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的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所”,2000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丛书之一,由顾海良教授承担课题而撰写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的历史与现实》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且于2007年荣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文明》丛书。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的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所”,2000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叶汝贤教授任首届所长,徐俊忠教授担任第二届所长,现任所长为李萍教授。

此所拥有一支以博士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专职研究队伍。专职研究教授12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另聘兼职教授12人。

此研究所下设马克思主义解释史、实践哲学、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三个研究室。此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发展为主旨,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同时强化研究的国际化维度,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此所10年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9项,基地重大招标项目18项,其他部委、省市及校级类别的项目35项,10年科研经费总额达928.5万元。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在学科建设方面,依托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涵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条件建设和咨询服务等方面,都上了新台阶。2002年1月,两个学科同时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1月,两个学科又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重点学科建设的验收,成为新一轮的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新近公布的学科排名中,中山大学哲学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分别进入前3名,这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学科汇聚了诸多优秀学者,其中包含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先后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以上的奖项5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有5人参与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其中首席专家2人,核心成员4人。所有这些指标在全国马克思主义学科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2)在学术交流方面,2001年3月,此所与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签订了“关于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长期合作”协议,开启了此所对外学术合作的新进程。截至2010年,双方围绕“苏俄马克思主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主题,合作举办国际学术讨论会一次,讲学交流8次,共18人次,俄方接受此所研究生从事一年学术研究6人。2008年9月,双方进一步确定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和俄罗斯”的长期合作交流制度,每两年分别在中国和俄罗斯召开一次学术会议。此外,此所还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合作分别主办了国际学术研讨会议。

国内学术交流方面,2001年5月,此所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共同发起创设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交流平台——“马克思哲学论坛”,并由此所承办论坛第一次学术会议,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目前,此论坛已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一个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品牌论坛。

2003年3月,此所创办了“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目前已举办52期。在论坛演讲的既有本所研究人员,更有来自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和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著名学者。此论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展开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和展示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2002年1月1日,此所创办《现代哲学》学术期刊,初为季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至2010年共出版48期。该刊一直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3)在人才培养方面,此所既重视基础学术研究,也推崇理论联系实际。2003年刘森林的博士论文《矛盾的现代省思》荣获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奖;张异宾的博士论文《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获得2005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和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博士生潘逸阳借助其博士论文《农民主体论》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领导农村的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了为全国关注的“赣州模式”,显示了基地人才培养注重学术研究与社会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复合理念。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丛书。由叶汝贤教授主编的此丛书共9本,2003年9月出版。其中8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丛书汇集了国内学界的知名学者参与撰写,反映了国内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的前沿水平,在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该丛书出版后,受到学界知名学者如陈先达、马绍孟、张异宾教授的认同,他们一致认为,该丛书视野开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一套有特色的学术丛书。丛书之一,由顾海良教授承担课题而撰写的《马克思劳动价值的历史与现实》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且于2007年荣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文明》丛书。此丛书计划出版25本著作,目前已出版11本。此丛书立意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代文明的哲学基础考察,通过对“现代性”、“现代化”、“现代文明”所包含的这种内在的矛盾作出理论探究,主要通过“主体性哲学的批判与重建:现代性文化的哲学基础探究”、“实践哲学与现代性反思”、“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反思和批判”三个核心问题,展现中西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文明批判的积极成果,并力图为探索中国现当代正在追求和创造的新文明样态与道路提供丰富启迪。

(3)叶汝贤教授撰写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命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此论文对《共产党宣言》重新进行深入研究,澄清是非,在理论上深化了对《宣言》核心思想的理解,深化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同时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此文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后,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孙正聿教授写了长篇评论,对其给予充分肯定。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等单位专门就此论文召开了研讨会,表明这些论文在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上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十二五”期间,此所将进一步凝练学术研究方向,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实践两个层次,依次在实践哲学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与理论反思、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等方面集中力量进行研究突破,进一步突出和巩固在全国同行中的特色和优势地位。

在队伍建设方面,继续强化学术梯队建设和学术骨干的培养:(1)积极引进人才,在近3年内引进学术骨干2至3名(教授和副教授),充实研究队伍;(2)尽快培养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声誉和知名度、富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学术骨干2至3名;(3)立足校内,吸收相关学科的学者进入研究所的课题研究计划,并同时面向全国,注意引进现代化问题研究方面的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继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争取在优秀博士论文方面再度取得突破,至少获得省优秀论文以上的奖励。

在学术交流方面,举办3至5次国际学术会议、5至8次国内学术会议;继续举办好已经形成特色和传统的“马克思论坛”,计划每年举办10至12期,5年共计50至60期;重视青年教师出国合作研究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一步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进行深度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在进一步提高基地刊物的办刊水平方面,突出两个特点:一是此所的特色和优势学科方面的栏目;二是对当代中国现实重大问题的哲学关注和哲学介入。同时加强刊物的对外合作和交流。

在社会服务方面,将积极拓展渠道,广泛争取各种应用部门的研究课题,鼓励专兼职人员积极参与政府及社会咨询服务,提高他们的社会服务能力。

在科研体制改革方面,将积极拓展与校内外相关专家的学术合作,特别是在应用研究方面,注意加强与校内相关专家的项目合作,提高在项目、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向校内外开放、合作的力度,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和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