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分析与讨论

分析与讨论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性恋的成因迄今仍未明了。结果表明,很大一部分同性恋者认为他们是天生的同性恋——是不能被纠正的。大多数同性恋者具有良好的自我协调能力,他们不承认自己有病,也不会向医生求助,他们的性观念和自我感受是一致的,并不需要治疗。
分析与讨论_城市角落与记忆Ⅰ———社会生态视角

五、分析与讨论

1.国内同性恋群体基本生存情况

首先对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环境作一个基本的描述:

有人以为中国是同性恋的天堂,因为法律不禁止同性恋。但是法律中没有关于同性恋的条文并不等于没有歧视,例如卫生部的献血条例中有不允许同性恋者献血的规定。在工作场所没有同性恋歧视的原因是因为大多数同性恋者都保守身份秘密。他们不是不想公开,而是不敢公开,害怕公开身份后不能续签合同,不能晋升,不能入党,不能评先进。由于法律没有保护性的明文规定,使隐私权利变成了隐私义务。

但是,中国同时也具备一些适宜同性恋者生存的资源,这里借用2006年初复旦大学同性恋议题的研讨会中的成果——中国同性恋平权运动的资源:

(1)男女平等的理念,反歧视,尊重个体;

(2)经济发展,消费文化的出现;

(3)白领阶层的崛起,同性恋文化是中产阶级文化;

(4)国家与市场、媒体的关系,国家减弱,市场和媒体增长;

(5)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对艾滋病的关注;

(6)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轻人对性少数派观念改变,知识精英发出声音;

(7)宗教力量弱小,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使人们容忍度高;

(8)家庭婚姻领域的变化,丁克家庭增多,婚前性行为增多,使人们更尊重多元观念。

基于以上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有利的因素都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后出现的,直接影响到两代人的观念分层。首先,在同辈群体中,出现了相对适于同性恋者的生存环境,使得城市同性恋群体的活动相对活跃了许多,生活环境也宽松了许多;其次,改革开放以前的环境使他们的上一辈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反对同性恋行为的思想,所以,他们面临着较大的家庭压力。这两方面加起来就形成了一种张力,构成了他们生存的特殊的环境。

2.形成原因

讨论同性恋,自然回避不了他们形成的原因。同性恋的成因迄今仍未明了。精神分析学家强调同性恋者与母亲早期关系的重要性;部分学者则认为,同性恋的产生有生物学基础,如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之间微妙的不平衡;而研究学习理论的学者认为,性的定型化在同性恋反应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童年时期,性别和身份识别混乱或受同性恋者的诱惑等,均使发生同性恋的可能性增加。生活在以女性为主的环境中的男性常有女性的心理素质,经济状况在同性恋的发生上也可能起一定作用。

本研究就同性恋者认为自身的性取向形成的原因做了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很大一部分同性恋者认为他们是天生的同性恋——是不能被纠正的。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病,所以任何想纠正他们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大多数同性恋者具有良好的自我协调能力,他们不承认自己有病,也不会向医生求助,他们的性观念和自我感受是一致的,并不需要治疗。有些同性恋者则属于自我紧张型同性恋,他们缺乏良好的自我协调能力,痛恨自己的行为,处于严重的自责和心理冲突之中,十分痛苦,加之社会和亲朋的压力,于是需要寻求医治。这些人多为男性,女性少见。在本研究的被访者中,还没有自我紧张型的同性恋者,这基本是由于这类同性恋者较少地出现在同性恋聚集场合,也更少愿意向陌生人暴露身份,袒露心声。

但是,西方有一个许多同性恋公认的观点:证明同性恋是自然的、先天形成的并不一定对同性恋有利,因为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自然是被用来克服的,因此如果有同性恋基因,就会想办法将其改变,或至少用终止妊娠的办法来克服它。

在笔者与一个要好的同性恋朋友谈到这个问题时,她说,大多数同性恋者在面对异性恋时都宣称自己生来就是同性恋者,其目的是和异性恋有平等的生理权利,但是在群体内部,他们也承认他们受到过文化的影响,比如年幼时期接触过同性恋的长辈,少年时期有过同性恋朋友等。

在对一个19岁的男孩子进行访谈时,他说他们家的他这一辈中,他是同性恋,他的两个妹妹是同性恋,他的一个哥哥也是同性恋。我问他认为这是基因的影响吗。他笑着说都是被哥哥带“坏”的。这说明至少在一部分同性恋的形成过程中,文化和同辈群体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还有一个流传着的说法是:“所有的0(男同性恋者中被动的一方)和所有的T(女同性恋者中主动的一方)都是天生的,所有的1(男同性恋者中主动的一方)和所有的P(女同性恋者中被动的一方)都是被0和T吸引过来的。”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是也不难看出,同性恋这个大的群体的形成,先天和后天的因素都是在同时起作用的。

3.真假之辨——群内分层调查

群内分层的调查主要是将所谓的真假同性恋者区分开来,因为他们所面临的压力是不同的,最后可能作出的选择也会不一样。

这个调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调查主要集中在酒吧和网吧。整个过程是由一位要好的同性恋朋友陪伴的。

首先我们来到一家飘吧(同性恋者集中的酒吧),在这里,10~20岁的青年占多数,他们大多穿着比较前卫,群聚在一块。通过一个朋友的介绍,我对一个18岁的女孩进行了访谈。

女孩:“我是拉拉(女同性恋者)。”

笔者:“我知道,呵呵,为什么确定自己不喜欢异性呢?”

女孩:“男人没意思,我就是喜欢女人。”说完,拿出一包摩尔,递给我一根,自己也抽起来。

笔者:“你经常到这里来玩吗?”

女孩:“是啊,我有钱的话每天晚上都会来,我觉得她们都很酷,很特别,我们和别人不一样,那有什么关系,大家开心就好了嘛,你也是拉拉吧?”

笔者:“我不是,我只是有很多这样的朋友。”

女孩:“对啊,他们比较有意思。”

笔者:“你每天出来玩开销很大吧,那你现在做什么呢?”

女孩:“哈哈,没做什么,玩。”

笔者:“家里人知道你是跟这些人(同性恋者)一块玩吗?”

女孩:“应该不知道吧,怎么敢告诉他们,他们非要打死我不可,不过他们最近好像对我有点怀疑。”

笔者:“你以后会让他们知道吗?”

女孩:“不知道,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不知道跟他们说了以后该怎么办,到时候再说吧。”

笔者:“你家里人反对你老这样出来玩吗?”

女孩:“他们管不着我。”

笔者:“那你的钱从哪儿来呢?”

女孩:“有时候妈妈给我,有时候帮别人打游戏,有时候去荷花池(成都一个大型批发市场)进一些小东西在网上卖。”

笔者:“那你做的事情还挺多的嘛。”

女孩:“呵呵,可是不能总这样啊!”

笔者:“以后有什么安排吗?”

女孩茫然地摇摇头,说:“不知道,走一步算一步吧,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访谈结束后,笔者对自己的朋友(也是同性恋者)的态度作了调查,她说:“像这样的女孩,一般不是真正的同性恋者,他们现在加入这个群体,为的是新奇和好玩,觉得自己的身份很特别。”在此可以用标签理论来解释:当他们初次接触这个群体时,被这个群体所吸引;然后开始模仿,开始和这个群体有相同的行为;然后被贴上标签;最后加入这个群体。这群人的特征是:更加具有群聚性,更加公开自己的性取向,对群体则更加认同。张北川教授希望全社会都能以新眼光来看待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对异性恋怎么看,就对同性恋怎么看。这是针对全社会来说的,但是,在这个群体的内部,却并没有像张北川教授说的一视同仁,相反,他们更加标榜同性的性取向。

而后,朋友又对我说:“这些都是些不懂事的孩子,他们其实只是被吸引过来,但是他们还不明白这条路有多难,他们到一定年龄时,通常会回到异性的性取向。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留下来,大部分原因是他们在同性的圈子里找到那个不可替代的人了,不过这一类人,我们一般是不会碰的,不想害他们。”这种被称为“假同”的群体更多地出现在同性恋亚文化兴盛的地区,如川渝地区、北京、上海等。像这个被真正的同性恋者称为“假同”的群体中的人们,真正的同性恋者一般是不会碰的,原因之一是觉得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可能会选择异性取向;原因之二也是对他们对自身的标榜很不欣赏——他们是希望全社会能像对待普通人那样对待同性恋者,因为他们除了性取向和我们不一样以外,其他都一样。他们就生活在我们中间,需要理解和认可,而不是对同性恋行为进行渲染和标榜或者歧视;原因之三就是因为他们自己知道选择同性恋这条道路的艰巨,他们认为,如果性取向还不明确,选择过异性恋生活会轻松幸福很多,故而,抱着不想“害人”的态度不去和这类“假同”交往。

由于心理、生理上的差异,交流渠道的闭塞和信息的匮乏,导致外部对“同志”群体充满猜疑,这更加深了“同志”群体本身的心理负担和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这种外界和他们群体间的鸿沟越来越深,越是不了解越不能相互理解,越不理解就让“同志”的生活显得越神秘,越与常人不同,陷入了恶性循环。如果在这个时候,同性恋群体内部再标榜他们的神秘性,就更会造成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鸿沟。

所以,在同性恋者的圈子中,是存在这样的分层的——根深蒂固的同性恋者和可以被改变的同性恋者。在对待外界与自身,他们都有两套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前一种同性恋者更加可能以更成熟的方式来对待他们的处境。

所以,在处理亲子关系的时候,这些“假同”对于他们的家人来说,只是不懂事的孩子,也就是让家长多操一些心,但是对家庭的冲击力不是那么剧烈,到了适婚年龄,很多便会收起“玩心”,跟异性交往,也可以让家人安心。可是这对于真正的同性恋者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他们在跟异性交往时无法获得乐趣,所以对家人的抵抗更强烈,对家庭关系的冲击也更加剧烈。

4.两难的处境——亲子关系

对于中国的同性恋者来说,家庭一关是最难过的,父母对同性恋子女的接受程度普遍很低。在西方,亲子关系不十分密切;而在中国,亲子关系很密切。对于同性恋行为,中国父母一是不太理解,二是担心没有人传宗接代,三是担心孩子到老年没人照顾。

对于同性恋家庭的亲子关系,是笔者较为关注的,同时也是这个群体大多数人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这里所指的同性恋家庭,是专指子女为同性恋的家庭。所谓的“亲子关系”,是指同性恋子女的父母均为异性恋,也没有明显的同性恋经历,这样至少使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同性恋者都会面临和父母在性取向的问题上有分歧的障碍,而在我们的调查中,绝大多数的人采取的是对父母隐瞒自己的身份。即使对外界再公开的人,在面对自己父母时,也不能干脆地表示自己的性取向。

在前面的中国同性恋者的生存环境中也提到,来自父母的压力,是最让同性恋者难受的。我们认为,在改革开放以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同性恋是被当做一种犯罪行为来看待的,所以,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们,对同性恋的反对态度十分坚决,更不会容忍自己的子女是同性恋者。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社会的宽容程度开始增强,同性恋行为在一些开放的城市和地区在一定范围内被当做个人的事情,与犯罪无关。所以,这些同性恋子女与他们的父母在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上是处于两个时代的,必须在时代的背景下去分析。

我们把这样的家庭分为两类:一是父母完全不知,二是父母有所觉察。第一种情况相对第二种情况家庭关系要好些,这些子女尽量隐瞒自己的身份,虽然有一些心理压力,但是家庭气氛一般并不会受到影响。

我们调查的重点是第二种情况,在对子女的性取向有所怀疑的情况下,一般的父母是选择拒绝接受,同时又开始猜疑,他们开始从自己子女生活的蛛丝马迹中寻找他们是不是同性恋者的痕迹,对子女的生活范围、兴趣爱好开始限制。而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同性恋者通常在隐瞒与公开中摇晃。一位处于此种境况中的朋友向我描述了她的生活状态。

今天我妈给了我500块让我去买鞋,我的确想买一双鞋,但是她说什么——必须是高跟的,买裤子也是,必须买紧身的,我自己觉得我穿着高跟鞋感觉就像个人妖,我宁愿不要这钱。我现在的生活就是这样,我妈她肯定知道了,就是不愿意承认,现在她看我的眼神都不对,又不愿意把这件事情明说。昨天晚上我实在忍不住了,真的是话都到嘴边了。我跟他们说,这么多年了,两位老人家挺不容易,为我做这做那的……有些事情你们真的不用为我操心了,我自己知道我在做什么……有件事情真的对不起你们,但是实在没有办法改变……那句话就快蹦出来,在嗓子眼又吞下去。明天我一定要回学校了,这样的家庭气氛我都快崩溃了,估计我妈也好不到哪去,可是又有什么办法,你让我穿上高跟鞋跟那些男人相处,我觉得这对于我来说才像同性恋。我妈妈现在还企图要我去相亲。

为了更深入了解到父母的心态,但同时为了不给这些同性恋者的家庭关系雪上加霜,考虑到父母一代人的同质性,笔者拿自己的家庭做了一个小实验——在这个实验之前,家里的基本情况是亲子关系较为和谐,虽然经常会有一些争执,但是很快就可以化解,并且父母对于他们不理解的一些行为,一般会采用跟笔者说理的形式解决。实验开始时,在我的电脑里他们可以看到的地方有意地放很多同性恋影片,在书桌上放一些同性恋书籍,有意无意地提到我的一些同性恋朋友并表示我赞同他们的方式。这个时候,我父母开始有反应了,以前他们对于同性恋行为虽然反对,可是认为那是别人的事,在那段时期,只要我们一提到这个话题或者电视上出现了相关的节目,他们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反对情绪,甚至带有攻击性,我试图与他们像往常一样想通过讲一些道理来进行沟通,但是他们依然坚持强烈地反对且不像往常一样跟我进行沟通。在这个时期,他们显得相对于平常更为焦躁,对我接触的人群也开始格外关注,甚至于更放心我跟男同学一起玩(笔者为女性),开始关注我的恋爱问题。在那段时期,就连不是同性恋的我也感受到了压力,更可以明显地看出父母的焦虑。终于有一天,在谈到这个话题时,爸爸说:“你要是(同性恋)的话,我马上把你赶出去,当我从来没有养过你这个女儿。”妈妈也说:“你可千万不要跟他们学啊。”我觉得实验不能再进行下去了,向父母表明了我异性恋的性取向并坚决地表示我不会向那方面发展,家庭关系才逐渐恢复常态。这个阶段只持续了一周,而那些常年生活在这种状态下的孩子和父母的压力可想而知了。

所以,笔者认为由于文化和成长时代的限制,不顾父母感受就向父母表明自己性取向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其结果和父母不管子女感受一心想把他们的孩子调整过来的结果是一样的,只能更加造成家庭关系的恶化。同性恋者应该理解父母的心情,应该理解两代人的成长环境的区别。但是,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是必须要改变的,这种改变,需要从大的环境开始改变,因为只是去做同性恋父母的工作可能更会让他们觉得他们的特殊性,应当促进社会宽容度,间接地使同性恋者的父母能够接纳他们的孩子,让他们认识到同性恋和异性恋不是正常与不正常的区别。与此同时,媒体应多传播同性恋者的正面形象。当然,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5.婚姻压力

一些人提出:不理解同性恋者为什么一定要争取结婚权,婚姻制度的出现是为了规范人类的生育行为,为了财产继承等。既然同性恋只与性活动有关,为什么要结婚呢?实际上,同性恋不仅与性活动有关,还与两个人的关系有关,同性恋者需要婚姻。许多同性恋者不仅需要婚姻,还需要养育子女,所以要求实现他们的结婚权利。

中国青年同性恋者的婚姻压力不仅仅是他们没有结婚权,更是因为他们要面临和异性结婚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社会以及家庭。

在访谈对象中,某大学的一个女性同性恋者也面临这样的困境,年龄不大,但每次放假回家都要面临无数次相亲,相亲对象通常都是父母好朋友的儿子,所以她总是不好直接拒绝或者和盘托出。她说,一般都还好,最后找个理由说大家不合适做朋友,男方也接受,遇到喜欢她的男生就很麻烦了,她对男生说因为她个人的一些原因不能和他恋爱,男生说他可以等她解决好。她想说这种问题她一辈子都解决不好的,但是因为双方家长的关系,她只能慢慢维持这种状态。我说那可不可以就以不合适为理由一直拒绝下去呢?她说现在小还可以,而她的一个朋友27岁了,最近一次这个朋友的爸爸直接告诉她,这次的相亲对象就是你的结婚对象。她说,当她和她的相亲对象在一起吃饭时,被两个拉拉看到,她们满眼的同情,她就想,你们以后总是会有这么一天的。

如果他们真的和不相爱的异性结婚的话,结果是可怕的,下面的个案来自一个朋友对他认识的一个家庭的叙述:

这个家庭的男主人30多岁,家里有妻子还有一个孩子,特别的是,还有一个20多岁的男生是这个男主人的男友。原因是当时这个男主人迫于家庭的压力,结了婚,并且有了孩子,但是他发现自己还是不能改变自己的性取向,在求医未果后,他接受了这个事实,于是找到了这个男生,也就是他现在的男朋友,开始了恋爱。最终,还是被妻子发现了,妻子为了孩子不愿意离婚,而这一对同性恋情侣不愿意分开,于是就组成了这样一个畸形的家庭。

网上有这样一条新闻《男同性恋急租女朋友回家哄父母 女同性恋应聘》(2)。在年关将至的时候,婚姻的压力尤其明显,在同性恋者看来,过年的煎熬就如同切肤之痛,如此真实和持久。既不想伤害年迈的父母,又不愿伤害无辜的女性,很多人无奈地选择了征短期“女友”,以此为自己缓解逼婚的压力。有过带“女朋友”回家过年经历的男同性恋者小黑和阿伟告诉记者,假冒“女友”出动一次,“缓压效果”便可以持续好几年。“比如,第二年父母催我带女友回来过年,我就可以答复‘跟她分手了’,过几年则可以说‘工作太忙,顾不上找’,再往后,万一被父母逼急了,就扮出悲愤的样子回答‘被她伤透了心,忘不掉她,不想再找了!’这样,父母也不忍心继续揭我的‘伤疤’。”但他们承认,瞒住父母只是权宜之计。什么时候才能不再害怕过年?

这是很多同性恋者眼下最大的心愿。

婚姻的压力还反映了这个社会对于同性恋者的基本态度,虽然现代社会对于同性恋行为宽容了很多,但是同性婚姻仍然是不被接受的。现在,很多高知阶层的同性恋者在做许多争取同性婚姻的努力。他们认为中国争取同性婚姻的优势有:

“第一,宗教有反对同性婚姻的力量,中国无。

第二,国家对同性恋态度:中国退出对同性恋的管制。

第三,同性婚姻会提高同性恋的社会认可度。

第四,现代核心家庭式微:中国没有对核心家庭有挑战。

第五,文化变迁的速度:中国变动剧烈。

第六,同性婚姻有利于社会稳定:中国更关注稳定。”(3)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争取同性婚姻,更重要的在于整个社会的认同,而不仅仅是法律的认同。就如同一个同性恋者可以对所有人公开自己的身份,对父母却难以启齿。要使同性婚姻具有社会意义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只能从整个社会文化入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