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行知论人才教育

陶行知论人才教育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用一般学校的形式来训练人才,决不会发生很大的效力,也决不能彻底的来用教学做合一的办法。死教育教人变死。“假做”不是生活教育所能允许的。当时美国的教育,也同中国一样,小学教员是禁止小孩子活动的。爱迪生因为得到了一位了解自己的贤母,所以仅仅受了三个月的学校教育,也能成为一位现代的大发明家。教育方针除依部章指导其一般功课外,从小便注意发现其特殊才能与兴趣,而加以适当之培养。

索引24 陶行知论人才教育

运用科学,征服自然,其道在选择有科学天才儿童,加以特别训练。对于有科学天才之专家,予以研究机会,并以极尊荣之名誉,鼓励有关国计民生之发明。(263)

(《中国教育政策之商榷》,1925年3月)

教学做合一是我们的根本主张。经过一年的试验,我们知道他是一个最有效力的方法。……中国一般学校为善不足,为恶也不足,都是因为教学做分家的缘故。所以用一般学校的形式来训练人才,决不会发生很大的效力,也决不能彻底的来用教学做合一的办法。一面要实现教学做合一,一面又要顾到一般学校的形式,实属绝对不可能。(382)

(《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的第一年》,1928年3月)

一个人有手、有足、有口、有鼻……我们现在要开办小学的第二目的,就是要使儿童们的手、足、口、鼻……得其所用。(389)

(《我们开办小学的原因》,1928年3月)

我们主张生活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

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之下,书是有地位的……书是不可以死读的,但是不能不用。(494)

(《生活即教育》,1930年1月)

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591)

(《师范生的第一变》,1931年4月)

小孩子是再大无比的一个发明家。生下地一团漆黑,过不了几年,如果没有受过母亲、先生和老妈子的愚惑,便把一个世界看得水晶样的透明。他能把您问倒。这有什么羞耻?倘使您能完全回答小孩子的问题,便取得一百个博士头衔也不算多。(597)

(《师范生的第二变》,1931年5月)

是活人必定做。活一天,做一天;活到老,做到老。如果我们承认小孩子也是活人,便须让他们做。小孩子的做是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建设、小生产、小破坏、小奋斗、探寻小出路。小孩子的做是小做、不是假做。“假做”不是生活教育所能允许的。(651)

(《教学做合一下的教科书》,1931年8月)

自然小姐欢喜熟人,不欢喜生人。您从小便须和她做朋友,您做小学生的时候便要与她打交道。最好,是在幼稚园里。不,在妈妈怀抱里便与她一块儿玩。过了中学时代您与她还不相识,那么我怕您终身就无与她见面的姻缘了。(673)

(《科学的生活》,1913年10月)

从前中学以上学校采用文言文,是根据一种似是而非的人才教育论,以为士大夫便是人才,能读古书便是人才。殊不知人才的新解释,是抱有学术为大众除痛苦谋幸福的人……今日之学校名为造就人才,是在造就三种人,一是少爷,二是小姐,三是蛀书虫。(165)

(《文言白话又一战》,1934年5月)

儿童是新时代之创造者!

儿童不是旧时代之继承者!

儿童是改造社会的小工人!

少爷小姐是废物,贪图享福必送终!

儿童不再做书呆子

手脑双辉来做工!(219)

(《儿童节标语》,1934年4月)

爱迪生小时候,是个很喜欢行动的小孩子。当时美国的教育,也同中国一样,小学教员是禁止小孩子活动的。爱迪生违反了教师的训条,就蒙到“坏蛋”的声名,不到三个月,爱迪生被“坏蛋”的空气逼走了……牛顿生下来的时候,小到像小老鼠一只,体重只有三磅……岂料小老鼠一般大的东西,就是以后闻名的科学家,还活到八十多岁呢。据说牛顿小的时候,并不聪明,可见小孩子的时代,很难看得出哪一个是天才的儿童。(528)

(《创造的教育》,1933年8月)

文化锁匙要使学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一个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14)

(《育才十字诀》,1942年12月)

培养幼年研究生,在追求真理上学习追求真理。(25)

(《育才学校创造年计划大纲》)

育才学校之创办,由五种动机结晶而成:

第一,是爱迪生幼年生活。他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开始干科学实验……那时美国的教师,也像今日中国教师一样的古板,过不了三个月,便以“坏蛋”之罪名,把爱迪生开除了。……爱迪生因为得到了一位了解自己的贤母,所以仅仅受了三个月的学校教育,也能成为一位现代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幼年的故事,给了我两个深刻的印象:一是科学要从小孩学起,二是科学的幼苗要像爱迪生的母亲一样的爱护才能保全。(33)

第二,是法拉第之幼年生活。法拉第是发电机原理的发明者,他幼年是在一个书铺里做徒弟。……法拉第的科学生活虽得力于进了皇家学院以后,但当他做徒弟的时候,倘使遇不着利波老板的识拔、宽容,这根科学的幼苗是早已会被人摧残了。没有法拉第,便没有爱迪生,没有普照世界的电光。我们感谢法拉第、爱迪生的时候,不能不想念利波啊。

第三,是法国邮船上之所见……看见一位四岁光景的外国小孩在甲板上跳舞,细看才知道他是配合着所开放的留声机片跳舞。他是很快乐的在甲板上活跃,因为留声机是开放着一支快乐的曲。我异想天开,竟要求换一张悲哀的片子,看这孩子表情有何变动。当这悲哀的片子一响,孩子立刻变容,如泣如诉,好像是失掉亲爱的人一般的舞去。我再问有革命的片子否?开留声机的朋友说:“《马赛曲》如何?”我说甚佳。《马赛曲》一开,小孩立即拿着拳头冲锋,作种种战斗表演,甚至做出向客人攻击之姿势。我看了之后,下一判断,小孩之音乐天才,四岁便可测验,测验属实,便应及时培养。(34)

第四,是湖北临时保育院之所见。汉口沦陷前二十天光景,我们看见一位害瘌痢的小朋友(注:指陈贻鑫)在那儿指挥许多小朋友唱歌。我请了一位音乐家教给他音符和拍子,他三天竟能将一支不曾听过的歌用音符记录下来。一个没有音乐才干的人是三年也不见得能学会。

第五,是在重庆临时保育院所受之感触。……院长告诉我,常有达官贵人,大学教授来院选择干儿子,当着难童说:这个秃子不要,这个麻子不要,这个嘴唇缺的不要,那个长得好我要。这些失掉父母的难童于今还要受这难受的刺激,听了令人愤慨。当时我表示,我若来选,只问他有无才干。倘使有才干,虽是秃子、麻子、缺嘴唇都要。我不要他们做干儿子,只是为民族培养人才之幼苗。

这五个印象,当我第二次回到香港的时候,联合起来了。在二十八年一月的一天晚上正一时,我就草拟育才学校创学的计划与预算……(35)

全校学生一百五十余人,系从十五省流亡难童中选拔而来。教育方针除依部章指导其一般功课外,从小便注意发现其特殊才能与兴趣,而加以适当之培养。在这四年半中,普修课己从小学办到初中程度;特修课已建立自然、社会、文学、音乐、绘画、戏剧六组。但自二十九年春季以来,物价逐渐高涨……到三十四年初,已到山穷水尽,难以维持。朋友们劝我停办,并且说小学太小、缓不济急,加以经济困难,不如改行。但在四月六日早晨五时,我把这三个问题统统都想通了。我第一答案是:小中有大。倘使我们能够保存一个爱迪生,则我们的心血就不算白费了。我第二个答案是:虽缓而急。从秧苗看到黄金谷之收获,虽是迂缓的过程,但秧苗已长,必得分栽,十天不雨,尽成枯槁,岂不是当今之急务么?我第三个答案是:中华民族有的是钱。无论怎样穷,只要认清人才的幼苗,应该从小培养,总是有钱来维持这个学校。那时我脑中有山东武训先生画像出现,我对自己说,武训先生以一个乞丐而创办柳林、临清,馆陶三个义塾。我和我的朋友的社会关系都比他好,连一个学校也不能维持,那何以对得起小孩,又何以对得起中华民族。当时就下决心要坚持到底。(35)

(《致育才之友书》,1944年)

初级十六常能

(一)会当书记;(二)会说国语;(三)会参加开会;(四)会应对进退;(五)会做小先生;(六)会管账目;(七)会管图书;(八)会查字典;(九)会烧饭菜;(十)会洗补衣服;(十一)会种园;(十二)会布置;(十三)会修理;(十四)会游泳;(十五)会急救;(十六)会唱歌。(38)

高级七常能

(一)会开汽车;(二)会打字;(三)会速记;(四)会接电;(五)会担任翻译;(六)会临时讲演;(七)会领导工作。(40)

(《育才二十三常能》)

宗旨:在三民主义抗战建国纲领指导下,教导学生团结起来,做追求真理的小学生;自觉觉人的小先生;手脑双挥的小工人;反抗侵略的小战士。

方法:选拔有特殊才能之难童,在集体生活中,培养人才之幼苗,给以适当之阳光、空气、水分、养料。并除害虫,俾能发荣滋长。教育方法,注重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理论与实践并重。(42)

(《育才学校节略》)

育才学校办的是人才教育,分音乐、戏剧、绘画、文学、社会、自然等组。但和传统的人才教育办法,有所不同。传统的人才教育,一般地是先准备普通的基本教育,然后受专门的高等教育。我们的办法是不作这样严格的时间上的划分,我们选拔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在开始时便同时注意其一般基础教育与特殊基础教育。前者所以使儿童获得一般知能及优良的生活习惯与态度;后者所以给予其特殊才能之儿童以特殊营养,使其特殊才能得以发展而不致枯萎,并培养其获得专门知能之基础。表面上看来,这是一般基础教育与专科基础教育之过早的区分,但根据我们的办法,这是及早防止一般基础学习及专科基础的学习之裂痕。我们要及早培养儿童对于世界和人生一元的看法。倘若幼年的达尔文对于生物浓厚的爱好是发展伟大的进化论者达尔文的条件之一,那末今天提早发展儿童之个别优异倾向,实在有其理由。倘若中国近年来文化工作之脱离广泛社会实际生活,和技术专家之缺乏正确的认识可以作为殷鉴,那末,今天便在一般基础教育与特殊教育中予以统一,防止那样的分裂倾向,实在有其必要。(459)

育才学校一般基础教育之是否可以获得成功,特种基础教育是否可以获得较多的学习时间,都要看儿童们是否能迅速地获得文化之工具来决定,这是一个教育上基本建设的问题。一个儿童不能够用适当语言文字清楚地表现他的思想,我们可以说,这个儿童所受的是不完备的教育。所谓文化的工具的教育,包含着这样几项:(一)语言;(二)文字;(三)图画;(四)数学;(五)逻辑;广义地说来,这五项东西同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只有这种工具获得了才可以求高深的学问,才可以治繁复的事。(464)

(《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1940年8月)

初步人才教育之路,育才在过去两年中只是做了一点探路的工作。育才在两周岁之前夜,对于初步人才教育,探到了什么路?怎样在这路上试探?有限得很,只可约略的谈谈:

甲、集体生活 集体生活不仅仅是大家聚在一起过日常生活。我们要想丰富集体生活在教育上之意义,必须使它包含三种要素:(一)为集体自治;(二)为集体探讨;(三)为集体创造。

(一)集体自治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大家在实行集体自治上来学习自治。……

(二)集体探讨之目的,在以集体的努力,追求真理。……(488)

乙、文化钥匙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文化钥匙主要的四把:即国文、数学、外国文、科学方法。……(493)

丙、 特殊学习 这是育才立校之一特点。我们设了音乐,戏剧、文学、社会、自然、绘画六组。依据智慧测验和特殊测验,选拔难童加入最适合其才能兴味之一组学习,以期因材施教,务使各得其所。我们的目的,在使人才幼苗得到及时之培养而免于延误枯萎。特殊才干之幼苗,一经发现,即从小教起,不但是合于世界学问家之幼年史实,即我们这短短两年的试验,也证明了路线之正确。(494)

丁、自动力之培养 生活、工作、学习的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贯彻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故自动不与培养对立,相反的自动有待于正确的培养。怎样才算正确的培养呢?在自动上培养自动,才是正确的培养。若目的是为了自动,而却用了被动的方法,那只能产生被动而不能产生自动。有人好像是无须培养便能自动,那是因他会自觉的锻炼了自己培养了自己,其实他是运用了更高的培养,即自我的培养。(495)

(《育才两周岁之前夜》,1941年6月)

人才的幼苗要从小培养,如果家庭里,学校里,铺子里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己被发现有特殊的才干,那末,立刻就应该给他以适当之肥料、水分、阳光,使他欣欣向荣。(559)

(《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1944年12月》)

为了更好地了解育才学校,有必要说明育才是如何创办,又是如何着手发现并特别培养有科学天才之幼苗的。推动我创办育才这类学校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人:法拉第、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及昂多尔的桑德森。

法拉第的童年是在利波先生的书籍装订店当学徒度过的。他工作速度很慢。为此,其他学徒向利波先生抱怨。但利波先生同情地说,法拉第一边装订书,一边也在看书,他还对他们说,任何人只要像法拉第那样勤学,都能得到他的宽容。有一次,法拉第在装订一本百科全书时,发现只有两页纸论述电学这样一个有趣的题目,这当然不能满足他求知的渴望。如饥似渴地读完两页以后,他决定:“总有一天,我要写一本论述电学的书。”后来,一位顾客送票给他听汉弗莱·戴维的讲座,又帮他进了汉弗菜,戴维的实验室工作。法拉第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420)

由于中国还未普及学校教育,可以估计到,许多天才处于繁杂的学徒工作重压之下。现代教育家可以在他们中间发现许多天才。利波的同情、理解及宽容,不仅值得店主、厂主学习,也值得学校教师学习。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的童年,他母亲S·纳西·爱迪生太太对儿子的同情和关心,是推动我创办育才学校的极大动力。众所周知,童年时爱迪生喜欢摆弄化学药品,由于他不能让旧式的教师满意,入学三个月就被学校开除了。他母亲很了解自己的儿子,允许他在地下室里继续做实验,并亲自教他历史和地理。正是在慈母的关怀之下,在他自己天才的推动之下,爱迪生才为科学,为人类的幸福作出了这样的贡献。这两件事给我的印象颇深。有天赋科学才能的孩子,要早点学科学;天才儿童的教师,应从爱迪生母亲的态度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到1931年底,第一次上海战争(指“一二八”战争)爆发之前,我已为商务印书馆译完了“昂多尔的桑德森”,但不幸的是,日本人的战火,把手稿烧光了。这本书便一直未出版。从那以后,桑德森先生的思想便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和导师。他强调学识要广博的主张,在育才得到实现。这就是育才常给参观访问者留下“儿童大学”这一印象的部分原因。我还觉得他把科学人格化及社会化的思想最为重要。领导一个科学的世界,用科学原则来管理世界,这是桑德森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他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忠告。我们一直在与长年的偏见、反科学的习惯和传统作斗争,努力用这些重要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实践。(421)

注:桑德森(1857—1922),英国中学教育家,在昂多尔中学任教时,所提出的教学法,对英国有较大影响。

育才学校的三点准则

1.兴趣

以少年儿童持续地对某些具体活动极感兴趣作为基本考虑,通过专门提供环境和养分,我们致力于对有才华的少年儿童进行哺育和指导,使之充分发展,进而深入到未知事物的领域中去。

2.理解

以少年儿童的全面智力作为基本考虑,通过施行文化教育,我们致力于对有才华的少年儿童进行哺育和指导,使之对自身地位和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对生活的各个方面跟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更广泛的理解。

3.爱心

以少年儿童乐于助人为基本考虑,通过集体生活,我们致力于对有才华的儿童进行哺育和指导,使之形成对人类更为崇高的爱心。(422)

走向富有创造性的生活。

(《培养难童中人才幼苗的育才学校》,1945年)

亲爱的魏璐诗博士:

随函附奉陈贻鑫的自传。应该附加三点说明:

(1)贻鑫在被录取入学之前,曾经被我校流动考试委员会中的音乐家拒绝录取过,原因是他患有头疾。由于我回忆起他指挥合唱队的能力并坚持不懈地寻找这位秃头的小音乐家,他才终于被育才学校录取了。

(2)他的头疾已经治愈。这要归功于冯大帅(指冯玉祥)的同情,是他从泸州请来一位基督教徒医生刘大夫;也要归功于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黄次咸先生的善意,是他赠给陈贻鑫醋酸铊,使其病发全部脱落,长出新发。贻鑫现已不再秃头。

(3)贻鑫才华出众,不仅精于作曲,而且善于向更为年幼的一代人教授音乐。(671)

(《关于陈贻鑫自传的三点说明》,1944年11月)

教育万能之说是教育界自欺欺人的话。但是天才有时很不容易看出来。时机未到,天才隐在里面,专靠主观、武断,以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是常有的事。(11)

(《学问之要素》,1923年9月)

整个世界都是向着科学猛进。我们中国必须领受科学的洗礼,才能在科学的世界中适于生存。但是要想创造科学的中国,必须培养科学人才的幼苗,才能达到目的。

最近在北温泉租得临江楼房屋一座……这个地方系一个学习科学最好的环境,择要的说,约有四个优点:

(一)北温泉有最好的植物园可供学习;

(二)缙云山有丰富的植物可供探讨;

(三)北碚有宏大的博物馆可以参考;

(四)三峡有工矿农场及各种研究所、调查所、实验所可以观察研究。(652)

(致育才之友、爱护科学之友,1945年5月)

天才难童教育 人类中有天才,这是已经证明的事实;天才不限于望族和富室,这也经近年科学的证明。我国此次千万难民中,在壮丁方面有很多技术工人可用;在儿童方面有天才儿童应该加以特殊教育,使天才得发展,以备他年有贡献于民族国家。天才儿童与平常儿童不很有差异,有时候在某方面且不及平常儿童。例如音乐天才儿童,不一定能演算术,甚至工艺成绩也不及平常儿童。有科学天才的儿童,美术成绩不一定好。在难童中发现天才比较不容易。因为设备简陋,生活简单,天才无从表现,但因日常生活比较放纵自由,所以天才儿童有时也容易有表现的机会,不过这是偶然的事。(691)

(《全国难民教育计划草案》,1939年1月)

1941年,当育才处于最艰苦的时候,陶行知夫人吴树琴问陶行知:“你为办育才,天天去募捐,实在太辛苦了!为何不去延安?”

“我若一走,学校的师生都要遭殃,育才学校可能和晓庄学校一样,被蒋介石封闭,所以我非在这里顶下去不可。为新中国培养人才,我吃点苦何妨?”

“我要向国民党政府低一下头,不要说办一所育才,就是十所也办得起来。但是,我们要自己办学校,按照我们自己的愿望办学校,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为新中国培养人才吃苦何妨》,1941年)

人人有一定的才能,但不能放任,让他自生自灭。人才通过教育培养和自己的努力,可能成为大才。

不要满足于人才,必须日新、日日新,继续努力,勇于攀登科学文化高峰。天才是出于勤奋,锲而不舍。

人才、大才、天才都不是从天而降的;是我们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的教育培养的结果;是自己忘我地勤奋学习不断钻研发展起来的。(729)

(对育才师生的讲话,1942年秋天)

你既然有志于文学,你家庭环境也还好,年龄还轻,就该趁早好好地学习,不上大学也是可以成功的,过去梁濑溟先生去考北大没有考上,以后北大还请他做教授呢。(731)

(与育才教师王觉的谈话,1942年底)

为了人才幼苗之培养,我不怕封锁、恐吓、威胁,除非整个中华民族都没有饭吃了,那时也只有大家饿死。育才一定要办下去,决没有自动停办之理。……最近有好几位好心的朋友对我说,环境如此艰难,丢下育才吧!再搞别的事业,你何必顶着石臼做游戏,抱着石头去游泳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几天,昨晚又想了一夜,清早五点钟想通了。我不是抱着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755)

(与新华日报记者陆诒的谈话,1943年10月1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