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的经济功能与地位

城市的经济功能与地位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作为区域的城市的经济特征城市是在“城”和“市”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他认为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城市化经济则是描述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总产量的上升而下降的境界。而在城市中,每一项经济活动都会有足够多的个体与之相适应,从而降低了风险。城市因聚集经济而生,也因聚集经济而扩张和演化。

一、作为区域的城市的经济特征

城市是在“城”和“市”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城”早于“市”出现,它是一个具有防御功能的概念,即因生产发展和防御需要而产生的以土、木、石墙或沟池相围而成的大规模居民点。而“市”是一个具有贸易、交换功能的概念,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和“市”的结合就形成了早期的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内容、功能、结构、形态在“城”和“市”的基础上不断演变,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其进行概括和理解,丰富了城市的内涵,推动了城市认知的进一步发展。

人口统计角度,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Settlement)的一种特殊形态。从功能上看,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空间结构系统,必然具备多种功能和作用,并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从本质特征而言,城市具有“集中性”。马克思曾说:“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美国经济学家沃纳·赫希也注重城市的经济本质。他认为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城市为企业提供工作空间、交通运输和通信,为公众提供居住空间、娱乐场所、公用事业、后勤支持、安全保护和其他服务。特别重要的是,由于紧密联系(经济聚集)所带来的优势将人们和经济活动吸引到城市中去。

区域经济学更关心的是如何从经济角度界定城市的特征,也就是说,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其他部分相比较,具有哪些不同一般的特点,以及这样一些特点如何决定了它在区域空间布局中的运行方式。郝寿义、安虎森(2004)认为,聚集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开放性,使得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中起到了核心和推动力的作用。

(一)聚集性

在城市中一个显著的现象是经济活动的高度聚集。人口和就业集中,住宅、商业和工业的分布也呈现高密度、高容积率的特点。特别是在中心商务区,摩天大厦耸立,各种活动和经济交往频繁,构成了和乡村完全不同的一幅画面。人们为什么要聚集在一起? 城市又何以产生和发展? 对这些问题,聚集经济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所谓聚集经济,又称聚集经济利益、聚集效益,是指因生产、消费的空间集中而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现象,在早期区位论学者的研究中早已涉及。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韦伯在其《工业区位论》中明确提出的,他首次将聚集因素作为重要的区位因子之一。生产中的聚集经济是指空间距离的接近使企业能以更低的单位成本来生产,它包括两种类型: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如果某行业的生产成本随着行业总产量的提高而降低,就出现了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则是描述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总产量的上升而下降的境界。显然,聚集经济绝不仅局限于生产领域。实际上,消费领域同样会产生规模效益。这是因为商场、超市等商业业态和销售行为的地域集中会产生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正的外部性。生活中有很多商品是非完全替代品,例如服装、鞋类、珠宝和电子设备,对这些商品而言,销售企业的聚集可以帮助消费者降低选购成本,从而吸引潜在的顾客,扩大销量;销售互补商品(如服装店和鞋店)的企业同样也会发生群聚行为。消费人口的集中一方面为企业的生产扩张创造了市场条件,另一方面,也为产品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并直接带给居民多方面选择的便利。聚居所带来的文化交流与促进还会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力资本,最终为区域经济提高了效益。

很多学者对聚集经济进行了理论归纳。英国学者K.巴顿列举了(城市)聚集经济利益的如下十种具体表现。

(1)增加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

(2)大规模的本地市场能减少实际生产费用。

(3)在提供公共服务事业时,可降低“输入”本地区原料及部件的费用。特别是良好的交通运输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但是公路、机场等交通设施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这只有在城市中才能实现。

(4)当工业在地理上集中时有助于促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以满足进口需要。

(5)同行业企业的集聚能促进熟练劳动力的集中,并产生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就业制度。

(6)有才能的经营家与企业家在城市中得以聚集。

(7)在大城市中,金融与商业机构条件更为优越,能在筹措资金和管理投资方面提供很大的帮助。

(8)城市的集中能经常提供范围更广泛的设施,如娱乐、社交、教育等。

(9)工商业者更乐于集中在城市,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面对面的交往,有利于增进彼此间的信任。

(10)处于地理上的集中时,加剧的竞争能给予企业很大的刺激去进行改革,促进了革新。

蔡孝箴(1998)研究了聚集经济产生的原因。

(1)空间集中能够产生规模经济利益。空间上的集中不仅能够降低运输成本,还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人口的聚集使市场扩大,企业可投入更多的资本以获得规模效益。此外,大型基础设施也与规模有关。

(2)空间集中所产生的大数法则利益。经济活动涉及众多的参与者,如果经济活动分散在较大的空间的话,交易的偶然性就较强,交易的风险也就增大。而在城市中,每一项经济活动都会有足够多的个体与之相适应,从而降低了风险。

(3)空间集中的互补性利益。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支持或配合。例如,企业的生产必须有需求,而且它还需要下游企业提供的资本品,以及电信、电力等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等等。这样,空间上的聚集就能够产生很强的互补性利益。

(4)空间集中能产生信息传递利益。空间的集中使交往的次数大大增加,大大便利了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

可见,聚集经济的产生源于规模经济及要素互动带来的成本递减效应和效率激发效应。当聚集能产生效益时,就必然会出现各种要素的空间集中,造成聚集。城市正是人们为了获取聚集经济的创造物。城市因聚集经济而生,也因聚集经济而扩张和演化。

有必要指出,在城市聚集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种自我否定的力——聚集不经济。具体而言,空间聚集在为企业、居民和城市本身带来聚集经济利益的同时,由于土地空间的限制,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均会增大,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额外费用,即聚集成本或拥挤成本,导致了聚集不经济。表现为:地价虚高,建筑成本指数级提升,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可以说,聚集经济形成了向城市空间聚集的吸引力,而聚集不经济则产生向城市外空间扩散的推动力,两者是聚集效应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种效应是相伴而生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聚集与扩散的主次位置有所不同。在聚集经济时,以聚集为主,激励城市发展壮大;而当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聚集不经济开始凸显,土地价格上涨,生活费用攀升,扩散将占主要地位,城市增长的惯性会受到抑制,原有发展路径会发生改变,以规避过分集中带来的种种问题。但要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城市的萎缩,而是指会在新的方向和地域逐渐形成新的集中,从而城市的空间规模依然不断扩张。可见,正是由于聚集经济这种持续的利益驱动,使城市作为一种聚落形态具有不断聚集、膨胀的内在本质。聚集性成为城市最本质的特征。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

除了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外,城市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相比,城市产业结构往往处于较高的阶段,领先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水平。由于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城市产业通常都是优先发展的,然后向广大农村扩散,这是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首先,这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较高有关。一般来说,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技术水平的进步有关。而随着技术水平的升级,所需要投入的固定资本的数量也在增加,这要求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才能补偿巨额的投资。只有在经济活动聚集的城市中,才能提供这样的大规模市场潜力。

其次,城市产业结构水平较高与城市经济的聚集性有关。在城市中,经济活动聚集在特定的空间中,这一方面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企业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西方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完全竞争的市场将会消除企业的经济利润,即使企业的数目不是很多,伯特兰竞争的结果也可能稀释企业的利润。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将使得资本的利润率下降,通过价格竞争无法满足资本对利润率的要求,因而资本将寻求其他获利途径,如采用新技术。正是城市经济中激烈的竞争使得城市成为各种创新活动的源泉,这其中也包括技术创新。

再次,城市产业结构水平较高还与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深化有关。分工和专业化使得生产的链条越来越迂回,并出现了许多中间产品和部门。以生产性企业为例,其经营活动一般至少包括产品的生产、产品的销售和企业的管理活动等。随着技术进步,产品的生产逐渐标准化,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而竞争将使得这种生产活动的利润越来越低。这就有可能使生产活动与企业的其他活动脱离,形成专门从事生产的企业,专门从事销售的企业,以及专门从事各种管理活动的企业,包括咨询公司、猎头公司和投资公司,等等。标准化的生产活动一方面对城市的依赖性较小,另一方面可能无法承受城市的高成本,从而离开城市去寻找新的工业区位。而作为高端的咨询,猎头、投资和销售等活动则对城市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如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教育的需求、信息的沟通等。这样,城市中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越来越高,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将会下降。服务业成为产业结构的主导。这是城市产业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产业结构也出现了这一趋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最重要的产业部门。如在2003年,北京市第一、二、三产业GDP之比为2.25∶35.56∶62.19,就业人数之比为0.59∶34.65∶64.76,上海市第一、二、三产业GDP之比为1.27∶50.19∶48.54,就业人数之比为0.41∶42.81∶56.78。

(三)开放性

城市经济还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即城市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城市从来就不是一个自我循环的体系,城市必须依赖于农业的剩余支撑自身的生存,农产品是城市生产的重要的原材料,此外,乡村地区还是城市产品的重要市场。城市经济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城市经济与外部经济的联系上,城市经济不但对乡村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于其他城市和区域来说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与乡村经济存在空间分工,而且还与其他城市经济之间存在空间分工。此外,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中心,经济活动和经济资源聚集在城市,使得城市在区域经济中要承担起重要的责任。区域经济正是通过城市经济,从而与外部经济紧密地连为一体。城市的开放性集中体现在扩散效应上。城市在聚集中成长的同时,不断地把从区域内集聚的经济要素组合加工,生产出大量的创新元素和成果(商品、技术、社会体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并将其源源不断向外辐射,引导周边区域的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形态、权力组织和聚落类型的转换,进而促进区域发展,这就是扩散效应。如果没有扩散,集聚是无法持续的。而且,从城市发展的过程分析,集聚是手段,扩散是目的,集聚是为了扩散,而扩散则进一步增强了集聚能力。城市的扩散功能主要在于以下方面:①扩张城市的市场性占有、配置和利用资源要素权利的作用范围;②构筑更大空间的经济协作体系;③扩散城市的优势能力,如技术、资金、管理、观念、加工体系等,提高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从而更确立城市对周边地区的主导性作用以及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和扩散作用,把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和外部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城市的经济地位

城市是现代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地区,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无论规模大小,总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合理的城市规模,完善的城市设施,良好的城市环境对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没有城市的发展,没有城市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区域的蓬勃发展必然会创造出强有力和高效率的发展动力,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个国家掌握了城市这些中心地区,就等于掌握了国家政权的神经中枢、心脏、枢纽。城市是正在形成的新世界的中心,而且也是带动新世界发展的引擎。

首先,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城市是人口、生产和经济活动的聚集地,城市人口占区域人口的很大比例,具体的比例体现了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此外,城市集中了区域中的大部分经济资源,而且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因而城市经济的总量在区域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在产品和服务的结构上,城市比起区域的其他部分亦占有优势,这是由于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可以说,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代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经济之间的竞争。

其次,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区域通常由一个以上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的乡村地区组成。在区域经济中,城市尤其是这些中心城市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中心城市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①产业结构的相互关联,从而使区域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②技术的扩散,中心城市通过技术扩散推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③资本流动,在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资本往往是最为稀缺的资源,中心城市的投资能够使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以及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再次,城市经济还可以通过城市化的途径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所谓城市化,就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更多的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城市的就业量是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城市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城市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城市的生产率要高于乡村地区,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意味着区域经济整体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区域经济也随之增长。城市化还意味着区域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因为更多的人口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可以享受城市所提供的众多便利和舒适,城市有众多的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这些设施往往具有规模效益,在乡村生活中它们是不存在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