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非大师的游学与门宦制度的创建

苏非大师的游学与门宦制度的创建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唐、宋、元各代,已经有苏非游学中国的各种记载。清代苏非大师的游学授徒,最著名的有三次,即:华哲阿布董拉希来华传教,赫达叶通拉希到西宁传教,以及马明心到中亚、中东等地求学。他广泛收授门徒,改革宗教礼仪,引起了与花寺门宦的矛盾,并最终引发乾隆四十六年的苏四十三起义,他本人也被清政府杀害。但他创传的哲赫忍耶门宦,后来成为清代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个伊斯兰教派。

苏非大师的游学与门宦制度的创建

“苏非”系阿拉伯语音译,指伊斯兰教内部那些专事神秘主义修行以期接近真主的修士。他们所追求的道路,阿拉伯语称为“太算乌夫”(苏非行知)。一般来说,苏非之路不是普世性的,它只面向一小部分人,这些人有获得“灵知”(阿拉伯语“伊洛凡”或“麦厄里弗”)的特殊天赋。苏非的修行,核心是“道乘”(妥勒盖提)的功课,要修行这种功课,就必须获得要有一位导师。苏非修行的成败取决于三个条件的完备与否:真主的召唤、导师的引领、个人的功修。这样,围绕著名的苏非大师及其承传人,就形成了所谓的“苏非教团”(塔利格)。苏非大师授徒都重视隐秘的知识(灵知),注重参悟,有点类似于佛教禅宗的方法。

唐、宋、元各代,已经有苏非游学中国的各种记载。在元代文献里,他们被称为“迭里威士”(波斯语音译)。苏非的思想,也一直在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到清代初年,中国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苏非教团”,并在西北地区伊斯兰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形成了今天所谓的四大门宦(虎夫耶、哲赫忍耶、嘎德忍耶、库布忍耶)。清代著名的苏非导师,则有马来迟、马明心、祁静一、马守贞、马灵明、马葆真、法真、鲜美珍、马元章等。清代苏非大师的游学授徒,最著名的有三次,即:华哲阿布董拉希来华传教,赫达叶通拉希到西宁传教,以及马明心到中亚、中东等地求学。

华哲阿布董拉希,据说是第二十九世圣裔。但根据他的名字来看,“华哲”即“和卓”,“阿布董拉希”即“阿卜杜拉”,使用“和卓”一词的多为突厥人或波斯人,他很可能是中亚的一位苏非大师。据说他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到达中国,云游广州、三江、两湖、云贵、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并收授弟子,先后传授了河州祁静一、青海鲜美珍、固原马慎一等多人,是中国苏非嘎德忍耶学派最重要的始传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他卒于四川阆中,至今墓地仍存,称为“巴巴寺”或“久照亭”拱北,他也被尊称为“盘龙山道祖”。

四川阆中久照亭拱北

赫达叶通拉希,据说是第二十五世圣裔,其实他是新疆喀什噶尔和卓家族中著名的阿帕克和卓(1606—1695年)。1670年,阿帕克和卓因政治原因被迫出逃,碾转克什米尔、西藏,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前后到达西宁,以赫达叶通拉希之名和圣裔身份传授虎夫耶教理,求教者甚众。其主要弟子有马守贞、马宗生、鲜美珍、刘阳伯、同太巴巴、李太巴巴、马殿功、安西太爷、祁信一等9人,后来都成为河湟地区苏非门宦中的重要人物。

兰州马明心墓

马明心(1719—1781),字复性,中国苏非哲赫忍耶学派始传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苏非大师。明末,他跟随叔父前往麦加朝觐,后因与叔父失散,进入中亚布哈拉、中东小亚细亚或也门的苏非道堂学习,前后16年,于乾隆九年(1744年)回国。他广泛收授门徒,改革宗教礼仪,引起了与花寺门宦的矛盾,并最终引发乾隆四十六年的苏四十三起义,他本人也被清政府杀害。但他创传的哲赫忍耶门宦,后来成为清代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个伊斯兰教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