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自然环境

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自然环境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是资源、人口、技术、信息等要素聚集的地域范围,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地域范围和空间分布与中国疆域版图相关。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不断演化中,我国疆域版图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史前时期的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而其中以黄河中下游的新石器文化为典型代表。资源型城市与资源的蕴藏及开发利用紧密相关,自然地理环境是其演进的深厚基础,在长时段研究中,自然地理环境变化是必要的内容。

一、中国疆域版图的变迁与形成

城市是资源、人口、技术、信息等要素聚集的地域范围,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地域范围和空间分布与中国疆域版图相关。作为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领土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拥有广阔的疆域版图。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不断演化中,我国疆域版图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一)中国疆域版图的准备与初步形成

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史前时期的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而其中以黄河中下游的新石器文化为典型代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先民过着住所不断迁徙的生活,疆域概念自然无从谈起。到原始社会末期,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为长期定居的生活创造了条件。随着私有财产的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居住在这个地域的人和那个地域的人发生战争,居住在统一地域的人也开始有了高下之分,于是有了地域之间的战争,或地域内部的纷争。土地作为财富的象征,使得地域内外的争斗多以征服土地、扩充疆域为目的。经过长期的战争,黄帝族被推上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强大部落联盟的主体地位。[1]直到今天,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依然是我国疆域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公元前21世纪,夏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由于多次迁都,夏前期没有固定的疆域。参考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考古资料,并结合古文献中关于夏的传说,可以认为:夏朝强盛时期的疆域以豫西为中心,包括今河南全部,河北、山西南部,陕西东部,湖北北缘,安徽西缘和山东西部。[2]夏之后的商朝,同样频繁迁都,一直到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一带),才逐渐稳定下来。从文字记载看,商是当时世界上少见的具有辽阔疆域的文明大国,包括今河南全部,河北、山西、陕西大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等。[3]但事实上,连绵不断的对外战争使商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本身。武王灭商后,周朝实行分封制,即是周天子将领地及领地上的人们分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而在其统治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个小的诸侯国,得到分封而建立的诸侯国有比较明确的疆域。通过裂土分封,西周的疆域发展为:北起今河北北缘,南达湖北北部,东南抵苏皖,西临甘肃,东濒大海。[4]至此,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演进,中国历史疆域的最初基础得以奠定。

公元前771年,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这是我国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转换时期。由于王室权威的衰弱,诸侯之间争夺土地的战争持续不断,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扫六合,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秦始皇多次巡视全国各地,体现了对疆域的重视。而五尺道、灵渠、长城等工程的实施则大大增强了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力量。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的疆域广阔,“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5]。秦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一系列制度创新(尤其是郡县制的实施)为中国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秦亡后,在楚汉战争中取胜的刘邦建立汉朝,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一段异常光辉灿烂的时期。由于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和张骞通西域等事件,汉王朝的疆域在秦的基础上又有重大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疆域的基本轮廓:东有朝鲜、辽东并东海,西跨葱岭,南有南海并交趾(今越南北部、中部)、北扼大漠。[6]汉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不同寻常的地位,是汉文化圈的形成时期,其疆域的固定,标志着中国疆域版图的初步形成。

(二)中国疆域版图的发展与正式形成

从东汉到589年隋文帝杨坚重新统一中国,中国在整整400年内处于分裂状态。三国两晋南北朝,仅有西晋时期实现了极为短暂的统一。400年间,各族人民相互杂居,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到隋重建中央集权制国家时,中国疆域范围为:东有台湾,西到且末,南迄安南南部,北至五原和长城内外。[7]继隋朝之后的唐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唐朝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置机构等方式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不断拓展疆域。盛唐时期,唐朝的疆域为:北盖大漠,西跨咸海,东南止于大海;其稳定疆域,北越阴山、燕山山脉,南至今两广、海南和越南北部,东起辽河下游及东部沿海,西迄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和河湟谷地、四川盆地西沿、云贵高原大部。[8]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不寻常的时期,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整体格局。唐朝疆域版图的拓展,是中华文化辐射力增强的表现。

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转衰,之后先有五代十国的并起,再有北宋、辽(契丹)、夏的对峙,还有南宋、金、夏、蒙古之间的和与战,中国的疆域上一直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国家。蒙古实现统一后,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步伐。通过不断的西征、南进,元朝极盛时的疆域版图为:北起西伯利亚大部至鄂霍次克海,南至南海诸岛;东濒大海,西以额尔齐斯河、阿姆河为界,包括整个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势力所及欧洲大部和西亚、小亚细亚地区。[9]为了加强疆域管理,元朝设立行省制度,巩固了中央集权,一直影响到今天我国的行政区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元朝通过设立宣政院等措施对西藏实行了有效统治。

明建立初期,其版图基本上是元时的疆域范围。但到明朝中后期,葡萄牙人窃据澳门,荷兰强占中国台湾地区,我国的东南海疆开始出现严重危机,期间疆域范围受到外来力量的挑战。1644年,清王朝建立。康雍乾统治的100多年间,稳定了我国的疆域版图:东濒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库页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都属中国固有领土;西包括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接中亚细亚;北抵戈尔诺阿尔泰、萨彦岭、外兴安岭至鄂霍次克海;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南至喜马拉雅山脉,包括拉达克。[10]这一时期开始的“封疆画界”使我国疆域有了相对明确的界定,中国历史疆域终于正式形成。

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我国大量土地,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的破坏。由此,中华民族开始了为维护领土完整的长期斗争和保卫领土安全的不懈努力。直到1949年,我国疆域基本稳定,但到今天,仍有边界之争,部分边界之争还十分激烈和尖锐。

二、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变化

城市是一个聚落中心,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资源型城市与资源的蕴藏及开发利用紧密相关,自然地理环境是其演进的深厚基础,在长时段研究中,自然地理环境变化是必要的内容。

(一)第四纪与中国自然地理变迁

地理学告诉人类:自然地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地质学研究的结果显示:第四纪是人类出现和发展的时期,因此有人称之为人类纪。第四纪与中国自然地理相关,尤其与今天中国自然地理面貌相关,因此,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研究,梳理中国自然地理变迁必然涉及第四纪。

1.第四纪与中国自然地理

据百度百科记载,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其下限年代多采用距今260万年的说法。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中国今天的自然地理状况与第四纪相关,主要表现为构造运动和第四纪冰川,以及由此引起自然地理环境的演进。

第四纪的新构造运动对中国构造的影响就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在剧烈的运动中,地壳受到极度强烈的挤压,使其地域的西部隆起,东部沉降,进而逐渐形成了中国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分布的地势。这种地势地貌的变迁改变着此地区的气流状况,也影响着现在中国境内的植被、动物群落、植物种类的演化与发展,还决定着人类的产生、变迁与繁衍,由此形成了中国的基本地貌。同时,据研究,在第四纪的新构造运动中,出现过第四纪冰川,以全球性气候变冷为最突出的特征,表现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和气候带的移动。

第四纪冰川还深刻地影响着地层的演进,并进而影响了中国自然地理。按照一般发展规律来看,地层的形成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逐渐叠加的,也就是说,最古的地层处于最下部位,较老的地层处在下部位,较新的地层处在上部位,最新的地层处在最上部位,且每层都处于水平或接近水平的状态。但是由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的强烈运动会促使地层发生倒转和倾斜,并使地层改变水平状态而出现褶皱。同时,地层的层级关系也会随着新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外力作用而改变,进而影响着动植物的生长。由于构造运动使地表隆起或沉降,于是顶部和底部遭受的风化作用强度不一,不同的部位形成和堆积的碎屑物质不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不一样。有学者这样描述:山的高度上升,气温随之降低,使动植物向山下迁移。[11]

2.中国自然地理变迁主要因素

自第四纪以来,影响中国自然地理变迁的要素很多,此处重点介绍与本项目紧密相关的青藏高原、黄河、大运河、气候等要素。

(1)青藏高原的抬升及影响

第四纪的新构造运动中,由于印度板块的持续北移、周围地块的抵挡,高原处在强大的挤压应力之中,以致青藏高原大面积、大幅度抬升,这是我国新生代以来环境演变中最突出的区域性事件。大高原的迅速隆起,不仅改变了高原本身的自然面貌,还直接导致了季风的形成,从而完全改变了我国自然地带的分布规律和区域分布规律,形成了在冬干寒、夏湿热的水热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地理演进过程。[12]

据傅崇兰等人研究,青藏高原隆起之前,印度洋暖湿气流可以直接吹入中国西南和西部广大地区。今天西北延安附近地区在那时的气候是湿暖的,植被是茂盛的。[13]的确,在青藏高原隆起的数百万年间,中国西北部的植被仍然茂盛。即使到了原始时代,今天的黄河中游,西接甘肃、宁夏的近河和南川河一带地区,也不是中国大地上偏僻和落后的地区,更不是一片贫瘠的黄土地。而且,西北地区还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城市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但是,青藏高原隆起后,西北地区气候恶化,形成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土壤日渐沙漠化。同时,植被渐次退化,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自然植被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而且,作为地壳运动的结果,矿产资源逐渐形成并日益丰富,比如,在今天的西部地区,煤、石油、稀土、铁、镍、黄金、盐、宝石等储量大。这些要素深刻地影响着资源开发利用和城市的演进。

(2)黄河改道、迁徙与大运河开凿

黄河,自有文字记载之后的4000年间,决口、改道、泛滥次数达到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14]历史上黄河有“六大迁徙”之说,指的是初徙于周定王五年(前602),再徙于王莽始建国三年(11),三徙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四徙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五徙于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六徙于清文宗咸丰五年(1855)。[15]黄河改道与迁徙对中国经济生活发展和城市变迁影响很大。

运河开凿自春秋始,有“荆汉运河”“巢肥运河”等。隋代开通南北的大运河,是运河形成体系的时期。元代开凿大运河,贯通了黄河、淮河、长江等之间的水道交通。明代的运河称为漕河,关系全国的漕运和南北的交通运输。清代的运河发展成熟,进入综合治理的阶段。[16]运河的开凿成为农业文明时代中国南部和北部广大区域经济生活、科学文化、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运河所经过的地区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集中地区之一。

(3)季风的形成和旱化的趋势

由于青藏高原抬升,改变了全球大气环流的形式,造成了高原本身、东亚乃至全球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与变迁。首先,青藏高原的隆起,引起大气环流的改变,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加强,使长江中下游和我国东南地区免遭世界上其他同纬度地带所遭受的沙漠化,转而成为温暖湿润、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其次,青藏高原的抬升,阻挡了西伯利亚南下的风尘,使我国西北地区堆积大量黄土,并逐步向东和东南扩展,一部分黄土已越过了长江以南。另外,由于高原阻挡住了南部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上,使我国西北地区严重干旱化,青藏高原北缘及中亚地区大范围严重荒漠化。[17]季风和旱化对城市的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对资源型城市的作用也很明显。

(二)中国当代的自然地理环境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着地球上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与地理奇观,绮丽而壮美,变幻而莫测。

1.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第四纪以来,由于长期以来的内外力共同作用,构成了中国现代地形地貌。从高空俯瞰中国大地,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走势,逐级下降。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以昆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脉为界,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最高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第二级阶梯范围内,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1000到2000米;第三级阶梯主要是平原和丘陵,海拔500米以下。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大小盆地等应有尽有,受不同外力的影响,在主要地貌类型中还镶嵌有风沙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等其他景观类型。同时,我国山区面积广大,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有很大比重,山脉纵横分布,地貌景观多样且各具特色。这些地貌的基本特征,不仅加深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我国工农业的多元发展提供了积极条件,同时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

2.纵横交错的河流水系

中国河流湖泊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五万多条,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00多个。[18]虽然其数量众多,但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口平均占有水平不高。同时,由于我国河湖的地区分布基本与降水的分布趋势一致,因此,我国河流南方多于北方,近海多于内陆,山地多于平原。按照最终归宿和循环形式,我国水系主要分为外流区和内流区,外流区主要位于东南部,河流、湖泊多,夏季容易形成汛期,冬季普遍形成枯水期。内流区主要位于西北部,河流、湖泊少,水源不丰,多为季节性河流。众多的河流、湖泊既有利于渔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但由于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也存在河湖分布与土地不相适应的情况。

3.丰富多样的土壤和植被

在漫长的自然发展历史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受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影响,远远没有欧洲和北美同纬度地区广泛。因此,我国生物演化受到的影响较少,土壤和植被发育基本未被中断,类型丰富多样。土壤的主要类型有46个,分为11个土壤系列,包括棕壤系列、褐土系列、黑土系列、红壤系列、漠土系列、水成土系列等等。在空间组合上,规律性明显,南北分布随温度带的变化,东西分布随干燥度的变化,呈明显的水平地带分布特征。[19]我国植被起源古老、类型众多,比较古老的植物约占世界总属的62%,兼有寒、温、热三带的植物,主要植被类型包括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热带雨林、草原和荒漠等。由于植被发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此我国也是世界各地植被交往的桥梁。

4.类型完备的气候条件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因海陆热力差异对比显著,太平洋两岸的行星风随季节而变化,且呈现不同的特点,其中太平洋西岸的季风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热季和雨季同步的气候特征。按照纬度的高低划分,太平洋西岸的季风从南到北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按照温度的高低不同,从南到北可分为赤道带地区、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暖温带地区、温带地区和寒温带地区等气候类型;按照水分的条件划分,从东南向西北可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等。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是世界上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同时,由于幅员辽阔,地势高低不同、地形多样,加之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布,我国气候还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

气候特点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具体来讲,中国的气候还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南北气温差异。由于纬度和季风因素的影响,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势高的地区外,南北普遍高温。同时,由于我国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因此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比较大。二是冬季和夏季风向更替明显。冬季主要是来自大陆的偏北风,较为寒冷和干燥,夏季是来自低纬度的偏南风,温暖湿润。三是东西干湿差异。我国大部分地区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全国分布很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各地区差异较大。同时,干湿差异还表现在时间分配不均上。从季节来看,夏雨最多,春秋雨其次,冬雨最少。从降水的年际变化来看,总体来说降水量与年际变化呈反相关,因此年际变化北方大于南方、内陆大于沿海、干旱区大于湿润区。

概而言之,第四纪以后地球各类要素的一系列变化,改变着今天中国境内的自然地理的构成元素,影响着今天中国境内人类的繁衍和发展、城市发展和布局、资源开发和利用,所以,今天中国境内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变迁,不仅成就了我国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也同时为我国人民的生产活动提供了优越条件,以此奠定了中国资源型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三、中国自然资源分类及蕴藏情况

所谓自然资源,简言之,就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经过人类发现且能被人类利用在生产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自然资源有不同的类型,且不同的资源种类蕴藏不相同,存在的形态也不相同。

(一)中国自然资源的类型

基于不同的学科特点和不用的研究目的,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不尽相同。借助已有研究成果[20],根据以下分类方法和分类系统,将自然资源分类。

按照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分类,自然资源包括:①地下资源,含矿物原料和矿物质能源等;②地表资源,含地貌、土壤、植被等因素构成的土地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构成的水资源,由各类植物和动物构成的生物资源,以及由光、热、水等因素构成的气候资源,等等。

按照地理特性分类,自然资源包括:①矿产资源,存在于岩石圈;②土地资源,存在于地球表层;③水资源,存在于水圈;④生物资源,存在于生物圈;⑤气候资源,存在于大气圈;⑥海洋资源,存在于海洋圈。

按照在不同经济部门中的作用分类,自然资源包括:①农业资源;②工业资源;③交通资源;④医疗卫生资源;⑤地质矿产资源。

按照用途及利用方式分类,自然资源包括:①生活资料自然资源;②生产劳动资料自然资源。

按照性质分类,自然资源包括:①耗竭性资源,含再生资源(指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和非再生资源(指各种矿物和化石燃料);②非耗竭性资源,含恒定性资源(指太阳能、风能、光能、潮汐能)和易误用及污染的能源(如大气、水体、自然风光等)。

(二)中国自然资源蕴藏情况

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其中,水能资源居世界第一,各类型土地资源都有分布,生物资源位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这些自然资源共同构成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主要自然资源种类蕴藏情况

(1)水能资源

水资源是资源开发的必备辅助资源,也是资源型城市形成和发展所需的供水系统的支撑内容。

水资源通常指代陆地上河川径流、湖泊、冰川积雪和地下水资源,我国的水资源数量丰富,位居世界第一。同时,由于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雨量充沛,且主要河流大多发源于青藏高原,海拔高、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也极为丰富。全国水能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21]我国水能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不平衡,其蕴藏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其中,70%分布于西部,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北、华北、华东等平原地区水能资源分布较少。与此相对应,我国已经建成的大型水电站也主要分布于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区,东北和华东地区虽有大型水电站分布,但为数不多。

(2)土地资源

所谓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资源对于维持我国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用明显,对资源型城市形成和发展也意义重大。

中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这就决定着各类土地资源的总量巨大。但人口众多的国情使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量很少,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13.5404亿(2012年底人口数)=10.6亩,与世界人均国土面积相去甚远。除此之外,由于纵跨多个温度带、干湿地区分布不均、地势呈阶梯状逐级上升等地带性变化因素,我国土地资源还呈现类型复杂多样的特征,包括湿润赤道带、湿润热带、湿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暖温带、湿润寒温带等十二个高级地域类型。[22]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为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积极条件。

另外,我国土地资源还呈现山地多、平原少,开发利用难度大;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区域间土地生产力差异大;质量不高的土地面积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水、土、光、热自然资源组合错位等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给土地资源效益递增增加了难度。

(3)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也是资源型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一方面,以森林为代表的资源开发到一定规模,可以形成森工资源型城市,比如黑龙江伊春就是近几十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林业城市;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污染严重,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改善或优化城市环境。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在中国,除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外,还不乏起源古老的特有生物和物种基因资源,这是许多发达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生物资源属于可更新资源,具有很高的潜在开发价值,对经济发展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目前,随着自然演替,许多物种在还未探明其用途的情况下就已灭绝,而经济飞速发展更是大大增加了对生物资源的需求量,加之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物资源的滥用,物种的消失正越演越烈,使生物资源越来越短缺。因此,如何才能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是目前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具体问题。

(4)矿产资源

我国由于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拼合处,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齐全、地质环境优越,矿产资源富集,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种齐全、配套良好、储量可观的矿业大国之一。矿产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与我国矿业、原材料工业及新兴材料产业的发展和布局息息相关,对我国工业生产体系和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还与资源型城市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对其蕴藏情况略多几笔。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根据《2012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已发现172种矿产资源(其中页岩气为新发现矿种),具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60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3种,水气矿产3种。[23]

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单位国土面积的矿产资源丰度较高,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以上。主要矿产中,有24种矿产资源储量名列世界前三位,其中钨矿、锡矿、稀土矿等12种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煤矿、钒矿、锂矿等7中矿产资源居第二位,汞矿、硫矿、磷矿等5种矿产资源居第三位。虽然在总量上,我国是世界矿产资源大国,但人口数量的巨大使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较小。据统计,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水平的58%,位居世界第53位。[24]同时,由于复杂的地质活动历史和众多的成矿类型,我国矿产资源存在结构不理想的问题,部分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铝土矿、铜矿等资源储量供不应求。另外,质量不一、优劣并存,贫矿多、富矿少,战略性矿产不足,也是我国矿产资源的特征。

中国矿产资源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总体上来讲是北富南贫、西多东少。80%的能源矿产分布在北方,大部分有色金属矿产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化工矿产资源则多分布于南方诸省。例如铁矿主要集中在辽宁、四川、河北三省,煤炭在内蒙古、新疆、山西、陕西等地最为集中,铬矿主要分布于西藏、内蒙古、新疆和甘肃,铜矿主要集中在云南、内蒙古、安徽、甘肃等地,汞矿在贵州、陕西、四川储量最多。

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五十多年来,我国物探、化探、钻探等矿产资源勘探技术、实验测试和计算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回收利用成效明显,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25]2005年以来,我国共生、伴生矿产资源实现综合开发的约占1/3,有色金属矿的45种共生、伴生组中,有33种可利用,35%的黄金、90%的银、100%的铂族元素、75%的硫铁矿和50%以上的钒、碲等稀有金属都是通过综合利用得到的。[26]矿产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无疑可以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能源及其他重要矿产在空间上分布不平衡以及组合结构不尽理想,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难度。

矿产资源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从人类历史看,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终究会有开发利用完毕而枯竭的一天。同时,矿产资源深埋地下,受技术条件和地质环境的制约,我们无法精确确定尚有多少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因此,我们更应当珍惜矿产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2.中国自然资源蕴藏特征

总体来讲,我国自然资源总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繁多,但人均占有量较小。据研究统计,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5;我国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矿产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这些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也足以说明问题。

其次,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这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造成的,体现在自然资源的区域性分布上,例如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平原、盆地多,丘陵、山区少,东部多、西部少;矿产资源由西部高原到东部山地丘陵地带逐步减少;金属矿产资源基本上集中在西部高原和东部山地丘陵的过渡地带;等等。各类资源分布上的差异及组合特点,对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影响甚广。

第三,自然资源的质量相差悬殊。众多的自然资源中,质地优良的种类所占比重较小,而质量低劣的资源比重较高。它们在不同程度上也制约着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益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四,资源总体组合较好,少数重要资源短缺。[27]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气候、光、热、水、土资源组合良好,有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而矿产资源的多样性,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条件。但我国也同时存在自然资源数量组合不平衡的问题,例如:耕地不足、水资源短缺,少数有色金属、贵金属和个别矿产资源的保证度较低,森林资源贫乏,等等,这些矛盾对我国许多地区的生产、生活影响甚远。

自然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悠远的历史、从古至今的人类活动,都加速或延缓着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也强烈地改变着自然面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围绕发展需求对自然环境进行不断改造,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盲目性,也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因此,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也是研究资源型城市回避不了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