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默默地为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各种便利的服务,为提高城市功效做出贡献。如自动提款机(图1-7)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取款,避免了取钱的时间限制。自动售票机(图1-8)、自助检票机(图1-9)、自助售货机(图1-10)等一系列智能设施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又如公共座椅、凉亭、饮水机等,为外出的人们提供了休息、交流、恢复体力的便利等。

图1-7

图1-8

图1-9

图1-10

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空间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和处理,最能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质,也是体现城市品位、提高生命趣味的重要环节。从塑造城市形象的视角出发,审视城市公共设施对城市影响力、竞争力的作用可以看到,成功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可以创造出一个城市强烈的地域感和认知感,培育城市知名度和扩大其影响力,成为拉动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可以培育新兴产业。人类社会在21世纪到来前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中国城市建设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城市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文化和形象的标志,不应该单单成为城市的装饰品,创造舒适的环境;在功能上应该多样化,满足现代人的多种需求,引导城市的发展。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公共设施的设计问题。事实上,发展公共设施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城市开发项目的设计原则,并且也被认为是当代建筑师应该承担的社会和政治责任。

三、国内外公共设施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一)国外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发展概况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威胁:高速交通体系之类的超人性的装置和构筑物到处矗立的矛盾,大工业、大机器生产和传统手工业制作生产之间充满矛盾,具有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城镇街区不断消失。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也曾经历过此过程,但凭借它们强劲的经济实力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缩短了这个过程,减少了损失,拯救了环境。历经四十余年的努力,日本的各项设计事业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的设计名家。日本国策中将“科技、管理、设计”六字视为振兴和发展日本经济和社会的根本途径和主要焦点。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意识到环境设计对城市、社会的协调、控制、管理、制止紊乱和污染所具有的重要功效,由规划师、公共设施师和社会学家首次联手,成立了美国环境设计研究学会,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纳入全方位的研究实施中,而且必须在宏观规划指导下发展和实施。

由此可见,现阶段公共设施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欧美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是比较完善的,无论是卫生、休息、照明、信息系统,还是配景、无障碍设施系统,给我们的综合印象都是规划合理、形式多样、经济耐用、制作精良。拿美国来说,城市公共设施比较完善,特别是在公共交通设施(图1-11、图1-12、图1-13、图1-14)、公共信息设施(图1-15、图1-16、图1-17、图1-18、图1-19、图1-20)公共卫生设施(图1-21、图1-22)等方面的设计更加人性化,形式新颖,材料和工艺都很考究,体现在很多对人们生活中的细节上的关注,展现了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比如城市里大部分是小路斜街,有很多岔路口,每个路口的斑马线旁边都安装有行人自助的红绿灯变换按钮,如果需要紧急通过马路,按下按钮,便可安全通过(图1-23、图1-24)。

图1-11

图1-12

图1-13

图1-14

图1-15

图1-16

图1-17

图1-18

图1-19

图1-20

图1-21

图1-22

图1-23

图1-24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公共设施的发展则相对落后很多。历史资料表明,4 000年前的古埃及人已经在城市里建设了完善的排污和垃圾清运设施,1 000年前的中国人更是修筑了当时世界上保洁能力最强的都市——长安。从这个时候开始城市公共设施的雏形便应运而生了,而后慢慢演变成为今天矗立在街头的城市公共设施的现有面貌。

今天的公共设施与古代概念意义的传统小品有着根本的不同,以实用功能为主的工业化批量生产设施产品代替了以精神象征功能为主的手工生产的公共设施。在发达国家,公共设施与城市建设是同步发展,并配套成体系的,相关的法规政策制定也比较完善。欧美的某些学者把公共设施的分类基本纳入城市设计和景观建筑研究之中,所涉及的内容有:开放空间、地标、道路及杂项装饰、道路景观、招牌广告等。这些研究工作开展得很早,其内容和有关规定也相当详细。日本对城市环境设施分类很多,且相当具体。他们在城市和景观设计及其各个要素的研究中,把相关的环境设施及景观作为主要内容,比如,道路景观设计的专项内容就涉及环境设施分类、道路本体(路面装修等)、道路栽植(树木、草坪等)、道路附属物(标识、防护栏等)、道路占用物(电线杆、停车场)、沿道广告(招幌、广告等)、沿道围墙、沿道空地(广场、公园、河川等)(图1-25、图1-26、图1-27、图1-28、图1-29、图1-30、图1-31),以及地下部分(地下通道、地铁车站、地下商业街、地下广场)等等。在研究桥、广场、公园、水景、居住区等专题中尽管出现归属分类等内容的重叠现象,但都有自己独到而深入的方面,与环境设施分类有关的最新资料为丰田幸夫的专题著作,其分类为一般外部空间环境设施(路面、台阶、坡度、坡道、路缘石等)、儿童游乐设施、水景设施、体育设施环境小品、标志、栽植、室外市政设施等。

图1-25

图1-26

图1-27

图1-28

图1-29

图1-30

图1-31

(二)中国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存在的弊端

我国的公共设施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历史上也曾有过辉煌的发展历程,但是近代由于工业化起步晚,经济相对落后,公共设施的发展较之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城市面貌可谓日新月异,街道的不断拓宽改造,新老城区的交接与演变,现代化城市已初现端倪。城市的交通、水电、绿地、公园、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日趋齐备。雕塑、景观小品、壁画、喷泉等也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不断美化着我们的城市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设施建设有了一定改观,但在这种快速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暴露出大量的问题,这些公共设施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通过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研究,发现现有的城市公共设施在设计上存在着很多弊端,人们在其认识上也存在很多误区。主要体现在:

1.城市基础设施不尽完善

城市环境承载并影响城市中人的各项活动,并为人所参与、感受、认识、改造和创造所有物质。城市的环境状况直接关系着城市市民的健康及城市的文明程度,但我国的不少城市在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完善,绿化系统也不甚健全。城市的街道拓宽的同时,街道两旁的大树却面临被砍光的危险,绿地广场缺乏树木遮阴,避暑之处更是无处可觅。维持城市优美的环境是与市民的环保意识、卫生习惯分不开的。但另一方面,作为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者,更应该考虑到功能合理的、数量足够的公共设施是市民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卫生习惯的基础。试想,在一个大的公共活动区域竟找不到一个垃圾桶,这必然间接导致城市公共环境的恶化。虽然我们不能使垃圾桶随处可见,但至少它的设置应该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图1-32)。

图1-32

2.功能设施缺乏人性化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室内环境设计不同,它属于大众的活动空间,人们各种行为方式的差异,促使公共设施也应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功能与特性。如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态,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性功能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图1-33)。布局合理、设计周密的公共设施,能够使城市居民及游客深切地体会到城市建设者及管理者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具有人性化的公共设施能够给城市带来与众不同的魅力。而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这些细节。如近几年城市车辆急速增加,停车场的建设远跟不上汽车增长的速度,停车也变得越来越难;城市公交车增加的同时,车上的空调设备却不尽完善;城市的高楼大厦也面临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的滞后。此外,城市的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也需更加关注残障等弱势群体的出行需要,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图1-33

3.辅助服务设施滞后

城市的信息辅助系统严重短缺,市民不能迅速便捷地识别各种环境信息和空间。如道路标识、交通指示、问询指示、场所名称等信息设施设置不全或者设置不当,这些都与迅速改变的城市面貌不相协调(图1-34)。场所或景观不仅是让人参观的,更是供人使用的,甚至让人和谐地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而最基本的导向系统都不完善,又何谈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图1-34

4.城市公共设施缺乏个性

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另一大误区就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过于程式化。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沙里宁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他又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目标与抱负”。城市公共设施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在实现其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应能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并与建筑一同反映着城市的特色与风采。然而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一条条街道被拓宽,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老城被改造成新城,而我们却看不到城市的个性了,那些代表着城市文化与风俗民情的符号已经远逝了,以致所有的城市都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很难想象我们的民族文化还能留下多少。人文环境中未来拥有的历史感和时间性,被日趋统一化和雷同化的倾向所冲淡,人们在世界各地到处可以看到相同的面孔。一个城市的公共设施固然要考虑到整体的统一和完整性,但是不顾周围景观环境、生态环境的一味追求和谐的一致,必将会造成审美上的不和谐。

5.缺乏和谐的视觉美感

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公共设施等都是公共艺术,应该用艺术的标准来要求。城市中的任何一幢建筑、一座城雕、一块指示牌或广告牌,无论美与丑,不管是喜欢或厌恶,市民走在路上都必须看它,是强制性视觉。不和谐、不美观的城市建筑物、街道公共设施是一种严重的视觉污染(图1-35)。北京市早期的公交站牌,不但没有起到装点城市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候车人的心理烦躁和郁闷。因此,要为市民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尽量减少视觉污染,变视觉污染为视觉美感。

图1-35

6.盲目引进照搬

由于中国建筑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使得中国设计师的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为了不影响中国同世界接轨的脚步,一些适合和不适合的国外知名设计师的设计作品被盲目引进,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中的一些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是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误解。拿Philippe starck设计的一款路灯为例:其设计理念采用欧洲中世纪骑士手中的长矛造型,材料采用钢质材料,被业内专业人士认为是新颖独特的创意。但将其置于中国北京这样一座蕴含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城市氛围中,似乎有不协调之嫌。

(三)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21世纪,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休闲经济将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在美国,为休闲而进行的各类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正日益成为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由此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公共设施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人们对于体验与互动的要求逐渐增强,公共设施的发展就是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1.公共设施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公共设施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有机概念。它不仅仅只是实用或装饰两大功能。实际上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是伴随着一场场的技术变革不断发展的,一步步向智能化迈进,技术生产方式的进步使原来不可能实现的设想成为可能。所以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仅仅把公共设施作为城市必备的“硬件”来处理是远远不够的,在未来的设计中应该更多注重“软件”的应用。

在现代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技术支持下,每天生活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的我们,对于出行的要求,更多时候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仅仅依靠记忆来到达目的地的过程。而且交通工具技术的进步,实现了人类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在很短的时间内跨越大洋到达不同的国家或地域。换而言之,将来的社会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开展,与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交流也将不断扩大。同时我们出行的时候,对于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如何简单地获得急需行动支援信息也是出行之前必须探讨的一个问题。所以,仅仅凭借传统上以形象传达为目的的VI(全称Visual Identity,即企业VI视觉设计)系统,将很难完成对于来自不同地域人的行动支持的功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在城市街道上设计一些定位导航设施,现代城市虽然在一些公交站牌上配置了地图和车站线路,但是许多方面指示并不是很明确,而且对于国外旅游者来说,语言文字不同,信息也无法识别,拆除不合理的标识牌,设计电子定位导航设施是发展的趋势,其应用软件方便、高效。设置不同语言版面,满足不同地域人们的需求,触摸式屏幕使出行者更快知道自己所处位置,以及怎么到达目的地,不仅满足了城市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给世界人们留下美好的印象(图1-36、图1-37)。

图1-36

图1-37

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自动系统的兴起,一些城市公共设施单一不变的功能识别已被可以触摸选择的电脑智能化的咨询库所替代。法国某一知名的照相公司已经成功地把该公司所属的自动照相机亭安装了与因特网接头设备,让前去照相的人们,都能免费发出录像邮件与电子邮件。安装了这些因特网免费接头,使人们能够随时与合作联网单位,进行联网咨询。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也可以应用于食品业,国外企业开发了一种可以使人们在几分钟之内拥有一份热饭菜的熟食自动贩卖机。在美国许多地方都启用了生物识别系统来协助辨别身份,比如公园、展览馆等持有会员卡的游客可以通过指纹获得入园许可。使用生物识别系统,管理者不再每年对持证人员进行照片审核,也不用担心有人将证件出借或遗失,它使人们通过关卡速度更快。在某些商业、金融业和军事领域,视网膜识别系统也开始投入使用。

2.公共设施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人们和美化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所以,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注重对人的关注,加强以人为本的意识,包括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尊重。所谓人性化设计是指在符合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强调精神与情感需求的设计,它综合了设计的安全性与社会性,注重内环境的扩展和深化,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细微之处见高低。从为人服务这一功能的基石出发,需要设计者设身处地为人们创造美好舒适的环境空间,因此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者也需加强对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如果设计者把这些元素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去,无疑会为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城市未来的公共设施中,人性化设计势在必行。

人性化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与使用的安全;二是功能明确、方便,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三是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提供有效的服务及省时、省力的设计,将是今后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使用者不但能有效使用,同时在设计上避免使用者的粗心或错误操作而受到伤害。

世界最先进的自动售票机的设计就有下列功能:

(1)可选择吸烟、禁烟区。

(2)若搭乘头等舱,则可预定在座位上用餐。

(3)可指定坐席的类型、位置(靠窗、面对面的座位等)。

(4)可预定往返的座位。

(5)可变更、预定所希望搭乘的列车。

预定完成时,画面会显示发车的时间、费用,只要投入钱币,车票就会出来,无需排队购票,十分便利,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现代公共设施设计的目的就是极大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发达国家的火车站设计,使旅客避免了过多地上下台阶、走天桥,地铁直通火车站内大厅。各类环境设施如电话亭、自助售票机、自动查询机排列成行;标识牌指示明确,有台阶的地方设置了残疾人专用升降电梯,设立残疾人汽车无障碍停车位,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人人都可以平等且无偿地享有在户外进行活动的权利,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

此外,现代公共设施设计还应考虑所适应的地区气候、风土人情、人的生活习惯等人性要素。公共设施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基础、管理水准以及市民的文化修养。公共设施的设计不能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是包含在文化形象中的空间景观环境,更需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运用高技术,注入情感因素,进行高品质、高层次的设计与运用。时代的发展给公共设施提出了更专业、更细化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师们,更好地结合环境功能要求,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公共设施产品,服务于社会,便利人们的公共生活。人性化设计对设计师的要求如下:首先,要求设计师具有人文情怀,能够自觉关注以前设计过程中被忽略的因素,能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关注残疾人的需要等;其次,要求设计师熟练掌握人机工程学等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体现设施功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再次,要求设计师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具有审美的眼光,通过调动造型、色彩、材料、工艺、装饰、图案等审美因素,进行构思创意、优化方案,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3.公共设施多元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在不同场所对公共环境设施有着不同的要求。科技的发展为公共环境设施由单一走向多元化提供了生产制造条件,同时新产品的发明也带动了与之配套的公共设施的开发。例如:自行车的发明向我们提出了如何解决规范车辆停放和美化环境的问题。电信业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公共电话亭设计的问题。电脑技术的出现又促进了相应的自动提款机、卖报机、查询机等自动售货、查询设施的出现。公共设施已经从传统意义的喷泉、饮水器、座椅等单一的几种产品转向了多品种、专业化的趋势。如自动系统分类已由单一的饮料机,向自动售票机、自助检票机、自助售烟机、自助提款机、自助卖报机等多层次专业化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咖啡、糖果、甜食等的自动贩卖机已进入消费者的习惯之中,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环境设施还将不断地出现,公共设施设计正从单一的种类走向多元而且进一步走向专业化。

随着手机的普及,在我国曾经备受宠爱的街头IC公用电话正渐渐地被人冷落和遗忘,甚至被恶意破坏。据统计,2004年至今,在我国一些大城市每天平均有2部半公用电话遭破坏,被盗设施的价值累计达500多万元。同时,大部分电话亭都陈旧破烂。亭子污迹斑斑,电话卡插口处已大块地掉色生锈,亭盖里贴着各式各样的广告——办理车牌、办理证件、招聘电话等。亭盖上原有使用方法的说明介绍被“牛皮癣”遮盖,这样的电话亭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还影响城市面貌(图1-38、图1-39)。手机使用率远远高于电话亭,但是考虑到一部分群体的需求,电话亭不能取消,因此可以考虑电话亭功能多样化,电话亭摆放位置以及功能全面化问题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重点(图1-40、图1-41、图1-42)。可以在有电话亭的地方设置手机街头充电设施和销售手机充值卡的自动贩卖机,设计者要考虑到安全性,在手机充电的时候,可以设置密码箱存放手机,以免机器丢失。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在日本,人们可以看广告免费打公用电话,两家公司计划用三年时间在日本全国设置10万部免费公用电话。据了解,在拨打这种免费公用电话时,用户首先拿下话筒拨打电话号码,之后液晶画面上会出现约15秒钟声像并茂的广告,广告结束后电话就会接通。如果你拨打的是固定电话,你可以免费通话9分钟;如果你拨打的是手机,则至多只能免费通话1分钟。这种理念无疑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值得借鉴。

图1-38

图1-39

图1-40

图1-41

图1-42

4.公共设施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噪音、拥挤、污染、疾病等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的生存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不滥用资源、不破坏环境的观念,提倡一种生态型的城市景观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生态化设计主要是指在其原材料获取、生产、运销、使用和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中密切考虑到生态、人类健康以及安全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应该考虑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原材料,减少原材料的使用,优化加工制造技术,减少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优化产品使用寿命及产品的报废系统。例如我国上海、重庆等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上采用和自然息息相通的材料,使城市公共设施的质感与自然和谐融合,这种取于自然、归于自然的表现手法,使城市公共设施的营造充满活力。

以重庆市为例,城市公共设施最常见的材料有竹材、木材、青石板等,它们之所以会成为大量采用的材料,是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密不可分的。竹、木材属于轻质材料,能够方便人们在坡地上建造居室;过于潮湿的气候会影响地基的牢固度,因此采用青石板可有效地消除这些安全隐患。从经济的角度来讲,竹、木材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损坏,但是两种材料在重庆资源都非常丰富,而且设施构件都可以灵活拆卸替换,因此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力都不会消耗过多。除此之外,在重庆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中,大量采用这三种材料也达到了体现地域特色的目的。因为采用这些材料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其本身,更多的是因为它们已经成为重庆地区城市特征、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看到它们的色彩,触摸到其特有的质感,就能够引起人们对于重庆文化的一种联想(图1-43、图1-44)。

图1-43

图1-44

四、公共设施设计的范畴

公共设施的应用及分类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身边的小区景致到街心及广场的布局与陈设,以及公园、纪念馆、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形与色,空间与体量,功能与活动,日益受到人们的瞩目。而在这些公共空间环境中,与人们最能“亲密”接触的就是公共设施,通过其多变的形式、丰富的体量及便利性和情趣性,不仅从视觉上满足人对环境美的要求,还从功能上满足了人对环境的各方面需求。公共设施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由最初的公共座椅、公共雕塑、凉亭、喷泉等,发展为公共电话亭、候车亭、自动提款机、自动售货机、路牌、路障等等,给人们生活、生产和学习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精彩与便利。

随着公共空间环境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公共设施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现代人们的生活领域逐步向公共空间延伸,这样就要求我们对公共设施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其应用性主要体现在:

(1)它有一定的包容性,假如一个环境场所当中的各类公共设施作为一个整体的空间,那么对于这样一个空间内容研究就是要研究各个部分“场”,要对“场”的地域特征、来往人群、环境氛围进行详细的考察和研究,根据不同“场”的要求进行实地设计。

(2)它具有开放性特征,是相对外部空间的设施,它所形成的空间环境,在影响人类活动的同时,也影响其他环境,具有联系环境的作用。公共设施作为环境的一部分,一定要与环境相呼应,既有自己的独立特征也要有与环境呼应的特点。

(3)公共设施与它所处的不同性质的空间环境,有着不断变化的特征,所以它具有非平衡性特征。同类型的公共设施,运用到不同环境中,其局部细节或功能要求也随着变化。

(4)随着社会、科技和时代的发展,人们本身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变化,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设计师们的创作思想空间扩大,随之公共设施网络的种类和构思框架也不断扩增。

在整个环境设计当中,我们要根据公共设施与建筑和景观环境的整体关系,给予公共设施以更多的设计表达内容,在合理的构筑和设置满足了简单的基本功能的要求下,还要考虑公共设施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建筑发展关系。激发城市整体环境的活力,体现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满足现代化城市未来发展的要求,从这些方面,实际上公共设施设计也担负着一定的城市大环境建设的任务。公共设施设计的水平高低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水平,新的设计思想要求必须新颖独特,技术运用要有特点,制作要精良;城市和文明的发展不仅体现了人性化环境设计,还体现了现代品质和现代文明。

公共设施的分类有很多种,按照功能分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公用系统设施

公共设施系统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日益专业化、人性化和科技化,因而,公共设施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日趋系统化。公用系统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设施、信息设施、照明设施、服务设施、卫生设施、休息设施、游乐设施等。

(1)公共交通设施

城市空间环境中,围绕交通安全方面的环境设施多种多样,其作用也各不相同,大到汽车停车场、人行天桥,小到道路护栏、公交车站点都属于交通设施。我们周边环境中通常接触到的还有通道、台阶、坡道、道路铺设、自行车停放处等交通设施(图1-45)。

图1-45

(2)公共信息设施

信息设施种类繁多,包括以传达视觉信息为主题的标志设施、广告系统和以传递听觉信息为主的声音传播设施。在日常生活中具体接触到的形式主要有:标志、街钟、电话亭、钟塔、音响设备、信息终端、宣传栏等(图1-46)。

图1-46

(3)公共照明设施

现代城市离不开公共照明设施系统,城市的功能逐渐复杂,人们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夜间活动也较为频繁,城市夜景照明效果的提高成为人们新的视觉要求。主要照明设施有:路灯、广场景观灯、园林灯、建筑立面照明、水景照明、发光广告、霓虹灯、商业橱窗、街道信号灯,甚至流动的汽车灯等各种灯光和灯具结合起来,形成丰富的城市夜景和独特的城市文化(图1-47)。

图1-47

(4)公共卫生设施

卫生设施主要是为保持城市市政环境卫生清洁而设置的具有各种功能的装置器具。这类设施主要有:垃圾箱、烟灰缸、雨水井、饮水器、洗手器、公共厕所等(图1-48)。

图1-48

(5)公共服务设施

服务设施主要指为便利人们购物、存储、咨询等活动而设立的公共设施,包括售货亭、电子取款机、电子问询处、服务站等服务设施,为人们外出购物或观光时买食物、生活用品及问询、取款等提供方便(图1-49)。

图1-49

(6)休息设施

休息设施是直接服务于人的设施之一,最能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在城市空间场所中,休息设施是人们利用率最高的设施。休息设施以椅凳为主,适当的休息廊也可代之,主要设置在街道小区、广场、公园等处,以供人休息、读书、交流、观赏等(图1-50)。

图1-50

(7)游乐设施

游乐设施通常包括静态、动态和复合形式三大类,适合它们的人群有所不同。儿童和成年所需设施在活动内容和活动场地规模方面均有很大的区别,本书仅介绍儿童游乐设施和老年人健身设施(图1-51)。

图1-51

2.景观系统设施

景观系统设施作为城市景观环境的组成要素,通常有硬质与软质之分,如建筑小品、传播设施、景观雕塑等由各种人工要素构成的属于城市硬质景观设施;具有自然属性景观要素的如绿化、水体等属于软质景观设施。

(1)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作为建筑空间的附属设施,必须与所处的空间环境相融合,同时还应有其本身的个性。在建筑空间环境中除有其使用功能外,还应在视觉上传达一定的艺术象征作用,有些建筑小品甚至在空间环境中担当主导角色,具体包括围墙、大门、亭、棚、廊、架、柱、步行桥、室内小品等(图1-52)。

图1-52

(2)水景设施

水是自然界中最具灵气的物质之一,是装点城市空间环境、表现生命动感的重要因素。按水景形态可分:池水、流水、喷水、落水、亲水等水景设施,反映出水体存在着平静、流动、跌落和喷涌四种自然状态(图1-53)。

图1-53

(3)绿化设施

植物是自然界最具生命力的物质之一。绿化则是以各类植物构成空间环境景观,是体现城市环境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具有绿化设施特征的主要有树池、盆景、种植器、花坛、绿地等(图1-54)。

图1-54

(4)传播设施

传播设施是城市空间环境中具有一定商业作用的环境设施,一般有壁画、道路广告、灯箱、商业橱窗、立体POP、活动性设施等(图1-55)。

图1-55

(5)景观雕塑

景观雕塑以其实体的形体语言与所处的空间环境共同构成一种表达生命与运动的艺术作品。它不仅反映着城市精神和时代风貌,对表现和提高城市空间环境的艺术境界和人文境界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图1-56)。对景观雕塑进行分类的方法很多,按其艺术处理形式可分为具象雕塑、抽象雕塑和装置构件;按其在城市环境中的功能作用不同,可分为纪念性景观雕塑、主题性景观雕塑、装饰性景观雕塑、象征性景观雕塑等。

图1-56

五、公共设施的基本要求与特点

公共设施是连接人与自然的媒介,起着协调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作用。我们要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不断设计出新的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设计的内容包括:“形式”和“内涵”两个方面。“形式”——公共设施设计给予的第一视觉效果,即其造型与其他设计要素的结合方式如何;在设计其形式的时候,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注意色彩的搭配与对比,体量的大小,形式的实用性及灵活性。“内涵”——公共设施设计的文化价值体现,性质的深层内容的内在体现。通过其内在的设计信息,体现不同区域、民族的地方特色。

在设计的同时,还要注意公共设施设计的多重性、多义性。公共设施设计是门综合的学科,涉及人体工程学、社会学、艺术设计学的相关知识。在设计设施时,应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符合人类使用的人机工程学规范,来作为设计制作的依据,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合理地解决制作实施等问题,遵循理性的构思方法,建立科学的逻辑设计思维,完成设计的科学性。设计的同时实施者必须根据人的需要和社会活动规律,符合人的使用功能和精神需要,创造一种社会道德和行为的秩序。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依据这种秩序来创造人类综合使用的设施产品。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符合人的社会群体心理;设计的最后我们要注意公共设施的艺术性,因其存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这种空间的性质就决定了设施需要通过一定的形态来表现其设计内容,必须按照艺术构成方法和人的审美特征创造一定的艺术设计形态。达到人的视觉和心理享受。

同时,公共设施的创造过程是一个多主体的社会性群体行为。从公共设施的设计创作前期策划、设计过程、设施生产,至最终人们使用和反馈意见,到再次提高新设施的设计和生产,整个过程有很多人的参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为公共设施设计、评价、再创造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公共设施产品设计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评价,便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所以,公共设施设计和生产是一项多主体的创造过程和多主体的评价对象,它的发展进步渗透了公众的智慧与劳动。

公共设施是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一种交流媒介,是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为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便利。其便利性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方便休息

当人们由于工作和学习,行走于城市的各个地方的时候,都希望在闲暇时停留一下,缓解一下疲劳,这时公共休息设施就发挥其方便休息的作用,为行走的行人提供暂时站脚休息的位置,或街边或公园、校园里、办公大厅内,只要有了公共休息设施的身影就有了温馨和惬意的氛围。

(二)提供照明

当电灯走入人们生活的时候,不仅给黑夜带来光明,还让人们的黑夜白昼化,很多事情不再受黑夜的困扰。随之而来的夜晚室外活动也丰富起来,这时的照明设施就凸现了它自身的特色。通过自身照明功能,不仅给黑夜带来光明,还通过不同的光的组成形式和多样的灯体造型形式,丰富着空间的色彩和体量,使夜晚更加富有情调和迷幻。

(三)指示方向

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也像蜘蛛织网一样越织越大,越织越密,路多了自然不好认,为了方便游人识路,路标应运而生。路标的形式灵活多变,可以借墙身、花坛、雕塑等,也可以单独以个体展示,或是简洁的支杆上挂几个指示牌,或是设计很别致的指示标牌,都为人们识路提供了便利。

(四)便利生活细节

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有好多细节需要考虑,如口渴要带水、加班要带饭、买报纸要去报摊、买必需品要去商场,而很多时候没有时间去做这些琐事,这时公共设施就发挥了它的便利性。如在公共地段设饮水器,在街头设置小商品售货亭或设自动售货机,在办公楼或学校周围设自动售报机,方便人们的生活细节要求。

(五)休闲娱乐性

在紧张的城市生活中,人们为了获得再次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往往需要一些场所和设施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而休闲娱乐设施应运而生。如广场喷泉、健身器材、活动休息场所等等,为喧嚣的城市带来闲暇的气息,让人们在休闲的空间中得到最大的愉悦。

六、公共设施的功能

城市是由住房、公园、景观、交通工具等很多元素组成的,其中城市的公共设施作为城市不可缺少的元素,组成城市的形态。这些不同元素的集群,构成不同城市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城市形态中,这些元素并非仅仅为自身而存在,作为城市的器官,互相依靠维持着城市的生命。其中公共设施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不仅扮演着维持城市生命的角色,还吸引着人们加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的细胞。作为城市家具的城市公共设施不仅要解决其功能的问题,创造舒适的环境,而且还要激发、引导城市形态的发展。处于城市环境的公共设施不应该仅仅成为单一的应用产品,还应该起到促进社会发展和宣传甚至教育的作用。并且随着交往和休闲空间的增加,建筑内部必须能容纳多样化的活动,尤其是与城市空间临界的区域,这些活动包含休闲、社交、购物等等。因为多样性的活动能够为相邻的城市场所增添活力,有助于促进该地段的发展,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公共设施的设计问题。事实上,发展公共设施领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城市开发项目的设计原则,并且也被认为是当代建筑师应该承担的社会和政治责任。公共设施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使用功能

如果设计师不清楚了解使用者在公共场所的基本需求及设施在环境中的作用,便谈不上优化环境,更谈不上体现设施的功能。为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使用功能,是卫生与休息服务设施设计的第一功能。户外的公共环境与室内环境不同,它属于大众的环境,人们各种行为方式的差异,促使环境设施应具有与公共环境相适应的功能以及相适应的空间需求。如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他们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调查研究,才能使公共设施的相关功能得以充分体现。如步行街、居民区或公园内的垃圾箱,设计时应根据人们一定时间内倒放垃圾的次数、多少、倒放的种类与清洁工人清除垃圾的次数等来决定它们的容量与造型,并考虑垃圾箱的放置地点,以便使垃圾箱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如果缺乏“人性化”设计,缺乏对功能的研究,便会出现种种不协调的现象。如城市广场只追求景观效应,种植大面积草坪,缺少树木绿荫,缺乏生态效应,路人在烈日下行色匆匆,便谈不上休闲观赏;公共场所缺少公共厕所,行人为“方便”而四处寻找,女厕中厕位的不足,导致出现排长队等候的现象;吸烟的人由于没有烟灰缸而四处乱扔烟头,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没有“人性化”的设计,就谈不上提高大众的公共生活质量。公共设施的使用功能更多是通过人性化的设计予以实现的。

(二)美化功能

美化功能在公共设施的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情与景的交融,让使用者在与公共设施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得到美的享受。公共设施在服务于人、满足于人的同时还应取悦于人。公共设施的造型表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表现不同的情调,常与人们的审美心理产生对应的关系,以美的视觉效应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带来愉悦的同时,营造了充满人情味的情感空间。环境设施的美还体现在对细节的处理上,如融于环境中的廊道棚架,朴实自然并提供休闲、观赏的公共座椅一改直线型的布局,采用弧线的形态,独特的摆设给人带来视觉的愉悦;各种人工设施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交替出现,消除了它们之间的不协调,使环境空间更增添艺术美的氛围。这种美化功能同时肩负着美学的大众普及职能,并会长期影响和作用于我们的社会。

(三)保护功能

公共设施的保护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态的保护,对环境小气候的改善,如于绿化带、水景边上设置垃圾箱,使人们不至于乱扔垃圾,影响环境的美观;二是对人的保护。人们在室外活动中,对自身行为和不可预测的自然因素可能带来各种伤害,某些公共设施的设置可以使人们避免这些伤害,消除危险,以免事故的发生。如于上坡下坡处设置扶栏,为腿脚不便的人群提供方便;街头巷尾摆放座椅,为人们提供随时的休息;交通要道边的各种设施,对车辆运行进行积极的控制,以确保人车分流,对人们起到拦阻、警示的功能。公共设施的保护功能是形成良好的公共环境秩序,保证人们正常室外活动安全不可缺少的因素。

(四)综合功能

公共设施的功能往往不是以单一的功能形态出现,而是集多项功能于一体,尤其对于特定环境中的公共设施,更体现其综合的功能。如广场边的售货亭,除应造型独特增添环境的美感外,还应配置一定的休息椅凳、垃圾箱等,这不仅可为路人带来生活的方便,更可让路人得以短暂的逗留休息,赏景聊天;公共路灯,既可装饰城市的夜景,同时又提供必要的照明……公共设施的功能有不同的层次,除了是对物的使用外,还需进一步延伸,从设施的材料、特征与结构等细节上,显示并传递出它们的信息:时代风貌、地域特色、民风民俗等。如果将公共设施简单地理解为是对物的使用,这只会令公共环境变得平淡无味。只有使公共设施“人尽其兴,物尽其用”,发挥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作用,才能使公共环境达到舒适、安全、卫生与文明的要求,才能使人们的休闲、娱乐、交往、观赏、学习、购物等活动得到充分体现,真正创造城市环境中人的活动天地。当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城市的整体环境相协调、相融合时,它们的综合功能便越加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