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哲学的多元

哲学的多元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哲学的多元“轴心期”的三大哲学系统从哲学最早的起源来看,哲学思维是在“轴心期”成为人类精神的自觉象征的。因此,人类早期的哲学为三元而非一元。不但如此,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哲学与神话的合一以及哲学与宗教的合一也具有明显的共同性、规律性。

3.哲学的多元

(1)“轴心期”的三大哲学系统

从哲学最早的起源来看,哲学思维是在“轴心期”成为人类精神的自觉象征的。根据雅斯贝尔斯的理论,早在公元前S00年到前200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世界范围内希腊、中国和印度同时产生了哲学,形成了三大哲学系统。只是16世纪以后,希腊系统扩充到了整个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势力越发强大,而中国系统和印度系统相比之下则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出现了西方文化和哲学的话语霸权。

因此,人类早期的哲学为三元而非一元。这三种哲学互不沟通,独立产生,自成体系,平行发展,形成三分天下的鼎立态势。即使中世纪乃至现当代的哲学发展实际也存在着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这三大系统。

在哲学萌发的“轴心期”,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哲,以及《理想国》、《物理学之后》等经典。

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轴心期”,正是中国哲学的滥觞时期。西周以降,中国传统的社会制度风雨飘摇,动乱频仍,周室衰微,列国纷争。其时,学者贤人著书立说,设坛施教,思想百花齐放,蔚成诸子百家,催生了中国哲学的嫩芽。在哲学萌发的同时,中国古代涌现出了仰之弥高、越之愈远的先贤大哲,如李耳、庄周、荀况、惠施、墨翟、孔丘、孟轲,等等;形成了历久不衰的经典著作,如《易经》、《老子》、《庄子》、《荀子》、《墨子》、《论语》、《孟子》,等等。

除了中国,同样是属于东方的印度也萌发了哲学,也涌现出了印度教历代导师和众弟子、原始佛教释迦牟尼和众弟子等先贤大哲,也形成了《奥义书》、《因明学》等经典以及各种佛典。《奥义书》是印度最经典的阐发印度最古老的吠陀文献的哲学著作,记载的是印度教历代导师和圣人的观点,并且形成了“独一至高存在本体”这一哲学本体X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后来印度哲学的基础。据说佛教的思想也缘于《奥义书》。

(2)哲学发展的共同性、规律性

东方和西方的哲学,只是各具个性特色,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哲学发展在时间和内容上的惊人相似乃至巧合,说明了人类哲学思维能力发展的共同性、规律性。例如,中国哲学家老子的“道”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巴门尼德的“存在”,都是在哲学发展的早期提出来的,而且都是最为抽象的哲学本体X,在时间上和内容上几乎都是不谋而合的。

不但如此,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哲学与神话的合一以及哲学与宗教的合一也具有明显的共同性、规律性。

在中国神话体系中,有相当于哲学本体地位和作用的盘古和女娲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创生宇宙,女娲则抟土造人缔造生命。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则将老子的《道德经》视作圣经,将宇宙本原的神秘的“道”奉为圭臬。

在欧洲神话体系中,处于宇宙开端的是相当于中国盘古的创世的混沌之神卡俄斯,卡俄斯之后诞生了相当于中国女娲的众神之母大地女神盖亚,盖亚生下了几百个神,世界由此开始。犹太神教信奉的“独一真神”耶和华上帝,其实就是哲学本体X的神化。

在印度神话体系中,宇宙的一切都来自“梵天”这一“世界之主”,这一最高的创造者。“梵天”是宇宙最高意志的神化和人化。印度教有的观点认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东西,一切都是幻觉,是“梵”以幻力进行了神秘而不可喻解的作用的结果。而把幻象当成真有,是以人自身的无知无明为条件的。这种说法虽然有点新奇,但万变不离其宗,“梵天”也好,“梵”也好,剥掉它们花里胡哨的外包装,立刻就能看清其真相,原来不过都是盘古、女娲、卡俄斯、盖亚、耶和华上帝之类的神话传说或人造神灵,不过都是哲学本体X的不同称呼和表现形态,仅此而已。

人类个体在其生命阅历达到一定程度后,会由感性过渡到理性,在哲学层面上自然而然地生发对于生命和宇宙本质的探索热情;而由个体组成的人类整体在其智慧、知识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并且由抽象思维创造的概念形成一定体系之后,也会由感性过渡到理性,上升到哲学层面,自然而然地生发对于哲学本体X的探索热情。

可以说,X是人的理性的本质,是潜藏在人的生命遗传基因中的神秘的理性情结,探索X是人的理性强烈难抑的本能欲望冲动,是人在生命成熟后必须偿还的似乎是欠于前世的莫名宿债,这说起来虽然苦辛但却很自然,就像鲑鱼洄游、大雁南飞、孤儿寻亲、叶落归根一样自然,不可避免。因此,哲学并非从西方开始,“西方中心论”并不能成立;哲学也并非是西方优越,自视高傲、盛气凌人的西方哲学话语霸权只是一相情愿而已,根本没有成立的理由。

从宇宙思维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即任何高等智能生物抽象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且形成全面的概念体系之后,对于宇宙本质问题元真向度上的追求,即对于哲学本体X这一哲学最高问题最高对象的追求,不仅是自然而然的,而且是势所必然的。

(3)中国古代哲学超然卓越

中国古代颇具哲思禀赋的先哲们的哲学探索成就精彩纷呈、熠熠生辉,哲学思想流派蔚为大观、影响深远,如易理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玄学、老庄道学、孔孟儒学及其后续发展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堪与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的哲学流派及其思想成就连辔齐驱、相提并论。不但如此,甚至在哲学本体X的探索方面,无论是在哲学思想形成的时间上,还是在哲学思想的深刻程度上,都有超越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的地方。例如,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并有“宇宙魔方”之称的中国上古夏、商、周三代之“易理太极”说、“阴阳五行”论、老子“道”学等。

中国上古最早的“易理太极”说,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是中国文化先人心灵思维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标志,是华夏子民精神上的《圣经》。

传承“易理太极”说的《易经》的衍变历经上古、中古、下古三代,由伏羲(创制)、文王(演绎)、孔子(注解)三圣完成,所谓“世历三古,人更三圣”。中国古代有“三易”,夏、商、周三代皆有“易”,夏易曰“连山”、商易曰“归藏”、周易曰“周易”。“易”学内涵兼具“理“、“象”、“数”三大要旨,其中“易理”之学侧重探讨宇宙人生的形上之理,如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而万物统之于天,宇宙是从混沌未开的“太极”发生出来的,而后有“阴”、“阳”,……而后有万物,这像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之后》的理论,类属哲学范畴;而“象”、“数”之学则侧重探讨形下之理,像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理论,类属科学范畴。

传说《易经》源自神秘的黑白圆点构成的“河图”、“洛书”,其中由神龙以背从黄河中驮出献给伏羲的是为“河图”,由灵龟以背从洛水中驮出献给黄帝的是为“洛书”。一说“河图”就是太极图,“洛书”就是八卦,《易经》上有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今人把“河图”、“洛书”夸张成是高科技“数字化”的鼻祖,电脑的二进制也与“河图”、“洛书”有关,这就吹嘘过头了,带有神话色彩了。

可叹可贵的是,“易理太极”说已经涉及了哲学本体X,跳过伏羲“河图”、黄帝“洛书”,也跳过夏易“连山”、商易“归藏”,从时间上掐指算起来,周朝的《易经》所载的关乎哲学本体X的“易理太极”思想,已比西方同类思想足足早了好几百年。

但中国哲学在历史上也有令人遗憾的不足之处。虽然在哲学发展的“轴心期”,中国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堪与希腊罗马的三哲七贤媲美,但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却出现了巨大的断层和落差。给西方带来生产力大解放和哲学思想文化大繁荣的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中国却付之阙如。欧洲的文艺复兴是古希腊罗马哲学思想文化的复兴和辉煌,如果中国在近代也有类似的文艺复兴的话,那就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文化的复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辉煌。

这种复兴和辉煌不仅会给中国带来哲学思想文化的大繁荣,会涌现出堪比培根、笛卡儿、达芬奇、莱布尼茨等的哲学科学艺术巨匠,而且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角度看,还会给中国带来生产力的大解放、科技的大发明和社会的大进步。说不定中国会由此抓住历史的机遇,适时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从而在同一起跑线上与欧洲列强进行平等的竞争。若然,凭借“四大发明”的科学优势、智商超群的人才优势和“易理太极”的哲学思维优势,中国哪方面都会领先,就会成为在当今世界令他人仰望宾服的发达强国。然而,真实的历史误了中国,开了天大的玩笑,这不能不说是龙的传人的一大憾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