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是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是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常说,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老路,要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蓝天碧水是人们对美丽中国的最朴素理解,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之后,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也更迫切。老领导的“四个有利于”指出了信息化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出路。

一、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1997年我国召开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会议对信息化的定义是:“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

信息化是相对的、动态的和渐进的,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最具有活力的、高渗透性的科学技术。它的构成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产业、信息管理、信息政策、信息标准、信息应用、信息人才等。信息化包括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等多个层面。

二、信息化是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保护事业有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设施等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超额完成了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但是,我们的经济发展仍然是粗放型的。我国年能源消耗量约占世界的19.5%,我们用世界1/10的石油和一半以上的煤炭消耗、生产了仅为世界8.6%的GDP。拼资源、拼环境的粗放发展模式,给我们留下的是:全国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20.9%和10.2%。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占25.0%。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极差水质的比例为57.3%。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后,达标比例为40.9%;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达标比例仅为23.9%。特别是今年春天,反复出现的大面积雾霾天气使许多城市空气质量急剧下降,严重威胁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让我们环保工作者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我们常说,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老路,要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蓝天碧水是人们对美丽中国的最朴素理解,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之后,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也更迫切。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是党对人民大众的承诺,也是人民群众对我们广大环保工作者的期待。

人民的要求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决定的。我们要克服人力资源短缺、设备仪器落后的矛盾,说清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信息化成了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早在2006年就指出:通过环境信息化,建立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生态保护、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等信息系统,有利于实时收集大量准确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通过环境信息化,突破环境管理的时间和地域限制,最大程度保障环境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增强环保执法能力。通过环境信息化,建立环境实时监测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有利于对环境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对事件的影响程度和危害性做出正确估计,进行有效指挥和处置,保障国家环境安全。通过环境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更好地收集和公开环保信息,有利于开展政府与公众互动,保障公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调动和发挥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老领导的“四个有利于”指出了信息化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出路。

三、环境保护信息化的内涵和现状

环境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彼此融合、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环境信息化带来的不仅是环保系统行政效率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也是政府管理流程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更是实现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廉洁高效型政府的重要保证。

我国的环境信息化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近30年来,环境信息化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环境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环境信息机构,初步建成了涵盖全国各环保厅(局)的广域网络系统,组织开发了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环境应急管理、排污收费、污染投诉、建设项目审批、核与辐射管理等一批业务应用系统。

2010年1月,环保部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信息化会议,周生贤部长在会上要求,环境信息化建设要“实现四个转变”“强化三个能力”“完善三个体系”“抓好一个重点工程”。这就是:从重环境管理业务建设轻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向环境管理业务建设与环境管理业务信息化建设并重转变;从环境管理业务与环境信息化脱节分离,向环境管理业务和环境信息化有机融合转变;从各业务板块自成系统,向整体推进和业务协同转变;从数据重复采集、不能共享向环境信息一数一源,一源多用,数据共享转变。要强化统筹规划能力,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强化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完善业务应用信息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抓好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这一重大基础工程。

各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比如,陕西省环保厅从2007年起,在北京环信恒辉科技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实行统一规划设计论证、统一资金使用、统一招标建设、统一实施、统一采购使用环境监管平台软件的“五个统一”建设模式以及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初步建成了涵盖省、市和大部分县的三级环境监控中心,包括环境质量在线监控、污染源在线监控、环境地理信息、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管理、排污总量控制、环境评价管理、生态及自然保护、流域及区域监管、环境风险分析、基础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无纸化办公(OA系统)、环保信息电子图书馆、可视化监管、物联网多级运维、综合报警、放射辐射管理、固废与危险品管理、远程业务培训、清洁生产、环保公司业务、环境工程管理等24个模块的环境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环境信息管理的智能化、广域化、便捷化。

但是,总体而言,环境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机制不顺,基础能力薄弱,机构队伍不够健全等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顶层设计协调不足,业务应用系统各自为政、兼容性不强,投入不足和重复建设并存,环境保护信息化的应用不够充分,整体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几点建议

一要做好顶层设计,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全面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环境信息资源,提升环境保护监管体系的信息化水平,构建先进完备的“数字环保”体系。没有完备先进的顶层设计,不坚持“四个统一”,八仙过海、各自为政的建设结果必然是互不兼容,形成新的信息孤岛,不是真正的信息化。

二要强化系统应用。系统应用是建设的唯一目的,也是推进系统升级换代的真正动力。没有应用,系统建设就失去了动力和价值。应当从国家层面推进系统在环境质量监测、污染减排核查的同时,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排污费征收、污染事故处置、应急救援等环境管理领域,实现环保系统“一个平台”“一张网”的无缝对接。

三要健全信息共享交换的机制。在确保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建立资源共享模式,保障环境信息的共有共用。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排放情况等涉及民生的环境数据、群众投诉问题的处理情况,应当全部链接在环保门户网站,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提供社会各界使用。所有环境基础数据,按照“权限”管理的授权,实现网上查询、共享共用。

四要健全系统保障机制。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周期长,投入高,需要理顺投入渠道,建立稳定的专项资金予以保障。系统运行维护技术含量高,费用大,没有专业队伍的支持保障是很难想象的。在一定意义上讲,环保信息系统的运维保障难度更甚于建设。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财力比较困难的地区,更应未雨绸缪。

五要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对于信息化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进来的干不了、干得了的不进来(或进不来)”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环境信息部门的基本情况。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扩大信息化队伍是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但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借用外部力量,发展我们的事业,做好我们的工作,操作起来比较容易,但又会受到费用、管理诸多方面的困扰。把二者结合起来比较现实,但需要政策方面的支持。

(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上的发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