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域文化视角的现代城市形态研究

地域文化视角的现代城市形态研究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重庆作为我国西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空间形态的拓展也显示出显著的集约化趋势。内因——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重庆主城各中心的集聚效益、规模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解放碑地区是重庆主城中心渝中区的中心街区,是重庆城市文化与风貌集中展示的区域。当前重庆城市增长过程中,“大分散”演化为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基础的城市分散发展战略。

7.2.3 地域文化视角的现代城市形态研究

1)基于三维景观特质的都市空间集约化研究

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是在传统二维的空间文本组织模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城市功能复合化、集成化的要求,而出现的城市空间发展趋势。与传统城市顺延二维的“地平面”分布不同,集约化的城市空间是以社会进步为基础,用新的社会话语“阐释”城市空间文本的复合化发展。城市空间的三维立体组织是集约化的主要特征。重庆作为我国西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空间形态的拓展也显示出显著的集约化趋势。分析重庆城市空间集约化的原因,主要可概括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因素。内因——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重庆主城各中心的集聚效益、规模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地价的高涨、城市功能的集中,必然使城市生活向三维空间拓展,社会组织网络的空间复合化,推动了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外因——导致城市空间集约化的外部因素非常复杂、繁多,这里主要指重庆城市自然山水格局制约了城市空间的水平拓展,使城市在有限的建设空间中复合化、集成化地发展(图7.16)。不论是内因还是外因,当代重庆城市空间的集约化与传统聚居模式“大分散、小聚集”在形式与观念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1)特殊的立地条件使传统聚居模式与当代空间集约化产生对话

山水生态环境使重庆城市建设的“基底”高低起伏,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与平原城市相比,在城市空间的集聚与扩散过程中,重庆城市空间的发展不仅沿高低起伏的用地基底延伸,而且具有在竖向的三维空间分布的特点。在重庆城市空间的发展演进过程中,从一开始就与山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山水为重庆城市空间拓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为初期阶段的亲水向山集聚发展,而后是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利用。重庆城市传统的“大分散、小集聚”的聚居模式也是在城市发展与山水格局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显示出居民点散布于山水之间的朴素的山水聚居观念。在当代社会进程的显示背景下,传统的“大分散、小集聚”的聚居模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大分散”被诠释为“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分散发展格局,“小集聚”则演化为当代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

img223

图7.16 聚居空间拓展示意图

(2)重庆城市空间的集约化

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粗放的外延式发展,往往造成城市土地的低效利用,导致资源浪费、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以及文化取向迷失等问题,因此集约化和内涵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逐步成为共识。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对处于土地资源有限、用地紧张的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的山地城市尤为迫切和重要。

重庆高低起伏的城市“基底”,使城市发展较早地遇到了空间增长的门槛。自然空间的三维分布,城市空间的发展与利用,使城市从产生之日起就开始在三维空间中探索。因此重庆城市空间的格局是在X轴、Y轴、Z轴限定的三维空间中的分布,这为创造集约化的城市空间提供了便利条件(图7.17)。城市空间的集约化,使复杂的山地城市空间内部更具有条理性,同时也增加了空间结构的趣味性。

img224

图7.17 平原与山地聚居空间发展的不同“基底”

与城市空间三维分布的特征相对应,市民的各类城市活动及其社会生活网络的空间分布也具有在三维空间分布的显著特征。因此重庆城市空间的塑造不能套用平原城市的建设模式和思想观念。然而长期以来山地城市空间的发展总是希望通过各种管理措施和在城市“基底”上的“平面”组织来建设和改造城市空间。如城市人行道及相关设施的建设,就是为了解决交通拥挤、人车混行等问题而采取的具体建设措施,而这种建设是二维平面交通组织的产物,很难避免人车混行和行人拥挤的状况。转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走城市空间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重庆主城区走的是一条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以主城中心渝中区半岛为代表,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表现为中低层为主的高密度发展,近年来则表现出强烈的高层、高密度发展的态势。重庆主城区城市高密度发展的特征,在我国山地城市中带有普遍性。对重庆主城区城市空间集约化发展模式的探索,将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作用下的山地城市发展具有很高的、广泛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3)重庆主城核心区——解放碑地区城市空间利用分析

①现状概述。解放碑地区是重庆主城中心渝中区的中心街区,是重庆城市文化与风貌集中展示的区域。渝中区历史上就是重庆的母城,巴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渝中区以解放碑为中心,形成重庆传统上最繁华的商贸金融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重庆的文化娱乐中心,带动经济增长和旅游观光购物的景点。这一区域集中了几十家大、中型商场、各类专卖店、百年老字号和城市文化遗迹,每天的旅游量平均达数十万人次。

img225

7.18 传统聚居模式的现代诠释

重庆直辖后,市政府为塑造新重庆风貌,体现窗口作用和辐射功能,加强了一系列工程的建设。解放碑作为重庆市的核心区,其区位价值、对空间发展的总体意义及驱动作用更使其成为重庆城市建设的重头戏。改造后的解放碑,是以解放碑为中心的一个十字步行交叉路口。在改造过程中进行了步道拓宽、铺设面砖等工作,并增设了大量的市政设施、环境小品及指示牌、坐椅、路标等街具。对旧有建筑物外观形象进行了修缮和统一。通过整改交通线路、增加停车空间,减少对购物活动的干扰,调整中心区功能结构布局,促其合理化。

②问题根源分析。重庆传统聚居所形成的“大分散、小集聚”的聚居模式与观念,在新时期重庆城市空间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当代城市功能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已非简单散布于山水之间的传统聚居模式所能满足。当前重庆城市增长过程中,“大分散”演化为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基础的城市分散发展战略。在城市形态格局中,山水生态基质、自然生态廊道、城市生态绿地所构成的生态网络体系,引导城市向“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格局发展。而“小集聚”则是在城市规模、职能迅速扩大、复杂化的条件下,以各组团中心为主的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这一过程是对传统聚居文化的发掘、再生、传承的辩证发展(图7.18)。

重庆主城核心区——解放碑,虽然经过大力度的建设与改造,城市面貌与交通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高密度的发展以及交通组织仅限于“平面”的组织与管理,人流拥挤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城市用地布局与人流来源——解放碑地区是重庆主城区的核心,该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市级商贸、娱乐、行政办公等功能,在主城区各组团中具有极高的“首位度”,市民的主要购物活动大多集中于此。所以该地区具有全市最高的经济活动密度和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内的就业人数也是全市最高,为其交通状况的改善造成了困难。

城市交通网络与外围交通——外围交通的改善以及滨江路的建设(图7.19),方便重庆主城区各组团的联系,对疏导解放碑地区的机动车交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交通状况的改善并不是靠简单的工程所能解决的,改善后的城市交通系统客观上为解放碑地区输入了更多的人流,加剧了市民向该地区的聚集。

img226

图7.19 解放碑地区及外围干道网示意图

城市空间利用与内部交通——尽管解放碑地区的步行街面积不断扩大,并不断出台各种交通管理措施,但步行人流的拥挤状况一直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步行交通的组织与交通设施的建设仍在套用平原城市的模式。虽然步行街经过不断的建设与改造,环境质量已经大为改观,但是仍然局限在平面的二维空间内。步行街不但是市民的步行通道,而且是各大商场间购物人流的联系通道,加之商业活动逐渐向步行空间蔓延,使步行街同时具有通行、联系、购物、休憩、交往、娱乐等多种功能,二维的步行街空间不堪重负,人流拥挤是必然结果(图7.20)。

img227

图7.20.1 解放碑地区局部交通分析示意图

img228

图7.20.2 解放碑地区的交通状况示意图

③空间利用构想。分散发展——对于解放碑地区人流拥挤问题的解决,从宏观上必须坚持分散发展的战略部署。对聚集于该地区的市级商贸、娱乐、办公等机构进行疏散,使其分散到其他组团中心,以降低解放碑地区对主城区内人流的吸附力。

集约化发展——空间利用上,应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建立三维的步行交通体系。利用空中通道将各大商场从空中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既方便了市民的购物活动,又分流了地面步行街的人流,减少了步行人流的交叉点。

建设空中廊道将是未来解放碑空间更新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关部门正在通过建立数十条不同等级的空中廊道,把解放碑林立的高楼连接起来,以大大缓解目前解放碑交通拥挤的老大难问题(12)。由于空中廊道属于地面以上的水平悬空步行系统,行人不受天气和汽车干扰,噪声、污染影响小,并可顺利通过各个道路交叉口,与地面交通、地下交通顺利转换,因此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另外,空中廊道还将突出“街”和“市”的特征,开发建筑二层步行廊道两侧的商业价值,充分利用线性空间作为行人步行与休憩的场所,并连接部分建筑中庭环境、空中广场及室外开敞空间,使整个步行过程充满情趣。

城市形态学认为,城市空间是传统文化、社会规范的约定俗成的概念空间,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以一定的技术手段表现出来并为人所感知的复合空间。城市物质空间是社会文化、制度、技术水平及规划管理制度、地理环境等要素的最终实现形式,而各要素和秩序构成的差异,相应的产生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因此,城市空间的集约化是对城市的各类功能空间进行分类、排序,并在三维城市空间中进行有机组合的过程,其本身并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发展演化的运动过程。

2)基于地域山水特质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

重庆城市群山环抱、两江环绕,在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集雄美于一体的洪钟大闾般的山水城市风貌和坚勇高亢的文化特质。重庆山地城市自然生态的特殊性、复杂性,要求重庆城市空间的开发、拓展必须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维育,避免“建设性”破坏,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重庆城市空间拓展应正确处理山地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建构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维持城市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平衡,促进山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重庆山、水、城空间格局的历史演变

①古代重庆山、水、城空间格局特征。选择利于军事防御的山地聚居,是传统山水城市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重庆自秦汉建城之初,即选址于有利军事防御的两江交汇之地江州城,城市山水特征明显。从秦汉江州城直到明清,重庆城市的营建始终注重体现“务全其自然之势,以期无违于环护之身”的空间意念。在城市聚居环境的营建过程中,城市始终受制于地形地势,水环山险,不可能建成规整的矩形形制。所以秦汉以来,重庆城市完全维持依山傍水的自然分布格局,利用高峻的岩坎和湍急的江水为御,与山水的贴合度很高,呈现出山、水、城和谐共生的山水生态格局。

②近代重庆山、水、城空间格局特征。在重庆城市形态由清末于半岛集中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的形态发展演变过程中,尽管用地空间范围大为扩展,但由于经济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制约,重庆的山、水、城相依相存的空间格局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

③现代重庆山、水、城空间格局特征。现代重庆城市的山、水、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跨越两江之前,城市发展主体局限在两江与中梁山限定的城市中、西部地区。长江大桥与嘉陵江大桥的修建,使长期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最终得以打破。山、水、城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变化,两江由边沿作用转化为组团分隔作用,城市从“沿江”发展,变为“拥江”发展。

至此,重庆城市的山、水、城空间格局明显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两江、一岛、两山、一线”(中央山脊线)的山、水、城格局,向着更大范围内的“一岛、两江、三谷、四脉”的山、水、城空间格局演变(图7.21)(13)。在都市区范围内,由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和长江、嘉陵江组成的大山、大水构成了城市大的山水环境特征。城市的空间战略由“跨过两江”向“越过两山”拓展,传统的山、水、城格局正经历新一轮转变。

img229

图7.21 重庆地域山水格局与城市用地示意图

img230

图7.22.1 重庆都市区山水生态格局示意图
资料来源:根据重庆城市总体规划资料整理绘制

概括重庆城市山、水、城空间格局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重庆的山、水、城空间格局经历了古代和谐共生,近代山、水、城由于城市规模扩展而带来的相对分离,再到现代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生态意识、山水城市、山水文化等理念的影响下的山、水、城共融的发展历程。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城市的山、水、城空间格局逐步完善,也充分反映了人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和山水环境观的觉醒。

(2)城市空间拓展与生态环境

传统的城市拓展模式是通过增加边界内的密度并不断扩大边界来进行的,类似“摊大饼”式的蔓延,其结果是大量自然空间的“蚕食”和景观生态结构的破坏。这种发展模式漠视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存状态及其演进过程。山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差异性,使各种景观生态要素的功能产生分异,导致局部环境的生态差异和景观风貌的多样性。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差异性决定了山地城市不能简单套用平原城市的开发模式,否则必然会导致山地人居环境的建设性破坏和山地灾害的发生。

重庆都市区范围内地貌类型多样,地形起伏、山岭纵横。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等多条带状低山山脉从北向南平行延伸,呈现长条形山脉与丘陵相间的“平行岭谷”景观,山脉之间分布着较宽阔的丘陵谷地(图7.22)。此外长江及其支流嘉陵江自西南、西北流入市区,在朝天门汇合向东出境,沿途横切低山或丘陵,将主城区分割成东部、西部和北部三大片区。这种山水相间的生态格局对重庆城市的景观生态结构和城市形态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一岛、两江、三谷、四脉”的自然山水环境构成了都市区独特的山水格局特征。与这种山水生态格局相默契,重庆都市圈范围内,城市用地由生态空间划分成“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组团之间以河流、绿化和山体相分隔,既相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组成城市空间布局的有机整体。

img231

图7.22.2 与地域生态环境共融的重庆城市人居环境

山地城市在空间拓展中对自然系统既有依存顺应的关系,又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改造,这就必然要改变自然系统的演进过程,甚至出现生态环境问题,要正确认识它与城市空间拓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与城市空间拓展同步进行景观生态系统的建设。这要求城市空间拓展必须遵循自然生态演进的基本规律,一方面充分利用生态调控效应,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另一方面结合生态环境的地域特征,以塑造个性显著的城市风貌景观。

(3)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

重庆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建立必须从大区域、大环境出发,以市域大绿化为背景,利用重庆多山多水的特点,从市域—都市圈—主城区层层递进地建构不同空间层次的景观生态体系。主城区的生态支持系统基本格局由三部分构成:主廊道、次廊道、支廊道,主城东、西两山的“绿屏”,南北两端的绿色防护工程所构成的“两山屏障南北浅围”的环主城绿化生态圈,两江水体及与两江、两山垂直相接的东西、南北两个生态隔离带是主廊道的骨架,连同此范围内的山丘林地、农田、果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等构成主廊道的基本成分。次廊道由组团间线状隔离带、过境的高等级公路、铁路的绿化带及两江支流等构成,支廊道则由公园、游园、湖泊、防护林带等构成。三部分点线面结合形成城市生态网络系统。在重庆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为保证生态系统主廊道的完整性、连续性,重庆主城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为“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组团式的空间结构被保留下来(图7.23)(14)

山地城市空间及其景观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重在从区域环境的自然生态出发,因“地”制宜(图7.24),使山地城市空间拓展与自然生态背景相适应。景观生态支持系统建设应与山地城市开发同步进行,把它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增加绿化。增加绿化不是生态导向调控的全部含义,也不可与城市绿地系统相提并论。景观生态支持系统更强调城市空间发展与环境协调,保护自然演进过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系统与城市空间的动态平衡,提高区域与城市开发的整体效益,实现城市、自然共生,从而促进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img232

图7.23 重庆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图件

img233

图7.24 重庆某地集约化的城市空间构想
作者:赵万民教授

3)基于山水特质审美情趣的都市轮廓线景观研究

(1)山地城市轮廓线的特点

城市轮廓线是城市景观中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是城市社会生活环境在天空背景上的投影,它不仅反映了城市实体的空间特征,而且也蕴涵了城市的生态状况、传统文化等内容。山地城市特殊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文化传统,使其轮廓线景观具有独特的个性、内涵和视觉审美规律。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人文与自然的结合——山地城市的轮廓线是城市总体形态特征的集中体现,反映自然环境的山脊线是山地城市轮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相依的山地城市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共同构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之美,这也是山地城市景观有别于平原城市的一个显著特色。

②层次丰富——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山地城市的轮廓线景观具有巨大的空间进深。隆起的山体使山城沿等高线逐层分布,从而形成层次丰富、富于变化的城市景观形态。山地城市轮廓线是城市各种轮廓线如山脊线、建筑簇群轮廓线、岸线等的集中表现,各种轮廓线相呼应、衬托,构成垂直和水平相融合的三维景观(图7.25)。多层次的轮廓线以叠加的方式展现在观者的面前,反映着城市布局与山势的有机联系。

③多视点——山地城市起伏多变的地形地貌,创造了许多平原城市所没有的观赏角度,除常见的平视外,还有仰望、俯瞰、远眺等多种观赏角度。山地城市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轮廓线观景点往往被作为旅游景点进行开发,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2)重庆城市轮廓线景观分析

每一座城市的形成、存在和发展,都是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的。重庆的山地自然环境是构成城市轮廓形象的基本素材,江河湖泊、山谷丘陵不但决定了其地表特征,而且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特别是重庆主城区内相对复杂的地理环境要素,构成其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和美学形态的多样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建设的难度,给城市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但正是也为山地城市带来了鲜明的特色之美。

img234

图7.25 重庆城市眺望系统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根据重庆城市总体规划资料整理绘制

①自然环境要素——整个重庆主城区都是依山而建,建筑、道路随山就势,其中四条南北走向的主要山脉是整个城市形态的根本,地形的高低起伏虽然给市内交通造成一定的困难,却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地表形态的层次;水是重庆山地城市自然景观最具代表性的因素之一,水体以其活跃性和渗透力而成为自然景观要素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绿化不仅可以极大地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也是组织空间景观、引导城市空间序列和视线序列、提供观赏景观的重要因素(图7.26)。

img235

图7.26 重庆城市轮廓线及高亢、雄壮的形态意象

②人工环境要素——作为我国西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重庆城市的建设正处于由多层高密度向高层低密度的集约化有序建设发展。山地城镇聚落与山地建筑是人类对自然山地改造的实践成果,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形成要素颇多的人工形态环境,大致可分为建筑形态、城市交通设施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等几大类要素。建筑形态:重庆城市的建筑往往以生动的视觉形象诠释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背景、本土的建材和技术以及建筑观,从而形成了重庆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建筑在山地地形中随山就势、高低错落的体量组合也会形成整体的形式美感,加强重庆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山地的有机整体性,从而形成城市的整体之美。公共空间结构:公共空间是重庆城市人工景观要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山地城市的城市环境来说,公共活动空间较之一般的外部空间,更能清晰地反映山地城市的空间品质,更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图7.27),而且由于山地地形因素的制约,公共空间在重庆城市中具有更重要的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山地城市风貌的凝聚点和集中表现。重庆的城市空间轮廓与公共开放空间是相辅相成的,公共开放空间对重庆城市空间形态的诸多方面均有深刻的影响,必须将城市公共空间的结构作为城市实质景观的主体框架。景观视点的丰富反映了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体系和绿化体系的日益完善。

img236

图7.27 重庆人民广场空间形态示意
资料来源:《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3)创造富于美感的城市轮廓线

①整体性要求——山地城市的轮廓线是多重轮廓线的叠加,为人们所感知的轮廓线景观是一种整体的复合型城市景观。获得城市轮廓线的视觉环境包括视点位置和空气能见度。在视阈开敞、天气晴朗的条件下,距视点最远的山脊线和建筑簇群轮廓线是城市整体风貌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在这种空间跨度极大的景观形态中,人们感知的是城市整体风貌。中间层次和近处的城市形态则将观景视线由远拉近,使观者首先感知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然后认识城市的具体形态特征。鉴于山地城市轮廓线的这些特点,在城市轮廓线景观塑造中,首先,应考虑整体关系,保证作为背景的山脊线的完整性,在各层轮廓线之间,保持有序的变化。其次,还要推敲各层轮廓线的构成关系。城市中的各层轮廓线是城市发展过程的具体反映,因此,作为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城市规划有必要控制、引导城市形成整齐有序的轮廓线景观。山体坡脚线、建筑簇群底脚线、山脚公路以及水际岸线等线形要素是平衡山地城市风貌景观构图的“基准线”和重要的观景带。整齐有致的基准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城市底座,以协调和稳定整个城市景观。

②城市轮廓线控制——对城市的不同区域应实行建设强度分区控制,塑造不同特色的天际轮廓线。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组团中心及交通枢纽附近区域,作为重庆现代都市风貌的展示区,应为高强度控制区,塑造城市轮廓线波峰;沿山及组团边缘地区为低强度控制区,以自然山水为主要轮廓;其余地区为中强度控制区,强调城市轮廓和自然山水轮廓的交融。最终形成簇群式城市整体轮廓形态,还城市以“山文化”的历史文脉(图7.28)(15)

③岸线景观控制——主城区滨水空间用地控制应贯彻共享性原则。共享性原则是指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用地形态应力求开放化、公共化,并实现滨水岸线的共享,还城市以“水文化”的历史文脉。按照共享性原则的要求,重庆市主城区滨水地区在性质上应能满足城市和公众的多种需求,形式上要与环境相互协调,且对公众开放。在用地性质规划上,滨水地区应鼓励布置旅游、商业、休憩和文体等公共设施,以利于对广大市民开放。在滨水沿线设置连续的绿化林带、休闲设施和散步道等滨水设施是实现滨水地区资源共享的一种有效途径。

img237

图7.28 地域山水生态格局中的重庆城市人居环境形态意象
作者:赵万民教授

滨水设施的设计应让人们很容易接近水面。滨水散步道和休闲区也会形成滨水活动场所,令水滨增色。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滨水活动场所和设施,吸引人们接近水。通过对沿江的生态湿地与滩涂进行合理的整治与保护利用,建设滨江公园、郊野游憩地以及水边的散步道等一系列滨水空间,提高滨水地区的共享性。

④眺望点与视线通廊系统控制——重庆主城区外围东西两侧被明月山、缙云山屏蔽,铜锣山脉和中梁山脉纵贯主城区中部,成为主城区内部两条最高的脊线,两条山脉均为南北走向,其中铜锣山最高海拔为701m,中梁山最高海拔为693m。除了铜锣山和中梁山两条主要的山脉外,主城区内还分布着一条重要的中央山脊线和众多的小山包和丘陵,它们同样是主城区眺望与视线通廊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桥梁由于紧临江河水面,面对广阔的开敞空间,因而具有较宽广的视阈,既是被观赏的对象,又是供人们远望的眺望点,应注意视觉通廊和眺望点的保护与建设(图7.29)。

img238

图7.29.1 重庆城市观景视点分析示意图

img239

图7.29.2 滨江视点展示的现代都市聚居形态

城市风貌是历史沿革、传统文化、社会规范的约定俗成的概念空间形态,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以一定的技术手段表现出来,并为人所感知的复合空间。城市物质空间是社会文化、制度、技术水平及规划管理制度、地理环境等要素的综合表现形式,各要素和秩序构成的差异,相应产生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在山地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必须密切结合山地城市所特有的山形水势,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形态,才能创造出个性突出、风韵独具的山城风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