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略论党报与以人为本理念

略论党报与以人为本理念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整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以人为本;二是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才能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本文试图就其核心——以人为本理念与党报的发展略加论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党报要贯彻好以人为本理念,应当做好以下几点:“以人为本”是现代化的趋势和标准之一。

略论党报与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党报

符万年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整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以人为本;二是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才能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搞好党报有着巨大而深远的意义,新闻由“官本位”向“人本位”转移,是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动反映,是人性化政治在新闻改革中的体现。本文试图就其核心——以人为本理念与党报的发展略加论述。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报业成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体并存的格局。原来的一报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各种不同类型的媒介纷纷登场,媒体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时期。如今,部分党报存在着发行量、广告收入和影响力下滑的趋势。

有人对党报的萎缩表示忧虑。事实上,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去看。客观上看,这是市场经济中读者价值多元化的必然趋势。过去之所以机关报一统天下,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社会结构比较单一化,人们的需求也比较单一。因此,一张《人民日报》或者省级机关报,就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普遍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成型和社会阶层的分化,人们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都市类、专业类报纸的成长则正好迎合了这部分不同层次的媒介消费需求。这是党报萎缩的客观原因。在主观方面,我们的一些党报在办报思想上还存在障碍,没有深入到广大读者中去,许多新闻是官员的会议和活动的记录,与群众的生活、利益贴得不紧,一些报纸不能提供受众所需的有用的信息,实用价值不大,当然会萎缩。

党报发行量的下降和市场的萎缩,是新闻传播市场发展不规范、不科学的必然结果,又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走向健康发展方向的必然过程。在原有计划经济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党报在进入市场经济环境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一次砥砺和磨练。作为新闻媒体的排头兵,党报应当率先高扬科学发展观,而且应当比其他传媒做得更好、更出色,才能在竞争中保持排头兵地位,发挥好权威媒体的功能。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所谓“本”,就是基础、原则,是考虑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里的“人”不是指某个人、某些人,而是指广大人民群众。而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人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就是要使人的生活方式得到优化,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可见,提倡“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文价值制衡商品价值,以精神价值制衡物质价值。党报的社会角色决定了其对于在全社会树立这样一种价值观所担负的责任,同时,党报本身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自身的行为也不能超然于这样的价值观之外。

就党报来说,“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最根本的体现应该是:党报要以读者(群众)为本,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利益和创造,把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权利放在第一位,在报道中彰显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作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党报,自然具有双重属性——产业性质和公益性质。两方面拆开来说,都具有合理性,但是,这其中一种合理性的任意扩张,都可能危及另一种合理性,进而危及党报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最终也会危及党报自身的生存。如果将“以人为本”作为党报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党报就应尽力使两方面保持平衡,当这双重属性发生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不能见利忘义,而应该仔细权衡,自觉地用人文价值制约经济价值。就党报而言,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必然而有效的途径就是落实好、实践好“三贴近”,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说服力,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从而更好地发挥党报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帮助服务群众的作用;同时,坚决防止商业化、市场化对“以人为本”的异化,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具体来说,党报要贯彻好以人为本理念,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一、让普通群众成为版面上的主角

“以人为本”是现代化的趋势和标准之一。《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现代化的作用“是重新划定个人在社会上的所处位置。早期社会强调个人同社会的统合。现代社会则强调个人在日益扩大的选择对象中进行选择的机会”。党报如果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对他们的喜怒哀乐,对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的前途命运,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那无异于剥夺了他们接近和使用党报的权利,剥夺了他们的知情权,也就是剥夺了他们参与社会舆论的机会,而这,正是目前大众传媒(包括党报)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中国农村人口有8亿多,但是有几个农民频道、几份农民报纸?各级党报上有多少真正办给农民看的版面、栏目?据报道,时下民工人数已达9000多万,可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民工集中而且人数众多的城市,都市报层出不穷,可有一份办给民工看的吗?是他们没有信息需求?不,他们从农村来到陌生的都市,要生存要发展,都离不开信息。可以说,导致这种有迫切需求的媒介难产的,与其说是需求不够大、目标受众不够多,倒不如说是媒体认为这些受众的消费能力不够强,不足以吸引足够的广告来支撑媒体的赢利预期。

长此以往,将会导致信息领域的“马太效应”:针对少数所谓富人的资讯和娱乐越来越多,而针对占人口多数的普通群众的资讯和娱乐则越来越少。这大概也是在传媒业高度发达的美国等国家仍然需要公共媒体的原因之一。关于这一点,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私有媒体也有清醒的认识。《得梅因纪事报》的前主编就说过:“报纸是商业,必须创造恰当的利润,否则最终会失败。但是报纸不仅仅是商业——它是社会公器,对其读者和社会负责任,这超出了赚钱的范围。”

在这方面,作为报业中流砥柱的党报尤其责无旁贷。党报应当拿出更多的版面和栏目来报道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着重报道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强对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报道、引导,同时做好舆论监督,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党报版面上的主角。为此,党报应当继续改进会议报道、领导活动报道、工作报道。一方面,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没有新闻价值的坚决不报,确有新闻价值的将其写成新闻而不是记录,而且尽量压缩篇幅,以腾出更多的版面给群众;另一方面,改变报道视角和重点,变领导视角、宣传视角为群众视角、新闻视角,报道重点由“领导要求老百姓干什么”转变为“老百姓应该干什么”和“这样干了能给老百姓什么好处,不干会有什么坏处”,由“领导今天干了什么”转变为“领导今天在为老百姓干什么”。[1]

二、让民生问题成为党报报道的主题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关注民生,突出和加强与之相关的报道,既是增强党报吸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实现“三贴近”的重要途径,也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就是体察民情,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反映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做好党和政府与群众相互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同一般都市报、晚报、生活类报纸不同,党报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因此,“应知”的东西报得多,“欲知”的东西报得少,这是十分自然的,群众一般是能理解的。问题在于有更多的时候,既是报社认为应该让人知道的,也是群众希望知道的重大事情(比如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的突发事件等),在报道时,恰恰是其中群众想知道的东西却报道得很少。结果是:大事是知道了,大事的过程、变化、背景及将会如何发展,读者却看不到了。一般说来,越是群众关注的事情,就越有可能更多地包含着群众的情绪、欲望、意见和呼声。因此,党报在选择新闻的时候,一定要十分重视群众的关注度。例如:揭露和抨击制假售假、欺行霸市等行为,为农民工讨回公道,号召读者奉献爱心,救助贫困学子、城乡中的弱势群体等,呼吁和帮助群众解决“看病难”、“入厕难”、“坐车难”等。这些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报道,必定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从而增加党报的吸引力,增加党报的亲和力和社会影响力,党报的形象和权威就会深入人心,成为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旗帜。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民生新闻虽然是广大市民生活类、都市类报纸大做特做的题材,是它们赢得读者的重要法宝,但党报不仅应当做,而且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一方面,党报应当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不仅要及时、全面、完整地发布来自党和政府的权威信息,而且要从群众视角对这些权威信息进行深入解读。这样做,既能消除一些小报制造的不和谐的“杂音”、“噪音”,正确引导舆论,又能彰显党报权威媒体中流砥柱的作用。另一方面,党报应当充分发挥自己依托党和政府的优势,不仅使上情下达,而且使下情上达,使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时了解百姓疾苦,尽快解决民生问题。而这些都是众多市民报、都市报很难做到的。如果我们的党报真正关注民生了,民生报道成了党报报道的主题,何愁党报不受群众欢迎。当然,关注民生和进行舆论监督,必须牢牢把握住“帮忙而不添乱”的原则,坚持正面宣传、正面引导,绝不能煽情渲染,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产生负面影响。

三、让群众视角成为党报的主视角

评价报纸这一产品的指标这些年有几个阶段的变化,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可读——必读——易读——悦读,总的是提供给读者的服务越来越贴近。最早普遍认可的是“可读”,说的是题材和写法上的生动有趣;“必读”说的是内容上的切实有用;“易读”一说,大概是指编排上的清晰有序。最近又有一种新提法,叫做“悦读”,指的是内容和阅读上愉悦有益的收获和满足。提升到以人为本的层面来说,“悦读”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党报的亲和力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什么权威性、贴近性都谈不上。以权威性见称或自诩的综合性大报,往往缺乏亲和力,它天然的权威优势反而影响到它在地域、行业上的贴近性,何况有了贴近性未必就具有亲和力。权威性和贴近性之间这种难于调和两全的关系,只有以亲和力串起来统起来,有话好好说,从读者的视角观察世界、报道新闻,才能让读者“悦读”。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党报的机关化作风日甚,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关门办报倾向严重。办报人不去了解读者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只管把自己想说的统统推给读者了事,而且惯于使用教训式口吻,居高临下,“必须”怎样、“应该”如何充斥版面。尽管你的话不无道理,但人家看你那副训人的派头,首先便反感了三分,纵然说得再有理,效果也大打折扣。党报的可读性差主要是由有些党报存在的政策宣传简单化、工作报道程式化、报道语言公文化等通病造成的。党报可读性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以思想高度取胜,使党报更耐读;以权威信息取胜,使党报成为受众之必读;以贴近视角取胜,使党报为受众所爱读。前两个途径前文已有论述,这里只论述第三个途径。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实践“三贴近”,对党报来说,视角是一个时时刻刻必须重视的问题,要随时眼光向下,想着人民群众关心什么,需要了解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贴近到位,取得实效。所谓群众视角就是应站在群众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审视事态,决定报道什么、怎样报道。现在有些读者之所以不爱看党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视角问题。那么多会议新闻、一般性工作报道占着版面,无非是从领导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一些非常重要的事件,其实也为群众所关注,群众很爱看,但是,由于不是用群众的视角,而是用领导、机关的眼光去选择、陈述、解释,群众就不愿意读了。视角问题不仅仅涉及内容选择、陈述方式,甚至同版面编排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党报应努力转换视角,真正转变到群众这方面来。

如何才能让群众视角成为党报报道的主视角呢?首先要转变观念。因为记者、编辑新闻视角的选择,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他们既然是社会实践历史活动的主体,就理所当然地也是我们新闻报道的主体。新闻工作者唯有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唯物史观,确立亲民意识,变媒体本位为群众本位,使媒体真正“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与要求,把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统一起来,才能转换新闻视角,使报道与群众“贴心、贴肉”。过去,我们有些报道从“俯视”角度看群众,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指手画脚,群众的兴奋点,党报“兴奋”不起来,党报的兴奋点,群众“兴奋”不起来,造成了隔膜与错位。由于亲民意识淡薄,报道视角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五多五少现象,即领导视角多,群众视角少;工作视角多,生活视角少;上层活动视角多,基层活动视角少;干部政绩视角多,群众利益视角少;居高临下灌输视角多,平等交流沟通视角少。

其次,党报报道视角要变“俯角”为“平角”。要多从百姓的角度、基层的角度去看事情,想问题,要以百姓关心不关心、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而不是领导关心不关心、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新闻报道效果的重要标志。在每一次具体的采访写作中,题材的选取、主题的确定、写作结构的安排,都应突出民本位,这样才能让读者感觉到党报的可亲、可信。在报道中突出民本位、群众视角,就是要更加重视从事各种活动的普通男女,倾全力注意人的处境,给普通人的生活和福利以更多的关注。记者必须把新闻事件带到活生生的生活中去,而完成这个任务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报道中加进人情味。记者用加进人的因素的方法,把新闻人格化和戏剧化。这种手法在肩负着艰巨的宣传任务的党报中更是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在报道党和政府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发展的成就或问题时,就可以找出一个有代表性的人,一个受影响或是被卷入的人,将其作为某一情况、或者这一情况的原因或后果的例子来写。

最后,党报报道要尽可能适合群众的生活方式、习惯语言和情趣品位。群众讲述自己的事情,总会按自己想问题、表达问题的结构方式,运用自己习惯的语言。党报应按这样一种自然的表达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去陈述事件,尽可能减少或不用那些官腔,这样,就能让人一看就懂,自然地增强亲和力。越是重大的、严肃的事件,越应该用群众习惯的陈述方式、熟悉易懂的语言来进行报道,只有这样才更易于被群众所接受。否则,群众不读不看,重大、严肃的价值也就随之失落了。

以人为本作为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的确定,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如果党报能自觉将这一理念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落实到日常运作的各个层面,并以此作为改善报道质量的切入口,那么,借助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传播科技,借助我国逐步强大的经济实力,党报就能很快跃上新的台阶。

〔符万年:中国传媒大学报刊方向2005级博士生〕

【注释】

[1]王武录:《关于党报的几个问题》,《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4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