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院从建院之初,就非常重视传媒学子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列入学院的核心课程。2012年,学院新闻传播学学科被评为重庆市重点学科,新闻学专业获批重庆市特色专业。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_川渝新闻传播教育35年

一、发展沿革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是西南大学百年办学历史上充满活力的年轻学院。20世纪80年代初期,原西南师范学院的何崇文、董小玉等教师开始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的教学;1993年,原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设立新闻与影视学培养方向;2001年,正式开设新闻学全日制本科专业。2006年4月,应时代和学科发展之需,由原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原西南农业大学信息中心部分专业联合组建而成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揭开了学院发展崭新的一页。首任院长是全国写作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新闻传播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董小玉教授。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化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先后与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英国格林姆斯比学院等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学生互换关系,先后聘请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Tim Gleason教授、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赵月枝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张振华教授、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北京大学龙协涛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四川大学蒋晓丽教授等30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先后支持8名专业教师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访学。自2005年以来,学院共有46名学生赴国外(境外)名校交流和实习,占学生总人数的6.5%;有67人赴国外(境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继续深造,占毕业总人数的9.5%;学院先后接收来自尼日利亚、泰国、越南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留学生20余人。

二、教学情况及教学改革

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三个本科专业,开设了180余门、涵盖“文、理、艺”的专业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充分的保障。同时,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现传媒学子的分类指导、分类培养,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

第一,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坚定社会主义传媒人才培养导向。

学院从建院之初,就非常重视传媒学子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列入学院的核心课程。同时,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院长董小玉教授是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的专家,学院骆鹏、邹琰副教授参与了教育部、中宣部实施的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的“千人计划”。在此基础上,学院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恩格斯新闻原典导读等课程,每一年都组织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先后举办了“‘走转改’未来记者大讨论”“群众路线媒体实践大讨论”等活动,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业界马克思主义新闻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素养。

第二,推动教学理念革新,彰显“开放·融合·实践”的新理念。

学院完成了2006年、2008年、2010年、2013年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承担了重庆市本科教学重大教改项目,开放教学体系,融合专业课程,强化实践教育,支撑全媒体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库搭建、双梯队师资团队建设及三级化立体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全景化新闻生产能力,彰显“开放·融合·实践”的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学院的精品课程和国家视频公开课都获得了零的突破,写作课程获得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14年国家视频公开课建设项目,学院新闻采写教学团队被评为重庆市市级教学团队。2012年,学院新闻传播学学科被评为重庆市重点学科,新闻学专业获批重庆市特色专业。学院在2007年、2013年两次获得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三,加强资源整合,形成传统媒体教育与新媒体教育互融的学科特色。

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学院在坚持新闻采写培养特色的同时,将纸质、影像、电子资源进行整合,建设有效的课程资源库,构建融合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出版新闻传播实战案例丛书,建设教学影像资源库和新闻传播教育资源网,构建全媒体化的多元课程资源。同时,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对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的内容开发与制作研究,与华龙网、腾讯·大渝网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教学相长中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运营模式,培养既具有现代传媒素养、新闻采写能力,又掌握新媒体技术、具有浓郁人文情怀与人文精神的现代社会需要的传媒人才。

第四,突出新闻采写理论与实践,打造精品化的教材特色。

学院一开始就重视教材建设,主持与主编国家级教材多部,主编多套新闻传播书系,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与社会效益。董小玉教授系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专家组核心成员,主编国家级“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现代写作教程》、“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实用写作训练教程》、“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写作教程》、国家级新课程标准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等。尤其是《现代写作教程》发行量达80余万册,被专家学者和专业教师广泛认可。学院教师在省级出版社出版教材20余部,包括《挑战传媒·新闻与传播书系》(共8本)、《现代传媒书系》(共16本),形成了比较合理的传媒教材体系。

第五,搭建实践平台,突出传媒技能的实战特色。

为提高传媒学子的实践动手能力,学院搭建了课堂(实践实训课)、校内(校电视台、广播站、学通社、《传媒视点》)、校外(实践基地)“三级”实践平台,真正落实“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实践教学宗旨。尤其是成立于2006年10月27日的学生媒体栏目《传媒视点》,其策划的大型生存体验报道《25元过一周》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董小玉教授主讲的“书报刊阅评”,将学生评析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多练笔、多写作,先后出版了《光影中的人生:“80后”影评鉴赏》《中国散文名篇赏析》《书的味道:点评80后读书笔记》《清荷淡淡情思悠悠:80后散文赏析》等师生评论集,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从2006年到2015年,《传媒视点》十年间共拍摄各类作品200余部,达一万余分钟。同时,学院在四川金熊猫国际电视节、科讯杯DV大赛、齐越节朗诵比赛、夏青杯朗诵比赛、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主持人大赛、世界旅游小姐大赛中捷报频传。2013年,新闻传媒学院研究生与本科生组成的“传媒之眼”获得“青年人中国梦”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一等奖,为校园文化增添了一道新的亮丽风景。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三个专业在“高理论性与强实践性”的培养思路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香港大公报》《美国侨报》以及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报刊与网站上发表作品10000余篇。学生社会调研成果《山城棒棒军生存状态调查》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有些学生成为人民网、凤凰网的专栏作家。学生多次获得世界华人报业协会奖学金、南都奖学金、凤凰网十大名博主等荣誉。不少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安徽日报》等传媒机构的中坚力量。

三、师资力量及招生就业情况

教师是高等学校活动的主导,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院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学质量,制定了各种政策,为教师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该学院师资队伍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性强。目前,学院现有教职工44人(含退休教师1人),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人,在读博士6人,具有博士后经历4人;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4人。学院现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1人,重庆市名师1人,重庆市学术带头人2人,全国专业学会副会长2人。董小玉为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新闻学学科技术带头人、全国写作学会副会长,虞吉是重庆市电影学学科技术带头人。

学院采取“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学科发展策略,已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三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180人左右;有新闻传播学、戏剧影视学(与文学院共建)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授权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有传媒文化教育、传媒产业教育、艺术美学、语文课程教学论等4个博士培养方向。截至2014年9月,学院有在校本科生722人,硕士研究生234人,博士研究生25人,留学生6人。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在学生培养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成为选美舞台的佼佼者,成为世博、亚运大型活动的服务者,成为主持人舞台上的朗诵者,成为各类比赛中的活跃者,获得了喜人成绩:

2007年,2007级赵晓颖获得世界旅游小姐华中赛区冠军;

2008年,2006级王浚霖获得“富春杯”全国大学生演讲(辩论)大赛一等奖;

2009年,2006级李应杰获得2009年“横店影视城”杯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二等奖;

2010年,2009级聂艾歆获得上海世博会重庆馆形象大使暨重庆小姐比赛冠军;

2012年,2010级郭艺帆荣获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和平大使总决赛季军,2009级赵怡然获世界旅游小姐西南赛区总冠军;

2013年,朱博文、郭艺帆、张皓月、周子恒的《川江号子》获“第十五届齐越朗诵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二等奖,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采访了获奖同学;

2014年,201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岳丹阳获得2014年度环球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中国总决赛冠军,以及世界前五强;

2014年,201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卢俊雅获得“中国·高邑·千秋杯”全国大学生演讲大赛一等奖。

建院以来,该学院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毕业生活跃于各大传媒机构、影视文化传播公司和国有企业,比如重庆日报的新闻评论员侯金亮,中新社的记者谈笑,中央电视台的编导樊浩,湖北卫视的主持人赵怡敏,重庆电视台的少儿节目主持人张超、吴多,安徽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吴艳艳等;先后有100多名毕业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有100多名同学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高校留学。他们正以青春的活力、睿智的思想、火样的激情弹奏着动人的青春之歌,播撒着梦想的绚烂芬芳!

四、科研情况

高校的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的根本性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学院坚持“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科研成果较为丰硕。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广电总局项目2项,重庆市纵横向项目40余项,承担重庆市教改项目4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总计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核心论文200余篇。教师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重庆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建有新闻传播研究中心、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大后方电影研究中心、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机构,形成了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两个科研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一)新闻传播学

1.研究团队成员

该团队以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董小玉教授为方向带头人,陶红、韩敏、刘丹凌、代玉梅、秦红雨、王敏、邹琰、崔丽、张文娟、钟颖、庄稀海、张秋丽、孙燕、郭好、李应杰为团队成员。该团队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含特聘副教授)9人,讲师及助教4人。团队成员既有毕业于国内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的,也有来自德国不来梅国际大学等海外高校的,具有比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2.研究团队的研究特色

第一,媒介形象与社会发展研究。该方向关注媒介形象与社会的互动,研究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及弱势群体生存现状,探析传媒在形象塑造和传播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媒介形象流变研究”(董小玉,2009年)、“‘十七年’时期女性媒介形象研究”(韩敏,2008年),重庆社科项目“以重庆卫视‘中国红’为例,研究重庆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董小玉,2010年)、“重庆电子景观与城市文化建构研究”(秦红雨,2013年)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争鸣》《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4部,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研究优势。

第二,新闻写作实践与理论研究。该方向探析全媒体时代新型采写方式、多元化信息表达形式、“全景化”报道模式,为全媒体新闻采写机制的创新提供学理支撑。先后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1项,全国大学生通识精品课1项,获得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和研究生重大教改项目各1项,主持的“实用·审美·交流:建构高等院校现代写作教学体系”“开放·融合·创新——建构新媒体时代新闻采写实践性教学体系”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国家级教材3部,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

第三,媒介素养与传媒教育研究。该方向关注西部农村青少年、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研究媒介对青少年知识构成和价值观的影响,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项目团队先后获得全国“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西部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模式研究”,教育部项目“西部地区新农村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董小玉,2006年),重庆市社科项目“大学生媒体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董小玉,2006年)、“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董小玉,2008年)、“大众传媒与公众表达——从媒体技术透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刘丹凌,2008年),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文章15篇。

第四,国际传播研究。该方向针对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比较国内外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得失,深入挖掘国际新闻文化的政治经济学根源,为国际新闻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提供对策。团队成员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影像传播与中国形象研究”(刘丹凌,2010年)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从新感受力美学到资本主义文化批判——苏珊·桑塔格思想研究”(刘丹凌,2007年)、“汉语国际推广教师管理制度研究”(张文娟,2008年)等2项,发表学术文章10余篇。

第五,地方文化的传播研究。该方向以西南地区蚕桑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地方文化的历史传播形态与当代意义,为提升西部地区文化的竞争力和传播力寻找有效路径。团队成员先后获得重庆社科项目“统筹城乡视野下重庆‘两翼’蚕区经济文化发展模式研究”(陶红,2010年)、“现代农业技术传播体系研究”(陶红,2012年)2项,获得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在《民族研究》《社会科学战线》《蚕业科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

(二)戏剧与影视学

1.研究团队成员

该团队以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虞吉教授为带头人,袁智忠、涂涛、骆鹏、赵剑、付筱茵、何晓燕、刘小霞、伍梅、王命洪、毛春、张伟为团队成员。

该团队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学缘结构合理。

2.研究团队的研究方向特色

第一,早期中国电影的历史形态与当代意义。该方向通过梳理早期中国电影的历史事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以及传播形态,阐发其当代意义,为提升中国电影叙事和传播能力寻找有效路径。团队成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后方电影史”(虞吉,2007年)1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

第二,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该方向通过研究影视作品的道德价值和伦理问题,来思考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和整合教育。团队成员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电视剧海外营销与传播研究”(何晓燕,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新时期影视作品道德价值取向及影响研究”(袁智忠,2008年)、“影视教育与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合研究”(赵剑,2010年)2项,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新世纪电影批评价值取向的伦理性研究”(袁智忠,2011年)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

第三,新媒体、媒介融合与民族信息资源开发研究。关注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民族文化的数字化抢救与保护、多媒体字源识字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民族地区信息生态的平衡与建设,为西南民族地区信息资源的保护、开发与整合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团队成员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研究项目“西南民族多媒体字源识字教学研究”(涂涛,2007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新途径——原生语境再现多媒体字源识字教学研究”(涂涛,2009年)、“西南民族文化与教育之影像人类学抢救研究”(虞吉,2009年)等3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

第四,当代影视文化批评与地方影视文化现象研究。对当前国内外的影视文化现状进行分析和批评,着重探讨重庆地区的影视创作和文化现象,从历史、题材、产业、城市形象、价值观、文化传播等多个维度予以关注。团队成员先后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印度商业电影研究”(付筱茵,2009年),重庆社科项目“影视文化传播与重庆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袁智忠,2006年)、“重庆本土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袁智忠,2011年)、“重庆电视剧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何晓燕,2013年)、“重庆电视发展史(1981—2013)研究”(何晓燕,2013年)、“当代电影中的‘重庆’形象与重庆城市形象的建构及传播研究”(刘小霞,2012年)等,出版专著2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余篇。

横向项目是学院联系社会的桥梁,是学术研究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建院以来,教师们承担了新课改新课标教材、广播电视文化、媒体传播、桑蚕文化等横向项目。横向项目主要来源于重庆市委宣传部、复旦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发改委等。既有专业水准较高的传媒公司,又有其他高校及研究机构;既有面向全社会的优质图书出版社,又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体现了项目来源多元化、涉及行业多的特点。此外,还有一些横向国际合作项目,体现了学院“开中外视野、立时代精神”的办学理念。部分横向项目如下:

2006年,陶红承担巴蜀蚕丝文化研究项目,获得经费3.0万元;

2008年,董小玉承担中等职业教材语文系列项目,获得经费1.3万元;

2009年,董小玉承担国家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研究,获得经费30万元;

2009年,刘丹凌承担复旦大学“211”工程“中国当代社会变迁与大众媒体”子项目,获得经费1万元。

2010年,陶红承担蚕丝文化区域传播研究项目,获得经费10.0万元;

2010年,董小玉承担国家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研究,获得经费30万元;

2011年,陶红承担蚕桑文化区域传播研究项目,获得经费3.0万元。

2011年,董小玉承担国家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研究,获得经费30万元;

2012年,虞吉承担广电纪实传媒项目,获得经费0.8万元。

2012年,董小玉承担国家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研究,获得经费30万元;

2013年,董小玉承担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适切性研究,获得经费0.5万元;

2013年,董小玉承担国家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研究,获得经费40万元;

2013年,董小玉承担新课改下西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获得经费0.4万元;

2013年,董小玉承担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批读文设计研究项目,获得经费0.4万元;

2014年,董小玉承担国家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材修订研究,获得经费40万元。

学院的横向项目体现了多层次、多行业、国际化的合作方式,凸显了学院专业特色,为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提供了学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五、获奖情况

1997年,董小玉主持的教学项目“建构师范院校开放式的多元化写作教学体系”,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人员有董小玉、何文中、虞吉、周维群、陶红。

1997年,董小玉主持的教学项目“建构师范院校多元化的写作教学体系”,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人员有董小玉、何文中、虞吉、周维群、陶红。

2007年,董小玉主持的教学项目“实用·审美·交流——建构高校现代写作教学体系”,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人员有董小玉、虞吉、陶红、骆鹏、陈科。

2009年,董小玉主持的写作课程获得2009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

2012年,新闻传播学学科被评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2012年,新闻学专业被评为重庆市特色专业。

2012年,董小玉主持的教学项目“开放·融合·创新——建构新媒体时代新闻采写实践性教学体系”,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人员有董小玉、虞吉、陶红、韩敏、刘丹凌、秦红雨、毛春。

2012年,新闻采写教学团队被评为重庆市市级教学团队,获奖人员有董小玉、袁智忠、陶红、韩敏、刘丹凌、骆鹏、秦红雨、代玉梅、邹琰、毛春。

2014年,董小玉主讲的写作课程获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2014年,董小玉主讲的书报刊阅评课程获全国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

六、今后发展方向

学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根据《西南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构想,立足重庆,面向西部,确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院将坚持“开中外视野、立时代精神、办特色教育、育传媒人才”的办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育、教学为抓手,以科学研究为动力,进一步打造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学科,构建“文、理、艺”相融合的学科体系;

学院将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授权点为基础,以重庆市新闻传播学重点学科、重庆市新闻学特色专业为亮点,提升学科影响,力争实现重庆市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零的突破;

学院将以“高理论性+强实践性”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思想品德良好,具有“四大一强”,即大文化、大艺术、大制作、大营销、强专业的传媒人才,努力将学院打造成为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西部传媒教育高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秦红雨 撰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