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户外运动对辽宁地区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特点与分析

户外运动对辽宁地区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特点与分析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述结果表明,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积极情绪体验,发展其意志力。至于户外运动群体人际关系得分偏低于非户外运动群体,可能与这些项目的群体性特点不足有关。在意志力方面,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感受明显高于高中生,表明户外运动是小学生和初中生磨炼意志的良好手段。

第三节 户外运动对辽宁地区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特点与分析

一、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差异

1.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身体各指标的t检验结果

通过对户外运动群体和非户外运动群体身体各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43所示),户外运动群体在肺活量、立定跳远、皮脂厚度(上臂、肩胛)、台阶试验指数、单脚闭眼站立平衡等指标上显著优于非户外运动群体,而在身高、握力、引体向上(或仰卧起坐)、选择反应时指标等方面显著差于非户外运动群体。上述结果说明,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对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心肺功能、下肢力量、平衡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消耗更多的脂肪,防止肥胖。但是本次调查发现,户外运动还很难促进青少年身高的快速增长和上肢力量的增强,其原因可能与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项目有关。因为本次调查发现,学生参与的户外运动项目主要是登山和轮滑,而这些项目恰恰以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为主,对上肢力量促进的作用不大。

表7-43 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身体各指标t检验结果

img191

续表7-43

img192

通过对小学生户外运动群体和非户外运动群体身体各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44所示),户外运动群体在台阶试验指数、单脚闭眼站立平衡指标等方面显著优于非户外运动群体,而在身高、体重、握力、引体向上(或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简单反应时指标等方面显著差于非户外运动群体。上述结果说明,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对发展小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平衡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7-44 小学生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身体各指标t检验结果

续表7-44

通过对初中生户外运动群体和非户外运动群体身体各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45所示),户外运动群体在握力、皮脂厚度(上臂)、台阶试验指数、单脚闭眼站立平衡指标等方面显著优于非户外运动群体,而在肺活量、皮脂厚度(腹部)、选择反应时指标等方面显著差于非户外运动群体。上述结果说明,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对发展初中生的心肺功能、上肢力量和平衡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7-45 初中生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身体各指标t检验结果

img195

通过对高中生户外运动群体和非户外运动群体身体各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46所示),户外运动群体在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皮脂厚度(上臂)、台阶试验指数指标等方面显著优于非户外运动群体,而在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和选择反应时指标等方面显著差于非户外运动群体。上述结果说明,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对发展高中生的心肺功能、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具有抑制肥胖的功效。

表7-46 高中生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身体各指标t检验结果

img196

2.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心理各指标的t检验结果

通过对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心理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47所示),户外运动群体在主观体验、情绪活力、身体价值、困境应对、情绪总分、意志力等方面显著高于非户外运动群体,而在家庭关系方面显著低于非户外运动群体。上述结果表明,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积极情绪体验,发展其意志力。这主要是由于户外运动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在运动中他们能够充分排解学习带来的压力,促进积极情绪的出现。同时,由于在户外运动中往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因而长期从事这些运动能培青少年的意志品质。至于户外运动群体人际关系得分偏低于非户外运动群体,可能与这些项目的群体性特点不足有关。

表7-47 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心理各指标t检验结果

img197

通过对小学生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心理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48所示),户外运动组在主观体验、情绪活力、身体价值、人际感知、困境应对、情绪总分和意志力等方面显著高于非户外运动组,表明户外运动对改善小学生的情绪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磨炼小学生的意志品质。

表7-48 小学生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心理各指标t检验结果

img198

通过对初中生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心理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49所示),户外运动组在困境应对方面显著优于非户外运动群体,表明户外运动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可以提高初中生的随机应变能力。

表7-49 初中生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心理各指标t检验结果

img199

通过对高中生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心理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50所示),二者在各指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户外运动对高中生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大,这可能和其参与的项目、时间和强度等因素有关。

表7-50 高中生户外运动群体与非户外运动群体心理各指标t检验结果

二、户外运动对不同性别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1.户外运动对不同性别青少年身体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户外运动群体中男女青少年身体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51所示),男生在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台阶试验指数、选择反应时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女生,在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方面显著差于女生。应该看到,这种差异多数并不能归结为户外运动的功效,而是男女生理差异造成的。但是选择反应时方面的差异,可以说明户外运动对发展男生神经灵活性的作用相对大一些。

表7-51 户外运动群体不同性别青少年身体各指标t检验结果

img201

2.户外运动对不同性别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户外运动群体中男女青少年心理各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52所示),男女生只在师生关系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男生的师生关系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上述结果表明,户外运动对男生人际发展作用更明显些,而在其他方面户外运动对男女生的心理功效基本一致。这可能因为户外运动是男女青少年都喜爱的运动项目,因此在运动中他们都能体会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也能促进其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和意志力的发展。

表7-52 户外运动群体不同性别青少年心理各指标t检验结果

三、户外运动对不同学段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由于不同学段青少年在生理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对他们的身体指标进行比较不能说明户外运动的身体功效,因此仅对他们之间的心理指标进行比较,进而说明户外运动对他们心理发展的影响。

对户外运动群体不同学段青少年心理各指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如表7-53所示),不同学段青少年在各心理指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为此,我们又进一步进行了事后多重比较,来确定这种显著性差异的来源。从事后比较结果来看(如表7-54所示),在主观体验、情绪活力、身体价值、人际感知、困境应对和情绪总分等方面,小学生的感受明显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初中生明显高于高中生,这表明参加户外运动者的年龄越小,其情绪效应越明显。在同学关系、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总分等方面,小学生和高中生的感受明显高于初中生,表明户外运动对改善小学生和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功效明显,而对初中生作用不显著。这可能与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有关。在心理适应方面,小学生的感受明显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表明户外运动是提高小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意志力方面,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感受明显高于高中生,表明户外运动是小学生和初中生磨炼意志的良好手段。

表7-53 户外运动群体不同学段青少年心理指标方差分析结果

img203

续表7-53

img204

表7-54 户外运动群体不同学段青少年心理指标事后比较结果

img205

续表7-54

img206

四、户外运动对不同地域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

1.户外运动对不同地域青少年身体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城市和乡镇学生身体指标的t检验发现(如表7-55所示),二者仅在握力和选择反应时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城市学生显著优于乡镇学生,表明户外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发展的影响基本不存在城乡差异。

表7-55 城市和乡镇户外运动群体身体各指标的t检验结果

img207

2.户外运动对不同地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城市和乡镇学生心理指标的t检验发现(如表7-56所示),二者在各指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户外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基本不存在城乡差异。

表7-56 城市和乡镇户外运动群体心理各指标的t检验结果

img208

五、辽宁地区中小学生不同户外运动特点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根据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我们对中小学生参加户外运动的频次、时间、强度和持续时间特点进行了分析。频次方面分为3次及以上/周(频次Ⅰ)和3次以下/周(频次Ⅱ),时间方面分为30分钟以上/次(时间Ⅰ)和30分钟以下/次(时间Ⅱ),强度方面分为中等强度及以上(强度Ⅰ)和中等强度以下(强度Ⅱ),持续时间分为1年以上(持续时间Ⅰ)和1年以下(持续时间Ⅱ)。结合本次调查问题,分类如下。

①频次:选择A,B为频次Ⅰ;选项C,D,E,F为频次Ⅱ;

②时间:选择B,C,D,E为时间Ⅰ,选择A为时间Ⅱ;

③强度:选择B,C,D为强度Ⅰ,选择A为强度Ⅱ;

④持续时间:选B,C,D为持续时间Ⅰ,选择A为持续时间Ⅱ。

1.小学生户外运动特点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参加户外运动不同频次小学生的身心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57所示),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的与每周参加3次以下的,在体重、坐位体前屈和人际关系总分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体重更轻、柔韧性和人际关系更好。

表7-57 户外运动不同频次小学生身心指标t检验结果

img209

续表7-57

img210

通过对参加户外运动不同时间小学生的身心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58所示),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的与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下的在皮脂厚度(上臂部)、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总分和意志力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上臂的肥胖程度更低、人际关系更好、意志力更强。

表7-58 户外运动不同时间小学生身心指标t检验结果

img211

续表7-58

img212

通过对参加户外运动不同强度小学生的身心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59所示),运动中等强度以上的与中等强度以下的在选择反应时指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运动强度越大,选择反应时越长。

表7-59 户外运动不同强度小学生身心指标t检验结果

续表7-59

通过对参加户外运动不同持续时间小学生的身心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60所示),参加户外运动1年以上的与1年以下的,在同学关系、家庭关系、师生关系、人际关系总分、心理适应和意志力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户外运动持续时间越长,人际关系越好,心理适应能力和意志力越强。

表7-60 户外运动不同持续时间小学生身心指标t检验结果

img215

续表7-60

img216

2.初中生户外运动特点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参加户外运动不同频次初中生的身心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61所示),每周参加运动3次以上的与每周参加运动3次以下的,在台阶试验指数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参加频次越多,心肺功能越好。

表7-61 户外运动不同频次初中生身心指标t检验结果

img217

续表7-61

img218

通过对参加户外运动不同时间初中生的身心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62所示),每次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与每次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相比,在同学关系指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运动时间越长,同学关系越好。

表7-62 户外运动不同时间初中生身心指标t检验结果

img219

续表7-62

img220

通过对参加户外运动不同强度初中生的身心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63所示),运动中等强度以上的与中等强度以下的,在各指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7-63 户外运动不同强度初中生身心指标t检验结果

img221

续表7-63

img222

通过对参加户外运动不同持续时间初中生的身心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64所示),参加户外运动在1年以上的与在1年以下的,在坐位体前屈、简单反应时和心理适应指标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参加户外运动时间越长,柔韧性越好,反应速度越快,心理适应能力越强。

表7-64 户外运动不同持续时间初中生身心指标t检验结果

img223

续表7-64

img224

3.高中生户外运动特点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参加户外运动不同频次高中生的身心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65所示),每周参加运动3次以上的与每周参加运动3次以下的,在肺活量和师生关系指标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参加频次越多,肺活量越大,师生关系越好。

表7-65 户外运动不同频次高中生身心指标t检验结果

img225

续表7-65

img226

通过对参加户外运动不同时间高中生的身心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66所示),每次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与每次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在皮脂厚度(上臂部)、身体价值、人际感知指标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运动时间越长,上臂的肥胖越少,积极情绪越明显。

表7-66 户外运动不同时间高中生身心指标t检验结果

img227

续表7-66

img228

通过对参加户外运动不同强度高中生的身心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67所示),运动中等强度以上的与中等强度以下的,在各指标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7-67 户外运动不同强度高中生身心指标t检验结果

img229

续表7-67

img230

通过对参加户外运动不同持续时间高中生的身心指标的比较发现(如表7-68所示),参加户外运动在1年以上的与在1年以下的,在肺活量、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皮脂厚度(上臂部)指标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参加户外运动时间越长,肺活量越大,上下肢力量越强,肥胖程度越差。

表7-68 户外运动不同持续时间高中生身心指标t检验结果

img231

续表7-68

img232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 论

①辽宁地区大多数青少年喜欢户外运动,并且对户外运动具有较好的认知度。

②辽宁地区青少年经常参加的户外运动项目为轮滑和登山;多数学生每周参加2次以上;每次运动时间多数在30分钟至1小时;运动强度为中等偏下;持续参加户外运动的时间在1年以上。

③辽宁地区青少年多数与朋友在一起参加户外运动。

④辽宁地区青少年参加户外运动多数是出于自己喜欢,学业繁重、无活动条件和缺少活动同伴是影响其参加户外运动的负面因素。

⑤辽宁地区青少年参加户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兴趣爱好、休闲娱乐;其心理动因是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⑥辽宁地区青少年认为户外运动可以提高耐力、速度和力量,改善乐观态度、意志品质和性格,调节心境并带来积极的情绪变化,提高应对困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⑦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可以促进青少年心肺功能、下肢力量、平衡能力的发展,抑制肥胖。可以改善小学生的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心理适应能力,磨炼意志;可以增强初中生的意志品质;可以提高中生的人际交往和随机应变能力。户外运动者的年龄越小,其情绪效应越明显。户外运动对男生人际关系改善作用明显。户外运动对城乡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功效一致。

⑧小学生户外运动频次越多,其体重越轻、柔韧性和人际关系更好;每次参加运动时间越长,上臂肥胖程度越低,人际关系和意志力越好;运动强度越大,选择反应时越短;运动持续时间越长,人际关系越好,心理适应能力越强,意志力越强。

⑨初中生户外运动频次越多,心肺功能越好;每次参加运动时间越长,同学关系越好;运动持续时间越长,柔韧性越好,反应速度越快,心理适应能力越强。

⑩高中生户外运动频次越多,肺活量越大,师生关系越好;每次参加运动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减肥,越能促进积极情绪的出现;运动持续时间越长,肺活量越大,上下肢力量越强,越有利于减肥。

(二)建 议

①建议辽宁地区青少年应拓展户外运动项目,如定向运动、拓展训练也是适合青少年的运动项目,而不要仅仅局限于登山和轮滑。

②建议辽宁地区青少年注意户外运动处方问题,适当增加参加户外运动的频次,保证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运动强度控制在中等以上,适当延长锻炼坚持时间,严格按照体育锻炼标准进行。

③建议在中小学中开设户外运动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户外运动。

参考文献

[1] 陶宇平.户外运动与拓展训练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8.

[2] 于宗贤,宋天华.试探我国户外运动的前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9):124.

[3] 王莉,何世权,张慧峰,等.对北京市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9):11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