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知实然的求知论

实知实然的求知论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王充针对神学唯心主义所宣扬的圣人“前知千古,后知万世”的先验论,肯定人的认识、知识是感官与外界接触而获得的。人的认识,“其任耳目也,可知之事,思之辄决”。王充此论,极为中肯。由此出发,王充认为,人的知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先验之知,而是由学而知。王充强调感知、心知、学知的重要性,反对神学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这些思想都是可贵的。尤其可贵的是王充强调从实践中学习,向有实际经验的人学习知识技能。

第三节 实知实然的求知论

王充在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无神论的基础上,提出实知实然的求知论,驳斥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王充针对神学唯心主义所宣扬的圣人“前知千古,后知万世”的先验论,肯定人的认识、知识是感官与外界接触而获得的。如果离开感知,人类是无法,亦不可能获得认识、知识的。王充说:

行事,文记谲常人言耳,非天地之书,则皆缘前因古,有所据状。如无闻见,则无所状。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从闾巷论朝堂,由昭昭察冥冥。谶书秘文,远见未然,空虚暗昧,豫睹未有,达闻暂见,卓谲怪神,若非庸口所能言。放象事类以见祸,推原往验以处来事,贤者亦能,非独圣也。[33]

王充认为,认识、知识的来源,不是神学家“谶书秘文”所说的那样,靠神秘主义的虚妄想象,超人神授,而是“缘前因古,有所据状”。否则,“如无闻见,则无所状”。“状”就是耳目闻见依靠外界事物的形态状况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如果没有感官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人们也就无从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即使“圣贤”亦不例外。所以说:“圣贤不能性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34]就是说,连圣贤也是通过自己的耳目闻见来确定事物的真实情况,而不是超感官而知的神异之人,神圣之知。不如此而知,人类就无从而知,其所获得的知识,也是靠不住的。王充还举例论证道:“使一人立于墙东,令之出声,使圣人听之墙西,能知其黑白、短长、乡里、姓字所自从出乎?沟有流澌,泽有枯骨,发首陋亡,肌肉腐绝,使圣人询之,能知其农商、老少,若所犯而坐死乎?非圣人无知,其知无以知也。”[35]这是说,耳目等感官不见事物的真实形状,不听其真实声音,便无法认识事物,获得真知。由此说来,不是圣人无知,而是离开耳目闻见,无法知也。所以说:“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36]没有耳目闻见的感觉为基础,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知识。

那么人的认识是否以耳目闻见获得感性知识就完结了呢?不是的,要“揆端推类”,“案兆察迹”,“必开心意”。人的认识,“其任耳目也,可知之事,思之辄决”。[37]获得知识,既需要耳目闻见之知,又需要思维的决断作用。以感觉为认识的起点,以经验为推理的根据,以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王充说:

夫论不留精澄意,苟以外效立事是非,信闻见于外,不诠订于内,是用耳目论,不以心意议也。夫以耳目论,则以虚象为言;虚象效,则以实事为非,是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墨议不以心原物,苟信闻见,则虽效验章明,犹为失实。[38]

王充认为,立论不留意澄清思虑而单凭耳目感觉的现象来判断是非,不用理性思维进行论证,就会把虚假的表面现象当成真的,把事物的实质认识错了。为了正确地认识事物,判断是非,不仅要靠耳目,而且要靠思考,“以心原物”,“必开心意”。墨家的“明鬼”说,就是不以心原物,所以失其实。失实之议,难以教人,这是墨学失传的主要原因。王充此论,极为中肯。就是说,通过感性获得初步认识,经过理性思考加以深化提高,才会使理论不断发展。

关于如何进行理性思考的问题,王充作了具体的论证,即“揆端推类,原始见终,从闾巷论朝堂,由昭昭察冥冥”。“案兆察迹,推原事类。春秋之时,卿大夫相与会遇,见动作之变,听言谈之诡,善则明吉祥之福,恶则处凶妖之祸。……明福处祸,远图未然,无神怪之知,皆由兆类。”[39]根据事物的预兆、端倪,推断事物的发展、结果。根据这种类推,就可以由昭察冥,由微知著,由小见大,由始知终,知一通二,达左见右,以知方来。王充在承认耳目闻见的同时,强调思虑的推理作用,这是很可贵的。

由此出发,王充认为,人的知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先验之知,而是由学而知。就是说,人是“学而知之”,不是“生而知之”。他说:

不学不问不能知也。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生)知者。……实者,圣贤不能性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40]

不论什么人,要想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就必须学、问,不学、不问,不能知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即使圣贤,亦是如此。凡是人都由学问而知,而非生而知之,更非空而知之。

据此,王充列举大量证据,批判、驳斥圣人“神而先知”,“不学自知”的谬论。他说:

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不学自知,不问自晓。故称圣,(圣)则神矣。[41]

王充认为,儒者如此论圣人,“此皆虚也”,因为这种“神怪之言”,都是图谶之书所记载的,皆为神学家的“虚妄之言”。因为“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所以根本不存在“圣人”

“前知千古,后知万世”,“不学自知,不问自晓”之事。王充指出,如果说孔子是圣人,是生而知之者,那他为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是宋国大夫子氏的后代呢!足见孔子不是生而知之者,更不是前知千古,后知万世之人。如此说来,谶书所说的种种关于“圣人前知千岁之验”,都“不可信也”。

从这种思想认识出发,王充在《论衡·知实》篇中,举出16项证据,证明“圣人不能先知”,“孔子不能先知”。在列举这16项证据证明“圣人不能神而先知”之后,王充总结论述道:

圣人据象兆,原物类,意而得之。其见变名物,博学而识之。巧商而善意,广见而多记,由微见较。若揆之今睹千载,所谓智如渊海。……使圣人达视远见,洞听潜闻,与天地谈,与鬼神言,知天上地下之事,乃可谓神而先知,与人卓异。今耳目闻见与人无别,遭事睹物与人无异,差贤一等尔,何以谓神而卓绝?[42]

圣人也是由耳目闻见之知与思虑智识之知相结合,据象兆,原物类,多见多闻,博学而识,见广记多,意而得之,而不是“前知千古”,“神而先知”,“与人卓异”的“神而卓绝”者。所以圣人之知与众人之知“无异”也。

王充明确地指出,“所谓圣者,须学以圣。以圣人学,知其非圣”。[43]圣人也是“学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更非“神而先知”。王充肯定一切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学、问而来的。否则,便无从谈认识、知识。王充强调感知、心知、学知的重要性,反对神学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这些思想都是可贵的。

尤其可贵的是王充强调从实践中学习,向有实际经验的人学习知识技能。因为任何博学多能者,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技能,每个人都只能掌握自己本行业的知识技能,所以要向各行各业的人学习不同的知识技能。不论是儒生、文吏、将领、田夫、商贾等,都具有各自的专长和殊奇之处,都值得学习。据此,王充批评世俗学问者,不懂得向他人学习,只重视自己的知识,而轻薄他人的行为,故不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王充在列举各种“世俗之论”的错误行为之后,总结道:

是以世俗学问者,不肯竟经明学,深知古今,急欲成一家章句,义理略具,同趋学史书,读律讽令,治作请奏,习对向,滑习跪拜,家成室就,召署辄能。徇今不顾古,趋仇不存志,竞进不案札,废经不念学。是以古经废而不修,旧学暗而不明,儒者寂于空室,文吏哗于朝堂。材能之士,随世驱驰;节操之人,守隘屏窜。驱驰日以巧,屏窜日以拙。非材顿知不及也,希见阙为,不狎习也。盖足未尝行尧、禹问曲折,目未尝见孔,墨问形象。[44]

因为人的知识技能来源于实践,各个不同职业的人,都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增长技能。王充说:

齐部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使材士未尝见,巧女未尝为,异事诡手,暂为卒睹,显露易为者,犹愦愦焉。方今论事不谓希更,而曰材不敏;不曰未尝为,而曰知不达。失其实也。……今俗见不习谓之不能,睹不为谓之不达。……从农论田,田夫胜;从商讲贾,贾人贤。今从朝廷谓之,文吏,朝廷之人也,幼为干吏,以朝廷为田亩,以刀笔为耒耜,以文书为农业,犹家人子弟生长宅中,其知曲折愈于宾客也。宾客暂至,虽孔、墨之材,不能分别。[45]

人的知识技能来源于“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如此熟能生巧,材敏知达。相反,“希更”而“不为”,则无知无能。论治国,文吏强;论用兵,将帅能;论耕田,田夫胜;论商贾,贾人贤。各有所能,各有所长,各种实践,使之材敏知达,这就是知识技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然而,当今儒生,俗见论人,却以“不习谓之不能”,“不为谓之不达”,这是“失其实”之见。王充的这些思想有力地驳斥了儒生之论,世俗之见,所以是十分可贵的。

王充还有一个极为有价值的理论,是真理论的问题。

王充认为,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世界,是不是真理,必须经过事实的验证。“订其真伪,辨其虚实”,就必须“引事物,以验其言行”。因此,王充提出了“效验”论,反对当时儒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46]的做法。王充指出,如果以为“贤圣所言”定是无非,就必然造成“奇怪之语”“虚妄之文”广为流行的混乱局面。因为谬论、奇谈、怪论,可以不经过效验,事实证明,“违实不引效验”,只凭“空说虚言”就可以欺骗群众,愚弄人民。为了批驳“虚妄之言”,“奇怪之语”,王充反复强调“效验”的重要作用。他说: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论圣人不能神而先知,先知之间,不能独见;非徒空说虚言,直以才智准况之工也。事有证验,以效实然。[47]

道家论自然,不知引物事以验其言行,故自然之说未见信也。[48]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49]

这就是说,凡是论事说理,都要以“效验”、“事实”加以证明、验证。反之,不管你说得如何好听动人,但是没有事实根据,不经过事实验证,就不是真理,人们就不会相信。王充断定,一切理论、言论、认识、知识,都要以实事、实效验证,经过验证,便可以论定是非、真伪。所以说:

论则考之以心,效之以事,浮虚之事,辄立证验。[50]

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自列,则是非之实有所定矣。[51]

王充在批判、驳斥神学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的虚妄之言时,处处强调“效验”、“实证”,常常责问他们:“天地之间有鬼”,“人病见鬼”,“何以效之?”[52]“儒者曰:‘日朝见,出阴中;暮不见,入阴中。阴气晦冥,故没不见。’如实论之,不出入阴中。何以效之?……何以验之?”无以“效之”、“验之”,所以“世儒之论,竟虚妄也”。[53]在王充看来,不论是证明命题的对错,还是判定学说的真妄,都要以“效验”为原则,为标准。王充《论衡》全书贯穿着“效验”的思想。所谓“效”,即是效果、实效;“验”,即是证验、检验。按照王充的思想观点,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要看这种认识是否具有实际效果;认识是否反映客观实际,要看其是否得到验证。经过事实的验证符合客观实际就是真理,否则就是“空说虚言”、“虚妄之言”。

王充还以实例证明自己的这个理论。如:“盛夏之时,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世俗认为这是“天怒,击而杀之”,王充“推人道以论之”,证明这是“虚妄之言也”。[54]

王充指出:

王充以事实效验,证明雷为火,其烧死人,击死人,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是天震怒以雷杀人的神灵意志,因为“论雷之为火有五验,言雷为天怒无一效”,以此“效验”证明“雷为天怒,虚妄之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