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的特殊规律

关于的特殊规律

时间:2022-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至关重要的。900万元资金进来之后,加上原先的100万元,新公司注册资本是1000万元,新一届股东会一致同意,出让股权30%,新进来的VC拥有30%股权。在这个新注册的公司里面,注册资本1000万元,VC花了900万元成本买了300万元的股权,价格是3元钱一股。IPO市场的PE是二级市场的0.8倍。

1.关于VC的特殊规律

本人以前的经历比较复杂一点,从事过证券投资,在中央银行工作过,同时在企业里面做过工程师,有工程背景。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工作过,基于这一点,转到风险投资行业,可能有一点优势吧。从本土VC来说,对风险投资的理解,当然应该向境外成功的机构学习,但我们有自己的理解。

投资领域主要是关注三个行业和板块,包括IT、生物科技以及新材料。这三个行业本身也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朝阳行业和未来有发展前景、有潜力的行业和领域。目前的投资项目大体上将近40个,投资规模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当然单个项目本身可能不像境外机构出手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我们的规模没有这么大。大体上可以将项目分成两类:一类是所谓早期一点的创业型项目,大体上投资在几百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第二类是成长型项目,一般是在1000万元到几千万元之间,单个项目没有超过1亿元的。

下面简单地谈一谈我对风险投资的理解。从我的理解,我觉得风险投资应该是广义投资银行的一个上游业务。当然从企业的生命周期来看,你可以从最早的实验室技术,不断研发到中试放大,到产业化,再到成熟阶段以及晚期的重组等。那么,在整个生命周期里面,从VC角度来说,主要体现在除了输出资金以外还要输出管理,这里面就包括金融服务以及投资管理等。当然,VC本身又不同于一般的实业投资,它有特殊的规律,包括有一些特色的东西,例如一般不谋求控股。不谋求控股就有别于一般的实业投资,实业投资很多是独资或者持股比例比较大。从我的理解,硅谷包括我国台湾地区的一些VC所做的,为什么不谋求控股?我想应该是寻找一些有创业精神、企业精神的创业家合作,将人的因素和资金因素以及管理要素等方方面面有机结合一下,最终通过风险投资家的创造性的劳动进行整合,把这些原先分散的要素有机组合起来,产生新的价值,提升它的价值。当然,这里面的要素很多,包括技术、产品、管理、团队等方面,你说哪一个方面更重要一些?这个要具体分析,我们更多地关注人的因素,就是说创业者本身有没有企业家的素质?有没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一点,就不可能投你。因为风险投资就是对人的一种投资。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宁可选择一流的团队和二流的项目,而不投一流的项目和二流的团队”。

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其他要素。你所拥有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资金,从资金需求、供求双方来看,目前,一方面存在大量的场外闲置资金;另外一方面,一些有潜力的、代表未来发展前景的好项目又缺少资金。所以,一些创业家为了寻求资金,疲于奔命,那么这中间的接口工作,就是风险投资所要做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风险投资的根本任务就是培育企业和企业家。当然,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没有企业家,这个企业也就没有价值。现在投的项目,一般来说都是让创业家控股,让他做老板来扶持他,创造条件让他成功。同时,我们也分享收益,这是一个基本理念。而不是作为普通的实业或者产业投资,谋求控股。你控股了,他是小股东,他为你打工,那他就没有积极性了。

另外,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过于分散投资,在二板市场没有开通的情况下,只有在私募、并购市场上进行转让,这就增加了难度。因为并购通常是伴随着企业控制权的转移,而控制权的转移恰恰跟分散持股是相矛盾的。这个问题很严重。为什么我们在深圳创业板没有开通的情况下,退出这么艰难?上市公司现在盈余资金很多,宁可去炒股票或者是闲置,但就是不收购你的项目。虽然你的项目跟它的产业相关联,方方面面有互补性,或者说对它的产业整合、提升它的内在价值有很大好处,但是人家并不想收购你。可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持股比例过低。当然,创业企业家本身在理念上也有一些问题。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中国人有这个问题。其实,企业被并购,应该说是企业有价值的表现。可是,很多人宁可做小池塘的一条大鱼,也不愿做大池塘的小鱼。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并购就很难。从企业本身发展看,不同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可能中间会造成资金供求失衡,也造成了目前风险投资非常尴尬的一种局面。

尽管如此,我们在探索风险投资退出方面,还是做了好几单成功的案例。我们退出了好几个项目,曾经有一家转让了,转让收回成本以后,剩下的股权保留而且还增值了。为什么能赚钱?这是什么道理?我觉得投资银行的业务根本任务就是创造价值,就是通过金融手段提升企业的内在价值。奥妙在哪儿呢?一个简单的例子,假使有一个企业资本金100万元(属于创业早期),可能是几个兄弟合伙的。假使是由四五个人合伙的100万元的早期项目,通过一年半载的运作,可能它的技术慢慢稳定下来、市场慢慢明朗了、产品性能比较稳定,得到市场的认同了,开始有了一些销售订单。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第二轮融资,假设第二轮融资进来一个风险投资机构,企业成功地引入资金900万元。900万元资金进来之后,加上原先的100万元,新公司注册资本是1000万元,新一届股东会一致同意,出让股权30%,新进来的VC拥有30%股权。在这个新注册的公司里面,注册资本1000万元,VC花了900万元成本买了300万元的股权,价格是3元钱一股。虽然企业净资产是1000万元,但是交易价格是每股3元钱,企业总的价值应该是3000万元,1000万元股。对于老的投资者来说,原先投资100万元提升了多少呢?它占有700万元股,也就是价值2100万元,而其成本为100万元,因此增值了2000万元,2000万元跟原先100元万相比,增值20倍,这就是几何级数增长。

这还只是在私募市场上,如果这1000万元过了一年半载之后,又有了销售收入,有了经营现金流,报表好看了,未来预期成长性也逐渐显示出来了,这时候进行第三轮融资的话,进来的价格就不止3元了,可能更高一点。这里的定价模型有很多种,最传统的是贴现模型,也有一些简化模型。

一般来说,用现金流进行计算,最简单的办法是用市盈率模型。对私募市场的市盈率简单地评估,我们可以理解为是IPO市场的0.7倍。IPO市场的PE是二级市场的0.8倍。以资本市场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平均市盈率乘以0.7、0.8,等于0.56,大体上是0.56倍。如果这样的话,假设我这个企业现在注册资本是3000万元,今年利润是600万元,如果同行业平均市盈率是20倍的话,乘以0.56就是11倍,11倍市盈率乘以600万元,大体上就是6600万元,价值相当于7000万元。但是注册资本3000万元,实际上每股价格为2元左右,这时候再融资的话,对新进来的人每股2元钱是合理的。刚才讲的第一个例子,从100万元增值到2000万元,如果过了一年,新的投资者进来以更高价格,以5元一股进来,这样,一方面体现后来者的成本比先来者的成本要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原先创业者、投资者的一种风险补偿和价值认同。这是合理的,也符合市场规则。股本在第二轮、第三轮融资过程之中,达到一定规模后,IPO上市融资,如果股权是全流通的,是创业板的话,假使卖的时候以每股10元、20元抛掉,即几何级数增长,这就是价值创造和价值提升。实际上,这里体现了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不是简单的实业投资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