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秋瑾碧城“双英会”

秋瑾碧城“双英会”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两人相见之后,秋瑾“慨然取消其号”,原因是吕碧城已经名声大著,“碧城”一号从此应当为吕碧城专用。吕碧城答应用“文字之役”,与秋瑾遥相呼应。秋瑾被清廷抓捕时,办案人员从其住处搜查到碧城与秋瑾的一些往来信件,碧城被视为秋瑾同党。浙江臬司衙门将案件公文火速报到法部,拟由直隶方面抓捕此人。袁世凯接到法部转来的抓捕令后,力保吕碧城清白。

光绪二十九年(1904)四月初五(5月19日),英敛之夫人给正在塘沽探亲的吕碧城写了一封信,告诉她秋瑾亦名碧城,将从北京来与她会晤。碧城当即回信:

淑仲大姊大人阁下:

日昨寄上一缄,谅邀清览。妹自拜别后,十一点到塘沽,舍亲尚无异词,诸凡安适,望释绮怀。顷奉手示,聆悉一是,而眷念之情溢于言表,读之令人不能自已。所云秋碧城女史,同时而同字,事亦甚奇。惟伊生于名地,阅历必深,自是新学中之佼佼者。若妹则幼无父兄指授,僻处乡隅,见闻狭隘,安望其肩背。然既属同志,亦愿仰瞻风范,但未识其性情能与我辈相合否?伊到津时,望即函示。此复,即颂近安。妹碧城上言。四月初五。外收本日报四张。

不几日,秋瑾从北京乘火车来到天津报馆拜访吕碧城。一馆役高举写着秋瑾的名刺,通报称:“来了一位梳头的爷们!”只见秋瑾“作男装而仍拥髻,长身玉立,双眸炯然,风度已异庸流”。

当晚两人同榻而眠。次日清晨,碧城睡眼蒙眬,只觉身旁有一个足蹬官式皂靴的男子,大吃一惊。仔细一看却是秋瑾正对着梳妆镜敷粉于面,方才恍然大悟。

两人此番相会不足四天,却一见如故,情同姊妹,当即订为文字之交。这可以称得上是两位新女性间的一段因缘佳话。

秋瑾也曾经用过“碧城”这名号,京中人士都以为吕碧城的诗文都是出自秋瑾之手。两人相见之后,秋瑾“慨然取消其号”,原因是吕碧城已经名声大著,“碧城”一号从此应当为吕碧城专用。交谈中,秋瑾劝碧城同去日本,投身革命运动。吕碧城答应用“文字之役”,与秋瑾遥相呼应。

秋瑾

此后不久吕碧城在《大公报》上发表的《兴女权贵有坚韧之志》、《教育为立国之本》两篇文章,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秋瑾的影响。1907年春,秋瑾主编的《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刊,其发刊词即出于吕碧城之手。

与秋瑾会面后不久,有感于中国积贫积弱,国防不振,碧城在《大公报》发表《远征赋》,疾呼要振兴尚武精神,弘扬国威,抵御列强。她在题记中写道:

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自来享有家国,欲为安内攘外之计,则非武备不为功。况当列雄竞争之时代,弱肉强食,各肆凭陵,尚武精神,尤为立国之要素。战国时,秦人好勇,见诸国风,而卒以兼并天下。故诗赋者,足以鼓动志气,感发性情。历来文人墨客,咏及战事,莫不作凄凉悲苦之音,使人读之,魄碎神伤,恹恹而无生气。此中国贵儒贱兵,而军务因之不振也。爰不揣俚陋,为另标新意云。

远征赋

秋瑾遇难后,吕碧城用英文写就《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美国纽约、芝加哥等海外报纸上,引起颇大反响。

秋瑾被清廷抓捕时,办案人员从其住处搜查到碧城与秋瑾的一些往来信件,碧城被视为秋瑾同党。浙江臬司衙门将案件公文火速报到法部,拟由直隶方面抓捕此人。此件正好被在法部任员外郎的袁克文看到,随即密告袁世凯。碧城是袁世凯在天津兴办女学的得力助手,曾为袁府女眷的塾师。袁世凯想如果她是革命党人,岂不是搞到自己头上。袁世凯接到法部转来的抓捕令后,力保吕碧城清白。将此事搪塞过去。

光绪与慈禧驾崩后,碧城填了一阕《百字令》,刊登在《大公报》上,引起朝野内外一片哗然:

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翠衣轻羽,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英眉妩。屏蔽边疆,京垓金币,纤手轻输去,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鹅。

为问此地湖山,珠庭启处,犹是尘寰否?玉树歌残萤火黯,天子无愁有女。避暑庄荒,探香径冷,芳艳空尘土。西风残照,游人还赋禾黍。

这阕词暗斥慈禧,称她在主朝的近半个世纪中,把大清江山糟蹋得一塌糊涂,把边疆的大片领土、国库中的大笔银两拱手送给列强。慈禧到了阴曹地府,一定羞与汉吕后、唐武则天见面。编辑还配上慈禧的画像,一同登在报上。

1916年,碧城与寒云等词友南游杭州,特地拜谒秋瑾陵墓追怀往事,写下《西泠过秋女侠祠次寒云韵》七律一首:

松篁交籁和鸣泉,合向仙源泛舸眠。

负郭有山皆见寺,绕堤无水不生莲。

残钟断鼓会何世,翠羽明珰又一天。

尘劫未销惭后死,俊游愁过墓门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