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量到质的升华

从量到质的升华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报要实现从量到质的升华,必须多出精品,即多推出迅速、真实、生动地反映新现象、新问题,起到发人深思或感人至深效果的新闻报道,包括一些重大题材的典型报道、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要发挥好舆论引导的功能,不能仅仅靠信息的简单罗列,应该多推出新闻精品,多推出典型报道、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思想性强的重头报道。目前,一些党报的内部运行机制不利于新闻精品的生产和“出炉”。

从量到质的升华——关于党报增强精品意识的思考

丁 丁

媒介竞争的加剧促使党报越来越重视读者对信息的需求。近些年来,“周末版热”、“扩版热”、“改版热”……党报一系列改革方案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有版面有限空间的信息含量,使读者可选择的信息多了,党报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增强了。但是,在扩大信息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冗余信息大量增加,读者读过报纸以后感觉平淡无味、流于表面。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扩大信息量和提高信息质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新闻精品意识有待增强。

党报要实现从量到质的升华,必须多出精品,即多推出迅速、真实、生动地反映新现象、新问题,起到发人深思或感人至深效果的新闻报道,包括一些重大题材的典型报道、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

一、增强精品意识,是党报功能、读者需求、媒介竞争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从党报的功能来看,党报是“报”,具有传播信息、教育、娱乐等报纸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党报又姓“党”,具有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舆论引导的功能。要发挥好舆论引导的功能,不能仅仅靠信息的简单罗列,应该多推出新闻精品,多推出典型报道、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思想性强的重头报道。

从读者的需求来看,读者并不是一块平板的信息接受器,而是有思想、有主见的能动主体。他们阅读报纸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了解天下大事的需要,而且也希望报纸能成为提供精神食粮的载体。因此,纯粹地扩大信息量并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信息是一种资源,需要开发,使其变无序为有序,才能为读者更好地接受。无序和冗余的信息过量可能产生负面作用,给读者带来信息污染

从党报参与报业竞争和媒介竞争来分析,仅仅扩大信息量是不够的,增强精品意识是大势所趋。同为报纸,党报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晚报、都市报。晚报和都市报信息量大,版面上小豆腐块多,这是它们姓“晚”、姓“都市”的风格。党报要取长补短、扩大信息量,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以抛弃自己的长处为代价。党报的优势是权威性,它是最快、最及时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给读者的最重要的纸质媒介。在读者心目中,它能代表党和政府讲话,这是晚报、都市报无法替代的。党报只有用新闻精品来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自己的品牌优势,才能在报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再从整个新闻媒介竞争的视野来分析,以党报为龙头的报纸与广播、电视、网络乃至更为新兴的媒介(如手机)等的竞争日趋激烈。具有深度与广度优势的报纸早已受到其他媒介的挑战。广播、电视努力克服稍纵即逝、浅尝辄止的弱点,推出了许多深度报道专栏。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焦点访谈》、《面对面》等节目,以其贴近生活、引人深思等特点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网络更以其新闻反应迅捷、内容适时更新、链接广泛深入等优势吸引了众多年轻的受众。如新浪网对突发事件常常设立专题,以集束型的报道来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由此看来,“时事追踪报道”、“大众话题评说”等原属于报纸的特产,报纸早已面临声情并茂的广播、视听兼备的电视、视频音频同步的网络等媒体的竞争。以党报为首的报业如果将原来的长处拱手相让的话,必然会削弱竞争实力。只有充分发挥集约型报道的优势,才能与其他媒介抗衡。

从我国新闻事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来看,增强精品意识有利于培养一批功底扎实、思维灵活的名记者和名编辑,有利于中国新闻事业走向世界、参与世界新闻业的竞争。

二、增强精品意识,对党报的办报思路、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张报纸的振兴与办报人的办报思路和编辑方针是分不开的。当事业迅速发展、报纸要全面提高质量的时候,报社领导层的战略眼光科学决策跟不上是不行的。要增强精品意识,就要求报社领导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掌握媒介竞争的新动态和新发展,充分认识所办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和不足之处,扬长补短;并且,要在编辑方针中重视新闻精品,不拘一格地识别新闻精品,鼓励记者、编辑去采写和编辑重头报道,多出有自己报纸特色的精品。

新闻精品的出台与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密不可分的,它需要新闻从业人员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深刻的思想认识、务实的采访作风、丰富的知识储备等条件。当前,不少新闻从业人员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唯短”的误区,似乎只有“短些,短些,再短些”的新闻报道才合乎新闻规律,对长新闻完全加以否定。这种看法对新闻精品的出台和报业的发展是不利的。“短些,短些,再短些”的提法是针对当时报纸文风的过于拖沓冗长提出来的。我们不应对长新闻“一刀切”,那种空洞无物的长篇大论固然要不得,但是精彩的、题材重大的长新闻却是报纸很需要的。像《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专栏就以长篇深度报道吸引了众多读者。长新闻也好,短新闻也好,关键是要言之有物。有的题材用短稿是“屈了才”,其新闻价值非三言两语能说清,就需要扩成一定篇幅的深度报道;有的题材不值得大书特书,就要定位在短消息、小特写等短新闻上。

准确定位很重要,这就要看记者目光的敏锐程度了。现在据说有的报社规定每版必须有几条消息,每天不得少于这个数字,笔者认为不妥。版面有限,稿件短了,篇数增加;稿件长了,篇数减少。这是一对矛盾,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关系到新闻精品的“生存空间”问题。新闻编辑要不唯短,不唯长,不走极端,在有限的版面内让长短有机结合。长的要长得言之有物,意味深长;短的要短得精炼活泼,有血有肉。记者要“能屈能伸”,短的长的都要能出精品。没有短新闻的思维训练和积累,想“一步登天”去写深度报道也是不切合实际的;但在思维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功力已足以去发现和采写重头报道时,就不能被“短”所束缚,记者要有“大手笔”的意识,要敢于“挑重担”,通过采写长新闻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如果不注意训练采写重头报道,那么来了新闻价值大的机遇就会因为功力准备不足而与其失之交臂。

三、增强精品意识,对党报的体制改革也提出了挑战

体制问题,往往关系到报社的运行机制能否更加有效。它直接影响报社有什么样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秩序,影响报纸与社会、与读者能否产生密切联系。新闻体制改革往往比新闻业务改革缓慢得多,但是新闻业务改革一旦受到阻碍和束缚,就会迫切要求新闻体制加大改革力度,尤其是报社的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更加关系到报社的发展前途。目前,一些党报的内部运行机制不利于新闻精品的生产和“出炉”。

首先,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的条块分割状况仍很死板。适当地进行部门、行业的分工有利于报社管理,有利于记者、编辑集中精力发挥专长,但是过于强调分工就有很大害处了。从新闻精品的角度出发,有不少热点问题不仅涉及经济,也与政治、文化等领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且读者的文化层次在不断提高,对一个现象他们的眼光也是多元的、多角度的,职业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这就要求一些报道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有人说,在新闻报道中,工业中有农业,农业中有教育,科学中有文化,因此要变板块分割式报道为交叉渗透式报道。此话不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改革原来的部门设置。一些党报作出了很好的探索,设立机动记者队伍,即从原来的部门中选择一批战斗力强的记者组成一支“特别行动队”,由总编或编委亲自指挥。每天大家将选题向总编或编委汇报,然后择优讨论采访报道方案,群策群力,统筹安排。这样就有利于采写出新闻精品,特别是在突发事件面前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其次,刺激新闻精品增加的内部竞争机制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有些党报借鉴了晚报、都市报的经验,实行“工分制”,不同的稿件有不同的分值,与奖金挂钩。这当然是刺激记者多采访、多写稿的一个途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记者写出精品。目前就有些党报的记者片面追求稿件数量而不愿在提炼思想和遣词造句上下功夫,有的仍然浮在面上、泡在会上,不愿精心雕琢稿件。这种情况下,尽管有领导把关和重点稿件工分多的激励,但因为上下都在追求数量,所以整体质量可能就会下降。要想多出精品,报社的内部竞争机制就要向新闻精品倾斜,加大审稿力度,剔除内容空洞、无新闻价值的稿件。那些新闻价值较大、可能出精品而因记者才能学识的局限没能成为精品的稿件,可以退回原记者处或由能力更强的资深记者进行修改加工。要完善评好稿制度,可分为编委会评比、新闻界专家评比、读者评议三个部分同时进行,综合打分。特别是要引进读者评报的机制,便于读者充分参与办报,也便于新闻精品更贴近现实生活,促使记者去抓取鲜活的新闻素材、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还要加大奖励新闻精品的力度,充分调动记者的积极性。

此外,一些党报虽然设立了群工部、读者来信部等联系读者的部门,但是这些部门的地位在报社仍然受到轻视,而且这些部门一般是被动地接收读者的信函,很少主动和读者交流。这说明我们的党报对传播效果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报社的读者调查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比如,典型报道采写的那些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先进人物、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人们对这些典型到底怎么看,报社都很少有过读者调查,往往一说反馈就是“社会反响强烈”。典型报道、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报道的题材一般比较敏感,在社会上易引起较大反响。是正面反响固然好,但若适得其反产生了负面效果,违背了报道的初衷就会很被动。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甚至是“前馈”,就好像是商家为将产品打进市场先期进行的市场调研一样,在发布典型报道、较敏感的深度报道之前,可以先找一批有代表性的读者(如意见领袖)进行一番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调整原来的报道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新闻精品只有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和肯定,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精品。

〔丁丁:中国传媒大学报刊方向2005级博士生,人民日报社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