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发“中国金融数据研究中心”为拓展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系列研究紧密结合中国转型期金融、保险等领域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其中对中国转型期的金融安全、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等研究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中国转型期农村金融体系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银行论》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自2000年获教育部批准成立以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和学校的领导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建设目标,在构建有特色的中国金融理论研究体系、科研体制改革与创新构建发展平台、队伍建设、重大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

一、总体情况

10年多来,此中心充分发挥了国内学科龙头的作用,推动金融学科建设,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带动了科研机制改革和创新,成为具有发展金融理论和解决经济金融重大问题、综合研究能力强、国内领先的重要金融学术研究基地;形成了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的科研运行机制;以其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学校各个科研机构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和声誉。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金融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10年间,中心在发展转型金融理论、金融学说史等重大研究方向的同时,着力理论联系实际和跨学科研究的方针,承担了各类课题100多项,成果丰富。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9项,教育部课题26项,其他省部级课题51项,国际项目2项等。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财贸研究》、《世界经济》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0多篇;完成研究报告100余份,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出版《中国金融论坛系列丛书》,《转型期金融研究丛书》等专著70多部,译著和教材20部。

(二)金融高层次人才培养

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已形成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在内的培养体系,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2000年以来,中心独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各200多人,培养博士后20多人,形成了显著的培养特色:以跨学科联合培养为核心的双导师制;吸收研究生特别博士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培养科研能力;与金融部门联合培养等。中心与中国银监会法规部、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上海期交所等签定了合作培养协议,并已实施。人才培养国际化也进展良好,2007年与日本冈三证券有限公司签定了研究生赴日研修协议,实施效果良好。

(三)金融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

(1)10年来,创办并举办八届学术会议“中国金融论坛”,成为我国知名的金融学术品牌。中国证监会前主席刘鸿儒、周正庆,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吴晓灵、时任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尚福林等曾参加过论坛。中心还举办了数次国际会议:现行货币政策问题国际研讨会、德中货币政策国际研讨会(第三届至第九届)、三井住友海上—西南财大研讨会(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首届保险业财务与会计国际研讨会等;10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银行家论坛”、第六届“中国金融学年会”、“中国经济安全论坛(2010)”等。《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内知名媒体多次关注和报道中心的学术交流。

中心积极开展形式丰富的学术交流,举办高质量学术讲座100多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教授、世界银行副行长克雷恩博士、弗里德曼·本杰明教授、罗纳德·麦金农教授、波兰前第一副总理Kolodko博士、张五常教授等曾应邀到访交流。国内著名经济学家黄达教授、吴念鲁教授、夏斌教授等都曾到访讲学。中国银监会王华庆纪委书记、招商银行马蔚华行长、中国农业银行张云行长等多位实务界知名人士到访交流。中心研究人员应邀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交流200多人次;出国交流考察和合作研究40多人次。

(2)资料信息建设。中心成立以来,坚持组织编写金融学术文献系列《中国金融年度研究报告》、《金融学术动态》(加入教育部电子期刊网)和《金融文献译丛》,深受国内金融学科科研教学人员好评。

中心与校图书馆合作建设的“中国金融信息港”,从事国内外金融信息资料的整理、集成和加工。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发“中国金融数据研究中心”为拓展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心的金融实验室建设也取得重要成就。2008年,中心获批准建立“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川科基[2008]4号),为我校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四)科研体制创新

(1)探索和尝试包括制度建设创新,如中心主任负责制,驻所研究制度,学术休假制度,科研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2)在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中心试图破解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难题,经验和做法有:立足行业背景,整合行业资源,争取更多的合作与支持,为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台。中心强化了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的传统合作关系,并取得实质性的支持;与中国银监会法规部、中国进出口银行等签定合作协议;与中国证监会、券商的合作还在联络中。2005年,联络了一批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有关金融机构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在北京成立了“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政策与实务研究所”,建立中心多层次、互补性的研究架构,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一)转轨期中国金融理论与实践系列研究

该系列成果由《转型期金融研究丛书》系列专著、研究报告和论文构成。专著有《中国经济转型时期金融安全问题研究》、《中国金融风险研究》、《中国转型期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转轨时期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研究》、《中国转型期农村金融体系研究》、《中国转型期国际收支研究》、《转轨时期中国经济与金融改革:回顾与展望》、《转型经济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研究》、《转型时期的中国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与政策》等10多部;研究报告《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及其配套政策研究》、《中国寿险监管制度的理论与政策研究》等;论文《中国渐进改革成本与国有银行财务重组》(载于《经济研究》)等。系列研究紧密结合中国转型期金融、保险等领域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其中对中国转型期的金融安全、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等研究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

该系列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0多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成为中心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中国转型期农村金融体系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银行论》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二)金融学说史研究

(1)《西方货币学说的新发展》(陈野华,专著)整理了从货币经济论到金融经济论的西方货币理论发展轨迹,对金融经济学研究思想的积累和整理,清楚展示西方货币理论发展全过程。

(2)《当代中国金融思想史研究》(邓乐平,研究报告)。本课题在三方面有突破:一是,系统性;二是,理论性;三是,真实性。从货币、银行、证券、外汇出发,通过实践者、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研究者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与总结中国金融五十年发展的学说史。

(三)跨学科研究

中心整合学科优势力量,组织了包括保险及社会保障、金融数量分析、网络金融和虚拟经济、金融法学等跨学科研究,注重以国际通用研究范式,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转轨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和保险)业发展中的数量规律与特征,初步形成了与研究方向相结合的实证分析研究特点,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网络银行:电子货币与银行监管”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等;教育部课题“金融全球化——中国安全的法律保障”等研究,在相关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其中若干研究被认为是原创性成果,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

四、中心“十二五”建设思路

中心将进一步强化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研究特色鲜明、国际化建设成效明显、自身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努力把中心打造成为金融研究领域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基地。

中心坚持“原创理论研究、智库、高端人才培养”的定位,重点在以下方面努力:

1.加强中心科研体制机制创新

建立开放式的研究机制,整合校内外和国内外的优秀研究资源;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创新。

2.找准研究特色,产出高层次学术研究成果

“十二五”期间,重点突出四个领域研究:中外金融思想、理论与学说研究;中国金融风险、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问题研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城乡统筹发展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研究。

3.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4.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5.强化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

立足高端,建立与“一行三会”、人大财经委、主要金融机构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服务当地,积极参与中国西部地区金融经济发展;增强在重大实践问题上的话语权

6.大力推动国际化进程

与国外合作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搭建国际学术团队;派出师生赴海外高校进修、实习;请海外教授或专家来参加学术会议或讲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