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绪在创造中的作用

情绪在创造中的作用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绪高涨,联想活跃,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充满克服困难的信心,有助于提高创造的效果。消极的心情使人无精打采,心绪不宁,心情抑郁,对事物缺乏兴趣,观察敏感性降低,联想不活跃,思路不通畅,想象贫乏,遇到困难心灰意懒,从而降低创造的效率。
情绪在创造中的作用_科学创造的心理学研究

一、情绪的一般概念

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不仅对客观事物产生认识,而且对客观事物总是持有一定的态度。

人在生活实践中,对人对事并非冷淡无情,无动于衷,而是有一定的态度。或者感到喜爱,或者感到憎恨;或者感到满意,或者感到不满意。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态度的体验。

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情绪是比较短的体验状态,如恐惧、愤怒。情感是比较持久而稳定的体验状态,例如责任感、自豪感。有时情绪与情感也难划分。

人的情绪和情感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点,喜怒哀乐人皆有之,但是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世界观价值观不同,对各种事物所抱有的态度及对客观事物所体验到的情绪也不尽相同。

人的情绪与情感是极其复杂的。情绪和情感可分为肯定性情绪与情感、否定性情绪与情感两大类。肯定性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肯定性态度的体验,例如热爱、快乐等。否定性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否定性态度的体验,例如憎恨、悲哀等。

情绪与情感还可以分为积极性情绪与情感、消极性情绪与情感。积极性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积极性态度的体验,它能增强人的精力与体力。例如英勇、热情等就是积极性情绪与情感。消极性情绪或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消极性态度的体验。它能降低人的精力与体力。例如消沉、沮丧等就属于消极性情绪与情感。

人的情绪与情感如同人的其他心理现象一样,也是人脑机能的表现之一。情绪与情感是人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大脑皮层与大脑皮层下协同活动的结果。在人的情绪的生理反应中,大脑皮层起着主导作用。大脑皮层下神经中枢起着重要作用。人的大脑皮层,对皮层下神经中枢具有控制与调节作用。因此决定了人能够有意识地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情绪通过智力影响科学创造

人的情绪与情感对人的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操作能力的发挥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一般来说,积极的情绪与情感能够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与操作能力的发挥,从而提高创造的水平。而消极性情绪与情感则影响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与操作能力的发挥,从而降低了创造的水平。

人在积极的情绪与情感状态中,能增强观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观察的速度与准确性,能够减少观察的疲劳性,减少观察的错误;易于记住事物的特点与性质,精力充沛,联想丰富,有利于记忆力的提高;思路比较活跃,有助于提高人的思维水平;能够激发人的想象,提高想象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有助于创造;有助于提高操作的准确性与速度,提高操作效率。

总之,在人们的创造性活动中,人的积极的情绪与情感能够促进提高智力结构五大要素的作用。从而增强了智力效应,促进创造的成功。

三、情绪状态在创造中的作用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与延续时间的长短,即外部表现,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与热情三种,这三种情绪状态,对创造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说来,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促进创造力的提高,提高创造效率,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则降低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创造。

在创造活动中,任何创造都是在一定的情绪状态下进行的。创造者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就能提高创造的效果。

1.心境在创造中的作用

心境是人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一种比较微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它具有持续迁延的特点,使人的一些活动都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

“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这是对心境的描述,也说明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积极的心境,使人在一段时间内心情愉快,对事物充满感情,充满兴趣,精力充沛。情绪高涨,联想活跃,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充满克服困难的信心,有助于提高创造的效果。

消极的心情使人无精打采,心绪不宁,心情抑郁,对事物缺乏兴趣,观察敏感性降低,联想不活跃,思路不通畅,想象贫乏,遇到困难心灰意懒,从而降低创造的效率。

引起心境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世界观、价值观、事业的成败、工作的顺逆、人际关系、健康状况、生活上的重大事件,以及自然环境(包括天气、气候变化、环境噪音等)都会对人的心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对心境具有决定性与经常性影响的是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当然,工作环境良好、光线明亮、色彩柔和对创造心情舒畅的心境很有益处。过于疲劳、慢性疾病可使人产生消沉的心境。劳逸结合、养生有方,可使人产生愉悦的心境。

2.激情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迅速暴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并且伴有明显的机体变化与外部表现。

激情通常是由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所引发。愤怒、恐怖、绝望、狂喜等都属于激情状态。

人在激情状态下有着明显的外部表现,如狂欢时手舞足蹈,恐怖时呆若木鸡。

激情可分为积极性激情与消极性激情。积极性激情能够鼓励人们为正义,为真理而英勇斗争;消极性激情常常使人的理智感减弱,自我控制能力降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价值行为的后果。

在冷静、理智和坚强意志的控制下,积极性激情能够激发为正义、为真理、为祖国、为人类而创造的意识与高涨的创造热情。能充分地激发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能力。充分发挥人的创造能力,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创造的速度与质量。

激情不仅对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而且对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造往往显得更为重要。积极性激情使文艺工作者产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起他们极大的创作热情,为创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契机。例如,1976年涌现了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好诗如“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与总理心连心,总理与人民同甘苦。”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7月1日谈到写七律二首《送瘟神》时说:“读6月30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送瘟神》七律二首就是毛泽东同志在积极性激情下创作的。

消极性激情可使创造者产生失去理智的冲动,抑制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使情绪变化剧烈,难以冷静。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造。

应该说明的是,人的消极性激情是可以减轻或克服的。创造者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增强意志力,善于控制情绪水平,对克服消极性激情很有作用。

在科学史上,居里夫人是克服消极性激情的典范。正当居里夫妇通力在科学探索征途上携手前进的时候,居里在交通事故中不幸丧生,这意外的沉重打击使居里夫人悲痛欲绝,但是,居里夫人战胜了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继续奋战,终于在1911年第二次荣获诺贝尔奖。

创造者充分发挥积极性激情的作用,有效地控制消极性激情是创造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之一。

3.热情在创造中的作用

热情是强有力、稳定而深刻的情绪状态。它虽不如心境广阔,但是比心境强烈而深刻;它虽不如激情强烈,但较激情深厚而持久。

热情能控制人的整个身心,影响人的思维和行动。热情受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信念、理想所制约。

热情是创造的重要心理推动力量,是创造成功一个基本心理条件。热情使创造者迷恋创造,把注意集中在创造的目标上,能充分发挥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创造的效率。

热情能使创造者废寝忘食,达到忘我程度。大发明家爱迪生举行婚礼后就去做实验;巴甫洛夫约未婚妻一同过节,但他在夜里12点的钟声敲响后才走出实验室。他们热爱科学,在科学史上已成为佳话。

四、理智感在创造中的作用

理智感是人的一种高级情感,高级情感是社会性情感。它是由人们的社会性需要而引起的,在教育与社会实践作用下形成的。高级情感带有明显的社会性,并且打上深刻的社会与时代的烙印。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产生,同时它又成为推动智力活动的心理力量。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好奇心、惊奇感、怀疑感与自信感等都是理智感的不同表现形式。

1.好奇心在创造中的作用

在创造中,好奇心是一种在人的理智感方面的心理动力。

好奇心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动机。巴甫洛夫对狗见食物后流口水的现象的好奇心,使他产生了研究条件反射的创造动机,促使他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

好奇心能提高创造者的观察敏感性,使创造者在创造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把握创造时机。缺乏好奇心的人往往在创造面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丧失了创造的时机。

好奇心使人遇事追根寻源,好奇心不仅对智力活动起着促进的作用,而且也对智力活动起着维持的作用。好奇心使创造者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创造思路开阔。

好奇心是创造者产生意志顽强性的一种心理力量。好奇心使创造者在创造过程中遭到挫折时勇往直前,毫不动摇。

好奇心是创造者重要的心理特征。当爱因斯坦誉满全球时,他却说道:“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成功的创造者不仅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好奇心永远满足不了。一个好奇心满足了,新的好奇心又产生了,保持永不衰退的好奇心,才有可能在创造中硕果累累。

2.惊奇感在创造中的作用

惊奇感与好奇心是密切联系的,好奇心引出惊奇感。

惊奇感使创造者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因而启动创造者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

创造者培养自己的奇异感,对捕捉创造题材,促进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的活跃都有重要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人步入中老年时期,往往惊奇感降低。由于固定性思维方式的限制,往往用固定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因而阻碍了惊奇感的出现。中老年创造者富有创造经验,但不能固守经验,不能被以往的经验束缚了创造,束缚了惊奇感。中老年创造者特别要注意焕发自己的惊奇感,要善于在未知的王国里探索。

3.怀疑感在创造中的作用

怀疑感也是人的一种理智感。

创造者具有怀疑感,才能对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旧观念、旧学说提出质疑,才能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才能有所前进,有所创新。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敢于怀疑世界“油权威”所谓的“中国无油说”,大胆提出“中国有油说”,大庆等油田的开发也证明了他的怀疑是正确的。

怀疑感能够增强创造者的独立思维,活跃创造者的想象力,促进创造者创新意识的发挥。

我国学者重视怀疑感在创造中的作用。明代学者陈献章认为:“学贵如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绝无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明代学者李贽认为:“学人不疑,是谓大病。唯其疑而屡破,故破疑即是悟。”李四光认为:“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

在创造中,提倡怀疑感,并不是提倡怀疑一切,而是提倡不仅不被不符合事实的传统观念和学说所束缚,而且敢于提出质疑,敢于挑战。

在创造中提倡怀疑感,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造者的怀疑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4.自信感在创造中的作用

自信感是创造者处于良好创造状态的理智感的条件。

自信感使创造者强化创造需要与创造动机,而且对创造的成功充满着希望。自信感能调动创造者的智力因素,为实现创造的目标充分发挥智力效应。

自信感对创造者坚持自己的正确观念与理论,敢于为维护真理而英勇拼搏,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提出的“新人口论”曾遭到错误的批判,但他坚信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他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绝不向谬误投降。

自信感是建立在对事物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因此,自信感绝不是自以为是、毫无依据的狂妄情绪。

五、道德感在创造中的作用

道德感也是人的一种高级情感,是关于人的思想、作风与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道德感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没有道德认识,绝不可能有道德情感。道德感的形成又能强化道德认识。道德感是推动道德行动的强大的内驱力。科技工作者的高尚道德感激励他们为发展科学,为社会科技进步而英勇奋斗。文艺工作者的高尚道德感鼓励他们为振兴中华,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顽强拼搏。

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自尊心、荣誉感、义务感、事业心、责任感等都属于道德感。这些道德感对创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爱国主义情感在创造中的作用

爱国主义情感是人对自己祖国诚挚的、深厚的热爱。

爱国主义情感不仅是创造者进行科学创造的一种心理激励,也是创造者竞争的心理推动力。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周期长、难度高、工作量大的人工合成核酸的研究中,在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励下,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终于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人工核酸,为我国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研究领域夺得了一项“世界冠军”,为伟大的祖国赢得了荣誉。

爱国主义情感是创造者克服困难的心理力量源泉。我国科技工作者在科学创造活动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正是在这种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励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著名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从事科学研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爱国主义情感把创造者的创新意识与祖国的需要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他们自觉地把祖国的创造目标变成自己的创造目标,即把自己的创造目标融化在祖国建设目标之中。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说:“急国家之所需,急人民之所需,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课题。”我国著名数学华罗庚教授在理论数学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成就,但他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应用数学,就开展了优选法的研究与推广。他为了推广优选法,足迹踏遍26个省、市,行程达20万公里。有些人不理解他为什么搞起应用数学,他回答说:“我的知识来源于人民,就要把知识还给人民。”

爱国主义情感能促进创造效率的提高。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了祖国的荣誉,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创造者紧张地创造着。爱国主义情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创造积极性与创造能动性,充分提高创造效率。

2.集体主义情感在创造中的作用

集体主义情感是个人对集体的关心与热爱,对集体成就感到自豪。

集体主义情感使创造集体的成员为集体创造目标的实现互相关心、互相支持、感情融洽、心理协调。这种心理相融的气氛使创造集体建立最佳的创造氛围。

集体主义情感可充分激发创造集体的智力效应。集体主义情感使创造成员对集体的创造目标产生认同感,因而各个成员为了实现创造目标,各自发挥创造优势。同时由于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促使集体的智力效应得到充分的发挥。

集体主义情感是科研合作与科研大协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德感条件。高度的集体主义情感不仅保证科研协作有序地进行,成员间同甘共苦,而且在取得科研成果后,大家都能正确地对待荣誉。

集体主义情感是科技工作者竞争取胜的一个心理条件。集体主义情感使科技工作者精神振奋,斗志昂扬,齐心协力,勇于夺冠。

3.事业心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事业心表现为创造者对自己的创造活动充满情和爱,事业心在科学创造中是最为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古今中外,凡是在科学创造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

强烈的事业心能够充分调动创造者的智力因素,使创造者观察敏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强烈的事业心使创造者专心致志,增强他们的创造敏感性、创新意识性,使他们敢于冲破传统观念与理论的束缚,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强烈的事业心使科技工作者对科学创造充满着热情。为了追求真理,他们勇于克服各种困难,以顽强的意志,为实现创造的目标而奋斗。

优秀的中年科技工作者罗健夫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为了实现科技目标忘我地拼搏着。正是强烈的事业心使他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填补了我国电子工业的一项空白。他研制成功的Ⅱ型图形发生器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

4.责任感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责任感也称责任心。责任心是人们所体验到的自己对工作、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的情感。创造者的责任感是自己对创造本身所承担的道德责任。

责任感也同事业心一样,是创造中最为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创造的长期性、艰巨性与严肃性决定了责任感在创造中的地位。

责任心强,在科学创造过程中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有助于提高观察的准确性、记忆的准确性、思维的准确与操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科学创造的水平与质量。

从心理品质角度推测科技工作者创造能否成功,责任心强弱是预测创造能否成功的重要心理特征。在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对责任心的培养。强烈的责任心是创造成功的重要心理财富

在培育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智力的训练与开发,却忽视了责任心的培养与训练。要把培养他们高度的责任感与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六、美感在创造中的作用

美感是人对自然界的事物、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与事物,以及在文艺作品评价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是一种高级情感。

美感具有两个特点:第一,美感是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第二,美感是一种倾向性的情感体验。

美感能推动创造者进行创造。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索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追求科学美,造福于人类,可以成为科技工作者科学创造的一种心理动力。

美感对触发灵感有一定的作用,大自然的奇异美景会使人产生美感,使人触景生情,通过联想与想象的机制而获得灵感。

在审美过程中,创造者的移情作用是触发灵感的重要心理机制。移情作用是联想,特别是类比联想与想象的心理过程。由于美感中的联想活动与想象活动带有浓厚的个人情绪色彩,于是个人的情感在联想和想象活动中就容易得到充分的抒发,因此常常出现“情景变融”“寄情于景”的现象。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等诗句都是典型的移情佳句。

移情作用就是自然景物在人看来具有人的心理特点与感情、意志、性格、行为等。

人的心境与移情现象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创造者良好的心境产生的移情内容,有助于触发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有助于触发灵感。

美感对陶冶创造者的情绪很有作用,美感可以使创造者的情绪稳定而愉快,心情舒畅,心胸开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境。

美感能触发人的创造动机,向往美的境界,有助于开拓人的思维境界,活跃思路。

美感有助于创造者形象记忆与情绪记忆的思维与创造性想象,有助于提高科学的鉴赏力、求知欲与好奇心,从而有助于创造。

(《创造学及其应用》,1998年5月第1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