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革开放年党的理论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年党的理论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报告强调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萌芽到初步构建到基本确立再到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报告强调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的这个精辟论断,激励和鼓舞着全国人民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进一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一、改革开放30年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漫长过程。这个理论体系的最初孕育是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发端的,其动力是持续不断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解放思想这个动力的推动下,我党先后树立了实践标准(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产力标准(即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民标准(即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就要看人民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支持不支持)。并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许多理论创新成果。

(一)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突破

由于实践的积极作用,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与认识的提高,我党突破了“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思想束缚,先后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内容。大胆吸收和借鉴了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突破姓“社”姓“资”的束缚,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合理配置资源,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创造了持续30年年均10%的经济增长速度,缔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二)在对发展的认识上揭示主旨并上升到理性、科学的高度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认为发展是解决像中国这样拥有十多亿人口大国一切问题的根本措施,并进而讲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至理名言。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面对世界上许多执政多年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的严峻现实,与时俱进、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讲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新话。在新的世纪,胡锦涛同志面对我国在改革发展中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与浪费资源的现实,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理念,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可持续发展并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还是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但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中国需要可持续发展,不能吃祖宗饭,断儿孙粮。

(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识逐步深入

邓小平同志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江泽民同志面对世纪之交世界发展大势,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反腐败,并提出要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积极吸纳其他社会阶层中的精英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补充新鲜血液与活力。胡锦涛同志则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消除能力恐慌,强化服务意识,要求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四)在“三农”问题上措施不断完善,进行制度建设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面对结束十年内乱后国民经济濒于溃崩、全国一片赤贫的现实,我们党尊重实践,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在全国推行“大包干”这种行之有效的土地经营方式,改革从农村起步。由于农村改革的成功,给我党的高层决策者提供了坚强的信心,使改革向纵深发展。但对“三农”工作始终抓在手上,在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中央先后出台过10个中央“一号文件”,专题研究农业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制度层面上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对广大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稳定完善,坚持长久不变,又允许农民以多种方式进行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广大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既获得财产性收入,又赚取劳动收入,大大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解决广大农民的致富问题。

(五)在奋斗目标上,目标规划切合实际,宏伟蓝图渐渐清晰

邓小平同志最先提出小康概念,并具体提出在20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实现翻两番的目标,远景目标则是在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江泽民同志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体实现时间是2020年。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这个目标,胡锦涛同志最近又提出未来12年,要使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使全面小康奋斗目标更加具体化。(六)在社会建设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对我国进入“矛盾凸现”与“黄金发展”的特殊阶段,胡锦涛同志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崭新理念,进而提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新主张,赢得了许多国家的认同与赞扬。为了搞好社会建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胡锦涛同志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新命题,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突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内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也就是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回答了三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新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深入回答前面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萌芽到初步构建到基本确立再到进一步发展,始终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和路径下展开的。它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实践,发端于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期,丰富在世纪之交的严峻考验之中,深化于世情、国情深刻变革之际。从最初的道路认定到理论定位,从形成体系到高举旗帜,既显示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逐渐深入,也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邓小平理论包含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而首要的基本问题,则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理论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但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的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去制订规划。邓小平同志又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做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科学决策,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做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中国今天的强大与此关系极大)。

邓小平理论就是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篇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这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范例,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世界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初期,国际国内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受命于这个重大历史关头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成功地把它推向了21世纪。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以及新时期党的建设等问题上,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面临着由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的严峻挑战的矛盾凸显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坚持这个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我们要继续深化对这个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2008年11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