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中心研究人员向中央或省级有关部门报送的研究报告已有20余份产生影响。其中《中国民族概论》作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少数民族的首部著作,已列为高校民族学、人类学专业必修教材,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现在凉山发展问题已经引起国务院高度重视。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共建在中央民族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基地的使命是在中国少数民族研究领域构筑中国的政策思想库、学科前沿探索器、科研成果孵化和转换器、人才培养摇篮和学术交流平台,用新型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成果、精锐研究团队、综合信息平台和领先的人才培养机制,来搭建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以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中国的发展观和社会文化创新,成为中国的民族研究旗舰和世界民族研究的重镇。

此基地现有57名专兼职研究人员,5名行政编制。主要学术带头人有牟钟鉴、戴庆厦、祁庆富、杨圣敏、金炳镐、滕星、潘蛟、张海洋等教授。

此基地中英文网站、内刊《共识》及“少数民族学人创新工作室”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开放研讨凝聚共识,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的宗旨,努力在中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推动中国民族研究和民族事务管理改革创新的思路和行动,在文化多样性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下凝聚“从社会发展史到文化生态学”的社会转型共识。

二、主要成绩

1.拓展科研方向

2008年以前,此中心的研究方向为中国国情,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阐释和文化重建。重点领域方向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应用研究及边疆民族发展基层服务实践。此中心目前在这两个领域方向上的探索处于全国领先位置。2008年至今,此中心根据奥运会前后,西藏和新疆民族关系事件频频出警,中国的西部开发引起各地生态和民族关系恶化,国家急需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现实,把研究重点拓展到现实民族问题研究,推动民族工作改革创新,启动了“中国民族政策改革创新前沿”和“边疆发展中国论坛”两个重点项目,深度介入国家“十二五”兴边富民规划、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双向流动、城市民族工作改革创新领域。

截至2010年年底,此中心已在上述各领域方向设立23个重大科研项目。内容涵盖民族学、民族史、民族语文、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文化遗产、民族地区生态、民族法学、民族政策、民族教育、民族图书馆学、民族博物馆学等多学科。

总之,此中心的科研综合前沿和探索特色,项目和研究人员涵盖学科面广,立项课题特色优势突出,具有政策孵化功能。此中心研究人员向中央或省级有关部门报送的研究报告已有20余份产生影响。

2.出版一批著作

此中心已出版《中国民族概论》、《中国民族纵横》、《族群、文化与教育》、《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物质文化研究》、《阿诗玛研究论文集》和《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研究书系》(4本)等丛书70余部。其中《中国民族概论》作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少数民族的首部著作,已列为高校民族学、人类学专业必修教材,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注重创新

在理论上一是提出“参与式研究型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倡导学生参与教师的备课和研究项目,师生共同参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应用研究,在应用研究中体现学科价值,获得教育部二等奖;二是提出民族学人类学应用研究“两个保护一个维护”的理念:即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维护少数民族和弱势群体的权益;三是倡导中国西部边疆,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从社会发展史到文化生态学”的范式转型;四是在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文化生态结构提出各民族文化公平传承的理念。

在实践方面,利用地处首都北京,又跟各地少数民族有天然血肉联系的特点推行两项创新:一是聘请国内专家或招收外国留学生加入研究团队,侧重前苏联、东欧和来华的外国人状况和管理政策需求研究;二是在发展问题集中多发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创建非营利社会服务组织,推动社区服务和民族语言文化重建。三是创建“边疆发展中国论坛”,研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创新理念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研究。

4.服务社会

一是深度参与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与昆明市政府承办的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的筹办,会务组织和昆明宣言撰写工作,为保障大会顺利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国家民委和云南省政府表彰;二是由杨圣敏教授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做了专题讲座并完成国务院各部委委托的多次新疆民族知识培训任务;三是与国家民委共同承担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民族学导论》教材编写项目;四是组织各民族中青年老师组织应用实践团队,参与凉山彝族社会发展、西部水电开发中的少数民族移民补偿补助和安置政策体系、少数民族地区铁路建设项目的社会评估和少数民族发展计划制订。五是配合学校承担国家民委委托的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出色完成任务,得到国家民委好评。

三、主要经验

此中心经过长期探索,认识到只有做到“四个必须”才能充分动员发挥基地平台对于民族研究成果的整合提升凝聚打造功能:必须站在国家、世界和人类发展的政治高度,必须具有长远战略的深度(包括历史深度和全球广度),必须结合学校特长用好知识储备扬长避短,必须瞄准创新前沿就国家社会重大问题提供专业知识服务。

四、标志性研究成果

(1)民族学专业师生参与凉山彝族社区发展的实践成果报告。其核心内容是根据学科教学研究特点和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组织多民族年轻学者行动团队,在发展问题比较集中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师生参与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实践行动。这一参与式研究型的教学研究模式引起了四川省各级政府、学术界、新闻媒体、全国公益组织和国际慈善组织的关注,吸引数百万元资金持续开展10多个研究和实践项目,同时使近百名当地知青和高校本科生、研究生在服务中得到就业培训。现在凉山发展问题已经引起国务院高度重视。此基地认为这项创新服务模式具有在边疆民族地区和全国高校推广的潜力。

(2)发起和承办了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和国务院民族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边疆发展中国论坛2010:发展方式变革与机制创新”,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搭建战略研究和决策咨询平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安边睦邻能力,提高了此基地在中国少数民族研究领域的创新性和影响力。

(3)在主管副校长牵头组织下,协调全校各院系承担国家民委委托的“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并圆满完成任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向国家决策输入创新资源找到了有效路径。

五、“十二五”建设思路

此基地将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机制更新观念,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凝聚共识推动发展方式变革和社会转型,在继续开展民族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开发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国家战略目标和边疆民族发展需求的重大现实,重点推进在学科创新理论指导下的实证对策研究和成果转化,重点推动三个领域的创新攻关:一是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国情研究,二是拓展边疆民族发展和政策创新需求研究,三是开展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少数民族工作体制创新研究。此基地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是瞄准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生态、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五大文明建设,优先设立重大科研课题并开展重大学术活动,持续办好年度性的“边疆发展中国论坛”,力求以此为工作平台,为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需求而联合社会各界共同研讨策划积极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百年工程”立项,力争产出标志性成果,并在此过程中创新知识生产机制,促进研究成果向国家政策和社会行动转化,形成本领域具有一流创新力影响力的民族政策思想库、成果孵化与转化器、人才培养摇篮、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和政府、学界、企业和边疆边民间的学术桥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