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谈工业设计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邓洁茹

浅谈工业设计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邓洁茹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设计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产品的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来表达设计价值和设计文化。最终结合两者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哲学和佛学内涵。

(成都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成都,611730)

摘 要:探索工业设计在现代社会文化传承的作用。从设计角度对文化传承进行解析,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等方法,从思想层和物质层探讨工业设计对文化传承的作用。工业设计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产品的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来表达设计价值和设计文化。产品形态由设计决定,一方面要从思想层出发,赋予产品良好的设计品质,充分表达设计的社会责任感、设计伦理观及文化意识;另一方面则从物质层着手,注重设计的功能性、设计风格和视觉表象符号的运用,从而体现中国设计的文化内涵。最终结合两者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关键词:工业设计;文化传承;思想层;物质层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识别码:A

1 关于文化的阐述

“一个社会的文化是其成员的生活方式,是他们习得、共享,并代代相传的观念和习惯的总汇。”这是著名的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在他的著作 《文化树》中关于文化的一个描述。文化是一个复杂且宽泛的概念,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标准定义。

不同的学科或派系对文化的理解有所不同:从哲学角度解释文化,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哲学思想表现形式。由于哲学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不同风格。一般来说,哲学思想的变革引起社会制度的变化,与之相随的有对旧文化的镇压和新文化的兴起。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文化是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人们存在于自然中,同时也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时间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自然中的重要平台;社会、国家和民族 (家族)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的另一个重要平台。文化是指人们在这种存在过程中的言语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为方式、意识或认知方式。文化不仅用于描述一群人的外在行为,还特别包括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的心灵意识和感知方式,是一个人在回到自己内心世界时的一种自我对话、观察的方式。功能主义学派认为,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不论是具体的物质现象 (如手杖、工具、器皿等),还是抽象的社会现象 (如风俗习惯、思想意识、社会制度等),都具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

文化形态的划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将文化分为器物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器物文化即指物质层面的文化,它是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内容,它集中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们在改造和利用自然对象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文化成果。其中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为取得物质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物质生产资料,人的物质生产能力以及作为形成这种能力的基础的科学、技术等。行为文化即指制度层面的文化,它反映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以及人的生活方式上。其中包括维护这些关系所建立或制定的各种社会组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制度法律和道德规范等。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它起着决定性作用。观念文化即指精神层面的文化,它是在前两种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它是以价值观或文化价值体系为中心的,包括理论观念、文化理想、文学艺术、宗教、伦理道德等。其中也包含大量无意识成分,它们存在于社会文化心理、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性格之中。[1]

工业设计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知识范围跨界较广,跨越了文化的三种形态,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从实用工具到艺术审美,它都有所涉及,因此,工业设计在文化传承中必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工业设计与文化传承

工业设计不仅仅只是设计一些机器、产品和家具,而是制定一个国家工业策略的因素之一,是文化建设的力量之一。发展经济和物质的同时,必须同时发展文化,满足精神需要,这就是工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因此工业设计不是设计师个人的激情活动,而应当具有哲学思考能力、文化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设计伦理。[2]文化是抽象的,同时也是具象的,它既包含着思想层面的文化内涵,也包含着物质层面的文化表达。有学者说过,设计是一个文化整合的过程,工业设计作为工业化社会衍生出的新型设计关系,是继建筑、手工艺之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最巨大的设计类别之一,它所涉及的产品包罗万象,无一不在显示着设计对文化构成的深层作用。设计既是文化的组成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2.1 思想层文化内涵的传承

2.1.1 设计精神

设计精神是设计的灵魂,是设计的本质。设计精神的重点在于 “创造”,也是现在国家所倡导的 “创新精神”。创新、创造,与其说是求新求变,不如说是求善求好。“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哲学和佛学内涵。“善”在汉语中也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在设计的语境下,主要取其 “仁德”之义。古语有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设计理应从善如流,以 “善”的价值观,友好地观照于人,观照于万物即生态,以 “仁德”之心去创造 “物”,并不刻意为求改变而改变,而是着眼于提供给人们更友好的生活方式,提供促使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更和谐的用物方式,从而实现 “善”而能 “利万物”的设计哲学思想。

美国的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的著作 《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中就明确地提出了设计的三个主要问题:①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只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在这里,他特别强调设计应该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②设计不仅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③设计应该认真地考虑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3]这是最早的关于设计伦理的理论,无论是东方社会还是西方社会,虽然对设计思想的描述不尽相同,但在思想内涵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创新、创造不能流于形式,只有在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指导下,设计才能做出有意义、有价值的创造,才能继承和延伸设计的文化内涵。

2.1.2 设计审美认识

什么是美?美学即是研究有关审美活动规律的学科。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富有形而上追求和思辨色彩;作为新兴人文科学,美学不断吸收着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使它的研究更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4]设计审美研究已经摆脱了基于审美经验的那种难以言传的困惑,利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将事物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概念,从概念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最终取得对审美规律的认识。就具体的设计审美范畴而言,包含了形式美、技术美、功能美、艺术美以及生态美等内容,而并非单纯地从视觉感官上认为美是好看或漂亮的表面认识。

我国古代就产生过许多丰富而深刻的造物美学思想。《老子》提出了宇宙本体论的 “道”,以事例说明“有无相生”“虚实互补”的空间观念。《道德经》中讲:“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为器物和空间造型的原理提供了方向。计成的 《园冶》中提出的 “虽由人用,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造园思想。[5]在 《天工开物》及 《考工记》等论著中也详细阐述了古人对造物的实践经验及哲学思考。在国外,对审美的认识也有许多不同流派和不同观念的理论,如功能主义的 “形式追随功能”“实用就是美”等;包豪斯 “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的工业美学设计观;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 “多元化”“跨界性”等。前辈学者对造物审美的认识早已贯穿其中,对后世的设计审美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时代背景对审美的内涵理解会有所不同。对设计审美的阐释应该符合时代的要求,审美趣味和消费时尚总是变化万千的,面对全球化市场的激烈竞争,设计审美会受到消费市场的影响,需要更坚实的思想基础以巩固设计的方向,发挥设计的主动性,积极引导合理的社会文化走向,从而传承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2.2 物质层文化表达的传承

2.2.1 功能、风格与文化

功能是产品的基础,产品功能的定义和内容会随着不同的时间与背景而有所变化,但是对于功能的理解,即使万变也不能离开 “实用价值”这个 “宗”。实用价值是产品在实用性上的一种属性,按照通用的理解可以描述为 “好用的”“耐用的”产品,是在基本功能 “能用”的基础之上的一种产品品质。

以实用功能为基础的设计观奠定了许多国家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文化,如最为知名的德国包豪斯功能主义设计、北欧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美国通用设计等。工业设计不仅表达着设计的风格和内涵,在某种程度上更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底蕴,如德国的功能主义表现出德国设计的实用性和理性化风格,从商业经营者到消费者都乐于接受实用的设计观,设计师的理念与整个产品的生态环境有着高度一致性,设计与消费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从而成为被世界认可的德国风格;又如北欧设计很好地反映了北欧人对于自然的关注,对于生态的珍惜,简约实用的北欧设计也成为今天世界家喻户晓的风格;再如美国的通用设计,充分体现了美国设计对于人的关怀,尤其是特殊人群,表现了社会、商业和设计者对特殊人群的照顾和理解,真正做到产品人性化。

我国的工业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要虚心向其他优秀文化学习,学习别人的价值观念、理论基础、文化内涵及表达方式。虽然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但如何将优秀的思想运用到设计的表达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必须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奠立牢靠的文化基石,才有望在未来实现中国风格的价值内涵。

2.2.2 视觉表象符号

人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部分依赖于文字史料,部分依赖于物质视觉表象。在可读的文字出现之前,或者说在可保存的文字载体出现之前,庞大而复杂的视觉表象符号系统就是人类认识文化的主要途径,包括建筑、工艺品、工具、生活用品、织物、图像符号等,设计是创造这个庞大系统的重要手段。工业时代以前,建筑设计、手工艺设计等对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业化催生了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分离,建筑师、工匠转向独立的产品设计者,社会物质文化形态由一件件产品串联起来,设计的每一个结果都构成了物质文化的一部分。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关于视觉表象符号系统更是留存着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近年来,在国家强调保护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许多学者都投入到传统文化研究的行列,形成了一股 “传统文化热潮”。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许多传统纹样、民族风格的图纹、传统建筑范式等都被挖掘出来,经过再设计成为具有传统式样的现代设计作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对视觉表象符号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不要过于直接地 “拿来主义”,把传统符号照搬照抄甚至生搬硬套地贴在产品上,这是没有意义的,也毫无设计价值。如果说流于表面的装饰和贴花就能够表现中国风格,那么这种理解也未免过于肤浅与短视了,中国并不需要这样的装饰主义。只有更好地对传统视觉符号进行理解、归纳和重构,才会产生新的符合时代的中国风格。

3 结语

吸取外来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彰显新时期文化内涵,这是工业设计应该有的设计态度。当代的设计师需要理解文化,深入地研究文化,之后才会具有传承文化的能力。时代、科技在不断进步,应该用长远的、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设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工业设计的内容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产品的概念也不再局限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实体产品,而会有更多新的产品形式出现。工业设计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更要把握设计的本质,在商业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和未来,发挥自己的作用,传承优良传统文化,为创造新时期的中国文化尽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美学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M].周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4]杭间.设计的善意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杨明华.有关文化的100个素养 [M].台北:驿站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

[6]徐恒醇.设计符号学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联系方式:

E-mail:331438539@qq.com.

[1]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14ZB0297);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羌学研究中心”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QXY1306)。作者简介:邓洁茹 (1985—),女,四川自贡人,成都工业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及其理论。发表论文9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