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职业外交的特殊规律

职业外交的特殊规律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来说,职业外交的特殊规律包括四个方面。除外交官个人人身安全和财产等享有某些特权和豁免外,不能从事其他为驻在国法律所不容的活动。一旦违背外交原则、规范和法律的行为出现,驻在国有权将外交官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并限期驱逐出境。因此,只要一国的职业外交代表仍然在驻在国履行外交使命,就意味着两国外交关系是正常的,也是两国关系发展所共同需要的。

三、职业外交的特殊规律

在当今外交体系中,职业外交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前面提及的外交理论和外交规律基本都以职业外交为适用对象。为更清楚地了解职业外交,此处进一步作出明确概括。具体来说,职业外交的特殊规律包括四个方面。

1.职业外交是最守规矩的外交

虽然常设性的专业化外交在封建时代已有先例,但绝大多数外交16世纪后才发展起来。直至18世纪,大多数国家才出现大量频繁从事外交事务的职业外交工作人员(国内的以及驻外的)。(24)这一职业外交体制目前在世界各国大多得到普及,外交官也从不固定的其他官员逐步确定为职业外交官。职业外交是现代国家的代表,不能随领导人和部分集团的利益变化而变化。1625年,荷兰国际法学家格劳修斯以自然法为理论基础,阐述了无须各国特别同意的国际法规则,对当时的各种外交行为作了尽可能的规范。此后,国际法和外交规范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由于外交工作在性质上毕竟属于代表国家的严肃政治行为,要符合国家的明确法律并遵守国际法的相关准则。因此现代外交运行过程中,无法否定和排斥正式外交代表机关的法治化和规范化逻辑。法治化和规范化是职业外交最鲜明的特征。

同时,职业外交是国家间对话的和平使者,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关系是外交的核心追求,遵守约定、履行承诺是外交得以展开的前提条件。尽管不能排除一个国家派出外交代表有追求私利的动机,但从该国打算通过派出外交代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目标那一刻起,外交代表们的确是以承诺严格按照普遍接受的外交原则和规范为前提的。职业外交官不同于谍报人员,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公开的,获取方式是合法的。除外交官个人人身安全和财产等享有某些特权和豁免外,不能从事其他为驻在国法律所不容的活动。一旦违背外交原则、规范和法律的行为出现,驻在国有权将外交官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并限期驱逐出境。一旦此种事情发生,就意味着两国职业外交面临严重危机,甚至导致失败。因此,只要一国的职业外交代表仍然在驻在国履行外交使命,就意味着两国外交关系是正常的,也是两国关系发展所共同需要的。

2.职业外交是追求国家利益和建立相互信任的外交

毫无疑问,国家利益是维系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主导职业外交的根本原理是以国家利益为轴心,一切职业外交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一个国家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这是现代职业外交的铁律。相比之下,遵守各种规矩是职业外交的外在形式,谋求利益才是职业外交的内在本质。尤其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处于无政府状态,存在严重安全危机,在没有一个世界政府维持秩序的情况下,每个国家都信奉“自助”原则,在外交中恪守国家私利最大化原则,把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外交的根本行动方针。在现代外交看来,国际社会不可能存在利他的外交,任何国家都是自私自利的,甚至认为国家利益是权力决定的,外交与“普遍的道德意义无关”,“普遍道德原则不可能以其抽象的普遍公式应用于各国的行动”。即便是霸权国家,职业外交的原则也是追求“权力最大化”。(25)

尽管如此,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仍是努力寻求建立相互信任关系。早在18世纪初,法国外交思想家卡利埃在《外交的艺术》一书中就指出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他不止一次反复宣称,不管各国有多大私利,欧洲的统治者们在许多方面是捆绑在一起的,在成功追逐自我利益时,是相互依赖的。建立国家间的相互信任是常驻外交使节的艺术。(26)为能够实现国家利益和执行外交政策的使命,职业外交官往往需要在两国的竞争性利益和合作性利益中“走钢丝”。此种走钢丝的艺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平衡本国利益和他国利益。面对任何一个外交问题,一名职业外交官应当首先把该问题放在本国的国家利益天平上称一称,然后再把该问题放在对方国家的国家利益天平上称一称,最后从比较两国国家利益的优先次序上努力寻找达成妥协的合作机会空间,此种平衡国家利益的思维已成为各国职业外交官的外交文化习惯。二是平衡国家利益和国家声誉。国家利益十分重要,国家声誉也不能漠视,一个国家落个“经济动物”的恶名,不利于长远国家利益。因此,一名职业外交官还必须通过各种巧妙的修辞努力寻求一个既能实现国家利益又能成全国家声誉的两全其美之策。三是平衡坚持原则与策略灵活。职业外交官是外交政策执行者,外交授权极其有限,只能在授权的原则框架内行事,自由裁量权很小。然而,要想实现国家利益和目标,不作任何妥协和让步也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职业外交官在原则坚定和策略灵活中拿捏火候,在外交授权和抢抓机遇中掌握分寸,在秘密外交与公开外交中灵活机动,尽可能实现本国外交政策的意图和目标。总之,伟大的外交家往往是伟大的平衡手,善于从复杂的竞争关系中找到两个国家开展各种合作的妥协点。职业外交一切平衡的努力说到底不过是逐步建立两国政府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只要此种信任关系确立起来了,基于未来预期的外交合作就有望达成。

3.职业外交是以科学精神为指导的外交

外交和科学原本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迄今为止仍然有人鄙视外交无学,外交被更多人看作外交官谈判和交往的艺术,根本没有什么值得深究的学问。在历史上,贵族、僧侣和将军等特殊阶层垄断外交领域,几乎毫无外交知识背景和从政经验的人均可以从事外交,让人们很容易产生外交不需要科学的印象。在这一从古典的传统宫廷外交向现代职业外交转型的过程中,科学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核心是合理性、合规律性和普遍适用性的精神。认为科学精神是现代外交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强调如果没有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蕴含的强调科学的精神,现代外交就无从谈起,就无从打散笼罩在传统外交范式上空的宗教信条、宫廷利益观念和碎片化治理氛围。在长达五个世纪之久的历史发展中,科学精神为现代外交注入了强大内在动力,推动着现代外交趋于成熟,科学精神贯穿了现代职业外交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在职业外交看来,外交已经成为一门科学,职业外交的运行必须遵循内在科学规律,缺乏外交科学精神武装的门外汉已经不能承担外交使命。

职业外交以科学精神为指导,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外交的技术化。有人认为,只要在外交领域增加更多技术含量,比如改善办公设备、增加技术支持、改进工作方法,就是提高外交的科学化水平。(27)此种将外交科学化等于外交技术化的看法相当狭隘,它会导致人们对外交科学化的多维性和本质性特征产生模糊认识,不利于现代外交的根本转型。实际上,外交科学化的内涵要比外交技术化涵盖的内容广泛得多,本质上也重要得多。概括来说,外交科学化就是在现代国际体系中,任何国家的一切外交行动都必须遵循科学规律,贯彻科学精神,以科学思想指导外交组织设计、决策领导和执行监督的全过程,逐步把外交改造成为一台科学精神指导下的现代对外政治机器,外交官成为外交领域的专业工程师,外交系统成为现代国家的对外臂膀,切实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

4.职业外交是政治化的行动体系

职业外交的大局是国家最高利益,着眼于实现国家战略和政策。因此,外交是高度政治化的事务,实行政治挂帅在各国外交中都是一样的,都必须以一个国家在特定阶段最紧迫的政治意志为根本行动方针。外交事务事关国家利益,政治性强,几乎任何国家都对外交事务高度敏感,不敢轻举妄动。尤其对于弱小国家来说,面对强敌在侧的严峻形势,坚持“外事无小事”的政治化动员机制尤为重要。

诚如美国政治学家谢茨施奈德所言,“毫无疑问,政党的产生是现代政府的显著标志之一,政党创造出民主政治,现代民主政体不容置疑地与政党制度互栖共生”。(28)在今天实行民主政治的各国,政党、政府和议会都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既然如此,任何国家的外交都必然是在执政党领导下进行的,无法回避受到执政党意识形态和政治动员的影响。各国职业外交活动同样也必然不能摆脱政治化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