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稳定》简介

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稳定》简介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超越预警: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稳定》是在由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杨先明、吕昭河教授主持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机制与社会稳定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后完成的一本学术专著。《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机制与社会稳定研究》是西部地区也是云南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杨先明 吕昭河 黄 宁 梁双陆等

《超越预警: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稳定》是在由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杨先明、吕昭河教授主持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机制与社会稳定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后完成的一本学术专著。《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预警机制与社会稳定研究》是西部地区也是云南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过以杨先明、吕昭河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近五年研究,该项目于2011顺利通过国家社科基金委的评审,研究成果包括专著2部,学术论文45篇。结项以后,课题组成员根据专家意见对课题成果进行修改完善,最终成果《超越预警: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一书(70多万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认为,发展失衡是我国历史进程中经常性发生的一种区域状态,它并非只与现代化历史阶段相关。但是,相对于前现代中国所处的相对均质的社会结构而言,现代化背景下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区域发展失衡问题,交织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失衡演化的程度更深更广。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西部边疆地区发展滞后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历史积累。在前现代社会,黄河与长江中下游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区,西部边疆发展滞后,国家边疆治理政策的实施效率低下,从晚清一直到民国时期,旨在实现新目标的地方基层管理始终是政府最头疼的一项任务。事实上,中央集权对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的国家管理的有效性更为低下,区域发展失衡问题以及边疆治理问题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常常被搁置在应急处理等短期行为上。二是差异性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向东部倾斜,非均衡发展战略主导着区域发展的差序格局。在产业布局上推行“重内地轻边疆”的国家战略,在国家财税政策上具有显著的“东低西高”效应,国家投融资政策实行事实上的“东高西低”梯度推进政策,以及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上的“东先西随”渐进式推进格局,都进一步加大了东中西区域之间、边疆与内陆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三是内生动力,西部边疆内生发展动力不足问题。在历史积累、区位条件、人力资源、产业与市场基础,乃至于国民意识与社会价值观等方面,欠发达地区全面缺乏内生发展的动力机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战略重点在区域性外向型战略引导下,区域非均衡发展成为战略预设,转化为体制内的常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失衡是一客观存在。

此外,在开放条件下,由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与周边国家接壤,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共同边界,具有边境的开放性、民族宗教的多样性、社会发展的多层性和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对发展失衡容易形成不同于内地发达地区的效应和反应机制。同时,随着沿边开放的推进,传统的边界效应进一步弱化,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加快,以及由此产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方面的差异,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以及传统的区域管理模式形成了挑战。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是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特征、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周边国家的状况,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对我国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长期发展与社会稳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在本书中,作者以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特定的目标区域,研究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边疆开放性、民族宗教多样性、经济发展滞后性、生态环境脆弱性、民族认同差异性等区域特殊性的影响下,其发展失衡的反应机制和扩散机制及发展失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与冲击程度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差异性。同时,分析了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特殊的环境下,不同领域的发展失衡对区域社会稳定产生的效应与传导机制;分析了民族地区发展失衡在经济、社会、生态、政治等主要领域的失衡和特点,评估了经济差距扩大、社会公正与腐败、基层政权失信、生态环境破坏等因素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程度。

如何构建长期发展机制实现社会稳定,也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作者认为,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一方面传统社会下的均衡与传统计划体制下均衡解体;另一方面,在社会转型中形成动荡式失衡,新型的均衡模式没有形成。在社会动荡期,社会冲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呈多发与频发、泛化与激化状态,预警与危机管理必然成为国家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在以上基础上,本书对如何建立社会失衡预警机制与降低社会冲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把握国内外预警理论基础上,本书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以社会稳定为目标的区域性社会预警机制的建设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社会预警机制的作用与目标、社会预警机制的结构、社会预警指标的选择、社会预警系统的构造及社会预警体系的运作机制。尽管社会稳定的预警机制可以及时评价现实的社会状态,但缺乏指示长期社会环境变化的功能,难以提供长期发展选择与目标调适的价值判断。因此,基于长治久安的目标模式,国家边疆治理必须“超越预警”,在发展中形成和实现可持续依赖的动力机制。不发达的边疆地区稳定战略的选择既从属于国家整体战略,又要充分体现地方积极性与利益,通过内生均衡系统有效纠正失衡,依赖内在动力机制积累发展资源,以内生发展来实现“长治久安”。鉴于此,本书分析得出政策变量对社会经济具有的长期影响。另外,本书很多内容研究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人口等长期政策选择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关系。

作者认为,通过资源型经济转型、东西部之间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合作、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财政转移支付等有效的纠正失衡手段,支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缩小其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为从根本上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奠定基础。本书还进一步研究了发展失衡预警机制与中长期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构成、效应、支持条件以及失衡预警机制与区域长期发展政策对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合力作用。

本书通过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特殊性、发展失衡、社会预警机制以及区域中长期发展政策的相关研究,深化了关于发展理论的讨论,拓展了关于“问题地区”社会稳定的研究,为解决世界广泛存在的社会冲突与社会危机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思路。本书的研究为区域社会协调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深化了经济学中关于“均衡发展理论”的探讨,丰富了发展经济理论的内容;拓展了社会学中关于“社会稳定”的研究领域,为解决世界广泛存在的社会冲突与社会危机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思路;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宗教信仰与社会稳定的兼容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扩大了政治学中关于政治参与、基层政治文明、区域自治的研究范围,为区域自治、社会控制等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此外,以发展失衡比较典型的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特定研究对象,也有利于西部民族地区对西部大开发及科学发展观落实的具体化。

作者简介

杨先明,1953年生,浙江宁波人,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研究经济发展理论与中国西部发展问题,曾获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奖多次。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云南省教育功勋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吕昭河,1956年生,云南宣威人,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研究人口经济学和少数民族人口问题,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主持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专家。

黄宁,1976年生,云南建水人,经济学博士,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与区域发展问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梁双陆,1973年生,云南石屏人,经济学博士,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空间经济学角度研究边疆经济学和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基金”获得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