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中的中国环境保护事业

发展中的中国环境保护事业

时间:2022-02-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中国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的开发较早,对自然环境的人为影响和破坏的后果十分严重,对自然环境的开发程度差别较大,各种自然环境资源分布也不均衡。人为环境的这些特点,导致中国某些地区的生活环境问题尤为突出。中国自然环境的特点,是影响、决定中国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
发展中的中国环境保护事业_人类与自然界的进

第三节 发展中的中国环境保护事业

1.特点

中国陆疆广大,海域辽阔,东西相距5200公里,南北长达5500公里,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的自然环境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气象条件地区差异性大。全国虽有72.1%的地区属中纬度地带,在农业生长期、光热条件方面都比较好。但是,由于纬度宽广,南北气候相差悬殊,导致北方城镇冬季采暖期大都在5个月以上,南方城镇大部分无采暖期,并且逆温现象普遍。城市热岛效应明显,这对中国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明显。第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面向太平洋,位置特殊,接近海洋的东南部降水多,远离海洋的西北部降水少,这导致各地河流污净比相差悬殊,各地水景环境容量差距较大,各水域自净能力相差较大。第三,中国土地的土质随气候分带明显,土壤类别自北而南的顺序为:灰壤、棕壤、褐壤、黄壤、红壤、砖红壤。北方的土壤多偏碱性,南方则偏酸性,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化学元素量的差异,这导致环境质量具有差异性,各生态系统的性能和环境的抗污性能各不相同。第四,中国地形复杂,地貌多样,西高东低,落差大,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利于海洋的湿润空气深入内陆,给内陆带来大量水汽,也使大部分河流得以随地势导流入海,形成丰富的水力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地势高低悬殊,坡度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的自然破坏。第五,中国自然资源丰富、生物种属多,是一大特点。但是,按人口平均占有量,中国自然资源并不算丰富。如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7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按人均计算,每人每年拥有水径流量2670立方米,而美国70年代人均耗水量已达2528立方米。中国耕地面积按14.9亿亩算,居世界第四位;即使按22亿亩算,人均耕地数也只有世界平均数5.5亩的40%。中国草原约50亿亩,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草地只有世界平均数11.4亩的1/2。中国森林面积按18.3亿亩算居世界第八位,但人均占有林地比世界平均数15.5亩少很多。如果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合理,自然资源的缺乏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此外,中国地面资源分布不均衡,全国耕地的90%集中在东南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0%,森林集中在东北、西南地区。第六,中国历史悠久,对自然环境的开发较早,对自然环境的人为影响和破坏的后果十分严重,对自然环境的开发程度差别较大,各种自然环境资源分布也不均衡。目前,中国既有世界闻名的现代大城市,也有古老而原始的乡村、茅屋和窑洞。人为环境的这些特点,导致中国某些地区的生活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中国自然环境的特点,是影响、决定中国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环境问题近些年呈现出如下特点。

(1)土地退化

土地转变不是对中国农业的唯一威胁,土地退化则是另一种威胁。2006年3月,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现有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十五”期间,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五”期末,全国完成造林面积39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8.21%。全国综合防治水土流失54万平方公里,治理“三化”草地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现在的年均减少1283平方公里。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现有草地4亿公顷,90%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

(2)土壤侵蚀

中国的土壤侵蚀很严重,受侵蚀土地总量从1985年的1.29亿公顷增加到2007年的1.94亿公顷。

(3)森林

中国的森林资源总量不足,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森林号称“地球之肺”,是造氧能力最强的绿地。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放出730公斤氧气,这样,1公顷森林可供大约1000人正常呼吸之用。全球的森林每年能吸收550亿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400多亿吨氧气。全世界森林每年约向人类提供23亿立方米以上的木材及数量可观的食品。中国的原始森林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如西双版纳森林覆盖率从50年代初的60%下降到2007年的25.5%;而在贵州省则从大致相同水平下降到16.7%。四川省1986年砍伐了3000万立方米木材,但只生长1500万立方米;云南的年收获量是国家计划定量的3倍以上,吉林的收获量比生长量超出200万立方米。

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17490.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森林蓄积列居世界第六位。林业用地面积28280.34万公顷,森林面积17278.7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20.98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11576.20万公顷,蓄积105.93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5325.73万公顷,积蓄15.05亿立方米;中国经济林面积2139.00万公顷,竹林面积484.26万公顷,灌木林面积4529.68万公顷。

(4)草原

全世界有永久性草原约31.58亿公顷,为陆地总面积的1/6,无论是地球北半球的欧洲、亚洲、北美洲的高纬度地区温带草原,还是地处非洲、大洋洲、南美洲中低纬度地区的热带草原,其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img290

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中国的天然草原面积3.93亿公顷,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7%,在全世界草原面积超过1亿公顷的7个国家(澳大利亚、中国、前苏联、美国、巴西、阿根廷、蒙古)之中,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但按人口平均占有面积计算,中国只有0.33公顷,约为全世界人均占有草原面积0.64公顷的一半。草原面积在1500万公顷以上的省、自治区有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这7个省、区的草原面积合计达3.1亿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9%。草原退化严重,由此对草原系统的食物链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尽管中国近年来大力开展种草植树、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但由于积累下来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中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目前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且退化面积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在发展。

(5)水资源面临的形势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万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均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是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08年水利部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

2.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中治理环境污染的效果

(1)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环境污染

“九五”期间,中国从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水平和效益,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等目标出发,大力限制资源消耗大、污染重、技术落后产业的发展,并取缔、关停了8.4万家“十五小”企业,淘汰了一大批小煤矿、小钢铁、小水泥、小炼油、小火电企业,从源头减少了经济发展对资源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

2007年年底,12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1995年下降了18.4%,全国23.8万家工业污染企业中,有97.7%实现了达标排放(治理达标的92.5%,关停的占18.8%,其占全国污染负荷65%的1.8万家重点污染企业有95.4%实现了达标排放),治理达标占86.2%,关停的占20.7%,国家考核的46个重点城市中,有34个城市的地面水环境质量和23个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

(2)实施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绿色工程规划》分3期,历时15年。第一批与“九五”规划目标一致。第一期(1996~2008年)共有2108个项目,重点突出“三河、三湖”等重要污染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和城市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项目。

七大河流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799万吨/日,总体上每年削减化学需氧量29万吨左右,重点沿海城市及其近岸海域新增城市集中污水处理能力104万吨/日,每年削减入海化学需氧量30万吨。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新增930万千瓦电厂装机容量烟道气脱硫能力,洗配煤能力2400万吨/年,供气能力14.1亿立方米/日,集中供热面积2.4亿立方米,改造1.3万蒸汽锅炉的消烟除尘设施,年削减二氧化硫约180万吨,削减烟尘排放量150万吨。每年可增加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1600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和处置量4000万吨。经过《绿色工程规划》的实施,使重点流域、区域、海域和城市污染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截至2000年底,《绿色工程规划》项目开工1245个,占项目总数的87.5%,累计完成投资1107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8%。使淮河流域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已全部达到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全流域每年入河的化学需氧量由治理前的150万吨下降到48万吨。使淮河流域水污染加剧的趋势基本得到了控制,干流水体污染程度明显减轻,水质(化学需氧量)基本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70%的一级支流达到了Ⅳ类标准。江湖流域工业污染达标率稳定在90%以上,建立了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年主要入湖河流的化学需氧量由治理前的28万吨下降到14万吨,总磷由5600吨削减到3780吨,湖面及主要入湖河流80%以上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达到Ⅲ类标准,云南省滇池流域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绿色工程规划》中的“两控区”内,各地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和低硫煤,关停小火电机组369台(409.4万千瓦),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7.5万吨。使“两控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可控制在规划目标1089万吨内,二氧化硫浓度达标城市由1997年的81个增加到2007年的141个。

(3)中国的水污染防治历程

中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工业废水治理。

从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到1991年,历时18年,总结出了“保、截、治、管、用、引、排”七字防治措施。“七五”期间,全国新增污水日集中处理能力154.6万吨。199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3.2%,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达到61.5%,工业废水处理率达32.2%;“八五”期间,新增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310万吨/日,到2008年,中国城市下水道已经发展到89614千米,在98个城市建设了15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达755万吨/日,工业废水处理率提高到81.6%。

2008年,中国COD、石油类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比“八五”末分别下降了10~1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34.2%,到2008年,中国新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477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05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7年的62%提高到6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分别达到90.7%和74.2%。

1989年7月10日,中国环境保护总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等联合颁布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地方政府依据《规定》,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5716个,饮用水水源地3100个。

仅2008年新出动环境执法人员35万次,检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5万个,取缔、关闭违法排污口及建设项目845个,3年共安排工程建设资金238亿元,解决了1.09亿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先后调查评估了中国近4000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广泛进行了生态农业的实践,寻求了一种既提高土地生产率,又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农业发展模式。一是开展了规模宏大的森林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8.6%上升到现在的13.92%。二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构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防洪体系,灌溉事业长足发展。三是水土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对一些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危害很大的地区进行了重点防治。四是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防治工业污染的综合能力有所增强,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污染相对排放量实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率不断上升。五是城市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的状况得到初步改善。六是动植物保护基地不断扩大,6000多种动物和1000多种植物得到了保护,拯救和繁育了一批濒危动物。七是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3.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随着环境问题在中国政治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也鉴于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在宪法中明确保护环境权,有利于在其他各部门法中体现环保精神,有利于形成一个以公民环境权保护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也将更有利于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规定。宪法第11条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第四部宪法进一步增加了环境保护内容。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中国的环境保护开始走上法制轨道。试行的环境保护法经过10年的实践,形成了依法保护环境的良好执法秩序,也为环境立法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1989年12月,第七届全国人大1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部环境保护法以宪法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为立法依据,中国先后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7部环境保护实体法律。

环境保护涉及资源环境的广泛领域,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部门的职能相互关联。中国先后制定了十几部与环境相关的法律。包括:森林、草原、渔业、矿产资源、土地管理、水资源、野生动物、煤炭、水土保持、节约能源、防沙治沙、海域使用管理、城市规划、气象、种子、清洁生产等专项法律的有效执行,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中国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精密仪器和现代分析技术的进步,为环境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实验手段和物质条件。中国的环境监测事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国家“六五”和“七五”规划期间,环境监测机构得到快速发展,“八五”期间环境监测事业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以环境监测事业为核心的监测网络;“九五”期间,环境监测能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建立了先进的大气、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实施监测的实时监视和日报、周报制度。“十五”期间、环境监测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十一五”以来,中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迎来了新的春天,从多渠道、全方位的投入到了组织机构网络化,监测分析技术体系化,监测能力建设标准化。

img291

北京市五棵松地区空气监测

目前,中国环保、国土资源、建设、交通、水利、农业、卫生、林业、气象、海洋等部门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近万个监测机构、30多万人的监测队伍。中国环保系统每年对3945家国家废水重点监控企业、3715家废气重点监控企业和1296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开展了监督性监测,形成了中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网络。

中国的环境系统已在全国十大水系布设了700多个国控监测断面,在沿海近岸海域共布设198个水质监测点位,覆盖中国近岸海域面积2810平方千米;在113个国家环保重点城市和416个其他城市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384个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和功能区开展了监测,形成了中国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网络,同时,在国家和省级监测站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通过卫星图片和遥感技术开展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已形成了中国生态监控监测网络。

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环境考察技术体系框架。第一,研究确立了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环境污染源、生态、固体废物、土壤、生物、核与电离辐射9个环境要素的监测技术路线体系;第二,国家颁布了地表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生物、噪音、放射性、污染源等方面的监测技术规范以及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第三,颁布了400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227项环境标准样品和20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技术条件;第四,颁布了20余项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国家标准。

中国的环境监测已向自动化转变,中国已建立了一批自动监测系统。已在519个城市建立了1823套空气监测系统,在全国主要重点河流、湖泊、水库建成了100套地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监测分析仪器设备方面,常规分析仪器、中型分析仪器已普遍应用,部分大型分析仪器,如GC-MS,JCP-MS、HPLC等在中国日常监测和科研监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据报道,日本的环境科研费用大部分用于防治工业公害的新技术。如无公害炼铜、无公害电镀、低噪音压力机以及各种封闭工艺流程的研究。美国重点研究工业闭路循环技术,发展精密分离技术。美国有将近一半的炼油厂部分采用气冷代替水冷,减少了废水排放。美国汽车使用催化转换器后,排气污染减少80%。

目前,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自动分析仪器,建立自动化监测站,利用电子计算机收集、整理和储存数据,并且逐步实行污染预报。美国纽约建立了监测水质和大气的自动电子监测系统,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和数据处理。日本47个都道府县都有自动化的大气监测点。

阅读延伸·相关纪念日

国际湿地日 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订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从1994年开始,中国政府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世界气象日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

地球日1 969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盖洛德纳尔逊提议,在美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的讲演会。不久,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将纳尔逊的提议扩展为在全美举办大规模的社区环保活动,并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地球日”。当天,美国有2000多万人,包括国会议员、各阶层人士,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环保活动。在全国各地,人们高呼着保护环境的口号,在街头和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和宣传。随后影响日渐扩大并超出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最终形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4月22日也日渐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

世界无烟日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把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以提醒人们重视香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世界环境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问题频繁出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时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召开表彰“全球500佳”国际会议。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由于日益严重的全球荒漠化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从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世界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以一个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50亿。1990年,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始采取保护臭氧层的具体行动。联合国设立这一纪念日旨在唤起人们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世界动物日 意大利传教士圣·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世界粮食日 全世界的粮食正随着人口的飞速增长而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从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粮食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1年5月17日,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每年5月22日。

中国土地日 全国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中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中国植树节 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在该日,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学校、企业会响应造林的号召,集中举行植树节仪式,从事植树活动。中国曾于1915年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而后在1928年将植树节改为孙中山逝世的3月12日,以纪念革命先驱的植树造林愿望。这一设定被大陆和台湾沿用至今。此外,一些省市还根据当地的气候规律,规定了其他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