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研究》简介

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研究》简介

时间:2022-03-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申 波首部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的专题研究《鼓语通神 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研究》一书,为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在项目组成员历时三年的努力下,本研究对云南相关民族的日常生活、重要节日、宗教祭祀进行了田野的追踪和广泛的访谈。
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研究》简介_云南省第十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成果简介

申 波

首部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的专题研究《鼓语通神 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研究》一书,为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在项目组成员历时三年的努力下,本研究对云南相关民族的日常生活、重要节日、宗教祭祀进行了田野的追踪和广泛的访谈。云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现象作为一种观念意识的象征符号,它的音响与作为“局内人”的云南各民族认知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各式鼓舞鼓乐的频繁呈现,构成了云南民族精神依托的核心构件,也构成了云南民族审美创造重要的标志性图示。

本著述立足云南文化“乐”的大背景,将研究对象置于云南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之中,运用综合的学科方法并立足多元文化观的价值取向,完成了地方性音乐“片断”的文本书写,从历时与共时两个层面构建了云南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体系,彰显了云南民族音乐书写的能力和权力,从而与以汉族音乐文化为中心的历史轨迹形成了相互的关照,以此构成了中华民族音乐图示的完整谱系。

本著述的文本书写既重视民族文化研究的整体观,又重视音乐学立场的比较观和价值相对观,即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在全面考察与挖掘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把云南民族的鼓乐现象作为民族歌乐的载体,并置于特定族群的社会文化系统中加以考察。在谋篇布局的书写中,首先,立足格尔兹“历史构成—社会维护—个体适应”的观察模式和瑞斯的“时间—地点—隐喻”的学术立场,对云南民族鼓乐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差异性的比较分析,从而在理论分析、学理探索和研究思路上,形成了云南民族音乐学研究内容的突破与创新;其次,把研究置于了一种共时性与历时性的视野中,通过跨文化的比较,使学术的视野从云南民族鼓乐外显的功能、制度、结构特征,通过书写的阐释,向鼓乐内隐的价值、情感、观念的心理结构的转移,从而实现了对不同民族文化生态背景下的鼓乐在民众心理产生的象征意义的描述,由于既有“近距离”的观察、问卷和访谈,更有“远距离”综合学科方法的指导,因此,保证了研究结论的说服力与影响力,更构成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