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都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测评

成都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测评

时间:2022-10-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人均耕地这个角度来看,成都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更加强化节地,是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五城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应该从人口密度、地均GDP等方面测评,用人均耕地面积测评土地资源承载力,主要限制在五城区范围以外的区、市、县。比较成都市所辖各区域地均GDP,一要关注各区域地均GDP数值的大小,二要注意区域间地形的可比性。

第三节 成都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测评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31°26′,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南面与眉山市相连,西南与雅安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距东海1 600 km,南海1 090 km,属内陆地带。成都市地质历史悠久,地层出露较全;海拔大多在1 000~3 000 m,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 364 m,相对高度在1 000 m左右,最低处金堂县云台乡仅海拔387 m。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地势平坦,海拔一般为750 m。由于地表海拔高度差异显著,直接造成水、热等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不仅西部山地气温、水温、地温大大低于东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成都市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又相对集中。

一、成都市资源承载力测评

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可以流转,但土地资源是固定的,土地资源对城市发展的约束是刚性的。水资源供给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城市的产业选择,也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虽然水资源可以在区域间流动,但区域必将为水资源的跨区域调动付出巨大的成本。鉴于此,本书认为,对于非矿产资源主产区,分析其资源环境承载力,重点在于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测评两个方面。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测评

成都全市幅员面积12 390平方公里,东西长192千米,南北宽166千米,平原面积占40.1%,总计4 968.39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32.3%,总计4 001.97平方公里;丘陵面积占27.6%,总计3 419.64平方公里。平原地区经济社会活动的能力远远高于山区和丘陵地区,从市域范围内的地形构成看,成都市的地理条件在西部各省会城市、甚至整个西部地区中,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1.耕地面积总体变化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004年的1.41亩进一步减少到2005年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2004年末,四川省耕地面积为5 850多万亩,人均耕地仅为0.67亩,不足全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一半;成都的耕地面积为536.25万亩,人均耕地仅为0.506亩,低于四川的平均水平。从人均耕地这个角度来看,成都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更加强化节地,是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成都历年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农业人口及农业劳动力人均占用耕地面积的统计情况如表6.9和图6.9所示:

表6.9 成都各项指标历年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人均占用耕地面积统计表

img36

数据来源:成都市统计年鉴(2005)

图中反映了成都市的耕地面积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张的变化情况。成都市的城镇化进程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得以快速推进,与此同时,城市耕地面积也在急剧减少。从比较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的角度看,总的说来,成都市的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快于土地城市化的速度。成都市历年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耕地占有对比情况如图6.10所示:

img37

图6.9 成都市历年耕地面积

img38

图6.10 成都市历年农业人口(劳动力)人均耕地占有量

图中直观地反映出,成都乡村劳动力人均耕地占有变化率小于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占有变化率。这说明,伴随成都市规模的快速扩张,成都市农业劳动力也在加速转移,且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快于耕地的减少速度。

2.成都所辖各区、市、县耕地面积变化

农业在成都市的五城区所占的份额很小,且其逐年下降的趋势很明显。从城市功能发展发挥的角度看,测评五城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没有实际的意义。五城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应该从人口密度、地均GDP等方面测评,用人均耕地面积测评土地资源承载力,主要限制在五城区范围以外的区、市、县。成都所辖各区、市、县历年(2000年、2003年、2004年)人口、耕地、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如表6.10所示:

表6.10 2000—2004年成都所辖各区、市、县人口、耕地,人均耕地变化情况

img39

续表

img40

数据来源:根据成都市统计年鉴(2004—2005)相关数据计算

根据该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成都所辖各区、市、县人均耕地面积逐年递减的趋势十分明显。其中彭州市2004年人均耕地面积高于2003年是个例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2003年和2004年相比,彭州市在耕地面积较少的同时,总人口在减少,且人口减少的幅度大于土地减少的幅度。

(2)从2004年的情况看,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市0.506亩平均水平的有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12个区、市、县,其中金堂县、双流县、郫县、大邑县、蒲江县、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8个市(县)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省0.67亩的平均水平。

3.地均GDP测评

地均GDP是反映区域土地承载能力、经济腹地丰度的重要指标。比较成都市所辖各区域地均GDP,一要关注各区域地均GDP数值的大小,二要注意区域间地形的可比性。成都市的五城区地处平原地区,承担了相似的城市功能;第二圈层的区市县内,以平原地区为主,发展条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第三圈层市、县山区、丘陵所占的比例较大,发展条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据此,本书对成都市辖各区、市、县地均GDP的比较,主要按照三个圈层来分组的。成都三个圈层2003—2004年的地均GDP如表6.11所示:

表6.11 2003—2004年成都三个圈层地均GDP情况

img41

续表

img42

数据来源:根据成都市统计年鉴(2004、2005)相关数据计算

从上表的数据看,成都市辖各区、市、县地均GDP呈现以下特点:

(1)成都市的三个圈层的区划,基本上能够反映所辖各区市、县(成华区除外)地均GDP的聚类分组情况,各区域地均GDP呈明显的上升的趋势。2002年底,成都市启动东郊老工业基地调整,打破了成华区原有的经济结构,在经济结构重构期间,成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并不影响其城区功能的发挥。五城区地均GDP对比如图6.11所示:

img43

图6.11 五城区地均GDP比较

锦江区的地均GDP在五城区中一直居于领先地位,2003年和2004年,五城区地均GDP从大到小都是按锦江、青羊、金牛、成华、武侯的顺序排列;地均GDP增幅从大到小则是按照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的顺序排列。

(2)五城区之外,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郫县、新津县七区(县)地均GDP超过了1 000万元/平方公里,其中新都区、温江区还超过了2 000万元/平方公里,郫县2004年GDP超过了2 000万元/平方公里。二圈层中的彭州市地均GDP没有达到1 000万元/平方公里,三圈层中的新津地均GDP超过了1 000万元/平方公里,如图6.12所示。

img44

图6.12 地均GDP超过1 000万元/平方公里的区、县

在这七区(县)中,新都、温江无论是从地均GDP总量还是从地均GDP增量来看,都远高于其他区县。

4.人口密度测评

人口密度一方面反映了区域内部的人口聚集状况,反映了土地对人口的承载状况,人口密度越大,区域内的人口聚集程度、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力就越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口对国土的压力,人口密度越大,人口对国土的压力也就越大。成都市及所辖各区、市、县人口密度如表6.12所示:

表6.12 成都市及所辖各区、市、县人口密度

img45

续表

img46

数据来源:成都统计年鉴(2004—2005)

上表反映出成都所辖各区、市、县人口密度呈现出以下特点:

(1)五城区人口密度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和其他区市县,五城区人口密度排序和地均GDP排序存在错位现象。五城区人口密度及变化如图6.13所示:

img47

图6.13 五城区人口密度比较

(2)人口密度和成都市的三圈层区划存在一定的错位。二圈层的彭州市、双流县的人口密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三圈层的新津县人口密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口密度高于全市平均的区、县对比情况如图6.14所示:

(3)在人口密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市、县中,如图6.15所示。二圈层的双流县居于首位,其次是三圈层的金堂县,承担艰巨的生态保护任务的都江堰市的人口密度在这几个县、市中居于中位水平。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过程中,要加大金堂县、都江堰市、彭州市人口有序转移的力度。

(二)水资源承载能力测评

按照世界水资源研究所提出的水资源水平四级评估标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 000立方米的区域就处于缺水状态,如表6.13所示。成都市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04.72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31.58亿立方米,过境水184.17亿立方米。按照2004年末的1 059.69万人计算,成都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 875.6立方米,人均地下水资源占有量为298立方米,属于缺水区域。

img48

图6.14 人口密度高于全市平均的区县

img49

图6.15 人口密度低于全市平均的区、市、县

表6.13 世界水资源研究所提出的水资源水平四级评估标准

img50

资料来源:四川水利厅网站,《四川省水资源概况》

事实上,成都市降水丰沛,境内又有岷江、沱江等12条干流及几十条支流,河流纵横,沟渠交错,河网密度高达1.22千米/平方公里;加上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库、塘、堰、渠星罗棋布。致使成都成为全国400个缺水城市之一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基数太大,摊薄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二是流域污染,减少了可用水资源总量。

近年来,成都市加大了城市供水系统的投入,中法合资的第六自来水厂的投产,大大增强了城市供水能力,成都市历年城市自来水供应情况如表6.14所示:

表6.14 成都市历年城市自来水供应情况

img51

数据来源:根据成都统计年鉴(2005年)相关数据处理

单从城市自来水供应情况看,成都市城市供水的危机尚不突出,但从某种程度上讲,成都市水资源的供应是建立在对岷江水资源的超量利用的基础上的。近十多年来,城市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成都市境内河流的生态功能,加剧了水资源供应的压力。由于没有来水,河流基流为零,成都三环路以内的河流的水生态环境每况愈下,水生生物几近绝迹,河流濒临死亡。成都昔日重要的河流,如锦江河流功能丧失殆尽,金马河基流为零全线断流,摸底河河道干涸河渠荒废,清水河河流基流为零、生态用水为零,水质变坏,一场规模空前的水生态危机在成都市区所有河流中同时爆发[7],这更加剧了城市缺水的状况。成都市著名水利专家陈渭忠等认为,岷江水资源过量开发、都江堰灌区范围大大扩展、跨流域调水影响成都、水资源利用与配置错位,是导致成都市境内河流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成都市的主体功能区划,必须充分考虑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差的现实,主体功能区建设必须应对水资源严重缺乏的挑战。成都市一是要将重要水源涵养区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加大对其保护的力度;二是加快城区产业优化升级的步伐,加大城市生产、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三是加强对重点开发区工业发展的引导,要引导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限制发展高耗水产业的。

(三)矿产资源承载力

成都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一是种类繁多。目前已探明的有铁、钛、钒、铜、铅、锌、铝、金、银、锶、稀土等金属矿产以及钙芒硝、蛇纹石石膏方解石、石灰石、大理石、煤、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资源60多种。二是分布相对集中。全市有大小矿产地400余处,多数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煤炭探明储量1.46亿吨,主要集中在西部边远山区的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和大邑县;天然气探明储量16.77亿立方米,远景储量为42.21亿立方米,主要集中于蒲江、邛崃、大邑、都江堰和金堂一带;钙芒硝储量全国第一,高达98.62亿吨,主要集中于新津县和双流县;多种金属矿产资源则相对集中于彭州市。三是共生矿多[8]。笔者认为,成都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直接依赖程度很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都不可能、也不必建立满足社会需要的完整产业体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能源及矿产资源可以通过市场购买的途径获取,据此,在成都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评中,完全可以忽略对矿产资源承载力的考察。

二、成都市环境承载能力测评

环境问题是工业化的副产品,只要污染物的排放不至于对环境的自净能力构成威胁,也就可以看成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没有受到威胁。虽然环境自净能力对本书的研究至关重要,但由于对环境自净能力的研究对环境科学知识要求很高,本书重点从污染物排放以及污染物的处理能力这个角度对成都的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粗略的研究。

(一)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能力测评

近年来,成都市加大对市政公用设施的投入力度,城市污水处理能力逐渐加强。城市污水排放及处理的情况如表6.15所示:

表6.15 城市污水排放及处理情况

img52

数据来源:根据成都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上表反映出,成都市是最近两年才加大了对污水治理的投入和重视,在2004年,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和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都有大的飞跃,成都市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过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造成的。2000年之后,城市的污水处理率逐年增加,但污水再生利用率却呈徘徊的趋势,这一方面说明成都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程度还不高,另一方面说明成都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进入21世纪后,成都市的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也有大的飞跃,2000年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已达到76.86%,比1990年高出18个百分点;2003年的达标排放率已高达95.31%,比2000年高出19个百分点。

(二)大气环境承载力测评

工业废气、工业烟尘、工业粉尘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大气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要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一方面要加大城市植绿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技术投入,改善工业生产条件,着力降低工业废气、工业烟尘、工业粉尘的排放量。成都市历年工业废气、工业烟尘、工业粉尘的排放及处理情况如表6.16所示:

表6.16 成都市历年工业废气、工业烟尘、工业粉尘的排放及处理情况

img53

数据来源:根据成都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上表反映出,导致成都市大气环境恶化的源头正在得以清除。从工业废气的排放情况看,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这说明成都市工业生产的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加大技术投入,改进生产工艺,是改善成都市大气环境的必然要求。从工业烟尘、粉尘的排放和去除情况看,虽然工业烟尘、粉尘的排放量在逐渐增加,工业烟尘、粉尘的去除力度也逐年加强,去除量与排放量的比值逐年增加。据此,完全有理由对成都市的大气环境承载力保持乐观。

(三)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测评

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处置,都与工业的技术条件直接相关,同时也对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成都市历年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如表6.17所示:

表6.17 成都市历年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

img54

续表

img55

数据来源:根据成都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上表反映出,成都市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方面的成效显著。与1990年相比,近两年工业固定废物的排放量已经大大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则逐年攀升,到2003年和2004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已经分别达到93.0%,94.4%的高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2004年的贮存量已经低于1万吨,达到0.88万吨的水平,这既是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结果,也是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增强的表现。

三、成都市各区市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比较

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不是对区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的简单加权平均。一个生态极为脆弱但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区域,不能因为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拉动,而使其资源环境承载力变成中等水平。笔者认为,资源环境承载力这个概念只有在不同区域进行比较的情况下才有实际意义,当资源环境状况不至于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时,通过对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赋予不同的权数,计算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数据,也仅用于不同区域间的比较。

目前,成都市所辖各区、市、县的经济发展还不至于因为受到某类资源的缺乏,或者是生态环境的限制而受到瓶颈制约,按理可以通过对各区、市、县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进行加权平均的方法,比较区、市、县的资源环境的综合承载力,但本书仍以2004年末的耕地总量与区域的幅员面积之比作为衡量区、市、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标准,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土地为载体,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资源,区域拥有的土地资源越多,可以新容纳的经济社会活动的总量就越大。虽然单位面积土地对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力会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支撑、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在一个行政区内,利用行政手段,可以较为方便地使土地的利用条件平均化,土地资源总量是决定区域资源承载力大小最重要的因素。

其次,成都市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过去一段时间内对环境治理的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引起的,虽然环境问题不容忽视,但尚不足以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瓶颈制约。成都市最近两年加大了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投入,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市政府统筹安排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因此,在比较成都市所辖各区市县资源环境承载力时,可以将各区市县的环境承载力视为相同。

第三,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成都户籍人口在各区市县之间的流动变得更为容易,人口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受到的体制性障碍逐渐清除,这是本书采用耕地总量、而不是人均耕地拥有量作为资源承载力的衡量标准的重要原因。

第四,同等条件下,行政区的面积越大,土地资源越大,用耕地面积与行政区幅员面积之比反映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于用耕地面积反映土地资源承载力来说,克服了行政区幅员面积的影响。

根据区、市、县2004年末耕地面积与区域幅员面积之比(相对值)测评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如表6.18所示:(鉴于仅是相对值的大小影响排序,在计算时,忽略了两者单位差异,对相对值进行了数值放大处理。)

表6.18 2004年末成都市所在辖区、市、县资源承载力情况

img56

续表

img57

数据来源:根据成都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计算

上表反映出,在成都所辖区、市、县中,郫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强,武侯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弱。以全市资源环境的平均承载力为基准,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郫县、新都区、温江区、青白江区、双流县、新津县、金堂县、崇州市等8个区、市、县。

四、成都市各区市县开发密度的比较

在相同的条件下,区域的开发密度越大,其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就越高,非农业产值占GDP的比值就越大;区域的开发密度越大,其人口密度越大、人均GDP及地均GDP就越高。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等方面的原因,本书用非农业产值占GDP的比值来衡量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用公式img58来测评区市县的开发密度。式中,Y表示区域J

J的开发密度;xi表示度量区域J开发密度的因素i的取值;Xi表示因素i的全市平均值;ni表示因素i的权数。因素1表示非农业产值占GDP的比值,因素2表示人口密度,因素3表示人均GDP,因素4表示地均GDP。为了计算的方便,本书对四个因素赋予相等的权数,成都市所辖各区、市、县开发密度如表6.19所示:

表6.19 成都市所辖各区、市、县开发密度

img59

数据来源:根据成都统计年鉴(2005)相关数据计算

上表反映出,成都市各区、市、县的开发密度呈现出三个梯度。五城区位居第一梯度,锦江区开发密度最大,青羊区次之,武侯区最小,其开发密度的相对值在15~28之间。居于第二梯度的是新都区、温江区、青白江区和郫县、双流县、龙泉驿区、新津县7个区、县,其开发密度的相对值介于3~5之间。居于第三梯度的是崇州市、都江堰市、金堂县、邛崃市、蒲江县、彭州市、大邑县7个县、市,其开发密度的相对值介于2~3之间。三个梯度间,第一梯度内部差异性最大,第三梯度内部差异性最小。开发密度的三个梯度分布与成都市的三个圈层划分基本相似,第一梯度的五城区是成都市的第一圈层,第二梯度中除了新津属于第三圈层外,其他均属于第二圈层,第二圈层的彭州市则位于第三圈层。第三梯度里除了彭州市外,全部属于第三圈层。

五、成都市各区市县开发潜力的比较

沿海的经验表明,民营经济活跃的地区,往往是经济发展前景较好的地区。综合考虑衡量区域开发潜力的要求和数据的可获取性等方面的原因,从人均耕地、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区域信息化水平和交通区位条件四个方面,用公式img60来测评区市县的开发潜力。式中,YJ表示区域J的开发潜力;Xi表示影响区域开发潜力分量i的取值;ni表示分量i的权数。笔者认为,对成都这样的资源环境总体承载力较好的区域来说,土地是影响区域开发潜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为了突出土地对区域开发潜力的重要影响,土地分量、民营经济分量、区域信息化水平分量和交通区位条件分量等按2∶1∶1∶1的比例赋予权数。

土地分量的计算方法是:用各区、市、县2004年末的人均耕地面积除以全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再乘以2。民营经济分量的计算方法是,用区域2004年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份额除以成都市2004年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份额,再乘以1。在信息化分量的计算方法时,由于五城区没有邮电通信业务和移动电话用户的分区统计数据,其信息化分量用全市邮电通信业务增长率和移动电话的增长率的算术平均值;五城区和崇州市外的其他区市县用该区域邮电通信业务增长率和移动电话的增长率的算术平均值衡量其信息化水平;由于崇州市缺乏2004年的邮电通信业务和移动电话用户统计数据,其信息化分量取五城区和崇州市外的其他区市县的平均值。在计算区位条件分量时,由于五城区缺乏公路旅客周转量和公路货物周转量的分区统计数据,用全市公路旅客周转量的增长率和公路货物周转量增长率的算术平均,其他区市县用各自的公路旅客周转量的增长率和公路货物周转量增长率的算术平均,如表6.20所示。

表6.20 成都市所辖各区、市、县开发潜力比较

img61

根据上表,成都市所辖各区、市、县开发潜力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邛崃市、双流县、蒲江县、金堂县、大邑县、温江区、崇州市、彭州市、新津县、青白江区、郫县、新都区、都江堰市、龙泉驿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锦江区、青羊区。将五城区信息化分量和区位条件分量视为相同,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异;为了照顾数据的可比性和可获取性,在计算区位条件时,忽略了双流的航空港对区位条件改善,在计量信息化分量时,没有考虑比区域的上网率、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原因,都会对排序的科学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