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户外运动健身特点的分析与讨论

青少年户外运动健身特点的分析与讨论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该年龄段的青少年还不适宜进行冒险和极限的户外运动,应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陶冶情操的户外健身运动为主。从相关资料调查发现,小学生户外运动有以下几个特点。在青少年群体中,户外运动作为一种流行而时尚的健身项目有着独特的特点。户外运动对人体的平衡性、协调性以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具有较高观赏性的户外运动已成为青少年健身运动的时尚。

1.小学生户外运动的基本特点

小学学生一般处在7~12岁年龄段,正是身体生长发育快速发展的阶段,身体的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处于活跃时期。一般该年龄段的青少年还不适宜进行冒险和极限的户外运动,应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陶冶情操的户外健身运动为主。从相关资料调查发现,小学生户外运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户外运动的内容以健康向上、方法简单的运动方式为主,运动的强度与负荷都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来决定。因此,小学生的户外运动具有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及运动能力的特点。

(2)户外运动是舒缓学习压力和陶冶情操的一种手段。因此,小学年龄段在进行户外运动时具有崇尚自然、追求舒适、满足个性追求和全面发展身体的特点。

(3)户外运动不同于一般性体育健身活动,具有鲜明的挑战性、新颖性、趣味性及游戏性,并以此得到身心愉快和满足。因此,小学生户外运动具有新颖、趣味、游戏的特点。

(4)户外运动不同于传统的竞技体育运动,不受场地、器材的制约和规则的限制。具有在轻松而宽敞的环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来寻求刺激、发泄激情、释放能量的特点。

(5)户外运动有很强的探索性,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具有在兴奋中激发潜能,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挑战精神的特点。

(6)户外运动对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有一定的要求,具有追求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携手争取胜利的特点。

(7)户外运动可以通过调节心理、缓解情绪而获得修身养性的效果,具有在轻松中获得愉悦和满足,并能诱发创新灵感的特点。

2.初中生户外运动的基本特点

目前,户外运动作为一种活力、时尚和健康的代表性健身活动,已在各个城市的青少年群体中蓬勃发展。据资料统计,在国内有80%的大、中城市都有青少年学生组建的轮滑社、滑板社、自行车社等,并有一些新兴而刺激的户外运动也悄然在各大、中城市发展起来,如冲浪攀岩、登山、漂流。户外运动之所以吸引众多的青少年参与,不仅是因为其具有时尚文化元素,更重要的是户外运动能在自然的环境中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情操,使人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在青少年群体中,户外运动作为一种流行而时尚的健身项目有着独特的特点。

(1)参与人群具有明显的时机性。初中生的年龄段大多集中在13~15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基本趋于成熟(如肌肉、骨骼等的生长发育)。户外运动对人体的平衡性、协调性以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为户外运动中的一些较高难度、较高强度的动作是在身心素质有一定能力保障的情况下完成的,初中生年龄段的青少年身心条件已达到了要求,所以,初中时期的青少年是从事户外运动的最佳时期。

(2)参与者具有广泛的吸引性。户外运动是一种在相互吸引、相互竞争的运动环境中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多人参与、相互竞争才能更好地展现户外运动的真谛。更多的人因为户外相互吸引、汇集到一起,他们一起练习、竞赛,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户外运动水平。

(3)户外场地具有灵活的随机性。户外运动可以把任何开阔的空间作为运动的场地。它在流行之初就是以不受运动场地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因此,一切开阔、平坦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户外者征服的目标。借助轮滑、滑板、山地自行车、独轮车等一些交通工具快速轻松自然地穿越各种障碍物,挑战各种高难度动作。

(4)运动内容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户外运动的魅力在于不断地超越,凌驾于运动的魅力之上,潜藏着一股回归自然、融于自然、挑战自我、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强大的吸引力。户外追求的是一种出其不意的效果,往往会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因此,具有较高观赏性的户外运动已成为青少年健身运动的时尚。

(5)运动项目具有一定危险性。任何一种运动都有着一定的危险性,户外运动更不例外。在优美和高难度动作的诱惑下,运动者凭借优越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看似不能完成的动作,这些都是在反复艰苦的练习后实现的。在高难度动作的背后存在的是一定的危险性,即难度越大,危险就越大。

3.高中生户外运动的特点

高中生在16~18岁年龄段,因面临高考的压力,相互竞争十分激烈,其学业紧张使所有高中学生把精力都放在了文化学习上,导致很少有高中生会特意地去进行户外运动锻炼。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参加户外运动,以此缓解学习所带来的身心压力。因此,高中生由于其特有的年龄和时代特征,其户外运动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1)户外运动主观倾向的表现性。由于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升学所带来的压力,高中生的时间都用在了课堂的文化学习和课后复习及参加各种类型文化班的补习上。他们此时在肩负着社会家庭以及自己对于未来的深深期待。因此,高中生对于未来人生期盼远大于现在对于户外运动的向往,在主观上认为学业大于一切,于是对于户外运动表现出主观倾向的滞后。

(2)户外运动客观条件的差距性。户外运动一般要求学生在野外或者自然场地(非专用场地)开展健身活动。高中生大多承受着身心的双重压力,偶尔期待能够通过合适的户外运动来调剂和放松自己,但是他们希望的锻炼条件(场地、器材、时间、课业负担等)得不到主观上的满足,或者说锻炼的条件无法在短时间完成他们对于户外运动的初衷,呈现出客观条件和主观愿望的差距,影响了高中生参加户外运动的主观意愿。

(3)户外运动受到学校、家庭的制约性。高中阶段关系到个人未来的前途和发展。在学校、家庭、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前提下,对于学生时间的利用也极其约束。由于户外运动大多具有挑战性和一定的危险性,于是教师、家长、学校三方形成了共同的防护战线,避免学生因为户外运动出现意外而影响学习,从而导致影响高中生参与户外运动的制约性。

(4)户外运动内容的选择性。高中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已经趋于完善,在户外运动的开展上可以更多、更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及内容,即户外运动项目的多元化和复合化。在水、陆、空等各种户外强身健体、娱乐休闲和健康促进活动上都可被利用,以达到强健体魄,放松压抑、紧张的心情,充分享受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无穷魅力和震撼。

(5)户外运动的愿望性。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上已日趋成熟,其集体观、荣誉感等逐渐形成,并表现出强烈愿望。他们希望学校、家庭组织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户外运动,也希望通过户外运动的开展表现出自我和团队的力量,在身心受到大自然陶冶的同时,加强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使个人和班级体更具凝聚力,从而调节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