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深刻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项基本要求

深刻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项基本要求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这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刻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和平发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高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这八个基本要求,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

三、深刻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项基本要求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这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刻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项基本要求。八项基本要求是我们党认识“三大规律”的最新成果,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相互辉映,是我们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正确指引。八项基本要求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新阶段攻坚克难的时代要求有机结合的产物,既凝聚着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以来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又体现着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和人民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智慧,鲜明地体现了“五个统一”,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必然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和基本遵循。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其中的一条基本规律是: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八项基本要求的第一项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其他几项从广义上讲也都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与第一项互为条件、相得益彰。体现了激发社会发展活力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统一。八项基本要求科学处理增强发展动力与保持平衡稳定的关系,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可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生产力的活力充分释放出来,使社会发展始终生机勃勃。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和平发展,既兼顾国内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又兼顾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既能保证中国社会和谐稳定,又能促进世界共同繁荣发展。体现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追求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统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理想。实现这一理想,必须依靠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为此,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追求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统一起来。八项基本要求坚持人民至上、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等社会主义价值观,促进社会向着最高价值理想演进;同时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等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不断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的统一。八项基本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对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对外建设和谐世界统一起来,为不断迈向更高水平的和谐创造条件。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和谐,都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着眼点;坚持和平发展,主要以建设和谐世界为着眼点。两大着眼点有机统一,密不可分。体现了推进伟大事业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统一。推进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是党的中心任务,党的建设是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八项基本要求的前七项都围绕推进党和人民事业来展开;最后一项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既是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八项基本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深刻揭示,习近平同志指出,这些基本要求“是最本质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它们“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怎样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问题”。[1]

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主体。“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彰显了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这一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实质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最大优势,也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关键。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当前,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赋予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的时代内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今天,改革开放已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发展方式转变中,矛盾问题叠加,易使发展陷入“山重水复”的困境。要走向“柳暗花明”的坦途,唯一出路是深化改革。我们必须增强改革的紧迫感,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正确的价值追求能赋予真理以人性的光辉。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和平发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高的价值追求。十八大报告着眼这些价值追求,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治国理政的新蓝图展示了惠及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必将最大限度地积聚力量,为共同事业而奋斗。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特别是腐败问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必须应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来说都是始终存在的;接受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必须面对的永恒课题。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指明了方向。

在过去十年乃至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继往开来,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

这八个基本要求,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根本任务、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本质属性、必然选择、领导核心,全方位地建构起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格局。从认识角度看,这些基本要求遵循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协调,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相互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兼顾,集中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从实践视野看,这些基本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呼应“五位一体”总布局,着眼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具有战略思维和科学谋划。同时,这些基本要求又富于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敢于正视、认真解决人民权益保障、深化改革开放、维护公平正义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全面深入地回应了当前发展的突出问题、改革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使命和历史担当,是对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正确指引。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灵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党的十八大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共产党人以信仰马克思主义为政治灵魂,这就意味着我们党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世界观,按照这一世界观来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它的创立,使唯物主义贯彻到了社会历史领域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它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照亮了工人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道路。历史唯物主义同此前统治社会历史理论领域的历史唯心主义相比,有两条根本区别:一是它揭示了社会发展有自己的客观规律,而历史唯心主义看不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二是它揭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而历史唯心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把历史看作是由少数人的意志或社会之外的神秘力量支配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历史唯心主义把社会历史看作杂乱无章的偶然现象的堆积,正是因为它把历史看作是由个人的主观意志支配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则是同它把历史看作人民群众的活动不可分的。恩格斯曾经指出,要探究历史人物思想动机背后的历史的真正动力,那么问题所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又是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2]既然是人们自己的活动构成了社会的历史,而社会规律就是历史活动中内在的本质联系,那么,只有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才能理解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进而揭示其规律。这说明,人民群众决定社会历史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一条最根本的原理。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是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关键所在。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个观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这里所说的“主体”,首先是历史的主体。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就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第二,人民群众是实践——认识的主体。我们之所以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因为在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与客体相对应的认识、改造世界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个人。孤立的个人无法生存。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结合在一起的人民群众,才能从事生产,认识世界,创造历史。第三,人民群众既然是历史的主体、实践——认识的主体,也就理所当然的是价值的主体。人民是价值的创造者,也应该是价值的享有者。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都是人民创造的,因而都应该由人民共享。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历史主体、实践——认识主体、价值主体的统一。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就是坚持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观点,就要坚持党章明确规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一起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整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因此,“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基本要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体现了我们的政治灵魂。相信和依靠人民,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宗旨。我们党明确地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首要的基本要求提出来,并且始终不渝地遵循,一定能使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而始终坚强有力。这样,国家的繁荣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新概括。最新、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在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可以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本质观的继承和创新,也是对长期笼罩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观念的拨乱反正。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这个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早已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却经历了相当艰苦和曲折的探索过程,是在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和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做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起来的。

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只有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社会主义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否则,就没有说服力。社会主义要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优越性,就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根本和首要的位置上。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逐步取得优势地位。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需要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或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不对头,现在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都有赖于生产力的大发展。所以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社会主义作为比资本主义更高形态的社会,它必须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发达的生产力,否则,它就没有产生存在的理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现实是: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还是整体社会生产力都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落后甚远。这种状况绝不能长久下去。如果不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就不能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保证我国自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那样已经取得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有可能就要丧失。所以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且这个矛盾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生产的落后。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不能靠压低人民群众合理的消费需求,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集中精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所以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四,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体现。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适应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产生,并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从当时的实际条件出发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新的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了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其目的在于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和环节,其目的也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十多年来,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其他方面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所以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和必由之路。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这是深刻总结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在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如果说,辛亥革命结束了沿袭千年的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发展进步打开了闸门;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创造了前提;那么,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

第一,改革开放是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义无反顾的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能否正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以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充分展现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处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邓小平强调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4]“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5]“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死路一条。”[6]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进行拨乱反正,义无反顾地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依然决然地打开了。尽管遇到了种种困难和阻力,但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面对国内外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邓小平同志坚定地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7]“认真地真正地把改革开放搞下去。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希望。”[8]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以贯之、薪火相传、接力推进,使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一往无前,使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浴火重生。

第二,改革开放是新的思想解放,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以解放思想为开端的。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思想解放的闪光足迹。解放思想是因,改革开放是果。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解放思想的历史。30年来,理论上的每一突破,体制上的每一创新,战略上的每一调整,事业上的每一发展,都是在不断解放思想中取得的,都闪烁着解放思想的光芒。正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结合不断向前推进,收获了一个又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第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9]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这次伟大的革命,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代替了“一穷二白”、“百孔千疮”的旧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但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社会生产力还很落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要尽快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另一方面,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有一个很长的发展、巩固和完善的过程。无论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还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都需要我们多方面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使之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就解放社会生产力而言,改革开放是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一场新的革命,其目的就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注入了强大活力。

第四,改革开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体制性障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还不成熟、不完善,旧的体制机制中的一些弊端尚未完全消除,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也不断产生新课题、新问题、新矛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仍然依赖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仍然依赖于继续创造出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良好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条件。这就是我国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还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根据和现实根据。如果不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就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继续发展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然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冲破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科学发展的做法,革除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弊端。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世纪,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经验,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在新的起点上紧紧把握改革开放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如果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具有优越性的话,那就是它在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比资本主义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告诉人们,如果说市场和财富的初次分配主要讲贡献、讲效率的话,那么政府和财富的二次分配主要讲公平。如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很好地处理分配问题,不能很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那么,我们就会逐渐失去人民的信任。历史和人民将作出判断:只有实现幼者有其学、劳者有其酬、病者有其医、老者有其养、居者有其屋的社会,才算是公正和谐的社会。因此,在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必须把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沐公平正义阳光,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十八大报告多次提到了“公平正义”,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强调必须“促进”、“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自觉。

当前,社会公平问题受到热切的关注。改革开放改变了社会主义传统的发展思路和单一型的建设模式,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就业方式以及社会阶层的多样化,必然影响资源和利益的流向,社会差异的发生乃至一定程度的扩大不可避免。社会存在差异本来是一种正常现象,对于曾经走过一段以主观意志和行政力量来追求平均发展历史的中国来说,尝试非均衡发展而产生社会差异扩大更在情理之中,它的结果是激发了社会发展的活力。

当代社会发展表明,收入差异、阶层差异、身份差异、教育差异、文化差异等等,都与社会公平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客观事实是,社会差异的产生以及扩大,既有个人能力的因素,也有制度安排、政策倾斜、权力资源、人情关系等非能力因素。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任何社会都不可能贫富均等,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人们注意的不是有没有富人,而在意富人是怎样富起来的;社会也不在乎是否存在差异,而在乎“异”是怎么“差”出来的、是按照什么样的方式发生差异的。人们并不反对勤劳致富,但反对不公平基础上的贫富差距;人们并不反对差异的合理存在,但反对违背社会公平原则的差异。

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发展告诉我们,中国人民绝不希望再回到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老路上去。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人民选择了这条路,也就意味着把幸福的追求寄托在这个选择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就是要使全体中国人民从改革开放中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主流话语。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都紧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于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为此,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有两条,一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条是不搞两极分化,共同富裕。这两条是一致的,可以归结为共同富裕,从而也可以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有两层内涵:一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富起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二是要共同富起来,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12]“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13]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说到底是要创造远远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率,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然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要发展生产力,不能简单地说,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不发展生产力。相对封建制度来说,资本主义已较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只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弊端会逐步显现出来。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同。资本主义的历史告诉我们,它们的富是两极分化的富,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穷国与富国、穷人与富人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包括现代资本主义的现状,都说明这一点。而社会主义则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还是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显著区别。走共同富裕之路是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资本主义搞了几百年,二战前,阶级对立、阶级矛盾激化,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几乎要把资本主义毁掉。二战后,资本主义也注意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主张,做了重要的体制改进、政策调整,主要是在控制两极分化上进行体制、政策修补,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创造了相对和平的发展局面。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无法从根本上避免两极分化,靠体制、政策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党执政就应担负两大任务:一大任务是做大蛋糕,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国家尽快地富强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另一大任务,就是要分好蛋糕,解决好分配问题,防止和避免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促进社会和谐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理念。社会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美好理想,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奋斗的目标。社会和谐理念的提出,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家知道,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直接思想来源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以社会和谐为主旨的。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也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令人深思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批判的过程中,恰恰对其提倡“社会和谐”这一点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破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在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党作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判断,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必然要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更加注重的实践主题。

坚持和平发展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中国走和平发展模式,是对大国武力崛起旧模式的摒弃。纵观近代几百年来大国的兴衰史,大国崛起模式基本上都是一条通过武力和战争改变原先世界格局,从而建立新的霸权和国际秩序的模式。大国的武力崛起模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中国的和平发展模式,则开创了通过维护和利用国际和平环境来实现自身发展,又通过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各国共同繁荣的全新模式,开创了落后国家在追求人类文明进步中实现发展的全新局面。中国的和平发展模式是发展与和平相统一的模式。作为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既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有利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发展的手段是和平的,我们不把问题和矛盾转嫁给别国,也绝不会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更不会通过掠夺来发展自己。可以说,和平发展模式既适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了历史潮流,它是一种以发展谋和平,以合作促和平,努力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型发展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总之,坚持走和平发展模式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科学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既能促进中国的快速发展,又能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因此,坚持和平发展是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择何种发展模式的科学回答。

坚持党的领导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人们,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其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历史早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后,才真正开启了中国驶向现代化的历史航船。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我们这条航船不仅开辟了通向现代化的正确航路,而且也顺利地完成了一段航程,现在正向着胜利的彼岸加速前进。那么,今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是否还需要中国共产党这个“舵手”掌舵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仍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社会工程,要建设好这一伟大工程,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就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