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成立于1984年3月,重新组建于1999年9月。2004年11月26日,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通过工作站的实地调查和学术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西南地区的民族教育,提供最为翔实的资料和学术研究成果,把握西南民族社会和谐度。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成立于1984年3月,重新组建于1999年9月。2004年11月26日,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此中心自建立以来,依托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民族特色教育学科建设”为轴心,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以科研项目为平台,形成跨学科研究团队;同时,积极整合研究资源,对西南民族教育、心理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社会发展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依托田野工作站,形成教学、科研互补互进格局,搭建起了西南民族多元文化与教育发展研究特色平台,为西南地区民族教育的推进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总体情况

此中心立足西南教育发展实际,从多文化、多发展类型的学术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出发,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课堂教学等设在了“田野”,建立了以田野考察为中轴,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料信息建设、学术交流、咨询服务等为依托的“一花五叶”模式。

目前,已建有重庆秀山、酉阳,云南贡山、大理、勐遮、保山,贵州从江,四川阿坝,凉山昭觉,贵州荔波,广西钦州11个田野考察工作站。工作站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独特性、传统性、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族际互动的广泛性等特征。通过工作站的实地调查和学术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西南地区的民族教育,提供最为翔实的资料和学术研究成果,把握西南民族社会和谐度。通过对若干工作站的长期定点追踪调查,深度发掘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资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西南研究范式。

从学科性质来讲,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其学科的综合性、复杂性、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研究学科、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的立体交叉的特点。此基地围绕“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民族特色教育学科建设”,从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宗教学、生态学、区域发展研究等多学科的领域介入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的研究。以项目实施为基础,初步搭建西南民族多元文化与教育发展研究特色平台,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西南研究新兴交叉学科。

“十一五”期间,此中心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形成了更广泛的国际联系,将西南文化的研究推向国际。多次召开以民族教育与心理为主题的全国性和国际学术会议;与英国女王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办学与研究项目;基地研究人员多人次应邀分赴英国伦敦大学、越南国防大学、日本京都市等地进行学术和文化项目交流;基地亦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中心讲学和主持重要的学术活动,其中,应邀在此中心工作两年的客座教授大卫·拉姆斯登(David Paul Lumsden),因在此中心工作期间的卓越成绩,荣获2007年度重庆市政府“三峡友谊奖”、2008年国家“友谊奖”。

在图书资料和信息化建设方面,西南研究数据库建设已粗具形态,资料涵盖地域广、涉及学科领域多。资料主要来源于研究中心师生多年来田野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和潜心研究的成果,具有原创性和较高的科研价值。已完成“教育学在线”网站建设,并使之成为本学科领域的专业性网站,在同行业中产生较大的反响。十年来,此中心在资料库建设上的总投入达350余万元,已完成现有资料的归类整理工作,拥有专题资料库和图书室及阅览室,目前基地图书资料室有中文藏书11160册,外文藏书2000册,中外文报刊230多种。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十一五”期间,此中心在CSSCI类期刊发表论文共计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5部。这些成果具有鲜明的西南地域特色、学术影响较大,并且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期间,还承担了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法》(草案)起草及学校法律制度研究;承担教育部法制办重大委托项目“完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研究”;承担教育部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地方高校在高校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以外,还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6项、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1项。

总结此中心建立以来的建设和发展,其特色在于:立足于西南民族地区立体多样的自然生态,独特、多样的人文资源探索教育本质与意义;建设辐射整个西南,涵盖不同自然、人文环境、生计类型和社会发展程度的立体田野工作站网络,通过扎实的田野实践,重点关注民族文化、个体发展、教育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及现实问题;打破固有的学科壁垒,综合采用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文化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视角,实现民族教育研究与民族心理研究的实质性融合;独创“一花五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践“教育理论训练与人类学考察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的研究成果,如张诗亚教授“关于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中推进‘更新工程’的建议”被教育部采纳,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吴晓蓉“教育,在仪式中进行——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张学敏“论贫困地区教育投资体制的问题与改革——教育投资宏观调控与教育成本补偿体制建构研究”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反映此中心研究特色的系列丛书《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丛书》(第1、2辑),每部专著都以田野考察和跨学科研究为其特色,有各自的研究主题,却又相互融通。

(3)张诗亚教授“回归位育——汶川大地震周年祭之教育反思”(发表于《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9期)。此文在2008年7月28日至29日举行的“灾区教育重建高层研讨会”、2009年12月30日举行的“社会应急机制下的教育反思”等学术会议上引起广泛的关注,对于震后教育重构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为相关论题的学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紧密围绕学术前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大问题,结合地方与民族社会的发展要求,在今后五年里,将工作重点放在教育如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问题研究上来。通过扎实的田野实践,挖掘西南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研究民族文化与教育共生、共谐的发展模式,探寻以教育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途径。

1.保证科研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

(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围绕科研主攻方向,整合学科资源与科研力量,组建具有较强研究实力和服务能力的科研团队。

(2)依托田野工作站开展科学调研。立足实地调查,建立长期蹲点、定点跟踪的研究制度和方法,避免散点式、表面化、短期性的研究方式;以民族社会整体为出发点,将多学科理论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民族教育研究与心理研究显现出实质性融合和有机互渗,实现研究视角的创新。

(3)加强数据库建设。项目研究要充分利用数据所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及数据库所反映的西南民族文化的动态过程,开展科学、有效的研究工作。

(4)产出标志性成果。督促专、兼职科研人员,围绕重大项目开展科学研究,保证产出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

2.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其他方面的措施

围绕重大项目开展科学研究,产出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基地将在“十二五”及未来更长时期内在如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进一步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和管理;加强基地网站和学术刊物建设,为研究提供保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推进学术高端对话;继续加强田野工作站点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