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升华理论的升华

升华理论的升华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升华理论的升华虽然我们承认弗洛伊德的升华理论对于人格改造原理的阐释意义,却不能原封不动地运用它来指导人格改造的实践,而是应当对这一理论进行分析,认识和克服其缺陷,汲取其精华,使弗洛伊德的升华理论得到升华。弗洛伊德的升华理论同样体现了这一缺陷。
升华理论的升华_人格改造论(增补本)

(三)升华理论的升华

虽然我们承认弗洛伊德的升华理论对于人格改造原理的阐释意义,却不能原封不动地运用它来指导人格改造的实践,而是应当对这一理论进行分析,认识和克服其缺陷,汲取其精华,使弗洛伊德的升华理论得到升华。在我看来,以下三个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第一,升华的动力是什么。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升华的动力是本能和欲望冲动,主要是性本能的冲动。正是在这一点上,他的升华理论遭到了人们的种种非难甚至敌视,精神分析学说被认为是“泛性主义”。人们会问:难道我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动力都来自性本能及表现性原始冲动的心理能量——里比多吗(49)?我们先看看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本能是什么。《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狭义指生殖本能。在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泛指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绵延有关的各种本能。包括自然状态的性欲,心理的欲望和对性关系的渴求。是经常驱使人去追求自我实现的一切内在的潜力”。(50)如果这一解释是准确的,那么,性本能是升华的动力这一论断是无可非议的,因为性本能并非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仅仅是指生殖本能,或是对两性关系的渴求和性欲,而是包括与个体生存和种族绵延相关的各种本能和心理欲望。在我看来,其中有三种本能最能形成升华的动力:首先是严格意义(即狭义)的性本能,即生殖本能。它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对异性渴求的性欲;性本能是保证种族绵延的最重要的本能。其二是社会本能。人是群居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可能生存和发展。因此,社会本能也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绵延的重要本能;其三是探究本能,即巴甫洛夫所说的探究反射。我在第四章探讨兴趣品质时认为可以把探究反射称之为探究本能。在我看来,它也是人类(甚至包括某些动物)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绵延的重要本能。因为生存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的人类必须对周围世界有所感知,有所认识,时时探究“这是什么”,才可能趋利避害,否则人类自身的生存将时时受到凶险莫测的灾难的威胁和袭击。上述三种本能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本能,它们是升华的基础和动力。将人类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绵延的各种本能以“性本能”或“性的精力”一类词概括之,不论其本意如何,总难免引起误解和异议。(51)事实上,由于弗洛伊德具有生物还原主义倾向,过多地强调人与动物的共同性,从而过多地强调了性本能的动力作用。针对人们认为精神分析学说是“泛性主义”的攻击,弗洛伊德曾就性的概念作过解释,认为它并不限于两性之间的性欲、快感及其满足(52)。但是他对性本能作用的过高评价总难免是其升华理论的缺陷之一。(53)因此,当我们将弗洛伊德的升华理论运用于人格改造实践时,应当明确:人格动力的升华,并不仅仅是性本能的升华,还应当包括其他与人的生存密切相关的本能的升华,其中主要是社会本能和探究本能的升华。我在第四章论及“社会本能缺陷”时曾指出:在人类的各种本能中,最值得珍视的是三种本能:性本能、社会本能和探究本能。其中,最有力量的是性本能的冲动。然而,在人格动力的升华过程中,性本能的冲动只有与社会本能和探究本能结合与融合在一起,才能组成人格升华的“三驾马车”。因为社会本能是人的各种社会化需要的基础: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都是由社会本能转化而来的。人的社会本能和社会需要直接表现为爱的欲望、与群体融合的欲望、逃离孤独的欲望、得到社会舆论承认的欲望、获得社会地位和荣誉的欲望等。而探究本能则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基础:求知的需要,认识的需要,审美的需要,研究的需要,探索自然奥秘的需要等等,都是由探究本能转化而来的。探究本能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人的知识欲。所以,性本能的冲动只有在社会本能和探究本能的协助和配合下才能升华。否则,我们会有理由问:性本能是如何“社会化”的呢?难道仅仅是由外部环境的压力造成的吗?性本能如果不与社会本能结合,能够完成升华吗?在人类文化创造的动力中,仅仅是性本能的冲动吗?例如,宗教、道德、法律等人类文化的产生,与人的社会本能密切相关,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则与人的探究本能密切相关。固然,性本能是文化创造的一个最原始、最根本、最深刻有力的动力。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化不断地反作用于文化创造者本身,不断地改变着、丰富着、发展着人性和人格世界,人的需要和欲望发展了,丰富了。性本能冲动与文化创造的原始因果关系被人类日益丰富多元的需要和欲望、被高度发展的文明越来越深地掩盖起来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的爱的需要、求知探索的需要、创造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它们的直接表现形式——爱的欲望、求知探索的欲望、创造的欲望、自我实现的欲望。这诸多需要和欲望与文化创造的因果关系则是一目了然的。因此,我们确定升华的动力并不唯独是性本能,也应包括社会本能和探究本能。否则,它将难以解释人性与人格的历史发展事实,特别是人的需要的发展。

第二,升华是否只能是非理性的,只能在无意识水平上进行。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升华是自我防御机制中的一种方式,而自我防御机制是用曲解和篡改现实的形式来降低焦虑的潜意识过程。因此,升华只能是非理性的过程,只能在无意识(即潜意识)水平上进行。在第二章里,我曾阐明弗洛伊德的三部人格结构论的缺陷之一是过于强调了无意识的本我对人格的决定作用,忽视了意识的主导作用,颠倒了意识与无意识的主次关系,夸大了非理性的决定力量,从而可能把人降低为动物。弗洛伊德的升华理论同样体现了这一缺陷。在我看来,升华可能是非理性的,在无意识水平上进行;但也可能是理性的,在意识水平上进行。(54)因为“意识和无意识并不是截然分割的,而是对立统一的。……从个体心理的现实来看,意识和无意识是对立的统一体。其中,无意识是意识产生的基础和转化的对象,而意识又是无意识发展的结果和最高调节者”。(55)在升华的过程中,同样存在无意识向意识的发展和转化。虽然弗洛伊德也看到理性具有控制和指导无意识本能力量的作用,但在升华理论中,他主要是从“防御”和“受压抑”的角度论述升华的无意识性。(56)《教育大辞典》这样解释“升华作用”:“防御机制的一种。泛指能量从社会不可接受的方向转向可接受的方向的过程。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种本能冲动或欲望无法为自己接受、且与社会伦理相悖时,为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将其净化、提高,成为一种高尚追求。如将性本能冲动、爱情的动机转向以求知、体育竞技、绘画、创作等形式抒发感情,使原有的动机冲动得以渲泄,消除因动机受挫而产生的焦虑、不安,从个人成功的体验中达到心理的平衡与满足。”(57)在这里,升华虽然仍归于防御机制中,但升华显然不是非理性的,不是在无意识水平上进行,而是在“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种本能冲动或欲望无法为自己接受、且与社会伦理相悖时”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升华是理性的。从这一解释,我们至少可以断定:升华有可能是理性的,有可能在意识水平上进行。对于监狱的罪犯改造实践来说,我们并不能期望罪犯的本能冲动或欲望在无意识的水平上达到升华,而是应当通过我们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本能冲动或欲望与社会道德文明相悖,从而在理性的指导下达到升华。这是人格改造所体现的理性精神——既是监狱的理性精神,又是罪犯的理性精神。

第三,升华是否只能是被迫的和被动的防御机制。在弗洛伊德的升华理论中,作为防御机制的升华只能是被迫和被动的。因为个体本我发泄里比多能量的直接方式为社会道德文明所不容、所压抑、所抵制,因此,遭到压抑和抵制的里比多能量不得不转移目标、改变方向,企图以间接方式发泄出来。升华就是间接方式中高尚的一种,即为社会所赞许的一种间接方式。由此可见,升华只能是被迫的和被动的防御机制。在这里,弗洛伊德的根本错误在于:他过于强调了个体与社会道德文明相对抗的一面,而忽略了两者的统一性。在弗洛伊德看来,本我是人格的核心,而本我遵循无节制的快乐原则,而且在本我中还具有天生的攻击本能。因而,人之初,性本恶。人的自私本性和攻击倾向不仅导致人与人的冲突,而且必然导致人与社会道德文明的激烈冲突。而道德文明的进步,在弗洛伊德看来就是以压制人的本性、牺牲人的本能享乐为基础的。人类道德文明是人的本能欲望的异化;它由人的本能欲望的升华所创造,但却成为人的对立面,成为压制人的本能欲望的强大力量。因此,弗洛伊德对人类前途的看法是悲观的:无论是牺牲道德文明(即退回原始状态),使人的本能欲望得到满足;还是牺牲人的本能欲望,发展道德文明;对于人类来说都是不幸的。这种悲观主义并无根据。因为道德文明固然存在着对人的本能欲望进行限制的一面,但在本质上,它与人的需要和发展是统一的。由于道德文明的巨大进步,人性也得到了发展,人格也得到了完善。弗洛伊德之所以强调人的本能欲望与道德文明的对抗性而忽略两者的统一性,是因为他强调了人的生物性,而忽略了人的社会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8)正因为人的社会性,因此,人的需要和欲望,人的发展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道德文明不仅不是人的本能欲望与幸福的对立面,而且是其实现的条件。在这一人性论和道德文明观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升华不应当是被迫的、被动的、消极的,它应当是主动和积极的。升华是人的本能欲望与社会道德文明的融合与统一;在本质上,它是人类道德文明对人的教育、塑造、引导的结果。一方面,升华是人类道德文明对人格的提升过程;另一方面,升华也是人对文明的创造和推动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我们对罪犯的改造,使他们人格的动力得到升华,就是这样一个欲望与文明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

现在,我们可以就升华理论的升华以及这一理论如何成为监狱人格改造的基础理论作一总结:

第一,我们所说的升华,并不仅仅是性本能和里比多能量的升华,而是人的整个生命力的升华,主要是性本能、社会本能和探究本能在融合基础上的升华。人格改造的最基本原理就蕴藏在这三种本能的融合与升华过程之中。罪犯作为人,毫无疑问也具有这三种本能,这是人格改造具有成功可能性的深刻基础和基本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两者的根据是不同的”。(59)罪犯之所以可以改造,从人格世界这一内因分析,首先是因为他们具有人类共同具有的性本能,社会本能和探究本能,因此具有升华的动力基础。所以,在监狱的改造过程中,罪犯是“鸡蛋”,而不是“石头”。在阐述人格改造的基础构成时,我曾经写道:“当本能转化为需要时,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有些本能被暂时或长久地压抑在人格深层而不能成为需要;有些本能在转化为需要时可能发生种种分化和变形,例如单一的性本能有时会转化为丰富的精神需要,如爱情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利他的需要、学习的需要等,这种分化和变形是本能的精神化、理性化、社会化过程,也是本能的升华。”(60)现在我们进一步知道,当罪犯的性本能、社会本能和探究本能在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升华时,就可能形成许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欲望,如爱和利他的需要和欲望、审美和求知的需要和欲望,等等。监狱的人格改造就应当成为能有力地推动和激发罪犯本能升华的社会文化因素。

第二,我们所说的升华,并不是非理性的,并不是在无意识水平上进行。近代以来,监狱由注重对罪犯的惩罚和报应上升为注重对罪犯的教育和改造,这本身是人类理性的胜利。因此,整个人格改造实践是以理性精神为指引的:不仅监狱是这样,罪犯也应当是这样。人格动力的升华,在于罪犯在监管人员的教育和改造下,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某种本能冲动或欲望不应当为自己接受、而且与社会道德文明相悖,从而将其净化、提高,成为一种高尚的追求。例如将性本能冲动转向体育竞技、文学创作、绘画等。(61)在这里,理性并不是作为欲望的对立面和压制者,而是欲望的导师。罪犯的人格动力升华,不是本能冲动和欲望的禁止,甚至不是本能冲动和欲望的克制,而是它们的净化和提高,是它们在更高的精神层次上,以高级的社会化方式达到自己的满足。正是在这一满足方式中,理性与欲望的对立消失了,两者融为一体:欲望是充满活力的骏马,它提供动力;理性则是冷静高明的驭手,它控制方向。

第三,我们所说的升华,并不单纯是一种以降低心理焦虑为目的的自我防御机制,它更应当是以人格的完善和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进取机制。固然,升华具有降低和消除狱内罪犯心理焦虑的自我防御功能,但它对人格改造的实践意义却远远超越了这一点。我认为,从人格改造的角度看,升华不是被迫的、被动的维持罪犯人格正常状态的方式,而是主动的、积极的使罪犯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的方式。因为,我们并不是从个体与社会道德相对立的角度,而是从个体与社会道德文明相统一的角度看升华的。因此,升华并不是个体在社会道德文明强大压抑下的被迫选择,而是个体在社会道德文明教育塑造下人格的发展和社会化。因此,对于监狱来说就应当积极建立体现社会道德文明的监狱文化,使这一监狱文化对罪犯具有巨大而深刻有力的教育和塑造功能。在这样的监狱中服刑,罪犯所面对的,主要已不是高墙电网,而是体现在监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的社会道德文明。面对这样的道德文明,罪犯并不感到压抑,而是感到自身欲望被净化,自身的人格得到了提升和完善,他们的服刑态度由消极变为积极,他们开始珍惜原来感到难以打发的、度日如年的时间,因为他们有了追求的目标——不仅是服刑期间的目标,而且是人生的目标。他们的欲望升华了,求知欲和创造欲被激活了,他们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劳动、去创造,并从中获得了欲望的满足,实现着自身的价值。而他们的人格动力升华的结果——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成果,又融入了监狱文化之中,成为教育塑造新入监的罪犯、引导和激发他们人格动力发生升华的社会道德文明。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那种主动、积极的升华。(62)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歌德(1749—1832)是德国伟大的文学家、诗人。1774年,他发表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为歌德赢得巨大的声誉。小说的主人公、年轻人维特,在一次乡村舞会上认识少女绿蒂,情不自禁吻了她。从此,沉醉在爱情之中而遗忘一切,“整个世界在我周围消失了”。

绿蒂有一位男友阿尔伯特,两人如同未婚夫妇。阿尔伯特从外地归来,维特就陷于尴尬和痛苦,同时意识到他无法赢得绿蒂。不幸折磨着他。他离开了绿蒂。但思念又使他回到她的身边。但绿蒂已经同阿尔伯特结婚。绿蒂虽然也爱维特,但为了遵循道德而回避他。维特陷于爱情不能自拔,决定以自杀求得解脱。他派仆人去借阿尔伯特的手枪,说是路上备用。绿蒂把枪递给仆人,心里却有不祥预感。这枪是自己所爱的人亲手给的,因此维特感到幸福。他用这把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已成为世界名著。

这部名著的产生,根据弗洛伊德的深入分析,就是性本能冲动的升华。1772年5月,歌德去魏茨拉实习,在这座小城停留5个月。在这期间,他认识了法官的女儿夏绿蒂,对她一见钟情。但夏绿蒂是歌德好友凯斯特涅尔的未婚妻。这次爱情,注定是无望的。但歌德的爱情不可遏止,这使他痛苦不堪。他几次想以自杀以求感情上的解脱。但最后终于克制了这个愚蠢的念头,在1772年9月不辞而别,离开魏茨拉。1774年,《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