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中心学术辑刊《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已出版7辑。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2001—2010年,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全面推进基地的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及内部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圆满完成基地建设目标和各项任务,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第一轮和第二轮基地评估,在教育部2009年公布的全国学科评估中获得同类学科第一名。

一、主要成绩和经验

1.学科创新取得重大进展

(1)深化了传统研究方向,全力推动西南民族研究由“民族调查”向“民族学调查”的转变,全力提升田野工作的水平和民族学学科的核心学术产品——民族志的生产能力,推出《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书系·民族志丛书》。

(2)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着力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把东南亚民族调查研究列入新的学科增长点加以培育,开展了越南、缅甸、泰国、老挝四国的民族调查研究,以追赶国际民族学一流学科。

(3)凸显全球化背景下边疆民族的跨国流动与国家安全的论题。以获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边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西南部分”研究为契机,在云南、广西两省(自治区)的边境地区及其相邻国家进行调查研究,发表了被《新华文摘》等重要学术文摘全文转载的系列论文

(4)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民族调查研究。运用现代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展民族调查研究和文献资料存储,拍摄纪录片5部,启动“西南民族影像库”建设,收集与存储录像、照片、录音等数字化资料。

2.科学研究登上新台阶

(1)科研项目。10年间,此中心共获准科研项目立项151项,其中,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编写教材项目2项,基地重大招标项目23项,教育部一般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7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西南边疆工程”项目4项和“中国节日志”项目5项,云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6项,其他项目53项。

(2)科研成果。10年间,共发表学术论文401篇,其中在CSSCI上发表237篇;出版学术专著83部;咨询报告《西南地区毒品危害及其对策》被国家社科规划办编入《成果要报》;咨询报告《影响云南边疆稳定的热点问题及其对策》被教育部《社科专家建议》2004年第2期刊用,何明教授的咨询报告被评为2010年度教育部优秀咨询报告。

(3)学术奖励。10年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22人/次。其中,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4项;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2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3.国际国内交流合作频繁

10年间,通过各种渠道与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著名专家建立联系,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1)举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共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3次。

(2)举办国际著名学者学术报告会。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资源,诚邀国际著名学者到中心做学术报告。共举办学术报告会90场,其中国外著名专家的学术报告座谈会47场。

(3)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先后与泰国清迈大学、韩国岭南大学、越南文化大学、韩国文化财研究院、韩国国立庆尚大学庆南文化研究院正式建立了科研与教育合作关系;与联合国大学合作建立“文化与环境研究中心”,形成长期性、紧密型的合作研究和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

(4)频繁开展国际学者的互访。先后接待了包括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前任主席阿德兰和现任主席纳斯在内的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来访知名专家学者90余人次。此中心派人到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访问达58人次,到国外和境外学术访问时间超过6个月的有8人。

(5)编辑出版中文学术辑刊和英文学术辑刊。此中心学术辑刊《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已出版7辑。2008年3月,经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此刊入选CSSCI来源集刊,并为全国民族学学科唯一入选集刊。还创办了中心的英文学术年刊Review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in Southwest China(《中国西南民族学人类学评论》);创办学术集刊《田野》,专门刊登田野调查报告、田野经验反思和田野工作知识等内容的文章。

4.人才培养创新取得突破

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按照“厚基础、宽视野、重实践、促创新”的思路调整了课程结构,突出田野调查,加强管理力度,增加博士研究生预答辩程序等,使研究生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共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5篇、硕士论文8篇。

5.基地建设实现规范化

(1)队伍建设。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原则公开招聘研究人员。遴选出18名专职研究员、64名兼职研究人员,改变了人事制度逐渐趋同于常规科研机构的“铁饭碗”的格局。除了接纳了一批短期驻所研究人员外,目前接纳了分别来自美国、英国、韩国、越南4个国家6位为期1年的外籍研究人员和国内驻所研究人员6名。

(2)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办公用房4间、84平方米;新增图书2500余种、期刊35种,其中,增订外文专业期刊21种,购置外文专业图书243册;影视人类学实验室更新与添置设备12件套;修缮田野调查基地的设施设备,新增摄像机、照相机、电脑各8台;博物馆新增展品890余件(套)。

6.带动示范作用增强

此中心对云、贵、桂三省(自治区)的民族学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团队的建设、研究方法和学科方向的创新以及带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二、标志性成果

(1)尤中著的《中华民族发展史》,由云南出版集团晨光出版社2007年出版,共近500万字,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一部完整的、真实的中华民族史,于2009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陈庆德等著的《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突破了以往中国人类学研究方法和理论的诸多视角,在中国民族学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提出诸多具有原创性意义的理论观点,被多种著作和论文引用。

(3)瞿明安主编的《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从学科发展的实际出发,简明扼要地介绍与评述了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各个分支学科形成的背景、发展过程和现状、主要特点、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获云南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4)何明、洪颖著的《回到生活:关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反思》,发表于《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对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艺术人类学学科提出诸多具有原创性意义的理论观点,获云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何明主编的《新民族志实验丛书》,共10册,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至2009年出版,以日记体的形式对各村发生的社会文化记述,运用“主位”(emic)方法,从“本文化”内部视角对自己民族和村寨的社会文化进行叙述与评论,促进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建设。

三、“十二五”建设思路

1.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西南”、“边疆”、“民族”三个关键词进一步突出学术特色,围绕中国西南民族关系与文化多样性研究、东南亚民族宗教问题研究、边疆民族问题与边疆学理论方法研究、全球化背景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等4个方向做精、做深西南民族研究,开拓东南亚民族研究新领域,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边疆学理论体系,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品牌。

2.建设思路

(1)实现学科创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民族学和边疆学理论方法;把中国西南民族与东南亚民族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进行研究,创立包括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在内的“大西南”学术流派。

(2)建构思想智库:跨学校、跨区域、跨国家组建“大西南”学术研究团队,组织开展西南民族问题、边境地区发展、东南亚民族问题以及边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建成中国西南民族、东南亚民族的知识库和智力库,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处理相关民族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咨询服务。

(3)建设实验室和调查基地:进一步完善影视人类学研究室的设施设备和人员配备,使之成为中国高校一流的影视人类学实验室;进一步完善10个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基地的设施设备和运行机制,使之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发挥更大的作用。

(4)建设数据库:吸取国际学界对于田野工作和民族志撰写的理论反思成果,推动民族志研究方法的创新,完成影视人类学影片库、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信息系统、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数据库、西南民族影像库等4个数据库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