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邓小平在开幕式上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这反映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面改革中逐步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一)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起点,其标志就是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党继续推进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清理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同这个过程相伴随,改革开放也迈开步伐,主要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沿海兴办经济特区。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逐步发展,形成主题,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要求继续宣传和贯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并且强调指出: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搞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在讲话中虽然没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但明确提出了要走适合中国情况的道路: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97] 而且,他还指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1月26日,邓小平在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谈话时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问题。他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98]

随着农村改革的起步,1980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又很不平衡,加上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生产,一般是手工操作为主,劳动分散,生产周期较长,多方面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这就要求生产关系必须适应不同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要求农业生产的管理有更大的适应性和更多的灵活性。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社队,以至在同一个生产队,“都应从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允许有多种经营形式、多种劳动组织、多种计酬办法同时存在”。《通知》还提出,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99]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已经基本完成。《决议》肯定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并且从主要矛盾、工作重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和党风建设等10个方面对这条道路的基本点进行了阐述。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开幕式上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00]

党的十二大以后,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入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1982年9月至1987年1月,邓小平的重要讲话和谈话被编辑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反映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面改革中逐步形成。这个时期,邓小平反复谈论的中心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把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我们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吸收外国资金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如果说构想,这就是我们的构想。“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01]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科学阐述中国社会的经济性质和一系列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原则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作了初步概括和规定,成为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邓小平认为,《决定》“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运用“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这是个新事物。这个新事物不是美国提出来的,不是日本提出来的,不是欧洲提出来的,也不是苏联提出来的,而是中国提出来的,这就叫做中国特色。”[103]

从十二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在多年酝酿和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逐步展开。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化。“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104]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二大以来改革开放的经验,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和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以生产力标准作为检验党的路线方针及其实践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提出六条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和“三步走”战略的构想。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个概念,并从12个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概括,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更前进了一步,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轮廓。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9月党的十四大召开。以此为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大以来,围绕改革开放姓“资”姓“社”、解放思想和加快发展、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并从理论上作出新的、深刻的概括和阐述。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新概括,关于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新概括,关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新概括,关于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新概括,等等。这些都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理论上作出了新的回答,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内容。党的十四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的问题等9个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概括,使之构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报告肯定了邓小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所做出的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概念。

1995年,中共中央批准印发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纲要》,在十四大概括的9条基础上,对这一理论作了进一步展开,将其概括为16个方面的内容。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小平理论,肯定“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它的创立,标志着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阐述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开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总结实践经验,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发表讲话,第一次提出并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指出: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105] 5月14日,江泽民在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要求是一致的。”[106] 江泽民的讲话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和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此后,根据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和开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到进一步阐述和概括。2001年7月,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论述了“三个代表”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它们是统一的整体。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强调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同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并且总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10条经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些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107]

2003年7月,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全面阐述。他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他从10个方面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作了概括。2004年8月,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一国两制”方针、和平外交政策等五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阐述。2006年8月,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关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关于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思想;关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思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想;关于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关于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关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关于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思想;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思想,关于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思想,关于正确应对和驾驭经济全球化、促进共同发展的思想,等等。[108] 这些重大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由上可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以及国际战略和外交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2003年,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决定》还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109]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报告还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报告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