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个问题,历来就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不同的文化史观。而唯心主义的文化史观则持文化是先于社会而存在并决定社会发展的观念,认为文化在整个人类社会中起最后的决定作用,是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和精髓,不同的文化是决定各民族不同社会形态和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和基础。

一、文化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个问题,历来就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不同的文化史观。唯物主义的文化史观强调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历史过程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再生产。其基本观点是:文化作为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化发展的基础在于经济,归根到底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制度、思想的发展变化,从而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变化。唯物主义的文化史观从经济出发,从人们真实的生活过程出发,把握了社会发展的本质;但它又并非只注意到经济的作用,而是承认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文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历史实践证明,在同样的经济基础之上,各民族文化的不同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由此表现出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而唯心主义的文化史观则持文化是先于社会而存在并决定社会发展的观念,认为文化在整个人类社会中起最后的决定作用,是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和精髓,不同的文化是决定各民族不同社会形态和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和基础。其主要代表人物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力图通过探讨理性资本主义兴起的根源,论证理念与理想并非总是物质环境的反映,它可以成为引起社会经济变迁的独立而自发的动力。另一位代表人物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划分世界各个地区、国家发展的标准是文明或作为文明的核心的文化,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或经济政治制度。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视野中,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共同组成的,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而不是文化,由此决定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只能是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但其文化史观决非是仅强调经济决定论的历史单因论者,它既肯定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因素,又肯定了包括文化在内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承认历史的前进是由“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量”所融合而成的“一个总的合力”推动的,从而摆正了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根据唯物主义的文化史观,文化并不是外在于人、外在于社会的,而是存在于人的意识和行为、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之中的。由于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不论劳动者还是剥削者,都是有意志、有意识的。虽然文化不像经济活动那样,直接作用于自然物,但文化所改变的,正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关系,并由此影响和制约人的行为。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也就在于此。

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反作用,是在人的有目的性的劳动过程中实现的。劳动作为人的实践的基本形式,使个体人与社会相统一,是人的意志和意识实现的途径。只有在劳动中个体人对社会总体形成了理性认识,自觉地接受和遵循社会总体的价值观、思想和道德,社会总体的价值观、思想和道德才成为实在的文化。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劳动、需要、交往和意识四个要素统一构成经济、政治、文化这三个重要方面。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和政治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制度和结构,并有相应的物质条件为基础,而文化作为意识的升华,集中反映着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及其矛盾。换句话说,经济和政治制度包括各种经济和政治的权力、规则、政策等都是以社会总体的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社会作为人的总体存在的形式,以社会总体文化对个体人的意识进行制约和规范,对个体人的发展从总体上予以引导。个体人就是在这种文化的指导下具体参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生活。

文化作为统一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能超脱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而长期独立存在的,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与社会总体相一致的,并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文化的社会性就表现为阶级性。在马克思论证人的本质的四要素中,包含着特定历史时期出现阶级性的基本条件,如当劳动与需要发生矛盾,即劳动不可能充分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就会有人利用交往的社会形式,来谋求个人的私利,侵蚀别人的劳动成果,进而形成一套固定的社会制度,并从文化上规定人的意识,使这种关系制度化。然而,文化的阶级性一般不易被人们所认识,常常以超阶级的形式出现,这已成为资本主义及其前阶级社会的共性。马克思高度重视文化的阶级性,强调阶级社会中应有的阶级意识,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及其前阶级社会统治者掩饰文化具有阶级性的秘密。他指出:“所有历史学家(主要是18世纪以来的)所固有的这种历史观必然会碰到这样一种现象:占统治地位的将是愈来愈抽象的思想,即愈来愈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事情是这样的,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1]历来的统治阶级总是千方百计地掩饰文化的阶级性,使文化带上超阶级的外观,如封建统治者的忠信仁义,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等等。统治阶级正是将自己的阶级意识作为统治文化灌输给被统治者,迫使他们接受、认可不合理的社会经济关系,以维护他们的阶级利益。马克思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强调无产阶级的文化要明确自己的阶级性,以完成人类社会演进赋予其的历史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