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典型高贸易顺差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政策比较

典型高贸易顺差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政策比较

时间:2022-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变迁二战后,基于在冷战的世界政治格局下,美国对日贸易和外交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积极扶持日本发展。由于战后美国超强的经济实力和紧密的美日关系,日本的对外贸易活动长期倚重美国,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在基于国内经济需要的基础上,也受到美国国际竞争战略的很大的影响。

(1)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变迁

二战后,基于在冷战的世界政治格局下,美国对日贸易和外交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积极扶持日本发展。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到1955年,日本的主要经济指标除外贸一项外,全部恢复甚至超过战前最高水平。工业生产超过了战前和战时的最高水平,国民平均消费额也达到了战前标准。1955年日本正式加入了关贸总协定(GATT)。由于战后美国超强的经济实力和紧密的美日关系,日本的对外贸易活动长期倚重美国,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在基于国内经济需要的基础上,也受到美国国际竞争战略的很大的影响。

二战后的日本的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的严格贸易保护政策;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推行的“贸易立国”政策,即初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至80年代,推行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即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第四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推进和国际竞争力再造。

①严格贸易保护政策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

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是日本执行严格保护贸易政策的阶段。战后初期的日本工业除丝绸、棉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大多缺乏国际竞争力,重化工业竞争力很差,根本无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竞争。为了保护国内脆弱的工业,日本在战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采取了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主要包括限制进口、限制外国直接投资、振兴出口在内的一系列政策。

A.限制进口。外汇配额制度是一种行政性的限制进口措施。战后初期,处于经济恢复阶段的日本外汇极其缺乏,实行外汇配额制度成为日本限制进口的基本方式。1949年12月1日,日本政府颁布实施了《外汇及对外贸易管理法》,对外贸进行直接管理,并实行外汇配额制度。政府通过外汇配额制度把外汇分配权集中起来,以便对进口进行直接限制,严格限制与国内的扶持产业相竞争的国外产品进口,同时集中有限的外汇支持出口产业的发展,保证有限外汇的合理使用,以达到扶持国内幼稚产业发展的目的。整个20世纪50年代,这种外汇配额制度一直在日本的贸易保护政策中占主要地位。

B.限制外国直接投资。战后初期,日本主要是利用行政和立法手段来限制外国直接投资。1950年,日本制定了《关于外资的法律》,规定了外资投入的两条认可标准和一条不认可标准。两条认可标准是:一是有助于直接或间接改善国际收支的投资者;二是可直接或间接对发展重要产业或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投资者。一条不认可标准是认为将对日本的经济复兴产生恶劣影响的投资者。

C.振兴出口政策。日本在战后初期采取限制进口和外国直接投资等保护贸易政策使国内企业免受冲击的同时,实施振兴出口政策。从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一直为国际收支的持续逆差所困扰,因此,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就十分迫切,所以日本政府在实行进口限制政策以尽量减少外汇支出的同时,实行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外汇分配优惠制度、出口优惠金融制度、出口振兴税收制度和出口保险制度等。外汇分配优惠制度是指日本政府在实行外汇管制的同时,在外汇分配上给出口商提供优惠待遇;出口优惠金融制度是指日本银行以低利率为出口票据提供再贴现贷款担保服务;出口振兴税收制度主要包括出口收入的一部分免征所得税制度、出口加速折旧制度、开拓海外市场的准备金制度、技术出口收入扣除制度等内容;出口保险制度是指在国外意外事件使出口商遭受损失时,政府予以部分赔偿,出口保险制度的实质是政府为出口企业承担出口贸易中的种种风险。

D.汇率低估。1949年,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被确定在360:1的水平上,由于受当时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这一汇率水平一直维持到1971年。

②初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

20世纪60年代,随着日本贸易顺差的持续积累,日本的贸易保护政策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加之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日本开始逐步实行贸易自由化、逐步开放国内市场。这是日本贸易政策的重大转变。日本是在加入关贸总协定之后的第5年,1960年开始实施贸易自由化。以1960年6月发表的《贸易外汇自由化计划大纲》为标志,日本经济开始走向对外开放。《贸易外汇自由化计划大纲》规定要把当时(1960年)只有40%的进口自由化率逐步提高到80%左右(到1961年9月日本又决定在1962年9月前将自由化率提高到90%),同时该大纲还提出了自由化实施三原则:一是尽早实行原材料的进口自由化;二是首先从与本国产品竞争程度低的产业以及本国产品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开始推行自由化;三是对于国内正在推行产业合理化计划或按照扶持计划正在进行技术研究和推行合理化的产业,要根据其具体情况来实行自由化。在推进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例如在1960年发表《贸易外汇自由化计划大纲》之后,及时修改关税制度、调整进口税率,新增设紧急税和关税配额制,对关税税率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贸易自由化政策转变实际上是全面贸易保护主义转向有选择性的贸易保护主义,表现为推行以提高本国重化工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贸易保护政策,奉行“贸易立国”。其具体的保护贸易政策主要包括贸易立国的基本发展战略,大力扶植具有规模经济的产品出口,推进日本经济的重化工业化。具体措施有:第一,推行以结构性保护关税和严格限制外资为主要内容的战略进口贸易政策,大大加强了针对本国化学、石化、有色金属、钢铁及机械等重化工业部门的市场保护;第二,继续推行一系列旨在鼓励出口的金融、税收和保险制度,协助日本重化工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第三,促进产业政策与战略贸易政策的有效配合。日本依据比较收入弹性标准和比较生产率标准,选定各不同时期有发展前途的出口产业加以保护扶持,使其迅速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第四,继续实行汇率低估政策;第五,鼓励对外直接投资。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非拉地区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推行进口替代战略,日本开始鼓励通过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来开拓国际市场。

③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80年代前半期)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各国对外投资增长缓慢。日本贸易顺差依然在扩大,由此与美欧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更加尖锐,特别是日本的电机、汽车等产品对美欧国家的出口受阻,促使日本的电机、汽车等大企业选择“以直接投资替代贸易”的战略,以避开贸易摩擦,致使日本的贸易立国战略被迫向技术立国和扩大内需的战略转化。曾经作为日本战略支撑点的日本贸易保护政策开始真正向贸易自由化方向转变。日本政府进一步改革现行贸易政策,由此向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演进,以促进日本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内容包括:

A.日本政府提出以“美日共霸”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战略构想,即“环太平洋经济圈构想”。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相关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实施上述战略目标。这些行动对增强日本进口能力、改善日本严重的对外贸易收支失衡、减少贸易摩擦提供了可能性;

B.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积极促进与其他国家的政策协调,加强多边贸易和发展全球经济,这反映了日本转移发展战略的要求,表明未来日本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赖技术进步和扩大内需,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出口;同时,日本进一步通过扩大海外直接投资,发展当地化生产来缓和贸易摩擦。1985年秋,日元开始大幅度升值后,日本加速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扩大海外生产来增强国际竞争力;

C.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不断改革本国市场准入条件,减少贸易壁垒。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市场准入条件的改善较为显著,贸易自由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二,反垄断政策与措施力度加大,日本市场竞争压力得到提高;第三,加大了吸引外资的力度;第四,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④“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推进与国际竞争力再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经济形势以及外部经济环境都出现了明显变化:日本经济在经济泡沫破灭之后一直处于萧条与调整之中,与之相对应的结构改革也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与东亚等国家的发展,对日本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日本在工业品上的原有竞争优势不断削弱;以乌拉圭回合为标志,在WTO领导下,国际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向自由化方向迈进,日本面临着继续开放市场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日本对外贸易政策在内外部双重压力之下也随之作了调整。这种调整在进口与出口政策上的基本特点是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与国际竞争力的再造。

90年代以来,多边贸易体制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WTO的成立。WTO的成立不仅仅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易名,更重要的是多边贸易体制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加强。对于日本来讲,如果想避免同美国、欧盟的贸易摩擦,同时又维护自身的利益就必须利用WTO的多边贸易体制,这意味着日本必须履行在WTO下开放市场的义务。

90年代,由于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在国内政策没有取得相应效果的条件下,日本政府试图借助对外经济政策来达到启动国内经济的目的。对外经济政策包括两类: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与区域一体化制度安排。日本政府希望借助于贸易与投资政策能够促进国内外市场间要素的流动性,增加竞争的充分性,以此来激活疲弱的国内经济。在区域经济政策方面,最值得关注的是2002年1月与新加坡正式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此外,2003年10月8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印度尼西业巴厘岛召开的第九次东盟(ASEAN)峰会上,同东盟领导人签署了《ASEAN与日本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议》(简称CEP),其目标是在2012年与东盟各国建立自由贸易协定(FTA)。CEP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贸易壁垒,降低商业成本,促进地区内的贸易与投资,提高经济效率,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以及增加ASEAN和日本对资本、人才的吸引力。接下来,日本分别在2004年3月与墨西哥、2004年底与菲律宾、2005年底与马来西亚签订了FTA。随后,日本又于2005年开始与智利展开协定的谈判,他们还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致力于促进日本—澳大利亚协定(有可能包括新西兰)的达成。此外,日本与韩国的FTA还在进一步谈判之中。总体看来,日本90年代末所实行的内外政策协调是日本市场进一步向其他国家开放的过程,是日本在内外压力下进一步走向贸易自由化的一个标志。

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高涨时期,日本除了吸引外资和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之外,还通过提高自主的放松管制政策来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1988年日本内阁会议指定放松管制框架起,日本政府先后实行了放松管制计划(1995-1997)、推进放松管制三年计划(1998-2000),前后共涉及大约3000个项目。从已经实施的情况来看,日本放松管制的主要措施就是运用各种可行的手段来降低或者削弱产业进入壁垒,以增强产业的竞争性。

综上分析,与90年代之前相比,90年代以来日本贸易政策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一是进一步坚持自由主义的立场。这种立场具体表现为进口壁垒的削弱和对外资的欢迎态度由以前的限制逐渐转化为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吸收国外直接投资;二是进一步融入了以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制,并利用其为自身的利益服务;三是顺应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开始积极促进有关国家与地区进行区域双边甚至多方位的贸易经济合作。

(2)日本贸易政策调整对贸易发展的影响

表5.1 1948-1959年日本的对外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WTO统计和世界历史统计汇总。

表5.1为1948-1959年的日本对外贸易情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日本的进出口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如表5.3所示,1948年,日本货物对外贸易总额为9.42亿美元。其中出口2.58亿美元,进口6.84亿美元,1956年,日本进出口总值突破50亿美元。这一阶段日本对外贸易出现了持续的贸易逆差,这显然与日本工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差有关。日本的贸易保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这种贸易失衡状况得到缓解,到50年代末期,贸易逆差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这反映了日本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表5.2 1960-1975年日本的对外贸易情况

续表

数据来源:WTO统计和世界历史统计汇总。

日本在经济恢复期之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初级阶段战略贸易。这一阶段实行了有选择的贸易保护政策,逐步推进贸易自由化。这一贸易政策的调整在实施初期,导致了日本本已经缩小的贸易逆差再次迅速扩大,由表5.2可以看出,日本的贸易逆差1959年为1.43亿美元,1961年达到了15.75亿美元,此后虽有所下降,但到1964年仍然保持在12.64亿美元。这次贸易政策调整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它进一步促进了日本工业重化工业化的发展,在经过短期的阵痛之后,于1965年出现了战后的首次贸易顺差。此后有所反复,如1967-1968年又出现了贸易赤字,接下来贸易顺差迅速扩大,到1972年实现了52.26亿美元的顺差。1973年由于受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出现了连续三年的贸易逆差。这一阶段的贸易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日本对外贸易规模的发展。日本进出口总值1961年突破100亿美元,1972年突破500亿美元,1974年突破1000亿美元;出口总值方面,1963年突破50亿美元,1967年突破100亿美元,1974年突破500亿美元;进口总值方面,1961年突破50亿美元,1967年突破100亿美元,1974年突破500亿美元。

表5.3 1976-1989年日本的对外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WTO统计和世界历史统计汇总。

在实施高级战略贸易阶段,日本在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的同时,通过贸易政策的调整,使其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只是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的1979-1980年再次出现了贸易逆差,此后一直保持了贸易顺差,且顺差规模呈扩大趋势。在进出口总值方面,1977年突破1500亿美元,1979年突破2000亿美元,1984年突破3000亿美元,1988年突破4000亿美元;出口总值方面,1979年突破1000亿美元,1986年突破2000亿美元;进口总值方面,1979年突破1000亿美元,1989年突破2000亿美元。

表5.4 1990-2009年日本的对外贸易情况

续表

数据来源:WTO统计和世界历史统计汇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元大幅升值,但在日本对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进行深化调整后,开始注重双边贸易关系的深化和区域经济合作。使日本的对外贸易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如表5.4所示,在进出口总值方面,1990年突破5000亿美元,1993年突破6000亿美元,1995年突破7000亿美元,2000年突破8000亿美元,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8年突破1.5万亿美元;出口总值方面,1991年突破3000亿美元,1995年突破4000亿美元,2004年突破5000亿美元,2006年突破6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7000亿美元;进口总值方面,1995年突破3000亿美元,2004年突破4000亿美元,2005年突破5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6000亿美元,2008年突破7000亿美元。

(3)对日本贸易政策的评析

战后日本适时制定符合实际的贸易政策,充分利用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机遇,在资源、技术、市场、外汇和资金积累等方面为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日本实现了经济恢复,并迅速成长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体来说,第一阶段的严格保护贸易政策通过以外汇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非关税措施,有效保护了本土企业,提高了其国际竞争力;第二阶段初级贸易保护政策的实施,日本对外贸易自由化政策展开,关税保护的地位不断得到强化。在关税保护中,尽管6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名义关税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有效保护率却始终被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这有效保护了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重化工业的发展,保证了重化工业化战略的顺利实施。日本政府所推行初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①日本通过引进并消化世界先进技术,迅速提高日本工业整体技术水平;②在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有力配合下,提高了日本产业结构的层次,实现了日本经济的重化工业化;③日本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极大提高,促进了日本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并于1986年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④日本经济在整个60年代实现了高达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并于70年代中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经济奇迹;第三阶段适时开始贸易自由化,这一阶段日本分步骤、分阶段、有选择地实施开放,渐进式自由化政策始终依据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在努力获得自由化收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内产业、维护国家整体经济利益。针对国内的支柱产业,通过关税、非关税壁垒等给予积极保护,以应对来自外部的冲击,维护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制定多种政策引导企业不断“修炼内功”、提高国际竞争力。有效地保护了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国内重化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本国产业提出了明确的自由化时间表,给被保护的产业以巨大的压力和动力,逼迫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以迎接自由化的挑战。因此,贸易自由化的实施没有阻碍日本重化工业的发展,相反却推动了日本重化工业的发展;同时,贸易自由化推动了出口的增加,拉动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第四阶段贸易政策的调整,是日本经济已经成熟,面临新型工业国家的发达国家双重竞争压力下进行的调整,使日本在经济增长陷于停滞状态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体现。通过贸易政策的调整使日本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增长势头,为日本经济恢复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以制造业为例,1990年,在日本制造业对外投资中,为确保当地市场占有率而进行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38%左右,位居首位,而基于建立一个国际生产流通网络所进行的投资几乎为零。但到l993年,前者虽仍保持第一位,但其比重已降至30%以下,为建立国际生产流通网络这一构想而进行的投资升至第二位,比重已接近20%。日本实现了最终形成一个国际性生产流通网络的对外投资目标,从而使日本市场占有率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综上所述,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了符合经济发展阶段实际、富有灵活性的贸易政策,日本的贸易政策立足于通过政府的合理干预,把贸易政策与整个国家的产业政策结合起来,通过扶持本国产业、提高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以振兴出口,推动了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于日本经济高速成长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台湾地区的贸易政策变迁

以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变的转折点为依据,可以把台湾战后的贸易发展进程划分为五个阶段。这些阶段分别是:严格的进出口贸易管制阶段(1945~1948年),进口替代阶段(1949~1957年),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过渡阶段(1958~1960年),出口导向阶段(1960~1981年),贸易自由化深入推进阶段(1982年至今)。

①严格的进出口贸易管制阶段(1945~1948年)

这一阶段,台湾岛内施行了严格的贸易管制政策,由台湾省贸易局垄断经营所有的货物进出口及进口商品的配销事宜。这一政策遭到台湾民众尤其是商人阶层的反对。省政改制以后,撤销了贸易局,随即设立的物资调节委员会依旧是台湾省政府施行贸易管制的机构。这一时期的贸易管制政策对台湾的财政收入贡献巨大,但这一时期台湾的贸易总额不及日据时期,首要原因是战后岛内重建困难,尤其是资金不足、生产萎缩,其次是战后台湾的对外贸易处于总体结构的调整与贸易对象的适应阶段。

②进口替代阶段(1949~1957年)

在这段时期内,台湾实施面向本土市场的进口替代战略,为了建立本地制造业和其他工业,当局采取了以下贸易政策措施:

A.实行进口管制和高保护关税。1953年列入限制进口的商品种类为185种,1956年增为241种,1960年进一步增加到381种。B.财政政策配合进口替代。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措施是出口退税。当局还于1955年修订了《所得税法》,减收公用事业、制造业、采矿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营利事业所得税10%。C.实施一整套宜于进口替代工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主要有:第一,1957年7月出台《外销低利贷款办法》,以优惠贷款提供给出口厂商,用低利贷款鼓励进口替代行业的发展;第二,对于进口替代工业所需要的原料、机器设备乃至生活必需品等进口在汇率上予以优惠,在外汇配额上优先;出口商可以按外汇收入的一定比例保留外汇,以便进口经管制部门核准的原料,甚至可以将保留的外汇额度转让给其他厂家;第三,将官方汇率与结汇证汇率结合成复式汇率,以复杂的差别待遇的方式达到限制进口、维持出口、平抑物价、刺激生产等多重目的;第四,为了配合进口限额,有时甚至对进口品实行复式汇率中的高进口汇率(这相当于对进口品额外征收关税);第五,兼用可调整的“盯住政策”和抛售金钞的政策,以平抑黑市价格。D.实行新台币高汇价政策,即将新台币高估。从1953年到1957年的官价汇率为新台币15.55元兑1美元。

③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过渡阶段(1958~1960年)

这段时期是台湾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过渡的时期,主要措施有:A.贬值台币并使汇率单一化。1958年台湾银行挂牌的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27.71台币,到1959年已贬为兑36.38台币。从1960年到1976年,官方汇率一直稳定在1美元兑40.00左右。金融当局还分步骤简化复杂的汇率结构。1958年复式汇率简化为两种,一种为由台湾银行挂牌的基本汇率,适用于部分官方指定的进出口物资和官方结汇等用途;另一种为基本汇率加结汇证,其中结汇证价格由市场决定。1959年对出口结汇核发新结汇证,新结汇证的市场价格即为市场汇率。1960年进一步规定台湾银行40.03的结汇证牌价为官定汇率,至此,汇率初步实现单一化。B.逐步取消进口配额并放宽进出口管制。1958年以后,逐步减少外汇分配额度,最后完全废止进口配额。1958-1960年间,总共解除了对200多种出口品的管制,并废除了对出口品课征的2%的港口税。

④出口导向阶段(1960~1981年)

尽管有些出口导向措施50年代末就已实施,但从全局来看,台湾全面推行出口导向战略开始于60年代中期。在1960-1981年间所实施的贸易政策有:A.自60年代中期起,台湾当局将放宽进口限制的政策全面转向鼓励出口。1964年开始解除进口限制,1965年取消了要求进口商为进口品支付预付款的规定。1960年曾规定某些制造品的价格不能比同类进口品价格高出25%的比例,以保护本地制造商,1964年这一比例被下调到15%,1968年进一步调至10%。1971年允许出口商可以按外汇收入一定比例保留外汇并可将剩余外汇转让给其他厂家的规定被废除,到1976年时,进口管制基本上全部取消。B.继续执行《外销低利贷款办法》以增强台湾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1963年金融当局宣布取消结汇证,终止复式汇率制度,完全实现了单一汇率制。C.1965年和1971年两次修订1960年实施的《奖励投资条例》,实施一些比前两个时期已实行的税捐减免更加优惠的条款,例如:对指定的工业部门所进口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出口产品销售费用准予列账,为出口贸易提供保险基金等。在出口退税方面,逐渐放宽对出口期限和厂商申请退税条件的规定,并核销与出口相关的业务费。D.创立出口加工区,当局1965年公布《出口加工区设置管理条例》,1966年创立高雄出口加工区,1969年又相继设立了台中出口加工区和楠梓出口加工区。虽然在其他经济体中有过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先例,但是将自由贸易区、企业生产区以及相关的行政管制部门集中在一个区域,则是台湾的一个创举。

⑤贸易自由化深入推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经济自由化、国际化及制度化的“三化”政策,贸易自由化便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台湾当局主要采取了两方面的改革措施。一是大幅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平均名义关税率自1982年的31.04%逐年降到入世前2001年的8.20%。二是大幅解除进口管制及限制。1993年正式公布《贸易法》,进口行政管理改为0000000000000“原则自由,例外限制”,进口项目改采“负面列表”方式,具体执行以《限制输入货品表》作为标准,包括两种限制形式:一种是管制输入货品;另一种是有条件准许输入货品。此外,台湾“国贸局”还编订《委托查核输入货品表》,列入该表的货品,须由有关“主管机关”核发许可文件或证照才能输入,海关受委托在货品通关时查核表内所列的输入标准后可“免证”通关放行。《限制输入货品表》及《委托查核输入货品表》外的货品,不限制输入并免除输入许可证。据统计,截至2001年8月1日,列入台湾进口负面列表的货品有1,388项,占所有进口货品总数的13.43%;其中管制进口货品项目共252项,占2.44%;有条件准许进口者计有130项,占1.26%;列入委托查核输入货品表者共计1,006项,占9.73%。其他未列入负面列表之货品计有8,956项,占86.57%。2002年台湾加入WTO以后,进一步降低了关税,减少了非关税贸易限制,进一步开放了服务业市场,总体贸易政策继续向自由、开放的方向调整,但对大陆进出口商品仍有诸多歧视性政策。

(2)台湾贸易政策对贸易发展的影响

表5.5 1949-1957年台湾的对外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WTO统计和世界历史统计汇总。

在台湾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经济恢复和进口替代阶段(1949—1957年),1949年台湾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0.76亿美元。这一阶段通过采取“耕者有其田”和进口替代政策,对外采取高关税以保护岛内工业,将有限的资金用于优先发展轻工业和能源交通业,促进了岛内工业尤其是轻工业的发展。就其对对外贸易的影响而言,从表5.5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贸易政策较好地促进了出口,出口总值由1949年的0.17亿美元,增加到1957年的1.48亿美元,增加了7.7倍;同时,由于限制进口,进口总值由1949年的0.59亿美元,增加到1957年的2.13亿美元,增加了2.6倍。这一阶段的进口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出口增长速度,但尽管如此,由于台湾的工业品缺乏国际竞争力,进口规模始终大于出口规模,保持了持续的贸易逆差。就进出口总值来看,这一时期初期增加较快,但1953年开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也说明进口替代政策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面存在缺陷。

表5.6 1958-1960年台湾的对外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WTO统计和世界历史统计汇总。

经过十几年的恢复和发展,台湾的农业和替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岛内市场相对狭小,内部资源贫乏与快速发展的工业产生矛盾的时候,台湾当局认识到,只有向外发展,才是海岛经济的出路,因此,从这时起,台湾当局适时调整了贸易政策,进口替代政策开始向出口导向过渡。虽然台币贬值对出口起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相对于进口管制的放松对进口的刺激要小一些。政策过渡时期,台湾进口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出口的增长速度,继续保持贸易逆差,并且逆差不断上升,由1958年的0.70亿美元,上升到1960年的1.33亿美元(如表5.6所示)。

表5.7 1961-1981年台湾的对外贸易情况

续表

数据来源:WTO统计和世界历史统计汇总。

在出口导向战略期间,台湾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台湾的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如表5.7所示,1969年突破10亿美元,1971年就达到20亿美元,1974年突破50亿美元,1978年突破100亿美元,1981年突破200亿美元,20年时间增长了111倍。同时,进口限制的进一步放宽也促进了进口增长,到1981年进口总值也突破了200亿美元。这一时期台湾的贸易政策非常成功,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发展,1961年台湾出口贸易额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到1980年,这一比重已超过50%。从这一阶段中的1971年起,台湾对外贸易扭转了连年逆差的局面。除了由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1974-1975年的贸易逆差外,一直保持了贸易顺差,且顺差规模呈现上升趋势。这一阶段台湾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5%左右,而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7%,出口的增速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

表5.8 1961-1981年台湾的对外贸易情况

续表

数据来源:WTO统计和世界历史统计汇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开始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并于2002年加入WTO后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台湾对外贸易的发展。这一时期台湾的进出口贸易继续高速增长,如表5.8所示,进出口规模都于1995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突破2000亿美元,出口规模由1982年的221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556亿美元,同期进口规模由188亿美元,增加到2404亿美元,大多数年份保持了贸易顺差。1988年后随着新台币的升值,台湾的贸易顺差出现了下降,但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入世以来,台湾的贸易顺差又大幅增加。

(3)对台湾贸易政策的评析

台湾不同发展阶段的贸易政策同产业政策实现了有效结合,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增长。进口替代战略推动台湾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到60年代初期,主要消费品已不再进口或出现下降,外销工业品数量逐年增加。工业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52年的3.6%上升至1962年的47.2%。但台湾因市场狭小而出现产品过剩,并伴随着经常账户赤字上升、增长率下降等问题。50年代末,贸易战略的调整提上了议事日程。60年代初,台湾已经具备实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所应有的基本条件。本地工业发展达到了一定规模,基础设施有了较大发展,农业因发展较快而在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当时的国际环境对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也非常有利。过渡时期的贸易政策调整促进了台湾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台湾当局较早地施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这是台湾外贸出口得以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从50年代末开始,台湾经济基本上是沿着进口原料—岛内加工装配—外销国际市场这样一个轨道运行的。出口导向战略推动着台湾的出口工业迅速发展。1960-1970年间,出口贸易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0.4%,1970-1981年为14.5%。但是,出口导向战略伴随着出口加工工业片面发展,产生了产业比例失调、经济对海外市场过分依赖等问题。对大陆的歧视性贸易限制导致了两岸贸易严重失衡。贸易自由化政策推动了台湾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但也带来岛内产业的空心化问题,岛内产业也面临着其他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强有力的竞争。

(1)德国的贸易政策

德国政府始终将发展对外贸易放在重要地位,号召要使德国经济“走向世界”。贸易活动主要由企业自主进行、政府的职能重点在于实行宏观调控,同时在保证企业外贸充分自主前提下,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并由此形成了一套政策体系,但其贸易政策并不像日、韩等国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包括:

①财政金融政策。德国政府长期以来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鼓励出口。包括实行优惠税率或免税,给予出口津贴、发放出口信贷、建立国家担保出口的贷款制度,以及对遭遇风险的出口商给予补偿,多次运用汇率杠杆促进出口贸易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初期,仅限于对基础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同时政府也对农业进行价格控制和财政补贴。从20世纪60年代起,为了应付其他国家受补贴的相同产业的竞争,对造船业进行生产成本补贴和银行贷款利息补贴,对航天航空企业在技术研究开发上给予资助。同时,机械制造业、石油化工业、汽车工业和电气电子产业等德国的支柱产业得到税收优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经济发展加快,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迫切要求从西方国家获得资本和技术。由于在输出产品技术上,德国中小企业对海外的攻势不亚于大企业。德国政府开始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出口产品,为中小企业出口产品指明发展方向,对发展具有出口价值的高科技项目,政府给予低息贷款并担保向民间银行融资,在财政上给予支持。

②出口退税、信用担保、长期信贷和汇率保险。德国《增值税法》规定,根据目的国征税原则,德国对欧盟境内的货物出口以及从欧盟出口至第三国给予免税。为鼓励出口,德国政府对出口企业和商业银行提供官方担保(俗称赫尔梅斯担保)。2004年德国通过政府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制对159个国家承保的出口总额为211亿欧元,占德国当年出口总额的2.9%,占德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总额的20%。如果由于国际政治、军事等原因、德国的出口企业或提供出口信贷的银行收不回货款或贷款,政府即通过保险补偿其损失。德政府利用《欧洲复兴计划一特殊基金》制定欧洲复兴计划—出口信贷计划,为企业出口耐用投资物提供长期信贷。贷款利率参照官方支持的出口最低利率标准。德政府自1972年2月以来,委托裕利安宜(原赫尔梅斯)信贷保险公司和C&L德国经济鉴定股份公司为中长期出口合同承办汇率保险。如汇率损失超过3%,联邦政府向出口商赔偿全额损失:如汇率升值超过3%,出口商必须将因为汇率升值超过3%而获利的部分如数上交给联邦政府。汇率上下波动3%以内时,由出口商自己承担。

③建立外贸服务机构,提供贸易咨询服务。德国政府积极建立外贸服务机构,为企业走向世界服务,德国联邦经济部负责对外经济工作的第五司下设A、B、C、D四个分管司,A分管司负责对外经济发展政策、贸易政策和本国情况介绍,其下设二处则直接负责对外经济促进工作(特别是海外商会和联邦信息局)和本国国情介绍(即招商引资),是德国政府负责贸易促进的主要部门。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支持德国驻外使馆商务代表处的工作,促进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能为德国企业提供广泛服务的海外商会网,隶属的联邦信息局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国外市场信息。德国驻外使馆商务代表处、海外商会及联邦外贸信息服务局被称为德国外贸促进三大支柱机构。

④其他贸易促进措施。德国政府促进外贸发展的其他措施主要包括:A.建立并扶持以出口为主的企业集团和大财团。尤其是促进以化学、钢铁、电气、汽车和航空、石油加工、机械制造等工业重头产品的企业集团和财团。德国《公司法》中规定:禁止设立资本额低于50万马克的股份公司;加强大企业之间的合并和对小企业的收买、兼并,同时对这些收买和兼并提供金融信贷支持。这些大企业集团和财团日益向多样化和跨国经营发展,成为德国“走向世界”的先锋。B.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并通过国家间签订双边和多边互惠协定,为本国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创造有利条件。德国加入了如国际清算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国际互惠组织,并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国在GATT、WTO和欧盟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C.成立部际协调委员会,协调对外经济活动,促进出口。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各部对外经济合作计划,协调对外经济活动。D.参展促进措施。德国联邦及各州政府积极扶持企业出国参展。

(2)德国贸易促进政策对其对外贸易的影响

表5.9 1949-2008年德国的对外贸易情况

续表

续表

数据来源:WTO统计和世界历史统计汇总。

从表5.9的数据可以看出,1950年,联邦德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47亿美元,1970年猛增到642亿美元。在对外贸易中,联邦德国从1952年起年年顺差。50年代平均每年顺差22亿马克,60年代平均每年顺差87亿马克。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贸易继续飞速发展,1971年,联邦德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731亿美元,到1979年,贸易总额已增长到3315亿美元。在20世纪70年代的绝大部分年份里,联邦德国进出口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同时贸易顺差也逐年扩大,1971年,联邦德国贸易顺差为46亿美元,到1978年,顺差增至207亿美元。在这一时期中,只是因为1974—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74年,德国进口增长率降为7.6%,1975年,德国出口增长降为0.9%。20世纪80年代,德国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各年份都有较大规模的顺差。1986-1990年,德国的出口额曾为世界第一,到1989年,德国对外贸易总额已达6109亿美元。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后,进出口的增速均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下降,但仍然保持了对外贸易的顺差,并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到2008年,顺差已达到2581亿美元。

(3)对德国贸易促进政策的评析

二战之后,德国的贸易政策在对外贸易增长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除个别年份外,德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贸易顺差、贸易在GDP中所占的比例等指标都连年大幅上升。

德国政府对外贸的管理与干预的目的,是为了给外贸的发展创造正常的活动与竞争条件。在一般情况下,政府不直接对经营外贸业务的企业进行干预或下达指令,也不采取补贴或优惠手段来扶植对外贸易,而是根据社会市场经济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尽量让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凭自己卓越的经营能力、优良的商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等特长巩固和扩大阵地。同时,着眼于国际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政府积极为外贸企业的出口、进口等方面创造合理的必要条件。

德国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以制成品出口逐步代替半成品出口。进口方面制成品比重也越来越大。在德国的出口结构主要由原来的食品、原料等初级产品逐步过渡到制成品,尤其是它的工业制成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竞争力。机械设备、化工品、电子技术产品、汽车、钢铁,在出口商品中居首位。进口商品中农产品和纺织品占有很大的比重。德国集中力量发展高质量和高技术的产品生产,加上全面周到的服务和信守交货合同,使得“德国制造”商品享誉世界。

总之,由于德国政府在上述各方面的宏观调控,以及国内国际环境中比较有利因素的综合作用,德国对外贸易发展很快,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1)韩国贸易政策的变迁

战后,韩国的贸易政策可分为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时期(1953-1961年)、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时期(1962-1979年)以及国际化、自由化和科技化发展战略时期(80年代以来)三个阶段。

①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时期(1953-1961年)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殖民者把工业集中于朝鲜北部,南部则以农业为主,形成了南农北工的局面,因此韩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在有限的工业生产中,主要部分也是轻工业,基础工业及其他重工业非常落后。直到50年代末,韩国仍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其经济结构以分散的个体农业为基础。这一时期,韩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如对于计划由本土产品替代的消费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对于本地生产所急需的原材料和生产资料的进口则征收低关税,对“进口替代”产业的贷款实行低利率,以及不准外国人在韩国进行直接投资等等。通过关税壁垒或非关税壁垒限制外国产品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口。

②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时期(1962-1979年)

韩国1962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经济发展战略,将其经济发展的重点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推行“出口第一主义”,把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以当地市场为主转为以国际市场为主,集中力量扩大出口,并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对国内市场进行一定程度保护的同时,采取了扩大出口、放宽进口,推行以“开放式”保护方式为主的贸易政策。具体包括:第一,组建综合商社。1975年4月30日,韩国政府决定参照日本的做法,实施综合贸易商社制度,并公布了关于选定综合贸易商社的标准。这些标准主要包括出口实绩、资本金额、出口商品数目、海外支社数目、出口对象国家数目等。选拔一些大型出口企业集团作为综合贸易商社,然后由政府在金融、税收、外汇管理、进出口报关、国际招标、出口代理、出境标签等方面予以种种优惠,使之成为出口贸易的主导力量,以带动整个出口贸易的协调、有序、深入发展,这是韩国政府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的主要措施。第二,组建出口工业基地和出口自由区。韩国政府于1970年首次颁布《出口自由区设置法》,并于当年建立了“马山出口自由区”,继而在1973年选定钢材、机械、电子、造船、石化、有色金属等六大产业为出口战略产业之际,同时决定在相应的6个地区建立6个不同的出口工业团地。韩国多数工业团地都建立于70年代前后。第三,税收鼓励。韩国的税收制度长期以来就为扩大出口提供了积极的扶持。国内税收目标是鼓励出口产业的发展,对换汇率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形成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钢铁、机械、电子等主要战略产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在关税方面,主要是对出口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的进口不加限制和免交进口关税。第四,保护国内市场。韩国采取“开放式”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出口的扩大,但这并不是将国内市场完全的对外开放而不采取任何的保护。在纺织、电子和汽车产业方面,韩国都实施了一些保护措施。特别是对汽车业,进口关税基本没有下调,即使在1967年入关之后的一段时间,轿车关税仍高达150%,并节制国内汽车消费,以控制石油消费和强化外债管理,并从总体上改善国际收支。第五,进出口公告制度。明确批准进口的、限制进口的、禁止进口的商品类别。第六,实行对出口产品的金融优惠政策。1964年以后实质性扩大有关出口产业的金融支援范围、进一步强化金融优惠。主要表现在不断下调出口金融利率。1962年4月1日出口金融贷款利率为年利12.78%,此后不断下调,到1967年6月29日出口金融利率降至6.00%的国际利率水平,与年利26.00%的商业贷款利率相比,相差20个百分点,达历史最高水平。第七,鼓励引进外资。为了引进外资,韩国采取了很多措施。1966年8月3日公布了《外资引进法》,取消了外资在韩国企业资本比例不得超过25%的规定,外资可直接设厂,并免税5-8年。除此之外,韩国政府还允许外资企业将所得利润直接汇回本国或再投资办厂,对外资企业的产品负责推销或包销。1970年8月,韩国政府又公布了鼓励引进外资的224个工业部门,其中最为优先的是机械、电气、化肥和基础化学等部门。1974年韩国政府又颁布了《关于吸引外资行业的说明》,使得外资立法进一步完善。

③国际化、自由化和科技化发展战略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进入80年代后,生产力的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趋势加强,贸易摩擦加剧,导致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在这种形势下,韩国调整了贸易政策经济,降低和消除针对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逐步实现工业品进出口的规范化和自由化,但对主要农产品却仍然实行贸易限制,主要农产品获得农业部的许可证才能进口,而且只有当国内农产品不能满足消费需要时,农业部才发放许可证。韩国在1995年加人WTO后,根据WTO的协议,对农业贸易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进入21世纪,其农业开放政策仍然是贸易自由化谈判的焦点。2000年以来,韩国贸易政策进一步向自由化转变,本国经济进一步向外资和外贸伙伴开放。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保护性措施使得本国生产者尤其是农民可以不必直接面对来自外国的竞争。

为提高产品的技术层次和防止债务危机的发生,韩国对外资政策作了一定的调整,并把引资方式向外国直接投资倾斜。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这一段时期,韩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逐年大幅增加,来自国外的借款大幅度减少。1980-1991年间,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达到56.3亿美元,相当于前20年的4.5倍。90年代以来,韩国对外资政策做出进一步调整,在放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的同时,加速推进了金融自由化,扩大了证券市场的开放步伐,加大了引进证券投资的力度,并且把它作为推动国有企业民营化的重要措施。在对外贸易投资方面,韩国通过建立先进贸易基础设施,战略性地开拓海外市场,扩大韩国与朝鲜产业合作,实现交易结构稳定。

(2)韩国贸易政策调整对其贸易的影响

表5.10 1953-1961年韩国的对外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WTO统计和世界历史统计汇总。

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相关的贸易政策期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韩国工业的发展,但对外贸易却发展缓慢,从表5.10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韩国的进出口贸易基本上处于徘徊状态,出口总值从未超过0.5亿美元,进口总值维持在3亿-4亿美元,出现了持续的贸易逆差。

表5.11 1962-1979年韩国的对外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WTO统计和世界历史统计汇总。

韩国自转向出口导向战略后,实施的一系列鼓励措施为提高出口企业竞争能力创造了基础条件和一个几乎与世界市场完全对接的自由市场环境,韩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从表5.11的数据可以看出,1967年进出口总值超过了10亿美元,1974年超过100亿美元,到1979年已达354亿美元。出口1964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1971年突破10亿美元,1979年达到了150亿美元。进口总值1968年突破10亿美元,1977年突破100亿美元。这一时期,韩国的对外贸易仍然保持了持续的逆差,这与韩国本国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而这一时期韩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不强有关,而且这种贸易逆差在两次石油危机期间明显扩大。

表5.12 1980-2008年韩国的对外贸易情况

续表

数据来源:WTO统计和世界历史统计汇总。

韩国自上世纪80年代为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进一步推进了自由化政策,促进了韩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从表5.12的数据中可以看出,1988年韩国进出口总值突破1000亿美元,1995年超过2000亿美元,2000年超过3000亿美元,2005年突破5000亿美元,2008年达到了8573亿美元,相对于1980年提高了20.5倍。出口总值1988年突破500亿美元,1995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8年达到4220亿美元,相对于1980年提高了23倍。进口总值1988年突破500亿美元,1999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8年达到4353亿美元,相对于1980年提高了18.5倍。1986年韩国出现了战后的首次贸易顺差,此后有所反复,主要是由于1988年韩元升值。但1998年以来对外贸易保持了持续顺差,只是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再次出现逆差。

(3)对韩国贸易政策的评析

韩国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相关的贸易政策保护和促进了国内或地区内工业的发展,为以后实行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韩国自身条件的制约如缺乏资源、资本、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致使韩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从事进口替代生产的设备和原材料仍要依赖进口;企业资本不足,人民购买力低下,制约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出口不振,外汇收入不足,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对外依赖加深。

朴正熙时期所实行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服务于“经济发展第一”的方针,具有单纯追求出口扩张的特征,是一种经济增长“实用主义”。这一时期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贸易政策有效地促进了韩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贸易自由化给本国厂商带来了提高生产率的竞争压力,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韩国的综合商社制度在其出口贸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1975年到1983年,韩国9大综合商社的出口额占韩国出口额的比重由13.6%上升到57.3%,即有50%以上的出口额是综合商社创造的。不仅解决了韩国外贸企业小型化、分散化和多头对外竞争的问题,而且还极大地增强了韩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出口,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促进出口采取的金融和税收激励措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出口积极性。韩国正是在这一时期实现了经济起飞,并取得了高速经济增长,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落后国家转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但韩国在取得上述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对重工业投资过多,轻工业发展不充分,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大量举债,外债负担加大,对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依附性日益加深,等等。

随着80年代以来,韩国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推进,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密切配合,使得韩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日益高级化,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减少,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增加。高技术出口额占制成品的比重由1990年的38.2%上升到2008年的68.9%。IT产品的出口额从1999年的399.6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511.6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额的35.8%。这一时期韩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本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造成了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局面。自1997年以来,韩国出口占GDP的比重一直超过35%,大大高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从日本、中国台湾、韩国和德国不同发展阶段的贸易政策来看,日本的贸易政策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实现了良性促进,是对外贸易发展成为日本经济高速成长的发动机。从韩国和中国台湾的贸易政策来看,在促进本国工业发展方面,适度的贸易保护是必要的,但是随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走向自由贸易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无论如何,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是贸易走向自由化的基础。从德国的贸易政策来看,在本国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的情况下,政府尽量不要对企业的贸易活动进行干预,而是应该致力于为外贸的发展创造正常的活动和竞争条件。这些对于中国在不同发展阶段,根据本国产业的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