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行为激励机制探讨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行为激励机制探讨研究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课题通过分析农户经济行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剖析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行为的激励机制现状,找出激励不足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构建激励机制方案。经过对激励机制现状、原因、问题、解决途径的综合分析,课题构建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行为激励机制的模型。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行为激励机制探讨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通过分析农户经济行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剖析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行为的激励机制现状,找出激励不足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构建激励机制方案。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纳入原有的三大文明的理论体系,说明我国在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了几十年之后发现,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清洁的空气、水等环境要素时,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所以,当生态环境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时,生态文明就成为其他三个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无所谓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而目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乱砍滥伐,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的现象严重;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缺乏妥善处理;生活能源缺乏等。

云南省具有多样性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我国最大的生态宝库之一,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往往也是生物多样性、自然人文景观独特,同时也是生态脆弱,极易遭到破坏的地区。当地少数民族在征服自然的漫长岁月中,普遍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优秀的生态文化,但是随着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和区域开放,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的现象正变得日益普遍起来。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其后果无论对云南省还是对全社会都将是灾难性的。而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是最主要的生计方式,农民的生产生活行为对生态环境起到了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少数民族的农户行为进行调控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农户行为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复杂。在现实生活中农户总是按自己的利益需要而行为,一般不会主动无私地为整个社会的需要而考虑,农户总是经过对物质与非物质的成本收益的权衡,来选择能够为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行动方案。农户的行为和活动的决策目标为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非社会效用最大化,所以不能单纯的通过对意识与精神的要求来约束农户的生产消费行为,而是需要建立一种激励机制制约激励农户,使得其行为、活动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因此,研究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行为,并构建恰当的激励机制,使农户采取有益于环境的行为,对于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从微观层次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还不多,该课题采取微观的视角,直接进入到农户中,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行为的激励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增进了微观层面的分析,另一方面有助于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一)主要内容

基于对农户经济行为与生态环境之间影响关系的现实问题和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该课题通过对农户经济行为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关系的阐述及两者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农户经济行为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理论假设和概念模型,借以探究二者之间的影响及关系。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在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洱源县和墨江县调查取样,共获得308份有效样本,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运用Amos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在对概念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改善农户经济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运用统计数据,对墨江(县)和洱源(县)的农户行为激励现状进行评价分析,查找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行为激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根据发现的问题和原因,运用激励理论,结合农户的实际需要,构建新的激励机制方案与模型,并讨论了新激励方案的运行模式,同时对激励机制外的其他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经过对激励机制现状、原因、问题、解决途径的综合分析,课题构建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行为激励机制的模型。

就像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样,单纯的整治生态环境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必须与农户的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是不可以分割的。与政府既有发展经济又有生态保护的目标一样,农户本身也有这样的目标,农户在增收的目标与动力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在我们的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中都可以体会到,他们也希望居住的环境好、吃的东西健康、用的物品放心,只是农户的知识有限、思想觉悟不高、眼光不够长远才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因此我们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建设的农户激励机制模型的设计中,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让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同步,二是如何让农户的目标与政府的目标同时实现。

根据提出的两个问题,激励机制的运作,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1.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发展目标中包括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然而两者之间又常常会出现矛盾。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来说,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愿望强烈、特殊的民族文化风俗,同时还有本身就脆弱的生态环境体系造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会比其他地方和其他时间都要严重。因此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做好生态环境的建设,是政府的激励机制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提出:第一,以市场方式来调节农户行为,使农户的生态建设行为所获得的收入大于其传统行为下所获得的收入。第二,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为目标,这不仅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式,而且还是发展农村经济、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这种情况会有所不同,原因关键在于交通的不方便,政府引导除了积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外,与供销公司长期签订合同、自身种植的规模化、运输方式的改变、保温箱的运用等都是解决该问题的途径。第三,引用环保科技来提升经济效益。虽然沼气和太阳能的使用并不能为农户带来经济上的多大收益,但是两者的使用可以节约其他能源的消耗,是对整体农业效益的一种提升。

2.农户的目标与政府的目标

收入的增加、经济效益的提高是农户在生产生活中的首要目标,这也是由人类生存的基本法则所决定的,由此农户才会关心周围生态环境的好与坏。于是农户的目标就和政府的目标多多少少有了出入,农户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短期利益、眼前利益、收益的增加;而政府则更关心的是长期利益、长远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激励机制如何运行才能调整两者之间的矛盾,成为激励机制的重要使命之一。课题提出:第一,物质激励更有效果。如浮动性补贴激励、奖金激励、专项配套激励等。第二,精神激励不可缺少。如培训教育激励、物质文化激励等。以上两种激励措施的实施,使得农户的目标和政府的目标得到了统一。

(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1)农户的生态意识、生态行为以及生态制度和生态产业对农户经济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按照其影响的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生态制度>生态行为>生态产业>生态意识。农户的生产行为、消费行为、储蓄行为、风险决策行为以及新技术选择行为对于形成合理生态的农户经济行为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农户的生态意识以及其所处的生态产业环境对农户的生态行为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农户处在良好生态产业环境或是市场环境中,对于其形成保护环境、减少农业污染等的生态行为具有一定影响。并且通过提高农户的生态文明意识,可以改善其生态行为。

(2)当前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行为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激励力度不够,政府缺位时有发生,比如激励措施单一、激励错位,不符合农民需要,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缺乏,政府在宣传教育方面力度不够,缺乏技术推广,政府没有为农户提供相应的市场信息和销路,等等。

(3)在对激励机制的归因分析中,发现市场信息、龙头企业带动、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提高经济收入和降低风险等五个因素,是机制设计时所考虑的必要因素。政府补贴、提供小额低息贷款、环保设施、垃圾回收站、农村环卫队、示范户及示范点、文化活动中心、奖励、处罚及监督和环保政策等10个因素是机制设计时所考虑的主体因素。同时发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对新技术与新方法使用的抵触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也是农户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障碍之一。而民族问题因素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4)本课题研究构建的激励机制模型,虽然在构建过程中作出了一定的假设条件,比如政府的财政较为充裕、农产品的市场交易机制健全、农户是理性人、地方政府的生态观念较强等,但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模型构建的顺利。因为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与农户、环境与经济这两对矛盾而言,影响他们的因素太多,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假设。就其实用性而言,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同时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即随着假设条件的一步一步放宽,该激励模型将越来越贴近实际情况,其应用性也将越来越强,产生的作用也将更加明显。

(5)通过课题研究的激励模型,得出在该机制运行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户的目标与政府的目标达到统一,从而实现了农户、政府、经济、环境多方面的和谐统一。这是课题构建该机制的根本目的。

三、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该课题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户经济行为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关系的相关假设,并构建了农户经济行为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以云南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洱源和墨江为例,设计了调查问卷,运用SPSS17.0和Amos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模拟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关系的路径图。课题根据统计数据,对墨江(县)和洱源(县)的农户行为激励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查找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行为的激励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根据发现的问题和原因,运用激励理论,结合农户的实际需要,构建了新的激励机制方案与模型,并讨论了新的激励方案的运行模式,同时对激励机制外的其他因素进行了分析。

该课题研究可为宏观调控主体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也对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与优化农户经济行为,切实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课题构建的激励机制达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户的目标与政府的目标统一,从而实现了农户、政府、经济、环境多方面的和谐统一。

课题名称: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行为激励机制探讨研究

课题负责人:杨红娟

所在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主要参加人:杨 丽 官 波 傅 红 李 佳 陈 蕾

结项时间:2010年7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