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城碧水美如画

一城碧水美如画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聊城市水质稳中向好,完成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调查评估工作,调查所涉及的13处水源保护区,水源地水质、水量达标率均为100%;2014年,聊城市河网显著改善,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三条省控重点河流,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31.3mg/L和1.6mg/L,同比2013年分别改善4%和30%。聊城是江北水城,水,是聊城的灵魂。治水,已经成为聊城科学发展道路上必须做出的历史抉择。同时,不断加强水域监测,及时调集人力打捞水藻等垃圾。

2014年,聊城市水质稳中向好,完成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调查评估工作,调查所涉及的13处水源保护区,水源地水质、水量达标率均为100%;

2014年,聊城市河网显著改善,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三条省控重点河流,COD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31.3mg/L和1.6mg/L,同比2013年分别改善4%和30%。

……

数字是枯燥的,但没有谁比聊城人自己更清楚这一年多来,治水带来的环境巨变。

这一串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浸润着全市治水人的辛勤与智慧。从政府部门到群众百姓,从关注当下到着眼长远,治水人追逐着既定目标任务,一路兼程,踏石留印。

聊城是江北水城,水,是聊城的灵魂。聊城傍水而生,因水而兴。东昌湖水面达6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内湖。境内河网密布,黄河在境内蜿蜒百余里,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过水面积达7平方公里之多,连同沟通河湖的大小沟渠,城区水域面积已超过13平方公里,占了全城的三分之一。

“过去徒骇河的水基本不流动,整条河水颜色黑乎乎,稠乎乎的,像酱油,洗手都不敢洗,插进河里的排水管道哗哗地流着脏水。现在,这水清澈见底,不但生长起多种浮游生物,而且连好久不见的野鸭、天鹅、鱼虾都回来了。今年,家里没断过鱼,都是在徒骇河钓上来的。”在徒骇河岸边,70多岁的市民刘锋杰坐着马扎,一边看着水面下竿的鱼饵,一边品着茶。说起聊城对水的整治,他深有感触,心里美滋滋的。

对于“水城”聊城来说,水环境如何,不仅事关城市的“脸面”,还事关百姓的生存,事关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治水,已经成为聊城科学发展道路上必须做出的历史抉择。

聊城,在“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铿锵鼓点中,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对全市所有河流实施全流域、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治理,以小局保大局,以辖区保流域,全面打响了治水攻坚战。

徒骇河是禹疏九河之一,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特殊航运价值的“黄金水道”,在金元时期开挖并冠以“徒骇”之名,犹如一条蜿蜒延伸的彩带贯穿聊城市区17公里,将城区分割为东西两片,哺育着灿烂的城市文明。

为解决河床狭窄,河道淤积,河水减少、污染的问题,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打响治水攻坚战,着力凸显生态保护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发展理念,着力展示世界运河文化的长廊的风韵,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档次。

按照蓄水、城市防洪、旅游开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思路,对徒骇河原有河道进行扩挖治理,建设了东昌橡胶坝,蓄水容量1100万立方米,单孔跨度、坝高、坝袋面积为全国之最,使徒骇河与东昌湖、古运河贯通,成为江北水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了北城橡胶坝,使徒骇河城区段河道底宽增加至66.5米,河口拓宽至120到190米,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大大提高了聊城市的抗洪防汛能力,而且有效改善沿岸的人文、生态和交通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为保护好徒骇河、马颊河水质,两河建设了王铺、昌东橡胶坝等17座拦河闸(坝),156座桥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调蓄水工程体系,对强化流域、湖泊生态功能、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投资约6.5亿元,对城区17公里河段进行综合治理,建设滨河大道,依托徒骇河打造风格多样、特色鲜明的世界运河文化长廊,从北向南依次体现埃及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所在国家(地区)的建筑风格,在城区与开发区交界处挖掘了千亩莲湖,构成了“江北大水城”的格局。

笔直畅通的滨河大道,取代了昔日“千疮百孔”的堤防,已成为城市发展新轴线。滨河带上水、路、滩、堤、坝、桥相互连接,贯穿昌东公园、奥森城市花园等各个景点,沟通聊城城区,成为展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大型开放式生态风光带,成为环境整洁卫生,管理规范有序的新兴旅游热点,拉动了滨河经济带的发展。千岛山庄、恒大名都等越来越多的高档、大型、现代化的颐养、商住小区依河而建,正改善着这座城市的面貌。

现古运河美景,也是聊城人多年的心愿。为了唤回聊城人对古运河的美好记忆,聊城市对古运河实施了4期开发改造,通过拓宽整修河道、绿化两岸、新建改建沿河道路,形成了“路依河走、水陆并行、河湖相连”的独特水城风貌。古运河风景区全长6970米,两岸绿化带宽度达20多米,栽植了各种植被。现在,南起双力路、北至铁路的古运河段,已经纳入运河5期工程并着手实施,建成后将成为市民踏青、登高、休闲、游憩的“北郊公园”。

为了让大运河水面河水流动起来,聊城市专门在城南建设谭庄水库,向古运河补水,同时将与古运河连通的东昌湖作为电厂的水源,共同形成一个相对循环的水系。按照测算,因为要供应电厂,东昌湖每天的水位下降30厘米左右,一年下来差不多就会整体上换一次水。这种“半活水”状态,确保了古运河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和多样性。

围绕城区内外的“四河一湖”,聊城还开展了“碧水行动”:建设了13处人工湿地;通过拦截污水进入地下管道,两条原有的排污河道变成美丽的风景线;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2%。不仅如此,沿河建设了仁义广场、扬帆广场等38处休闲广场,以及19座风格各异的桥梁,现在的运河两岸已经成为聊城市民休闲放松的首选。

东昌湖又名胭脂湖,面积6.3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并称“全国三支市内名湖”,有“南有西湖,北有东昌”之称,是江北水城的一颗璀璨明珠。为让水城交融的东昌湖变得更加丰盈美丽,聊城市以“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集中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环湖、沿河水域乱倒垃圾、乱搭乱建等违规、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投资57万元,购置道路洒水车、湿法扫路车等专用车辆和机械设备,对景区道路实行先洒水再清扫的湿法清扫保洁。洒水车每天至少喷洒道路5次,每周对景区所有树木、花草、绿化带等全面喷洗1次;扫路车每天湿法清扫不少于2次,确保道路无灰土扬尘、植物叶面干净亮洁。投资700万元,在实施运河南三期、湖滨公园北段绿化提升工程的基础上,对景区裸露地面通过播种草坪、栽植灌木、适当硬化等方式进行了绿化补植与改造提升。同时,不断加强水域监测,及时调集人力打捞水藻等垃圾。保持了聊城“江北水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的独有湖城风貌。

东昌湖赛场得天独厚的水上自然优势,成为目前全国水上游泳运动的优秀场所之一,被国际冬泳联合会授予“国际冬泳活动基地”,2014年全国公开水域游泳系列赛(聊城站)暨“交大科技园杯”第二届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大奖赛在这片水域举行。

各县(市)呼应中心城区发展,积极加强湖、河、平原水库、生态湿地开发建设。茌平金牛湖风景区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达6.22平方公里,成为第十四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东阿洛神湖,湖面面积40公顷,成功获评国家级湿地公园,成为聊城唯一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莘县徒骇河湿地公园全长6公里,涉及3个乡镇、9.7万人,效益面积45平方公里。目前,全市已有5个县拥有城市湖泊,“大水城”格局正在形成。

不靠山不靠海的聊城,“江北水城”的名气更是越叫越响。

“二期工程是我市创建‘双百大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之一,总投资9000多万元,采用德国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已试运行,处理污水能力5万吨/日,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有效改善了城区居民生活环境。”新水河污水处理厂厂长张立峰介绍说。

河道污染,病在水中,根在岸上,治理水污染必须从源头上发力。岸上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流入河道,是河道污染的“病根子”,治水首先需截污堵源。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造成聊城境内水污染的主要元凶。随着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增量明显,聊城市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和新水河污水处理厂已经满负荷运行,但仍有部分污水溢流。为解决这一矛盾,2014年,聊城市新建嘉明污水处理厂,并启动新水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

据了解,嘉明污水处理厂和新水河二期建成运行,使聊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由每日10万吨提高至20万吨,比原先提高一倍,可将城区生活污水全部回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处理厂溢流及污水直排现象,有效改善城区周公河、徒骇河水质,促进了全市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在扩大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时,聊城还加大了中水回用改造力度,最大限度地实现水资源的流域内循环,减轻区域内水资源压力,开辟了高效节水的新路径。

中水回用是指将居民生活废(污)水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标准回用于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工业冷却等,从而实现节水目的。国电聊城发电厂中水回用工程属于《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中的工业污染防治项目,也是迄今为止聊城市最大的城市中水利用项目工程。该工程于2010年开始设计,2011年开工,工程投资1.3亿多元。

“中水回用可以降低国电聊城发电厂的用水成本,又能节省大量水资源,可谓一举两得。”聊城城市污水处理厂厂长魏新田介绍说。据了解,新水河二期处理后的中水,可以向国电聊城发电厂供应,从而既满足国电聊城发电厂扩大产能而增加的用水需求,又为节约水资源继续发力。

为尽快改善供水单线路带来的种种弊端,聊城市还启动了东聊引水复线工程,这个工程投资1亿元,全长43公里,跨越5县区、9个乡镇、70多个村庄,涉及公路、水利、电力、园林、通信、林业等多个部门,将有效解决原东聊引水城市供水工程长距离、单管道、单电路供水的弊端,为城区用水的安全保证率由原来的75%提高至95%,如遇突发情况,两条管线可立即进行切换,不会出现严重的停水问题,为城区居民用水提供了“双保险”。

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聊城市实行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全市41家重点取用水户112处取水点安装了远程水量监控系统,新设6个监控中心、32个监控分中心,年监测取水量3100万立方米,进一步增强了水资源监控能力。强化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不断提高节水水平,建立健全节水体制机制,推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

与此同时,聊城市进一步完善地下管网设施,要求新建道路必须建立雨污分流排水管网。目前,市城区新建道路及光岳路、花园路等老路全部实施了雨污分流管道工程,城市排水排污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2014年全市新增城乡道路1780公里,其中城市道路430公里,建设配套污水、排水管线长度达到556公里,为广大市民构建起“路平、灯明、水畅、洁净”的良好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