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外在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上的差异原因

中外在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上的差异原因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外在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上之所以会有不同之处,原因就在于会计环境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无疑是美国在1975年就颁布了涉及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准则的基础前提。

中外在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上之所以会有不同之处,原因就在于会计环境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环境

前面章节就论述过,经济环境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有着较大的影响,由于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环境不同,就会导致差异。例如,市场经济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其市场化程度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无疑是美国在1975年就颁布了涉及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准则的基础前提。

而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2003)的《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中国是在2001年迈入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之列,以百分制算法在2001年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为69%。[51]中国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意味着由初级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向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推进,毕竟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还存在着差距。

2.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必然存在反作用。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由对经济的放任市场调节转变为对经济要进行一定干预和管理,对会计的影响也逐步加深。具体到立法活动上,立法机关制定相关的法律约束会计行为。例如美国1933年和1934年通过的《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以法律规定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向有关机构授权制定具体会计规则。从而SEC对准则制定机构及准则发布都存在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力。这也正是为什么在前SEC主席的理查德·C·布雷登于1990年9月在美国参议院的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首次提出了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了很多涉及公允价值的准则。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中国的行政权干预经济、干预会计规范制定权的情况较为明显,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宏观计划的贯彻落实,因此,当时的会计制度中强调极具可靠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的市场经济成长过程与西方国家相比,政府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中国的市场经济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对传统计划经济改革而成长起来的,因此政府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尤其重要。根据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后的《宪法》,我国现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制度,为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创造了比较积极的条件。

3.社会文化及教育环境

有研究表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高个体主义的社会,而东方国家是高集体主义的社会。因此,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会导致天然信息半径很小,其主要信息分布模式是个体(个体信息分布模式)。从表面上看,它无法与东方国家集体内部的信息透明度相比拟。但是,由于西方国家都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原则下,人工设计的信息披露机制将打破个体(个体之间的信息分布模式),而将其变成全社会范围内的信息共享模式。而且,市场经济基础上长期形成的价值取向更多的是理性思维和诚信意识,会计教育水平的发达使得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这些都为公允价值信息的提供与获得打下了基础。

东方国家的高集体主义一方面会有集体内部信息较透明的好处,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小团体利益的存在将会阻碍人工信息披露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一问题,会使得信息在不同的集团之间形成非均衡分布的格局,从而影响公允价值信息的获取。就会计教育而言,中国已经建立起会计学历教育和会计继续教育相结合的会计教育体系,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特别体现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上,这也是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谨慎地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