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乡一体化模式探索

城乡一体化模式探索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联合国公布的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发展指标及发展前景统计报告中,成都位居中国最具发展前途25个城市的第12位。成都的投资硬环境为全国城市40优之一。成都已具有比较良好的城市化基础,这无疑对其选择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战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成都市在提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模式探索——成都市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明确了“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是一种“中国式的现代化”,他指出:“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一个较低的阶段,一种过渡状态”。因此,小康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概念。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正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新时期,成都市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创新实践了城乡一体化思想。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成委发[2004]7号)明确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及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加快城市化这条主线,着力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配套政策措施,力促农村居民身份向城市居民身份转变,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成都,位于川西平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成都为川西行署驻地,1952年起成为四川省省会,并列为中国重点建设城市之一。1983年5月,国务院决定,温江地区(除广汉、什邡两县外)并入成都市,实行市辖县的体制。1990年以后先后实行了区划调整和撤县建市、建区。成都市现有面积12 390.6平方公里,200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44.3万人。现辖9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4市(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6县(金堂、双流、郫县、大邑、蒲江、新津)。它不仅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国务院规划确定的“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及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大西南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成都,历经20余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市场化进程及生态环境等各大领域成就卓著:府南河的改造,五路一桥的建设,西部物流中心的规划,城市商圈的衍变扩张,城乡环境的综合整治,三环路的建成通车,使成都日新月异,渐呈西部现代大都市风貌。西部大开发,又给成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使成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联合国公布的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发展指标及发展前景统计报告中,成都位居中国最具发展前途25个城市的第12位。成都的投资硬环境为全国城市40优之一。成都已具有比较良好的城市化基础,这无疑对其选择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战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成都市在提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组织试点,率先在双流、锦江区三圣乡等地进行了以“三个集中”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探索;二是全面推开,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探索城乡一体化各项工作;三是积极完善,从2004年以来,相继出台了18个配套文件,逐步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2005年7月份,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等权威机构136名专家学者齐聚蓉城,就成都市城乡一体化试验进行了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成都市过去两年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的实践,在打破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上成效显著,对全国来说都是一个罕见的、构建城乡和谐的样本,既“六三三五”样本,其主要内容是:

“六项决策”:成都市2003年10月作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先后出台了涉及户籍、就业、社保、医疗、工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城乡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的20多个配套文件。具体决策可以概括为以下六方面:一是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有效发挥大城市对大郊区、重点城镇对一般地区的辐射、吸纳、带动作用。二是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有效扼制盲目发展、无序竞争,不留历史遗憾。三是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打造动力强大的“发动机”,增强持续发展的后劲。四是以形成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为关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发动机”加油,使城乡各类资源互动互促,配置到最能实现效益的地方。五是以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保证,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政策障碍,建立新型城乡管理体制。六是以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让农民的生产、生活、居住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和与城市逐步同等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文化成果,“农民”也由身份界定转变为职业界定。

“三大重点工程”:即农业产业化经营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和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全市产值或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达55家,过亿元的24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707个,分布于成都广大农村。其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面已近60%,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相当程度地解决了农民就近就业的问题。在农业扶贫开发方面,2005年1~6月,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由去年的5000万元增加到7000万元。调整确定437个贫困村、经济发展缓慢村,帮助其中的127个村的农民人均增收178元。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县县通高速路,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在成都变为现实。

“三个集中”:即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带动了农村人口转移并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提高了工业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产业配套的衔接度,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促进集约型增长,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使工业的单位投入产出率尽可能最大化,发展水平和质量尽可能提高。而工业快速健康发展,增加了大量用工岗位,成为带动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并集中居住的经济动力;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带来因人口聚集而形成的消费商机,创造服务业岗位。在工业集中发展带动下,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出来,并集中居住,不但改善了他们享受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条件,而且因人口聚集产生大量的消费需求,创造新的商机,吸纳转移人口在服务业岗位就业;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低效益的“不充分农业就业”向“比较充分的农业就业”转变。工业集中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带动大量农村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后,土地集中经营获得了充分的条件。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后,继续留在农村的农业劳动者,就从不计成本、边际效益近乎零的“小农”生产,转变到规模化、市场化的“大农”生产,逐步成为“农业工人”,本质上是从“自给生产”转移到了获取工资的“农业就业”。

“五个意识”:即始终强化规划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土地集约利用意识、市场化配置资源意识、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全市被划分为三个圈层,各圈层根据各自的区位实际,分别制订规划:中心城区加快城市化进程,并有效地发挥大城市对大郊区的辐射、吸纳、带动作用;近郊区主动接受中心城辐射,发挥出区位优势;远郊区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并根据当地优势发展蘑菇镇、酿酒镇、旅游镇等特色乡镇。

成都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是“三个集中”和“三大工程”。“三大工程”与“三个集中”形成一个相互关联且互相促进的有机系统。“三个集中”遵循的是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开发集约的原则,其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是“三个集中”的核心问题。走工业集约、集群发展的道路,以工业带动城市现代化,促进城镇和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形成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拉力,使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向城镇化过渡,集中居住,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三大工程”则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通过加快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农民向城镇转移奠定了基础;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涵盖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农村环境的改善直接提高了城市生态质量,体现了“城乡规划”的统一性和远瞻性;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则解决农村部分贫困人口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受益的问题,是解决的利益公平问题,兼顾了城市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个集中”和“三大工程”构成了成都实现城乡统筹的抓手。通过推进“三个集中”和“三大工程”,成都将城市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统筹起来,将城市规划与农村规划统筹起来,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各项政策向农村延伸并进行配套改革,打破城乡“二元”分治的壁垒。

2003年以来,成都高度重视规划,先行创新和探索“城市规划”变革为“城乡规划”。《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出台,逐渐摆脱“规划滞后”的被动局面,初步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工业集中发展布局等专业规划相协调,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初步形成“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分级审查、强化监督”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成都市对六大区的规划建设是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伏笔。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在用地布局方面,成都市将以中心城(外环路以内)为核心,将城市核心区打造成为辐射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商务、商业中心;将行政办公、居住、高等教育等功能向外疏解;中心城工业向外迁移,形成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强化成都高新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六个城市组团(新都-青白江、龙泉驿、华阳、双流、温江、郫县),重点向南、北、东三个方向发展。

青白江:规划弥尼组团公园、湖城市公园(10公顷)、城市中心绿岛(3公顷)、大同居住区公园(4公顷)、工业区公园(5公顷)。

新都:按规划,是成都的次中心,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组成部分。将重点保护宝光寺、桂湖、升庵祠。注意保护古城区街巷格局和新繁历史文化名镇。

温江:分旧城行政文化中心、城西商贸文化中心、城东商贸会议中心。两河居住区、和平居住区、前进居住区、新华居住区、涌泉居住区、华丰居住区、五江居住区。一条轨道线路起于温江区柳城大道、向东顺着光华大道延伸进城。

龙泉:规划中有一条成渝高速铁路,起于成都市火车南站。城市片区有三个:龙泉组团(工业服务居住区,面积42.5平方公里)、洪河—十陵组团(居住、公共服务区,28平方公里)、西河—西平组团(工业商贸区,3平方公里)。三个重点发展城镇:同安镇(居住、会议、体育、教育为主,7平方公里)、洛带(旅游商贸区,平方公里)、文安乡站(危险品仓储区)。

双流:(双流分为双流—东升规划、双流—华阳规划)是成都次中心,并将牧马山片区规划成为牧马山旅游新城,以大面积的森林、绿化用地为主,修建牧马山森林公园、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其白沙镇将形成白沙畜牧观光旅游区。此外,双流的黄龙溪镇将形成黄龙溪风景名胜区、太平镇将形成东山生态农业景区等。

成都在城乡统筹的实践过程中,首创了“区—县—村”的三位一体城镇化战略体系,即针对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制定不同人口规模和发展模式的城镇化规划和战略,充分发挥大成都的辐射效应,使农村的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居民就业、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扶贫救助、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事业与城市全面并轨。

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温江

温江,位于成都西郊,全区幅员277平方公里,总人口32.6万人,是“全国花木生产示范基地”、“四川省花木产业化试点县”、“四川省省级重点花木市场”,是西部最大的花木和川派树桩盆景生产交易中心,“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都人居环境最佳居住地”,素有“金温江”的称号,誉满巴蜀。

温江作为城乡一体化全面启动示范区,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的要求,实施“工业强区”和“生态富民”,抓科技园、生态园和新城区三大建设重点,提升基础承载、产业配套和企业服务“三个能力”。目前已基本建成:以乡镇企业为龙头,发展贸易、第三产业的永盛镇;以发展农业产品和花卉苗木基地为主的通平镇;以发展机械、医疗器材和食品加工为主的永宁镇;以发展机械、电子工业为主的涌泉镇;以发展加工配套业、饮食服务业为主的公平镇;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物资集散为主的和盛镇;以为成都台商投资区服务为主的天府镇;以发展旅游及其配套产业为主的金马镇和以旅游度假、食品加工业为主的花园式的万春镇。

温江以规划为蓝图、以项目为支撑、以机制为保证,三头并进,城乡一体化在这里遍地开花。

1.科学规划与基础配套相结合,夯实整体推进的基础

温江区坚持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于产业布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有序地推进“三个集中”。按照以中心城区为辐射核心、重点镇为辐射板块、一般镇为辐射线条、新型社区为辐射基点,构建覆盖全区的城乡一体规划网络体系。全区规划了36个新型社区,启动实施永宁芙蓉家苑、时代新庄等14个示范点,推进新型社区和农民住宅的规划建设。

根据“城市东进、工业南扩、旅游北上”的产业布局思路,整合产业优势,优化产业分工,完善生产力布局。

科技园发展生物制药、食品饮料、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打造西部现代轻工业基地。生态园建设西部花木产业生产、研发、交易“三中心”,以友庆花木产业和惠民现代农业两个示范区和旅游产品开发园、国色天乡以及金马西湖等项目建设,带动北部区域都市生态农业和复合型生态旅游业发展,促进第一、第三产业的互动发展。新城区完善城市功能并发展第三产业、现代物流、生态住宅和其他高新产业配套产业。在全区范围实现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公共事业项目、社会发展项目的统一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实例1] 以会兴城,拉动经济

以会兴业、以会兴城、以会富民。花博会已成为温江城乡一体化工程的驱动器,将快速推动农村城市化、农民居民化,打造为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新样板,促进城乡产业发展的重组、协调与融合,同时为失地农民创造新的就业空间。

目前温江已完成对城区、中心镇和一般镇布局和建设发展前景的深入研究,并勾画出了城乡一体化及产业发展蓝图框架—— 将温江打造成“三个中心”(花卉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营销中心)。各种花木订单像雪花一样飞向温江,温江已接到了北京奥运会方面数千万元的花木订单。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并加大“花博效应”的辐射面,温江一方面加大了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力度,另一方面大大加快了乡村道路、支斗渠的建设和改造整治步伐,依托“温玉路”打造绵延数公里的花卉生态长廊,加速这些片区的花木产业发展,力推城乡和谐发展,建设小康社会。

(信息来源:成都日报2005年9月6日)

2.项目带动与产业聚集相结合,强化整体推进的支撑

温江区坚持以项目为基础、以产业为支撑,促进产业发展与“三个集中”的有机结合和互动推进。光华大道、成青大道、芙蓉大道全线贯通,新增温泉大道、成青旅游快速通道等城乡骨干道路和40多条乡村道路的建设,温江区域路网密度达256公里/100平方公里。开通3条通达中心城区的公交线路,实现城市公交镇镇通。

按现代工业港标准,完善了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新一轮规划,为打造“西部现代轻工业基地”,在科技园建设中小企业科技园、温州工业园、巴尔玛工业园等“园中园”,提高项目引进和建设的集群化和市场化程度。2006年,科技园区新引进项目48个,完成固定资产总投入3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引进华王工业、银杏生物科技等一批产业化工业项目。全区工业集中度达到75%。

为打造“西部花卉产业中心”,先后引进浙江森禾、天绮园艺、海南南美等28个项目,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层级。目前,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1家,带动农户面达60.2%;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75个,联系带动农户面达35.2%。同时,坚持农民集中居住与产业配套发展相结合,全区失地劳动力中通过产业配套能实现就近就业的达50%以上,人均月收入达到600元,较失地前有大幅增长,基本实现“建一个小区、兴一片产业、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实例2] 一个产业集中一片土地

2007年6月27日,以盛世天逸、日香桂种业为代表的又一批花卉企业项目入驻温江,举行了近两年第三次大型花卉企业进驻温江的“批量”签约仪式。这次的9个项目投资5.2亿元,至此,温江区规划的现代花卉业聚集区内已经引入了27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花卉企业。现代花卉企业的进入加快了土地流转,到目前为止,万春镇的土地流转面积已达到2.57万亩,超过全镇耕地面积一半以上。而土地经营权的租用价格也比五年前翻了一番,最贵的达到1600元/年。农民不仅有了地租收入,还能在花卉企业当产业工人。一位在这里打工的农民告诉记者,“在这里种花跟我们以前的种法很不一样,就跟在工厂里操作流水线一样”。

选择了发展以花卉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万春镇是不是就将工业“拒之门外”了呢?“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我们也发展工业,但采取的方式是‘发展工业,不见工业’。”万春镇党委书记袁顺明告诉记者,万春镇在该区率先推出飞地工业发展的新模式,通过与川沪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招商,搭建起川沪工业港这一飞地工业招商平台,成功引进福泰橡塑等15家工业企业落户海峡两岸科技园,投资额近8亿元。而镇内原本的10多家工业企业也全部搬进科技园内。依靠这种模式,既培育了镇级经济新的增长点,又有效地保护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信息来源:成都日报2007年8月28日)

3.机制创新与政策完善相结合,激发整体推进的活力

温江区将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探索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新方法,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增强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活力。

服务机制创新。深化“三联系”(区级领导联系到镇街,机关联系到村社、党员联系到群众)工作机制,让农民不出村就能办理5大类的28项具体事项。强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服务工作做到到村(组)入户;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农业(专家)110服务热线等,建立农村经济信息服务新模式。

管理机制创新。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实施集中居住区管理和环境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功能向村、社区延伸。推广股份合作、“村企合一”等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万春镇南岳、卫星社区分别成立成都南岳商贸和卫鑫置业有限公司,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商业股权用房向企业参股,获得“利金(公司营利分红)+股金(土地和商业股权用房委托经营保底收益)+佣金(在本地从事相关产业务工的工资收入)”等多重收入,并将集体产权量化到每个农民,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农民持续增收。

配套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和出台《统筹推进一体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实行集体建设用地置换,消除农民进城的土地制度制约。建立新型全民社保体系,率先实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实例3] 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

农民是否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是衡量城乡一体化推进程度是否全面、深入的重要评价指标。温江区积极探索了失地农民保险、农民工综合保险、村干部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等多项制度,并注意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劳动、就业、安居等工程结合,较好地推进了针对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其中较有特色的主要是:

——失地农民社会保险。温江区出台了《温江区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和《温江区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在全市率先启动并全面实施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将1991~2003年期间已征地农转非人员一次性纳入社保,对专项归集的已征地农转非“一类人员”(男60、女50岁以上)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新征地的农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险费,全部由征地部门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次性缴纳。

——自愿放弃承包和宅基地的农民社会保险。为鼓励农民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简称“双放弃”),向城市和规划区进行跨区域集中安置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温江区制定了《自愿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社会保险操作办法》。农民在自愿申请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后,经审核批准,可以跨镇(街道)进入城镇自主购房或按政府规划要求在全区范围内购买集中居住区的定向安置居住房住,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及土地附着物等参照征地拆迁安置政策予以补偿,并根据“双放弃”社保政策参加社会保险,享受区政府社保补贴。在基金征收上,实行个人交一点、集体出一点、财政补一点“三个一点”的筹集机制。

——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也叫农民工综合保险,这一险种是温江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之一,通过社保稽核和劳动保障监察两级联动来推行,督促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办理。凡使用农民工的单位,必须为农民工办理这一险种。用人单位按照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收入的14.5%、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个人按照本人收入的5.5%缴纳综合社会保险费,保障范围包括工伤补偿、住院医疗费报销、老年补贴、医疗个人账户和女职工生育补贴。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温江区在坚持农民自愿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严格把握政策和基金使用公开、报销审核监督三关,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不低于10元,市、区两级财政分别补助每人每年20元。参保农民每年可按规定报销达4000~5000元。通过二次补偿,农民报销比例在45%以上,最高可达80%。

——农民养老保险。温江率先推行《成都市温江区农民养老保险行试办法》,在成都市近、远郊区市县中全面推行农民养老保险,基本建立起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

——村干部养老、医疗保险。温江区的《现任村干部的养老保险实施办法》,采取区财政补贴和村干部个人承担的缴费办法,对2004年撤村并组后在岗、且男不超过60周岁、女不超过50周岁村干部,以其月工资作为交费基数。若其工资低于成都市平均月工资60%的,按市平月工资的60%作为交费基数。缴费比例设定为20.6%,其中:区财政承担12.6%,个人承担8%。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计算交费不足15年的可由个人一次性补交至15年。目前,全区有372名村干部参加了养老保险,区财政每年补贴45万元。

——城乡劳动力培训就业制度。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就业培训体系和优惠扶持政策体系,统筹推进了城乡居民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建立了从区人力资源市场到镇街、社区的三级劳动就业服务站所和用工信息网络平台,并将温江区公众信息网和成都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进行了对接和联网。积极整合区内培训资源,采用“订单培训”、政府购买培训服务等方式,大力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实行城乡劳动力就业实名制管理,推行消除家庭“零就业”的计划,制定鼓励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城乡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城乡“安居工程”建设制度。对城市住房困难户,严格按照廉租房制度每年提供一批廉租房或给予相应的房租补贴。对农村住房困难农户,采取财政给一点,联系单位拿一点,所在镇街出一点,农户自己筹一点的办法,每年建设一批安居房,逐步予以解决。2006年,按照廉租房政策为1065户城镇困难无房户解决了住房问题;2004~2006年,完成安身工程建房697户,投入帮扶资金352.26万元。今年我区在继续帮助农村住房困难户建房90户的基础上,重点为农村低保户建房40户,每户资助9000元,预计将投入帮扶资金76万元。

(信息来源:新华网成都分频道2007年3月4日)

二、高新工业园区

1991年3月成都高新工业园区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中国西部第一个通过ISO 14001中国认证和UKAS国际认证。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由南区和西区两部分组成,南区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西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南区作为成都市规划的城市副中心,重点建设现代化的科技商务区和全国最大的科技孵化基地。西区作为成都高新区国际化的制造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现代中药产业。

1.“东调工程”

2001年随着“东调”的启动,部分东郊工业迁入高新区,壮大了以IT制造产业、软件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主要载体的高新区规模,是成都市工业布局向集中化、集约化发展的大踏步前进。2004年出台的《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年)》,不仅第一次明确制定了成都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而且详尽提出了布局规划,就是“大力发展两级工业集中发展区,构筑成都工业发展平台;以两级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打造‘六大工业基地’;通过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工业基地的建设,逐步形成‘三大区域’的工业布局新格局”。116个工业开发区规范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最终整合成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有力推进了土地规模向集中规划、建设、经营的转变,同时优化了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周边农民向城镇集中。

2.工业园孵化“城市化”

根据高新区2004年颁布的《成都高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方案》,分四个不同阶段,突出重点,不断推进该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第一阶段(2004年1~12月)理清思路,制定政策和规划,初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城市化率达到70%。第二阶段(2005年1~12月)完善制度,加速推进,城市化率达到80%。第三阶段(2006年1~12月)总结完善,检查验收,城市化达到95%。第四阶段(2007年1~12月)巩固发展,实现跨越,城市化率达到100%。2007年具体推行的相关内容有:

第一,加快规划建设进程,提高项目承载能力。以产业聚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目的,按照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管理要求,一是高起点、高标准完成覆盖农村区域的南部现代科技园区和西部综合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二是围绕两大园区、三大基地建设需要,尽快将城市路网、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延伸到整个区域,超前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解决好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行路难、用水难、供电难、通信难问题。三是提前制定转非居民社区规划和建设标准,提高转非社区建设水平,保证现有的6万多农村居民转非后有足够的安置住房。四是制定高新区环境建设规划,美化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区域整体形象。

第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产业聚集能力。一是突出招大引强,以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为重点,围绕微电子、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产业重点,吸引大项目、大集团、大企业到高新区发展,引进外资1.8亿美元以上,加快土地向大项目、高科技、高效益、低能耗项目集中;二是围绕三大基地建设,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以高新技术为主体,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发达产业格局,提升农村积极发展水平,尽快减少效率低下的传统农业,加快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管理改革,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0家,高新技术企业对GDP的贡献为50%;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为0.3∶84.7∶15;三是外引内培结合,通过搭建三大服务平台(政策平台、技术平台、信息平台),引导企业做强做大。10亿元以上企业6家,50亿元以上企业1家,实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

第三,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提高区域示范带动能力。一是已完成拆迁安置的区域,按照形象做美、功能做齐、服务做优的要求,实现一流建设、一流管理、一流环境的目标;二是未拆迁安置的区域,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将一流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管理服务直接“一体化”到农村,用一流的管理教育农民、感化农民、转变农民、提升农民。三是制定以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为主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制度,开展卫生村、卫生组、卫生楼、卫生户活动,提升农村区域形象。2004年农村学校整改率60%,文明社区创建率100%,垃圾日产日清率100%。

第四,解决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一是加快科技型规模化农业产化龙头企业聚集。吸引国内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信息中心向高新区聚集,通过农业产业化,提高高新区农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含量,鼓励区内龙头企业将产业化基地延伸到区外发展,扩大高新区科技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2004年,市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个。二是增加财政投入,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投入,解决农村居民社保、医保、子女免费义务教育问题。区财政每年统筹安排0.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带全局性的问题。三是免征农民农业税及其附加、农业水费,实现农民“零负担”。四是加快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争取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

第五,解决农民拆迁安置问题。一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规范拆迁安置工作,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二是做好拆迁安置村组的撤村转居和资产处置工作。让农民明明白白、高高兴兴转移到城市社区;三是在农迁房集中区规划建设时,按照现代城市小区要求,适当提高拆迁安置房建设标准,配套设施一次性建设到位,做到建设标准统一,配套设施完善,管理服务到位,建成一个,规范一个,达标一个,避免出现新的“城中村”。

第六,解决农民社会保障问题。遵循应保尽保的原则,一是按照19号文件要求,做好转非农民社保和医保工作;二是制定高新区农村居民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办法,争取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三是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将农村低保从每月120元提高到每月178元,农村低保覆盖面达到100%。四是统一城乡社会救助和优抚政策。2004年转非农民参保率达到95%以上,农民参保率达到95%以上。

第七,解决农民就业培训问题。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转非农民和农民培训体系,以提高就业率为核心,分年龄、分性别、分学历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技术培训,对参加学历培训、自谋职业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加快转非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向城市居民的转变;三是建立转非农民就业机制,通过制定鼓励自主创业政策、发展社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社区农贸市场、社区服务等形式,提高转非农民就业水平。2004年完成转非农民培训1000人、农民技能培训600人,培训就业率达70%以上。

[实例4] 斥资10亿元 “天府新谷”破土开建

2008年12月,在成都举行的“科技孵化创新模式研讨会”上,科技部火炬中心、省科技厅、市科技局、成都高新区等国家、省、市、区部门达成“成都共识”—— 共同推动全国首个纯民营科技孵化社区“天府新谷”建设,打造我市高科技中小企业成长的核心载体。

成都“天府新谷”项目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面积118亩,规划建设总面积36万平方米,建设周期分为三期,除了二期科研孵化大厦和新谷创意大厦破土开建,并将于明年5月建成投用外。2009年内,新谷club及创业街区、国际交流中心等三期项目也将陆续启动建设,预计三年内全面建成投入运营。

针对科技中小企业普遍的融资“贫血”,天府新谷孵化社区“335+3”创业投融资资金计划,分3年时间,分别投入300万、300万、500万元,用于支持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创业企业和项目成果转化。与此同时,“天府新谷”已经引入了中介、金融机构,通过拓宽债权、股权、上市融资渠道,缓解创业的资金瓶颈。

不仅如此,成都高新区正计划将数千万元打造的“1+4”软件公共技术平台子站延伸到“天府新谷”孵化社区,子站建成后,孵化社区企业便可足不出户地免费享受IC设计、数字媒体、服务外包和信息安全四个子平台的共享平台资源。

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天府新谷”一期近10万平方米孵化载体已全面“满员”,其中包括中国电信、东软、平安保险等世界500强及国内软件百强企业,聚集了3000多人的创业团队。按照项目规划,未来3年,随着一批核心技术的孵化“破壳”以及产业化,“天府新谷”孵化社区最终将形成10亿元产值规模,创业人数将达到万人的科技创新区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

(信息来源:成都日报 2009年2月27日)

三、双流县“三个集中”的探索

双流县作为全国百强县,城乡一体化样板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以“三个集中”为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并成功实践出一条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着实解决了当地的“三农”问题。双流县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三个集中”的决定》、《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若干政策的试行意见》、《关于“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的试行意见》等一系列措施。2005年4月28日,双流县召开了“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奋力推动双流发展新跨越”动员大会,一项以领跑西部、富民强县为目标的“35223”发展思路在该县正式确立并成为双流城乡统筹的重要理论指导。所谓“35223”,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三个集中”、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统揽,全面融入成都,加速城乡融合,努力构建和谐双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县”、“三产富县”、“都市农业”、“人才兴县”五大战略,倾力打造两区(西航港工业开发区、空港物流园区),突出建设两城(东升现代空港园林城市、华阳城市分中心),加快建设三走廊(东山快速通道生态观光走廊、双黄路文化休闲走廊、麓山大道国际社区),着力构筑成都经济增长极,确保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在本届任期内提前翻一番,努力实现领跑西部快发展,富民强县新跨越。

1.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

双流县按照工业布局规划和五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整合优化工业布局,切实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异地落户“三分政策”,确保实现新引进工业企业100%进区入园、规划区外企业加快搬迁、工业集中度每年提高8~10个百分点。此外,双流创新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采取“政府统征整理土地,分区经营,分步建设,市场化运作”的开发新模式,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五网”建设,构建功能完善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体系。全县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5亿元,其中道路交通、城市设施、能源通信等重点建设投资70%以上投放在工业集中发展规划区,提高了工业集中发展区承载产业的能力。双流县把重点放在西航港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上,从建设水平、工作效率、管理机制等方面努力把西航港开发建设成为西部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区。2004年全年共引进项目438个,建成投产项目124个,在建项目145个,其中工业类项目315个。

2006年以来,双流推出禁止与激励并行的政策。一是严禁在开发区外新建工业项目,禁止镇(街道)、村(社区)、社擅自与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每周举行一次项目会审,未通过会审的,执行“六不”政策:环保部门不批准环境影响评价、计经部门不立项、规划部门不出具红线图、国土部门不提供用地、工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基础设施不予配套。二是各镇、街道引荐项目落户到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的,由原来的“三分”政策,改为全部计入引荐镇、街道并由县财政按照项目规模给予引荐镇、街道单个项目最高可达100万元奖励的“全分一奖”政策。县级各部门则实行工作经费与向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引进项目投资额度挂钩的政策。三是鼓励东升街道、华阳街道、航空物流园区、现代商贸集中发展区等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向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集中。对搬迁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区的企业,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补贴和扶持,视为新入园项目和重大产业化项目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国土部门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贴资金”优先予以担保补贴。目前已有恩威等企业启动或准备搬迁到工业集中发展区。

2.农民向城镇集中

农民向城镇集中就是要将农民从身份上、待遇上、思想观念上、生活方式上有效转化为市民,真正实现让农民老有所养、少有所教、壮有业就、困有所助、病有所医。

一是推进集中居住。双流县大力实施集中安置工程,切实规范农民安置。按照“六统一”方式,规范农民小区建设:“严禁集体土地非法入市;严格按照失地农民统建安置人数、人均安置面积,合理确定统建小区建设规模;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统筹安置失地农民;在北部新城规划区范围内实施统拆统建或货币方式安置;配套完善拆安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卫生、绿化、治安管理,建设新型生态社区;进一步完善安置补偿办法等配套政策,切实维护失地农民利益。”2006年年末,双流县出台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分层次加快向城市、城镇和中心村集中。“拆院并院”项目区农民将原住房拆除并自愿放弃宅基地后,选择到东升城市分区、华阳城市分区、西航港经济开发区购买商品房的,由项目区投资公司给予每人1万元住房补助,由县财政全额补贴购房时应征的个人购房契税,免收转移登记费。选择到东升城市分区、华阳城市分区、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和重点镇及本镇购买统建安置房的,实行与征地农民统建安置房相同的住房政策,统建安置房人均35平方米以内按征地农民统建安置房的安置价购买。选择到本镇场镇、中心村自建住房的,实行按照耕地面积进行置换。对农村五保户实行集中修建安身工程统一安置,集中供养。积极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或公司制企业,使农民的财产权、分配权转化为股权,对进城镇农民实行“持股进城,按股分红”,促进“兼业型农民”非农化转移。

二是广开就业路。解决农民问题绝不仅仅是把农民迁入城市,令城市规模扩大。对农民来说,这实际上是从农村社会进入城市社会,他们的经济活动、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改变。农民进入城市,还将涉及就业、户口和福利保障等诸多问题。为此,双流县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民增收教育培训工程,在2003~2008年的5年时间,以每年150万元的进度连续投入750万元,用于全县的32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轮训,强化对失地农民进行针对性、特色化的培训,促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

三是筑牢保障线。农民进入城市,固然可通过提高技能实现就业,但要使失地农民从身份、待遇、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真正转变为城市居民,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双流在这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采取政府出大头、农民出小头,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其到退休年龄时能每月领到130元的养老金,做到老有所养;同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做到失地农民病有所医;生活困难的失地农民还被纳入城镇低保,做到了困有所助。

3.土地向业主集中

一是创新土地集中方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坚持所有权,优化经营权,完善分配制,主要采取社区内重组(土地集中承包、土地竞标承包两种模式)和社区外流转(土地业主租赁、股份合作两种模式)两种形式四种模式,推动农村土地向经营能手、专业大户和经营实体等业主集中。双流县已在1300多个社进行社区重组土地26万多亩,占全县耕地总数的38.6%,涉及农户6.9万多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33.7%;经营规模达10亩以上的业主共有1053家,吸纳本地农民2.6万人,带动务工农民人均增收400多元。

二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双流县注重以工业化的思路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化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创新经营机制,推动农村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转和优化组合。先后引进果王、大业、三龙等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2家、5000万元的7家,引进资金5.68亿元,开发经营土地4.27万亩,年产值9.9亿元。

三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引资、引项、引人才、抓示范,采取“公司+协会+农户”、“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户”、“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联合社+公司+合作社+农户”四种模式,大力引导、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全县已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5个,各类专业户1.2万多户。

四是健全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激励机制。由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设立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专项扶持资金。单位或个人引进的农业龙头企业年度实际投资额达到500万元并在本县税收登记的,按项目注册资本金的5‰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位或个人引进业主规模经营农用地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按每亩20元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单位或个人引进既从事农产品加工,又规模经营农用地的龙头企业,达到上述标准的可重复奖励。对规模经营农用地面积100亩以上,且租金折合大米在300公斤/亩以上的农业业主,每年给予租金的8%~15%奖励。对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或规模经营土地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农业项目,积极帮助企业、规模经营业主争取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优先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可在1~3年内按企业在银行实施的固定资产项目专项贷款利率50%~100%贴息予以扶持。

[实例5] 双流三个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

2003年,双流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提出以“三个集中”的发展思路,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以此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双流县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县域工业企业向6个工业园区聚集,进而将这些园区整合到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和蛟龙工业港。凡征用土地的工业项目,全部进入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凡租用厂房的企业,全部进入蛟龙工业港。

为保证新引入的工业项目进入两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双流县发出“禁令”:不准在开发区外新建工业项目,禁止镇(街)、村(社区)擅自与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县里每周举行一次项目会审,未通过会审的,不批准环境影响评价、不立项、不出具红线图、不提供用地、不办理营业执照、基础设施不予配套。这项政策最初遭到一些乡镇的反对,因为不引进企业,意味着他们从此失去了最大的财源。但反对的声音很快消失,双流县同时规定,镇(街)引荐项目到两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同样算他们的业绩,项目产生的税收、地区生产总值等也计入该镇(街),并由县财政给予奖励。

自2006年政策出台以来,双流引进的工业项目全部进入了两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业集中度在一年之中提高了12%,到去年已达50%,使工业主导地位明显提升,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4亿元,同比增长33%。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是一个重新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它设立了入驻企业的“准入制度”。它最初规定,每亩土地投资强度必须在100万元以上,现在这个标准已经提高到200万元。如今,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已开发9.1平方公里,引进项目127个,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17%。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蛟龙工业港的发展带动了周边东升、华阳、黄甲、公兴等小城镇的繁荣,也吸引了双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这些小城镇。双流县鼓励农民在全县范围内打破地域,向城市、城镇或中心村居住。

双流鼓励农民集中居住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拆院并院”,也就是把分散居住的农民房屋拆掉,然后集中在本镇场镇或中心村统一居住。如果这些农民愿意放弃宅基地,选择到东升、华阳等重点镇购买统建安置房,实行与征地农民相同的住房政策。这些鼓励政策推动双流的城镇化率提高到了43.6%。

与此同时,工业大发展带来的财政收入增长提高了双流“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从2005~2007年,县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37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连接丘陵地区10多个镇的快速通道被打通,各个村也通了公路,基本形成了城乡大交通框架,使偏远镇的农业投资环境逐步呈现活力。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和“拆院并院”的推行又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使土地快速向规模经营集中成为可能。

为进一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双流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设立了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专项扶持资金。2006年以来双流规划建设了昆山都市农业园区、新兴万亩特色蔬菜园区、九江蛟龙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农用地规模经营面积达37.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土地产出效益明显提高。而农民通过收取土地租金,以及为承包土地的业主打工,也增加了收入。

双流县高水平的城乡规划体系,使城乡发展能够“看图说话”,而“35223”发展思路的提出,使“三个集中”得以延续和升华。2005年双流开始制订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而且花钱十分“大方”,规定规划开支不封顶。因为县委、县政府认为,把规划做好了,花得再多也是“小钱”;而规划上一个小小的失误,也可能造成大的浪费。最后,双流各方面投入4000多万元,邀请了30多家国外知名规划公司进行高标准的策划、规划,形成6大类30多项规划体系。

双流不是“三个集中”的最早提出者和实践者,但是,它对“三个集中”持之以恒地实施、深化和提升,这在全国少见。

(信息来源:阳光在线2008年6月24日)

四、红砂村模式

红砂村地处中心城区的边缘,距离成都市区只有十几公里,交通状况良好,区位优势明显,是典型的“近郊模式”。红砂村素来有种花的历史,锦江区政府就把红砂村规划成市郊的旅游度假区,把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起来流转出去,村民以入股的形式把土地的使用权委托给村里组建的土地流转中心,再由流转中心把土地出租给专业的花卉公司,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此外,红砂村特别着力于“三大工程”的建设,在实践中摸索出自身的发展道路。

1.打造农业新产业,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一,政策倾斜与政府补贴。一是政策倾斜。为了确保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锦江区制定了《关于促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3~2005年全区农民工培训规划》、《加快我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意见》、《关于推进农村居民最低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降低了农民创业门槛,鼓励企业招收农村劳动力和发展特色农业。二是政府补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区、街道两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按每年不低于20%的比例增长。在打造红砂村为核心的花乡农居中,以“一户一策”和“农户出资、政府补贴”的方式,对原有农民按照川西民居的风格进行改造,改造农房308户3.2万平方米,政府补贴369.6万元;政府投入2130万元,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完善和改建水、电、道路的基础设施,修建微水治旱工程、污水处理站;在幸福梅林的打造中,由区政府、街道办事处投入1400万元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和建设。

第二,公司化管理与市场化运作。锦江区相继成立了花乡农居管理公司、幸福梅林管理公司进行专业的规范化管理和经营。提高效率、科学引导,通过行业协会规范从业、服务标准、引导农家提升品位,协调避免恶性竞争,保证经营的可持续性。此外,在打造红砂村、幸福梅林的规模和品牌知名度的同时,结合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做大做强。引导农民栽种具有市场需求和市场前景的花卉,逐步形成全国最大的鲜花和梅花观赏、批发、销售集散地,保证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锦江区政府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农民入股、按股分红的原则,制定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以“股份合作社=村民+公司+项目”模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广泛鼓励和引导农户以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参与入股,分享“保底+分红”的收益,进一步提高土地效益。

第三,文化包装与产业化经营。将花卉与文化有机结合,为农业产业注入文化内涵。幸福梅林建有“咏梅碑林”、“读者诗廊”、“梅花博物馆”,并在2004年12月成功举办了成都首届梅花节;红砂村则举办花卉时节、城乡互动、激情红纱之夜、家庭园艺等主题活动,以此为发展和宣传契机,带来更大的商机、更高的知名度、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打好“花卉文化”这张牌。在推进产业化经营方面,围绕花卉生产经营和都市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通过政府合作经营、先行投入再溢价推出的方式对农业企业给予资金、技术和政策上的扶持,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龙头,已经形成了5000多亩的花卉种植规模,成为全国花卉产业的重要基地。红砂村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种花、卖花的单一模式,而是发展到以观光、赏花为主题,对花卉的科研、生产、包装、旅游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度开发的复合型观光休闲农业产业。

2.培育新型农民,抓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第一,社会保障,“三统”先行。一是统一户籍。成立三圣街道办事处,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的户口进行了转换。二是统一社保。按政府引导、区乡组织、适当补贴、个人自愿、逐步推进的原则,使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养老保险以及合作医疗等社保待遇。三是统一教育。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取消乡管学校,将乡村学校统入区教育管理体系,统一安排资金,培训教师队伍,设置教学课程,提高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并由区财政每年率先对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信息技术费全额补贴,实现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免费,使农民工子女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四小四金”,扩业增收。“四小”,即以小饭桌、小诊所、小家政、小维修为项目载体,通过广泛开展“家庭创业活动”,成立创业促进中心,征集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投资少、易创办、见效快的创业项目,制定最低创业门槛,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小额贷款担保等政策扶持,开辟新市民再就业工作的新途径。“四金”,即租金、股份分红、薪金、保障金。

3.开创生态新农村,抓好农村发展环境建设

第一,改善生态环境。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实施“五化”、治理“五乱”。“五化”:乡村道硬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农房美化、村庄绿化。在幸福梅林形成了1500多亩的植梅规模,修建精品梅园和岁寒三友、梅花三弄等4座主题梅园,以及500平方米的梅花博物馆和100米长的咏梅诗廊,红砂村花乡农居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治理五乱”:治理柴火乱堆、粪土乱放、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规范农村生态环境。此外,还提升了农村配套设施。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终端用户、撤并村小、建立村卫生服务中心,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方便了生活。

第二,将传统农业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培育现代文化。一是以“三建五通”架起文明桥梁,“三建”,即建文体活动场所、建图书室、建宣传栏;“五通”,即通路、通电、通水、通光纤电视、通电话。二是以公民道德教育树立文明新风。通过大力倡导“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积极引导农民追求心灵美、环境美,转变农民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三是开展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活动,实施“七个一工程”,借助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促进农民逐渐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

4.转变农民生活方式,抓好城乡互融

红砂村人的生活方式也因城乡建设而发生了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催生了当地休闲旅游业的兴起,改变了农民在土里刨食的习惯,也改变了传统的单家独户、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政府补贴80% 的倡议下,村民自建改造成了川西民居建筑,居住方式与城里人无异,独立水厕,水电气光纤全通,整个红砂村成了繁花盛开的花香农居,不少村民在自己家里开办了餐饮休闲服务。红砂村在不征地、不拆迁、农民就地变市民的“三不动”情况下,农村就地变城市,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保持了良好的生态植被,为农民搭建了致富增收的平台,为城市打造了开放式休闲公园,实现了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传统农业向休闲经济的转变。

红砂村的城乡一体化不仅停留于农民身份的转变上,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人口的相互渗透,城市居民纷纷到红砂村从事经营、认种;农民出租房屋、开展多种经营后富裕起来,具有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到城市居住消费,形成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