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系统同样是创造的产物

社会系统同样是创造的产物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这一议题大概没有人反对,用不着我过多解释,我这里只将其稍作讨论,是想将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进行一下对比,找到两者的相同处,为后面研究建立一个共同基础。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无疑是一部不断创造的历史。思想保守,定会抑制社会创造力的充分发挥。

对这一议题大概没有人反对,用不着我过多解释,我这里只将其稍作讨论,是想将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进行一下对比,找到两者的相同处,为后面研究建立一个共同基础。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无疑是一部不断创造的历史。社会每前进一步,都包含了创造的力量。创造不仅创造了生命,推动着生物进化,同时也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其发展变化规律同自然进化十分相似。这里仅从生产工具的创造,思想发展和对美的追求三个方面做一个简单讨论。

1、生产工具创造带动社会进化

从人类出现开始,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在推动社会制度演变的各种因素中,有两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一是生产工具,二是生产组织方式。由于社会在这两个方面不断创造,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社会制度得以进化。从猿到人,再从低级社会到高级社会的过程中,生产工具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五个重大创造。

第一,是对天然工具的创造性使用。在原始社会,是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从树上下到地面,能够直立行走,可是却面临着比森林更为变换莫测的生存环境。同各种动物相比,人就某一方面来看,都不如其他动物,无优势可言。例如,比速度不如马、羊,比凶猛不如狮、虎,比游泳不如鱼、虾,比飞翔不如飞禽。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创造性地使用工具,有了工具使人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生存。开始虽然不会制造工具,而只是把石块、木棒等天然物体作为工具,但是,这一关键创造使人走上了与动物不同的进化道路,人和动物的进化在此分叉。经常使用天然工具是一个漫长过程,据估计大概经过上千万年的时间。

第二个重大创造是能够用双手制造工具。会制造工具是完全形成人的重要标志,开始是一些简单石器,例如用石英、石英岩、熔岩、燧石等打制的石片和石核,作为切割、砍砸之用。后来发展到用两种不同质地材料制成的复合工具,例如在木棒上装上矛或鱼叉等,随着弓箭的发明,这对于奔跑速度远不如动物的人类是一个决胜武器,它极大地促进了狩猎经济的发展。木锄、石锄的发明也促进了原始农业发展,使采集经济向种植业转变。这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婚姻制度由群婚转入对偶婚。

第三个重大创造是金属工具产生。以上时期虽然已开始制造工具,但是工具的材料是天然物质,如石、木、骨等,工具效率受到制约。而金属工具的产生是在掌握了冶炼技术之后,首先是青铜,然后是冶铁。同天然材料制作的工具相比,金属工具的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例如将石锄换成金属犁,效率大增,农产品产量增加,出现剩余,因此剩余产品在部落之间进行交换,形成了商人,出现了货币,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私有和国家产生,即奴隶社会形成(刘家和,1984)。

封建社会在生产工具上与奴隶社会没有本质的差异,主要还是使用比较原始的手工工具,如犁、锄、镐、锹、镰等。所不同的是生产组织方式不同,一切封建社会的生产都是个体性小生产,这是封建社会区别于古代奴隶制社会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之一。生产规模和个体性质决定了封建经济必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过程的个体性,全部劳动产品都是由生产者个体劳动创造出来,它就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个人所有(朱寰,1985)。

第四个重大创造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复杂机械工具的诞生。以前的工具都是简单的手工工具,以人或畜作为动力,因此劳动生产率低下。詹姆士·瓦特1769研制成功的蒸汽机,如同给资本主义的发展装上动力强劲的发动机,解决了大工业发展所需的动力问题,并带动了包括棉纺织机等其他复杂机械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创造,使社会生产率有了惊人的跨越。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从1770年到1840间,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二十倍(刘祚昌等,1985)。机器主导的工业生产,使封建家庭手工业迅速崩溃,生产组织方式由封建社会的个体生产发展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第五个重大创造是计算机的产生。自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出现以来,短短几十年时间,计算机就遍及社会各个行业,甚至于世界各个角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其关键在于以前的工具是对人手的延伸,而计算机则是对人脑的延伸。光是手的延伸就已使人类达到了今天的高度文明,可以肯定,随着脑的延伸,人类的发展不可限量。

总之,生产工具的创造,促进了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改变了社会生产组织方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当然,社会进步是由多种力量推动的,工具创造只是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创造是社会发展动力的主题。

2、思想创新促进社会发展

生产率提高带动物质生产,而思想上的创造则促进整个社会改变。社会在物质和思想两个方面不断创造的推动下向前发展。从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思想上的创造必定带来社会发展。思想保守,定会抑制社会创造力的充分发挥。

早期的希腊哲学建立在直接反对宗教神话的基础之上,是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都由物质构成,而不是神创造的。赫拉克利特更是明确指出,万物是由于事物内部有矛盾、有对立的东西组成,对立的东西进行斗争,就产生运动和变化。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包容万象的唯物主义精神,为古希腊各种哲学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才有可能产生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概括世间万物;德谟克利特的万物由原子组成的思想;以及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他们虽同为唯心论,并存在师徒关系,但却不因循守旧,学生可以与老师有不同的观点,并都在老师的基础上有了极大创造。因此,柏拉图能在苏格拉底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哲学体系,写出了西方思想史上堪称第一部思想著作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更是超过自己的老师柏拉图,并对柏拉图的“理念”理论进行批判,由于敢于在思想上创新,才成为西方史上第一个创立科学体系的人。由于希腊哲学这种丰富的内含与不断创新精神,才使古代希腊人能够吸取埃及和西亚的先进文化,创造了欧洲最古老的文化,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在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于思想领域的创造远远落后于希腊的奴隶社会以及文艺复兴以后的资本主义社会,因此在历史上被称为是黑暗时期。其主要原因就是以神来统治人们思想,一切都围绕着神而展开,只要符合神的意志,再荒谬也能成为真理,教父哲学的最早代表德尔图良(约150-222年)竟赤裸裸地宣称“正因为它荒谬,所以我才相信”。在这种背景下就只能产生一种哲学,这就是为封建社会建立神学体系的经院哲学,它的主要工作就是用一套烦琐的方法来论证整个世界是上帝活动的产物,整个人类受上帝的意志支配。他们把托勒密(二世纪时埃及天文学家)的地球中心说和宗教教义结合起来,说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人所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月亮、太阳和行星都是围绕地球转动,世界万物都是上帝按照一定的目的创造出来的。上帝创造太阳是为了给人光和热,创造猫是为了吃老鼠,地震是上帝给人的惩罚。这一切都是永远不会变的。按照这种理论,人就不需要研究客观世界的必然规律,不需要进行任何创造,因为创造是上帝的事情(汪子嵩等,1972)。并且对任何进步思想轻则斥为“异教”或“异端”,重则实行绞刑。由于欧洲中世纪宗教的强力统治,唯物论的哲学和科学都受到窒息,任何在思想上敢于挑战神权的创造都被扼杀了。极大地阻碍了社会进步,使黑暗时期延续了长达千年。

要是没有思想上的创造,人类可能还在处于黑暗时期。因此,当资本主义形成时的“文艺复兴”时期来临时,创造首先从思想领域得到突破。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创造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一切为了人的利益,要求重视现实生活,重视物质享受,要求个性发展,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文主义”者的口号是“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都具有。”并认为人能创造自己的一切,强调人的思想自由。随着但丁通过《神曲》提供的通俗语言文字,使那些不懂拉丁文的普通人(非教士)也能读写书面文字,教士的神秘面纱被揭下。受人文主义影响而出现的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更是直接使人感到“人人都是传教士”,每个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接触,基督教不需要代言人(罗素,2004)。这实际上也把神降到了人的地位。没有了神的桎梏,科学才得以发展起来,人们在古希腊哲学与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上,逐渐将自然科学从哲学分出来,从哥白尼发现太阳中心说以来,科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不仅带来了物质文明,更重要的是它促近了人们的独立思想,用罗素的话说:“它本身也是独立思想的一个伟大的推动者。”这样一来,神便没有了位置。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创造和快速发展时期。

3、美的创造促进社会螺旋式发展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人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不断创造美,也推动社会螺旋式的向前进化。中国历史博物馆于2002年编辑出版了一套精美的大型画册《中国历史博物馆——华夏文明史图鉴》,共四卷,1200多页。精美的图画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灿烂的历程。我以最快的速度,一口气从第一卷第一页,看到第四卷最后一页。当合上书,闭上眼时,华夏文明的见证物件——文物,便如同幻灯片一样,一张张逐渐连接起来,一种看动画片的感觉油然而生,中华文明的发展史生动快速地在我眼前闪现。给我留下深刻映像的便是两个字——创造。

从人类的进化历史看,“劳动创造人”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但是,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创造性劳动创造了人,因为没有创造的简单劳动、重复劳动并不能对文明进步有多大促进。从几万年文物的变化可见,文物由简单到复杂,由实用到美化,是对美的不断追求激励人类不断创造,创造又提升了美的标准,标准的不断提升,创造也就逐渐升级,社会就在默默的创造中得到了美化,得到了发展。

距今1.8万年,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用兽牙穿成项链,作为配饰颈部的装饰品,可见人类很早就有了对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装饰品,更重要的是融入几乎每一件事情,例如生存环境选择,配偶选择,对实用工具美化等等,无不浸透着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盛水壶是伴随人类进化的最主要用具之一。距今约6000多年,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船形采陶壶(第一卷,第29页)的壶身两侧均画有鱼网纹装饰,学者认为当时原始人已有划船撒网捕鱼的能力,鱼网成了最便利的装饰图形。

距今3000多年的西周颂壶(第一卷,第177页),虽然是纪念用品,但也反映了当时的制壶工艺和水平,不仅在所用材料上有创造,在装饰图形上更是富于想象和创造,有兽形耳,腹部饰有一头双身蛟龙,精美而雄浑。

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浮雕兽纹釉陶壶(第二卷,第124页),釉陶是汉代制陶业的一项新发明,用普通陶土烧制,胎呈红色,器表施铅釉,呈黄色、黄褐色或绿色,这件釉陶壶,腹部上作出兽纹浮雕。

东汉时期的黑釉鸡首瓷壶(第二卷,第251页),从装饰上虽没有花纹,却直接将壶做成鸡的形状,东汉晚期开始出现深褐色釉的瓷器,这件瓷壶表现出烧造黑瓷的技术开始成熟,黑瓷和青瓷一样,都以釉料中的铁元素作主要呈色成分。黑瓷釉料中铁元素占4~8%,青瓷器最多占3%,故烧成后釉色不同。

隋朝白瓷双把龙柄鸡首壶(第三卷,第32页),直到辽代鱼鳞纹银壶(第三卷,第251页),基本上就形成了现代壶的模样,此银壶腹部中间为代状纹匝,上下布满鱼鳞纹肩,部前后鼻钮上有弓形提粱。壶盖中部隆起,有钮,以银链将壶盖系于壶肩钮上,造型优美,更实用。

清代的江千里制黑漆嵌螺钿执壶(第四卷,第134页),在满足使用的基础上,更是注重了装饰,从形态上已变成了鸡的写意,壶身为黑色锡胎,方形,有盖;四面开光,嵌红玛瑙、珊瑚、绿松石、螺钿,构成一幅精致的花鸟蝴蝶梅花图案。

从水壶的演化我们看到,美的创造同方便实用一起推动了水壶的演化。社会其他方面何尝不是这样呢?追求美、创造美同样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对美的追求越强,创造动力就越大,创造的东西就越多,审美力也同样得到提高。动物与人在对美的追求上存在巨大差别,人具有在意识指导下对美的强烈追求和创造,而动物则没有。动物虽然也会劳动,但多是本能的简单劳动和重复,例如工蜂,所以蜜蜂不会成为同人一样的智能生物。

因此,由于工具创造促成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水平极大改善;思想创造使社会组织形式更趋合理;美的创造使社会得以美化和完善。社会就是在人类的创造性劳动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