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重点行业与产业的发展情况综述与发展

甘肃省重点行业与产业的发展情况综述与发展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在《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兼论甘肃省大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方案》一书中,专门研究了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所以在这里就不再介绍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与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有色冶金产业、煤电化工一体化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中(藏)药材产业之间的关系了。

  在《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兼论甘肃省大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方案》一书中,专门研究了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所以在这里就不再介绍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与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有色冶金产业、煤电化工一体化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中(藏)药材产业之间的关系了。而是直接讲用企业信息化推进推进上述各行各业的发展。

  (一)用企业信息化推进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大力发展

  甘肃省在推进工业强省的总的战略进程中,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行业和产业。切实用企业信息化推进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大力发展,切实千方百计提高全省装备制造业的信息技术含量。

  2006年下半年,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甘肃省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并将2007年确定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年”。并提出一系列引导、支持、装备制造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进而启动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行动计划。有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认为,振兴装备制造业,不仅能够促进甘肃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推动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甘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且有利于我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全省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我省有良好的工业技术基础和资源优势。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165个重点建设项目有4个在甘肃,其中装备制造业就有2个,即兰州石油化工机械厂、兰州炼油机械设备厂。后来这两个厂合并成为兰州石油化工机器总厂。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国家为支援“三线建设”,分别由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哈尔滨等大城市,调迁一批名优企业,如现在的兰州电机厂、天水213机床电器厂等来到甘肃,正是这些在全国有名的装备制造企业,构成了甘肃省以石油化工、电工电气为优势的比较齐全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在2004年甘肃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中,企业共有2009多户。到2006年甘肃省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271家,其中大中型企业3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427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75%。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主要聚集在兰州、天水地区。这两个地区的产值占到全省装备制造业的905%。有兰石集团、兰州电机公司、天水长城开关厂、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天水213机床电器厂、瑞德实业集团等一批快速发展的骨干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石油钻采和炼化设备、高效节能电机、集成电路封装、数控机床、航天器才、真空设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在全国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

  甘肃省的装备制造业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差距有拉大之势。全省不少装备制造业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发展已陷入低谷,有些产品销声匿迹、企业缺乏发展后劲,历史包袱重,产品单一,设备老化,资金严重短缺,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落后也是造成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对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甘肃省于20024月首批进入17个示范省(市)行列之后,将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工程作为工业强省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上新台阶,确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把建立示范城市和示范行业作为制造业信息化的两个重点。经过几年的发展入选甘肃省的135户创建、示范企业中的装备制造企业,均建立了局域网及门户网站,企业上网率达到100%。个别企业实现了商务智能。100%的企业甩掉了图板,有需求的企业基本上应用了三维CADPDM应用率业有所提高。625%的企业实现了进、销、存管理和营销管理,ERP应用率达到246%。信息技术的广范应用提升了全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速了传统装备制造产业的优化升级,增强了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制造业领域效果日益明显。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中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也作为工业强省的发展重点。进而指出要着力企业对关键技术、集成技术和成套装备的研发,加大装备制造企业重组整合和品牌建设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石油钻采、炼化设备、矿冶工程设备、数控机床、风电设备、中高压输配电设备、电器制造、真空低温装置等行业的发展,力争到2010年,装备制造业经济总量占全部行业的比重达到10%以上。

  要推进我省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构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条件来支撑。我省装备制造的企业中绝大多数的装备制造企业购置了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其中规模以上的装备制造企业100%拥有计算机设备。在网络设备建设方面部分企业购置了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并且这些设备大部分以国产设备为主。同时,甘肃省装备制造企业接入互联网的比例已达到了80%以上,大中型企业的接入率达到了100%。另外,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在网站建设方面大中型企业的网站普及率也分别达到了100%。在网站服务内容上,大部分企业以信息发布、客户服务为主。再之,甘肃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数据库建设发展极不平衡,大中型企业100%创建了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库,其中以财务管理数据库最高,其次为产品/技术数据库、人事管理数据库、市场营销数据库、客户管理数据库。部分规模以上的装备制造企业创建了自己所需的数据库,广大的中小型企业数据库的比例非常低。近年来,虽然我省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较快,但是就整体而言,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案例之一:甘肃省信息中心(甘肃省经济研究院)的王惇在分析我省装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及其信息化建设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省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具体采取坚持政府引导,提高政府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效率;继续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建设好中介服务体系;努力增加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投入,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和政策以小搏大、以虚引实的带动作用;大力培养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出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急需的大批既懂制造技术、又懂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关键技术的突破,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结合应用,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和咨询服务的网络化。

  我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在工业强省的进程中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应主动积极地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广泛联系与合作。以应用为牵引,以集成带动系统研发,以系统研发带动技术突破,以原始创新促进技术发展,从真正意义上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彻底解决我省装备制造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和整体发展进程中的诸多难题。从而真正用信息化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真正用信息化促进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案例之二:200859日,甘肃日报记者杨世智、实习生马文静在“工业强省”系列报道装备制造业篇“甘肃制造”创辉煌中报道了全省装备业的发展情况。

  2006628日,国务院授权新华社会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由此开始,全国各地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步伐。

  200743日,结合甘肃装备制造业实际,省委、省政府制定了《甘肃省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并将这一年定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年”,提出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寻求“工业强省”的突破口。

  2007年,甘肃装备制造业踏上新起点。

  甘肃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决定了甘肃在国家产业布局中的地位。

  “一五”和“二五”时期,甘肃诞生过我国第一台大型无油超真空抽气机组、第一台大型天文望远镜镀膜机、第一台飞机地面电源车。

  案例之三:目前,甘肃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机械、电子产品制造能力和零部件加工配套能力,初步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能够为石油钻采、化工、轻工、机械加工、建材、交通运输、军工等多个领域提供装备,具有一定特色的装备制造业生产体系。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实力相对较强,并拥有一批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一定实力的骨干企业,所生产的3000多个产品品种,涵盖了主机、辅机、成套设备、关键部件、维修配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

  截至2006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71家,占全省工业企业的1564%;资产总额22614亿元,占全省工业的733%;完成工业总产值14248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7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48亿元,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531%。

  在全国装备制造业中,尽管甘肃装备制造业所占比重甚小,但也不乏亮点。其中,兰州石油化工设备集团公司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钻采机械和炼油化工设备生产基地之一,其生产的8000米石油钻机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石油钻机、成套石油化工和炼油设备、抽油机等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及亚太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兰州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电机和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制造技术等;华天微电子有限公司是西部地区最大集成电路封装基地;兰州真空设备有限公司是我国目前唯一集真空、低温、压力容器三种生产技术于一体的专业化工厂,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在国内真空设备领域占有行业主导厂商的地位;天水星炎机床公司的几种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天水风动机械有限公司的“燎原牌”气腿式凿岩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研制的主导产品销量连续四年居国内同行业第一……

  案例之四:狠抓装备制造业。结合省情,针对我省装备制造业亮点,省上决策层对全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进行了周密的规划,要求立足我省资源、原材料就地加工和装备制造业的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将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将石油钻采设备、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特种电机、真空设备、集成电路设计、新型小排量轿车、选矿设备、环保设备等七大类装备确定为甘肃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十一五”期间,力争全省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案例之五:甘肃省打造产业集群,提升“甘肃制造”的竞争力。2007年,甘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之年,“甘肃制造”由此踏上新起点。

  兰州和天水是我省装备制造业的主要聚集区。2006年,两市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211户,占全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7786%;资产总额20791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的9194%;产值12914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的905%。但是它们仅仅是地理位置布局上的聚集,既缺乏产业链上下游利益的仙聚力,又缺乏外部发展环境的外聚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达国家的一些地方出现了同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制造业有机聚集的现象。产业链就是聚集区企业生存的“食物链”。在聚集区内,企业之间既激烈竞争又相互合作,通过不断创新寻求和巩固着各自在产业链中的位置,进而形成了强大的聚集效应,反过来又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于是,一批世界上发展成功的产业集群应运而生,美国有了硅谷的电子业群,德国有了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

  如何打造我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拓展产业区是我省采取的重点措施之一。兰州市投资10亿元,专门为装备制造业成长辟出4个优越、宽阔的空间: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七里河装备制造业基地、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基地、榆中和平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基地等“四大基地”,吉利汽车、兰石集团、兰州电机公司、兰州真空设备、万里机电厂、城临钻采、顺创石油机械制造等一批新老企业先后在此落户生根。天水市全面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12341”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三大装备制造工业基地。

  与时同时,一场以实施国有产权、职工身份“两个置换”和企业资产重组为重点的国企改革攻坚战也在各地打响,一大批装备制造业企业开始“浴火重生”。

  改革带来了活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在各个企业竞相亮相:

  2007228日,迎着和煦的春风,一辆崭新的宝蓝色“吉利自由舰”徐徐驶在兰州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甘肃本土生产的第一辆小轿车——吉利汽车兰州项目产品面世,甘肃轿车生产的空白由此结束;

  916日,2007中国(兰州)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在兰州隆重开幕;

  同月,兰石集团组织生产出全球第三台、亚洲第一台直升机吊装钻机,并销往国外;

  1120日,10年前亏损1000多万、濒临破产的“华天科技”成为天水市第一家上市企业,400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

  案例之六:2007111月,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0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其中机械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674亿元,同比增长1998%;电子工业完成367亿元,增长2174%。金属切削机床、风机、采矿设备、炼油、化工专用设备、交流电机等产品产量幅都达到了20%以上。

  2007年,甘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之年,“甘肃制造”由此踏上新起点……

  2007年,甘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之年,“甘肃制造”由此踏上新起点……

  案例之七: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9%;实现利润405亿元,比上年下降878%。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影响造成的。

  案例之八:弥补“短板”,将“甘肃制造”引向“甘肃创造”。振兴装备制造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也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在振兴之路上,需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搞好搞活装备制造业“存量”的同时,更要正视不足,通过不断创新,培育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增量”。

  当前,我省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装备制造企业设备老化,虽然改制重组甩掉了债务包袱但没有增加投入,研发制造能力仍然薄弱;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少,目前只有兰石集团营业收入超10亿元,中小企业零部件生产规模小利润薄,生产不大稳定;人才流失严重,高级研发人才、领军人才和熟练的技工短缺。这些因素都是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短板”,更是在今后的振兴之路上必须解决的难题。

  就创新能力而言,兰州理工大学有关专家学者组织的针对兰州20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这些企业体现创新能力的5项指标都在47%左右。这说明,甘肃省大多数装备制造企业科研力量不足,创新能力弱,突出表现在核心技术主要靠引进,成套能力较差,特别是大量的中小企业技术水平落后,没有研发机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新项目新产品,更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严重制约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专家指出,如果听任这种弱化势头继续下去,我省装备制造业将会陷入从研制退回到仿造,从仿造退回到组装,从组装退回到进口,从制造业退到修理业的境地。如果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我省装备制造业就会陷进“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甘肃制造”变成“甘肃创造”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现代化是用钱买不来的。并且现代技术更新速度极快,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很快也会被淘汰。唯有创新才能改变这种势头。日本战后重建就是靠“引进一批,消化一批,研制一批,开发一批”,最终走向了工业强国。为此,我省在《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要坚持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创新人才,促进全省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鼓励企业着眼于重点产品的技术前沿,注重对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引和再创新,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提升优势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二)用企业信息化推进石油化工产业的大力发展

  2008年我省的石化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134亿元,比上年增长570%。

  在用企业信息化推进我省石油化工产业的大力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扩大兰州、玉门和庆阳原油加工规模,提高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生产能力,重点抓了乙烯后续产品开发和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聚乙烯、聚丙烯、丁苯橡胶及其衍生产品。巩固提升农用化工和无机盐化工,农用化工重点是提高高浓度复合肥产能和新品种农药产量,无机盐化工重点是发展锌盐、稀土化合物、镍盐等产品。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以炼油、乙烯及塑料加工用催化剂、化工助剂、新型材料、高吸水性树脂等为重点,积极发展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水处理剂、电子化学品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重点发展异氰酸酯、锂电池、有机氟、有机硅等产品。智谋发展煤化工和天然所化工,重点发展甲醇醋酸二甲醚等煤炭深加工品,引进甲醇制烃(MTO)等先进技术,拓展和延伸煤化工及天然所化工产业链。要不断提升上述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

  总之,要立足西北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兰州、河西、陇东三大石化基地建设为重点,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石油天然气开发与精细化工,把甘肃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性高新石化基地。

  石油天然气的开发,要大力开发合成材料、有机化工原料、专用材料以及下游产品。重点建设“1161”工程,做好向轻工、纺织、机械电子、汽车工业等下游产业及产品的开发研究,发展二次、三次后续深加工;抓好兰化工程塑料专用料等项目,发展专用塑料、工程塑料、农用塑料等;实施刘化原料路线改造等天然气开发利用项目。

  在精细化工方面,要向新领域拓展,主要有功能材料、节能型低污染材料、低残留经济型农药、橡塑助剂、水处理剂、化学试剂及表面活性剂、油田化学品、日用化学品、电子工业化学品等。重点加快兰炼2万吨聚甲醛、805厂聚碳酸酯、中科院兰州分院聚苯硫醚、天水慧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专用料及耐磨管材、玉门石油局苯酚和丙酮、3万吨复合型保水剂、开元公司层状硅酸钠、白银开发区双酚A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

  (三)用企业信息化推进有色冶金产业的大力发展

  2008年我省的有色工业完成增加值21475亿元,增长207%;冶金工业完成增加值15559亿元,增长939%。

  我省在用企业信息化推进有色冶金产业的大力发展的进程中,要信息技术加快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有色金属产业集中度,扩大镍、铝、铜、铅、锌等产品的生产能力,着力研究和生产后续延伸产品,开发高品质镍铜钴合金制品、羰基镍系列产品、金属有机化合物、银系列产品,扩大有色金属粉体材料、高纯金属、贵金属材料、高附加值压延加工材料、高性能碳素材料生产,发展精铝、铝板材、工业型材、铝箔材、铝基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铜板带、铜管、铜箔和钢丝材等深加工产品,发展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净化催化材料等功能材料和器件,提高精深加工规模,增加终端产品品种。

  要大力发展有色冶金新材料,具体要以五大有色金属基地和西北钢铁生产基地的建设为核心,通过技术改造、资产重组,突出发展深加工和新材料,力争用10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把甘肃初步建设成为国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

  在有色方面,要搞好铜铝铅锌镍五大系统的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和环境治理。铜向机械、电子、通讯行业延伸;铝向建筑、包装、汽车和轻工用品方向发展;利用镍资源生产镍铁合金及镍盐、稀有金属盐类等;进行稀土产品的深度开发,发展稀土金属系列产品。重点建设金川闪速炉及镍精炼综合技术改造、兰铝连铝自焙槽改造、白银铜铅锌冶炼系统改造、甘肃稀土公司系列稀土产品生产线技术改造及成县李家沟、小厂坝铅锌厂开发,争取建设移动装置铝合金构件与部件项目。

  在冶金方面,要延长产业链,提高板管比、发展品种钢、特种钢、系列铁合金产品及优质炭砖、新型炭素材料,强化甘肃西北钢铁生产基地的作用。重点建设酒钢10万吨大口径直缝埋弧焊管、50万吨热轧卷板、30万吨冷轧簿板及镀锌板等项目。在有色冶金新材料方面,主要发展新型合金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稀土材料、新型碳素材料等。

  (四)用企业信息化推进煤电化工一体化产业的大力发展

  在煤炭工业方面,加大煤田地质勘探和煤层气开发力度,发展煤炭洗选加工、煤电、煤电冶、煤化工等产业,重点建设华亭“煤—电—化—运”一体化的综合生产基地,抓好一批矿井改造和新建项目。

  用企业信息化推进全省的煤电化工一体化产业的大力发展,是工业强省战略与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本质要求。

  案例之一: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储量通报,甘肃省煤炭预测资源储量为1428亿吨.截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探明的资源量1798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726亿吨,主要集中在陇东地区平凉市、庆阳市及中部白银、兰州市辖区,少量分布于河西地区。其中:陇东地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的西南缘,区域内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分布集中、赋存条件好,预测资源储量1363亿吨,占全省预测资源储量的96%;千米以浅预测资源储量达183亿吨,探明煤炭资源储量8678亿吨,是未受破坏的整装煤田。根据最新勘探成果,陇东地区新增探明储量5477亿吨,达到14155亿吨,勘查开发前景广阔,是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规划建设重大项目巨大而宝贵的资源基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甘肃煤炭工业已形成煤田地质勘探、研究设计、建设、开采、洗选的开发体系,煤炭工业结构趋于合理,煤炭产量迅速增加,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在煤炭生产中,正逐步淘汰落后的“巷退式”、“高落式”和以掘代采的采煤工艺,整合改造中小型煤矿,淘汰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隐患大的小煤矿,约70%的煤矿安装低瓦斯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特别是我省靖远、窑街、华亭三大矿区的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采煤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5%、100%和95%以上。同时,庆阳煤炭资源开发已拉开序幕,宁正煤田及环县沙井子煤田开发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截至2008年底,建成各类矿井485对,煤炭实际生产能力达到4692万吨,其中:华亭矿区2230万吨,靖远矿区826万吨,窑街矿区493万吨;原煤产量达到397699万吨;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0年的521人降到2008年的091人。

  案例之二:电力工业方面,加快白龙江、白水江、洮河和内陆河流域水电资源开发,重点建设兰铝自备电厂、靖远电厂三期、华亭煤矸石电厂、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等一批火电项目和柴家峡、炳灵峡、黑家峡、苗家坝等水电项目。以750千伏电网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330千伏电网建设,加快重点城市和县城电网改造,优化电网布局,提高输电能力。

  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方面,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重点建设三期风电厂和敦煌8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等项目,积极推广以沼气为重点的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开发核电项目。

  案例之三:2008510日甘肃日报记者卢吉平在“工业强省”系列报道煤炭工业篇“乌金”滚滚翻新浪中报道了我省煤炭产业发展的情况:2007年,在煤矿数量逐步减少的情况下,全省产煤3977万吨,全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现价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发展势头强劲。华亭煤业、靖远煤业和窑街煤电公司等三家煤炭骨干企业跻身全国煤炭工业百强企业,成为全省煤炭行业的“龙头”。同时,在市场和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全省煤电化冶产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曾被称为“夕阳产业”的煤炭业,悄然开始变脸。

  培育大集团,提升煤炭行业整体竞争力。长期以来,我省小煤矿点多、面广煤矿产业集中度低,不利于煤炭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如何做大做强煤炭产业,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向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成为我省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一道难题。在各级政府有力支持下,近年来,我省煤炭龙头企业通过增资扩股、产权转让等形式,积极吸引战略投资者和合作伙伴,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股份制改革全面展开。

  案例之四: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堪称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典范。20024月,原华亭矿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华亭矿务局、平凉地区华煤集团等三户煤炭骨干重组后,成立了我省最大的煤炭企业——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59月,由华亭煤业集团煤电股份公司控股,吸收社会资本组建成立甘肃华亭中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开工建设投资2899亿元的煤化工项目,计划2009年建成。2006年,华亭煤业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与华能集团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投资12亿元,合作开发年产240万吨的大柳煤矿。通过不断加强战略合作、吸引外资、多元持股和对煤炭下游产业的开发,如今的华亭煤业,正逐步向“煤——电——化工——建材”为核心主业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能源化工集团迈进。

  案例之五:我省煤炭骨干企业的靖远煤业公司,20018月,已成功实施“债转股”为标志,建立了公司制企业框架体系,实现了由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跨越。2005年,公司以重组长风特电上市为标志,打开了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20710月,公司正式更名为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而为靖远煤业集团产业结构调整、资本结构优化提供了条件,增强了产品优势,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2007年公司煤炭产量突破900万吨,工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上缴税金突破2亿元。今后,公司要做大煤炭主业,做强非煤产业,做好服务行业,力争“十一五”末集团煤炭产量达1000万吨,销售总额达到25亿元。

  案例之六:我省对华亭煤业、靖远煤业和窑街煤电公司等骨干煤炭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企业资本运作能力和资本扩张能力。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是推动我省煤炭产业升级、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培育和组建了实力强大、优势明显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有效提高了我省煤炭生产集中度,稳定了煤炭供需形势。

  案例之七:关停小煤矿,营造煤炭业健康安全发展环境。煤炭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提高我省煤炭矿安全保障能力,我省煤炭企业和各级煤炭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扎实做好隐患治理工作,坚持不懈地打好瓦斯和水害防治攻坚战。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不达标的小煤矿进行整顿关闭。近3年来,全省累计关闭小煤矿101处,煤矿数量减至目前的393处,提前半年超额完成了列入国家下达的煤矿关闭任务。

  经过两年多来采取的关闭小煤矿等一系列列举措,全省煤炭安全监管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省产煤市县的煤炭安全监管体系。

  案例之八:我省大型骨干煤炭企业也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地位。特别是华亭煤业集团马蹄沟煤矿被列入全国45家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试点单位。经有关部门评定,有41个省属和地方煤矿分别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一、二、三级矿井标准,有4个地面单位标准化工作达到行业标准。

  由于加强小煤矿的关停力度,增强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2007年全省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较大以上事故死亡人数、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全面下降,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案例之九:延伸产业链,重建煤电化产业发展格局。长期以来,我省煤化工行业发展相对较慢,主要涉及的领域局限在煤的气化、焦化等方面,后续产品只限于合成氨、尿素、甲醇、焦炭、苯、煤焦油等。目前,全省现有合成氨生产能力81万吨,其中用煤作原料的26万吨。金昌化工公司是省内煤制合成氨的最大企业,合成氨年生产能力达到16万吨。张掖市化肥厂、远东化肥厂各有合成氨生产能力6万吨。

  产业链条短,加工深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这是长期制约我省煤炭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和全国各省区市竞相发展的新形势,我省煤炭工业更好地向产业化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特色产业。

  煤电作为关联度很强的产业,成为我省破解煤炭产业发展瓶颈的首要步骤。2007年,我省建立煤电和谐发展机制,鼓励煤、电生产商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双赢、风险共担的供需关系,自主衔接资源、自主协商价格、自主签订合同,推动了煤炭、电力持续稳定发展的进程。

  案例之十:省政府对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行了总体部署,省经委重点围绕延伸煤炭等矿产资源加工产业链开展了前期工作,经过广泛调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提出了《关于加快延伸甘肃矿产资源加工产业链的意见》,确定了煤炭深加工等五个重点领域。

  案例之十一:20059月,作为我省最大的煤化工项目,甘肃华亭中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由华亭煤业集团煤电股份公司控股,总投资2899亿元,计划2009年底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年用煤量将达到18074万吨,年均销售收入将达到1039亿元。这一煤化工项目也是华亭煤业借助深加工项目,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成为集团公司实现“五年百亿”战略目标的龙头项目。

  按照全省煤炭工业发展规划,今后5年,窑街煤电公司将投资1394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甲醇和20万吨二甲醚两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预计达8亿多元。同时,在平川地区、庆阳地区和华亭矿区建立煤制甲醇等大型煤化工基地,在窑街、金昌等地建立煤炭液化和复合肥等中型煤化工基地。

  案例之十二:强大的工业离不开强大的电力。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电力产业也是最主要的主导产业之一。2008511日甘肃日报社记者陈华在“工业强省”系列报道电力工业篇大题大作“先作官”中报道了甘肃电力产业发展的情况: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甘肃电力总装机容量增加了460多万千瓦,几乎是前50多年的总和!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甘肃电力发挥了重大作用。大容公司是甘肃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麾下一个从事水电项目流域开发和电力生产经营的公司。在组建后短短4年时间里,他们的足迹遍布“一江一河”。在白龙江、大通河流域,已经建成4座水电站,另外还有4座电站正在建设中。这几个电站总装容量达到35万千瓦。

  案例之十三:近年来,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以近40亿元的投入,引导融汇各类资金200亿元参与省内重点电力项目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迄今,他们先后控股建设了张掖电厂、永昌电厂改扩建、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河西龙首一、二级水电站、黄河炳灵水电站、海甸峡水电站、敦煌燃气电站等重点项目;参股建设了平凉电厂、兰州第二热电厂、靖远电厂一期、靖远电厂二期、连城电厂二期、大峡及小峡水电站、玉门风电场和西固电厂改扩建等项目。目前,集团公司控股、参股建成及部分建成省内电力项目20个,总装机容量629万千瓦,投产权益装机容量224万千瓦。在全省建成与在建的电力项目中,已拥有权益装机容量318万千瓦,成为甘肃境内权益装机容量最大的电源建设主体。

  在朱岔峡电站投运的同时,国家已批准我省开展酒泉风电基地及配套电网工程前期工作。这意味着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已经开始实施。装机容量是衡量一个地方电力工业规模的标志。甘肃省自有电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西北地区最早有电的地区。有着悠久历史光荣传统的甘肃电力,在苦难和喜悦交织的百年中,经历了艰苦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全省总装机容量由解放初期的2500千瓦,一路扶摇直上,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达126036万千瓦。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甘肃工业提供了强大的动能保证,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案例之十四:在电源建设高奏凯歌的同时,电网建设亦取得前所未所的丰硕成果。4年前,我国第一条电压等级最高的输变电工程——西北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拉开了建设序幕。经过近两年紧张施工,这条世界上相同电压等级海拔最高的输变电线路建成投用。这一历史性的工程,在中国电力发展史乃至世界电力发展史上实现上新突破,它填补了我国输变电线路50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的空白,标志着我国电网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这项被称为“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史上里程碑”的输变电工程,率先在我省拉开建设序幕,使具有诸多“全国之最”的甘肃电力又多了一个“第一”。

  案例之十五:另外,甘肃电网建设欠账太多。21世纪之前,甘肃城市电网普遍存在网架薄弱、容载比低、变电站布局不合理、供电可靠性偏低等问题;农村电网更是问题成堆,高损能、高线损变电、输电线路而造成的高电价,使广大农村电力用户不堪重负。

  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甘肃电力公司投资120多亿元,对老旧而落后的电网进行空前规模的改造,工程历时近10年,社会效益显著。经过不懈努力,甘肃电网已由当初的简单辐射状变成了结构合理、运行灵活、安全可靠的坚强供电网络。“十一五”期间,电网建设将更上一层楼,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是“十五”期间的3倍多。全省主要负荷中心、电源基地将都有330千伏布点,330千伏网架贯穿全省;110千伏电网将基本覆盖全省各县,实现一县一变;各市州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靠电源。

  案例之十六:甘肃电网是西北电网的枢纽,具有较好的电力电量余缺互济功能。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连接西北能源基地和负荷中心的“电力高速公路”——西北750千伏电网将建成,这条7000多公里长的输电线路,在甘肃境内工程量占到总工程量的70%。这条线路的投运,将加速甘肃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有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目前,继750千伏官亭至兰州东输变电线路开通之后,750千伏永登—白银—金昌—酒泉—瓜州全线双回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未来,“电力高速公路”将辐射陇原大地,将强大的电量输送到四面八方。

  案例之十七: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甘肃电能除满足自身需要外,曾连续14年向陕、青、宁、川4省区供电。这种供大于求的状况让人产生了很深的错觉,因此过于强调电力优势而忽略了电力工业的发展规律。在1986年之后的7年时间里,甘肃没有新增一台发电机组,致使电力严重短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受到影响。当时大多数工厂开工不足,一星期里有的“停三开四”,有的“停四开三”。甘肃电力也由当初的“卖家”变成了“买主”。几年间,甘肃从外净购的电量达165亿千瓦时。

  案例之十八:电力不仅是具有公用性的社会基础产业,也是地方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产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依赖和需求更大。近年来,我省电源建设尽管有长足发展,但并不可因此高枕无忧。2007年,全省发电量达到6203亿千瓦时,而全社会用电量高达61474亿千瓦时。据介绍,2007年甘肃电网负荷12次创下新高,最高负荷达803万千瓦。近几年来,全省全社会用电量每年都以10%以上的速度向上攀升。从长远看,甘肃电力仍需加快建设与发展。

  电力是工农业生产以及所有经济活动和人民群众须臾不可缺少的基础能源,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电力必须先行、也只有先行,才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强大的能源保证。有关数据显示,我省工业用电占到社会总用电量的七成以上,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不断深入,甘肃工业的电力需求仍将继续扩大。“工业强省”是甘肃加快发展重要举措,也给甘肃电力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支持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甘肃电力公司在2007年做了4件事:全力以赴支持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陇东煤电基地建设和兰渝铁路供电需求;解决了兰铝30万吨电解铝项目用电,甘谷电厂、华亭电厂送出,陇南、甘南小水电送出,白银、金昌等地区用电“瓶颈”问题;继续支持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全年以各种方式向省内工业用户让利优惠4400万元;开辟供电“绿色通道”,做到了“招商引资项目建到哪里,电网就提前延伸服务至哪里”。

  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在立足电力板块的基础上,积极涉猎其他投资领域,现已形成以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建筑群落为主的房地产板块,以兰渝铁路、西平铁路为主的铁路板块和以镇南煤电基地为主的煤炭板块等多元化发展格局。通过抓控股项目建设,参股型向控股参股型、利润构成由参股企业向控股企业为主导的重大转变。甘肃电投按国际通用做法进行项目运作,取得显著成效:张掖电厂、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黄河炳灵水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度快、质量好,创造了省内重点项目建设的“电投速度”。“十一五”期间,公司计划投入资金50亿元,带动投资450亿元资金参与省内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其目标是:实现电力可控装机容量320万千瓦,较“十五”末翻两番;权益装机容量将达400万千瓦,较“十五”末翻一番,5年累计实现发电量300亿千瓦时;资产总额将达160亿元,较“十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长率15%。

  近年来,尽管国内装机容量迅速扩增,但许多地区尤其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电力短缺矛盾逾发突出。举世瞩目的西电东送工程,是西部大开发三大标志性工程中投资最大,工程最最大的一项。从2001年到2010年,项目总投资将达到5265亿元以上。这项大工程,为西部各省区提供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加快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进程,不仅是甘肃电力面临的一道课题,也是整个甘肃工业面临的一道课题。

  案例之十九:2008年我省的电力工业完成增加值13874亿元,增长976%。截止2008年底,甘肃电网全口径装机1538万千瓦,年发电量69022亿千瓦时。其中:火电装机915万千瓦,年发电量46636亿千瓦时;水电558万千瓦,年发电量21756亿千瓦时;风电及其他65万千瓦,年发电量63亿千瓦时。已关停发电机组27台,容量654万千瓦,占“十一五”小火电机组关停计划的849%。全省火电、水电、风电装机所占比例分别为595%、363%、42%、,发电量所占比例分别为676%、315%、09%。与此同时,形成了以以750千伏、330千伏及其以下电压等级输配网络,并与陕西、宁夏、青海电网以750千伏、330千伏电压等级互联,是西北电网省际之间联络的枢纽。

  (五)用企业信息化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大力发展

  清洁能源是世界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向。前景广阔,对世界经济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等影响源远,就我省的清洁能源产业而言,200858日甘肃日报记者宋振锋、实习生杨阳在“工业强省”系列报道可再生能源篇以题为“追风逐日”向天歌在本报报道了清洁能源产业:

  案例之一:经国家发展和改革会批准,目前国内规划最大的风电基地—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及配套电网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启动。这一项目使我省有望成为我国最大的风电产业带之一。甘肃日报记者卢吉平、张革文报道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情况。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工程,这标志着我国规划建设的第一处、目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规模的风电工程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风电建设进入了规模化发展和发展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阶段。

  被誉为“绿色能源”的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只是我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我省积极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并通过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新能源相关产业,丰富循环经济内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此带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前景广阔。

  过去,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主要依赖矿产资源开发。但是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造成了许多突出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必须要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打破以前主要依赖矿产资源开发的增长与发展方式。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好节能、降耗之路,大力发展高效、环保的新能源产业,提升循环经济发展层次。我省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发展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大有用武之地。建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是影响甘肃全局的大事。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为此,要大力发展新能源等产业,着力打造可再生能源等基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耗,风能具有永久性、就地可取的特点,不仅清洁无污染,而且不会产生辐射、二氧化碳公害或空气污染。在当前我国煤炭和石油等矿物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风力发电成为除水能外,技术最为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当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大踏步地向我省走来时,风能资源丰富、又具有多方面优势的河西走廊成了风电开发的热土。气象数据表明,我省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丰富的省区之一,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37亿千瓦,占全国总储量的73%,技术可开发量2700万千瓦,占全国的106%。

  案例之二:我省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绵延上千公里的河西走廊。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古道的一部分,特殊的地形赋予河西走廊丰富的风能资源。其中走廊西段的酒泉市风能资源尤为丰富,这里有号称“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和被称为“风口”的玉门市,全市风能资源可利用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可开发量在4000万千瓦左右。

  河西走廊不仅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开发条件也非常优越。河西地区没有台风,全年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29摄氏度,适用风电机组的建设和全年运行;有大面积的荒漠可利用,广布风电厂,可以减少同一地区季风变化带来的限制,形成“此起彼伏”的优势,降低运行成本;兰新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分布有合理的大电网,交通便利,风电并网条件优越。

  案例之三:为了让风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清洁能源优势,我省对风电产业产业高起点规划布局,先后出台了《甘肃省风能资源评价工作大纲》、《甘肃省风场选址大纲》等文件,为当地风电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并在全省设立了60多座测风塔进行连续测风等前期工作,规划了18个大中型风电场,总装机2000万千瓦。省发改委还结合国家风电发展规划的调整,编制完成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报告。国电龙源、大唐电力等国内电力巨头也把目光投向了河西走廊。

  案例之四:截至2007年年底,我省建成和在建的风电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开展前期风电项目装机100万千瓦。在酒泉市,年风力发电量已达8亿千瓦时,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的15,成为全国五大风力发电场之一。到2010年,我省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万千瓦;到2015年达到1000万千瓦,形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到2020年,将发展到2000万千瓦。

  案例之五:大规模的风电开发,还有效带动了我省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仅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就将形成近千亿元的风电设备市场。而我省机械制造、发电设备等研发能力,在国内都具有较强实力。像风机的塔架、电机及部分电气元件,我省一些企业现在就有能力生产。在兰州电机厂生产的电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兆瓦级电机已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

  目前,我国风电技术虽然基本成熟,但是风机制造业关键技术仍依赖国外,资金成本较高,这就要求我省必须加快风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步伐,提高风机制造水平。2008130日,甘肃省风力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兰州理工大学隆重举行。省委书记陆浩、中科院院士胡文瑞为中心揭牌。省长徐守盛在揭牌仪式上说,中心要切实为我省风能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争取把甘肃建成全国风机重大装备制造生产基地。

  案例之六:加快太阳能利用和沼气、垃圾参与发电的步伐。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以前人们的生活不仅被重重大山“锁”住了,而且多少年都通不上电。现在,马鬃山镇变了。街道上商铺、饭馆数量增加,居民们用起了电视机、冰柜、洗衣机,冬天也能烧电暖气了。改变这一切的正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镇上曾试着用柴油机发电,烧很多油,一晚上才能发5个多小时的电,太不方便。现在,有了太阳能发电,一天基本上都有电。像风能一样,我省太阳能资源在全国也有着独特的比较优势,是全国第二个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区。全省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达4800-6400兆焦耳/平方米。我省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非常大,年太阳能总储量为72万亿千瓦。

  案例之七:有关数据表明,如果利用甘肃省荒漠面积的1%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折算装机达12亿千瓦,每年发电1000小时的发电量,相当于15座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

  案例之八:我省是我国最早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省份之一,我国第一个专门的太阳能研究机构、第一栋太阳房、第一个太阳灶都建在兰州。200711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项目,也在兰州开工建设。

  种种资源技术优势,以及太阳能电源本身作为一种方便的移动式电源,使近20年来,太阳能发电在解决我省山大沟深、居民居住分散的山区和牧区无电村和无电户的供电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还大面积应用于邮电通信移动设备基站、电视微波信号塔站,造福陇原。2002年至2003年,我省专门实施了“送电到乡”工程,在11个乡镇政府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使农村、牧区近1万户居民享受上了光明。

  案例之九:目前,甘肃省已成为我国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示范基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年底,我省安装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约38兆瓦。太阳能不仅仅被用来发电,全省还在永登等大部分县市的农村中大力推广、安装和使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据统计,一年可节省能源折合标准煤约10万吨。我省还在甘南合作师专、武威市凉州区建成了太阳能建筑。

  案例之十:除了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沼气、垃圾发电项目开发也正在陇原兴起。兰州市红古区花庄镇奶年繁育示范中心的用电问题,也基本靠的是沼气。20068月,在国家和省上的支持下,该示范中心实施的中荷沼气电项目正式运转。以前,对周边环境污染的牛粪,现在成了宝贝,既能满足奶牛基地的用电需求,沼气发酵产为生的沼渣、沼液还可用于生产优质无公害牧草。经测算,这一工程日产沼气1200立方米左右,年发电产值约为45万元。

  案例之十一:200712月,我省还引进先进技术,在兰州动工建设了首座餐厨垃圾处理厂。这一项目使臭不可闻的垃圾变废为宝,整个项目完工后,可实现年发电量1500万千瓦时,相当于一年节约标准煤5500吨。虽然太阳能、沼气等生物质能在陇原不断兴起,但是,它们仍然规模小,生产没有形成规模优势,要让它们真正形成产业,任重而道远。有关专家呼吁,囿于这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高成本,在现行市场规则下缺乏竞争力,亟须政策扶持和激励。同时,还应建立起强制性的市场保障政策,提升相应技术开发能力。唯有这样,我省才能迎来绿色能源时代,可再生能源才会走进千家万户。

  案例之十二:为解决风电发展面临的电网接入相对滞后等制约问题,国家提出了“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发展方针,建设千万千瓦级世界级规模的风电基地,打造“风电三峡”、“空中三峡”,通过风电的规模化建设和集中送出的措施,提高风电建设的规模效益,促进我国风电更快发展。甘肃酒泉风电基地是我国规划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千瓦级风电示范基地,已核准建设规模500万千瓦,正在开展第二期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酒泉风电基地的建设步伐,对于积累大型风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大型风电基地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国际影响。甘肃省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场的建设,不仅可以提供清洁的能源,也将锁住风魔,改善甘肃恶劣的气候状况,变害为宝,并培育起甘肃的一个新兴产业。

  案例之十三:加快开发酒泉丰富的风能资源,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发展新能源,对于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规划,到2010年,酒泉风电装机将达到516万千瓦,到2015年将达到1271万千瓦以上,形成大规模风电基地。届时,不仅我省的能源结构将会得到大的调整,大量的清洁能源还将输送出省外,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国家继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之后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拉动投资、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工程的建设,对于推动我省风电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振兴装备制造业,打造能源大省,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必将为我省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我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对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暖高度重视的机遇,充分认识到发展清洁能源在国际交往与解决争端中的重要性,把加快新能源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致力于发挥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扩大开放,创新机制,加强与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和国际社会的合作,加快新能源开发、研究与示范,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六)用企业信息化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大力发展

  要把用企业信息化推进我省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大力发展,作为我省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方向;并与加工基地建设、市场建设结合起来。要建设好中部及河西马铃薯精、深加工加工基地;依托河西啤酒大麦主产区之优势,打造国内知名啤酒麦芽品牌,建设国内最大的酒花和浸膏生产基地;形成陇东南果蔬菜加工基地。

  案例之一:我省要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实行壮大龙头企业与发展种植基地相结合,按照品种专业化、生产集约化、产品标准化、加工精深化的方向,以草畜产品、马铃薯加工、葡萄酿造、玉米淀粉、啤酒酿造、果蔬制品、保健食品、民族食品为重点,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集团,推进加工技术创新,提高精深加工程度,延伸产业加工链条。构建以龙头企业集团为核心,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培育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知名品牌,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啤酒原料生产、马铃薯精深加工、草畜产品加工基地,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我省新的支柱产业。要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具体要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进名牌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和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力争将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成我省的支柱产业。

  案例之二: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科学地调整好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要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是农业走向现代化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结合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好农业支柱产业,具体抓好基地建设,具体巩固和发展啤酒原料、酿造葡萄、粮棉油、中草药、饲草、肉类、蔬菜、林果基地建设和制种基地建设,形成几十类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突出发展以绿色食品为龙头的玉米洋芋淀粉业、干型葡萄啤酒业、奶品业、草产业、制种业、中药材现代化加工业、畜禽水产及其加工业、瓜果及其加工业、蔬菜及其加工业,逐步形成相应的加工增值开发体系。要抓好流通领域内的龙头企业,抓好市场开拓。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系统,准确了解市场供求变化的情况。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科技素质和信息素质。

  (七)用企业信息化推进中(藏)药材产业的大力发展

  在用企业信息化推进中(藏)药材产业的大力发展的进程中,同样要把信息化与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将我省的定西、陇南等中南部地区建成全国规模与规范化的中药材基地、中药饮片加工基地,形成特色名优药材种植、加工、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的产业链条。

  积极推进中药保护品种和新药的产业化及其规模化生产,形成中成药、藏药品牌优势;依托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甘肃药物碱厂等企业加快生物制药和化学合成药生产,建设好兰州国家级生物制药基地。

  案例之一:我省的中(藏)药材产业,2008年,全省药材种植面积227万亩,产量46万吨,自营出口中药材产值达1475万美元。当归、党参、红黄芪、甘草等道地药材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其中当归总产量占到全国的95%。目前,上市中药材有350种,其中当归、党参、红芪和大黄四大名贵药材主要销往台湾、香港、东南亚地区,部分远销欧美,出口量占全国的80%。

  要依托甘肃中药材优势,形成种植、科研、开发、销售的产业链,大力发展服名、优、新、特中成药和中药新剂型,加快发展生物制品、生化药品和中药现代化品种,力争用10年或更长的时间,把生物制约和中药材现代化加工业建成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要加快生物制品的发展部分,具体以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为核心,大力发展新型生物制品。要将已获得国家一、二类新药证书的新药尽快产业化,开发建设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生物制品。加快中药现代化品种步伐。重点建设200万人份口服轮状病毒活性疫苗、400万人份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伤寒菌苗、口蹄疫苗等项目。要大力发展中药现代化产业,具体要加快中药材优良品种的人工种值研究和规范化规模生产,大力发展特色新药、传统名牌中成药、中藏药和藏药,研制开发特色中成药和中药新剂型。重点对佛慈、兰州中药、奇正三大药业集团及其他重点药厂进行扩能或达标改造,支持制药企业进行GMP生产线改造,发展民营制药企业,建设中草药提油等项目。对已有的国家级和省级名优新特药,要加强宣传,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要积极推进生化药品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基因工程,抓好注射用抑肽酶基因产品的研制和开发等,要充分利用中药材资源和生物制药技术优势,建设好规范化的中药材中植基地,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充分应用好先进药品生产工艺技术,大力提升医药企业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科学整合我省医药企业资源整合,力争在中草药基地建设,中药生物制品,医药企业领域,打造出世界品牌。

  案例之二:甘肃日报记者宜秀萍在“工业强省”系列报道医药工业篇——“钻石产业”沐春风一文中报道了我省生物制约业的发展情况:生物制药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的新兴产业,被人们喻为21世纪的“钻石产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把生物制药产业培育成我省新兴特色优势产业。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中,生物制药产业被列为“做大做强六条龙”中的一条“龙”。我省生物制药产业如遇春风。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走出一条甘肃医药发展的特色之路,成为摆在甘肃医药行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案例之三:我省龙头企业走强,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基础初具规模。藏药和生物制品生产企业是我省医药企业的主力军,全省现有38家医药企业,其中31家是中藏药生产企业,1家为生物制品生产企业。2007年,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为275亿元,中藏成药和生物制品分别占到52%和26%。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医药工业发展基础已初具规模,重点制药企业全部通过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企业装备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奇正、独一味、佛慈3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200831日,经国家证监委批准,独一味公司上市挂牌交易,填补了我省医药企业无上市公司的空白。

  案例之四:集科研、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是我省医药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军,通过多年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已培育、吸引了一批业务精湛的科技队伍和国内生物制品行业的知名专家,企业已走上了自主研发创新之路。该所先后获得国家I类新药4个品种,Ⅱ类新药8个品种,Ⅲ类新药2个品种,Ⅳ类新药及仿制药13个品种,已有80多种自主研制的生物制品批量产生上市。

  该所已经发明了多项堪称“独门秘笈”的专利技术。其中,治疗用A型肉毒毒素是我国第一个出口的生物制品、国内唯一批准上市的产品,在近几年的30多起肉毒活疫苗、痢疾双价活疫苗均为世界上唯一批准上市的产品,同时被国家列为高技术产业化生物专项项目。目前,该所新产品销售收入已占全部销售收入的80%以上。2007年,该所生产的口服轮状病毒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均实现了单品种销售收入过亿元。

  案例之五:至目前,在甘肃乃至全国,甚至在国外的一些地方和人群当中,说起藏药,人们首先会想到“奇正”,想到“奇正消痛贴”、“洁白丸”。藏药已成为民族药的一支奇葩,成为系列品牌,广为人知,并广泛使用。

  1993年,奇正公司投身藏医药领域。用10多年时间,在甘肃甘南藏区、榆中县及西藏林芝建成四座现代化的藏药厂。传承和创新是奇正公司的两大支点,也是推动藏药成功走向市场的两大法宝。在保持藏药优秀物质的基础上,奇正公司不断创新生产技术,率先将“真实均质乳化”、“离心喷雾干燥”、“透皮吸收”等高新技术应用到藏药生产中,实现了传统藏药生产和现代制约技术的融合。奇正藏药创造了以“奇正消痛贴”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剂型专利藏药,赢得了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等多项国际、国内发明大奖,连续6年在外用药市场取得销售第一好成绩。2007年,仅“奇正消痛贴”销售收入就超过亿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奇正公司从藏医药文化入手,大力宣扬综合施治的藏医药体系,使产品拥有了雪域之外近2亿人次的使用,让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接受。保护环境、有序开发,从建立首个药材繁育基地开始,奇正公司就秉承这样的生产理念,如今,该公司4个药材基地稳步发展,不仅为当地群众开辟了增收之路,也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省比较优势突出,制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省委书记陆浩对甘肃医药产业发展曾作过这样的批示:“医药工业是世界朝阳产业,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我省在生物制药、中药材资源、有机合成科研、中成药加工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案例之六: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50万亩,产量约36万吨,产值近20亿元,有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种类的中药材资源1527种。常年人工栽培的品种有350余种,大宗地道药材有30多种,尤其是当地出产的当归、党参、黄芪、红芪、大黄五大优质地道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00多万亩,产量占全国的70-95%。种植面积、产量均排在全国首位。此外,还有国内唯一的管制药材罂粟种植基地。这些数字彰显了我省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的资源优势。

  案例之七:我省拥有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科学院生物所、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等一大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研发机构,建筑符合国家《药物临床前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毒理研究所、病毒研究所、基因药物研究所和符合国家《药物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具有3条国际先进水平的菌苗、疫苗生产线。在疫苗、基因工程药物、天然药物、动物转基因、农作物良种繁育等方面,取得了大量重大科研成果,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开发直至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在中药产业方面还必须进一步推出品牌战略,因为,中医药文化在甘肃同样源远流长,因此,要打出伏羲中草药文化品牌,医祖岐伯中草药文化品牌,针灸鼻祖皇甫谧品牌,敦煌医学品牌,武威汉代医简品牌,把中药材资源大省变为中草药资源与开发强省。

  兰州大学药学院、省中医学院有基本符合国家《药物临床前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实验室,省人民医院、兰州军区总院等5家医疗机构有通过国家《药物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药物临床研究实验基地,初步形成了比较配套的新药开发体系。

  全省现有2931个药品品种,其中中藏药1497种,占品种总数的51%。近年来,有20个新药获得国家中药品种保护;一批新药正在研制中,其中部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我省研发力量薄弱,但是制约医药产业必须做大做强。

  企业的核心环节由三部分组成:研发、生产、销售,发展好的企业都是哑铃型的,两头大,中间小,而我省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枣核型的,两头小,中间大。”有人形象地指出了我省医药企业当前的通病。

  案例之八:我省医药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筹资渠道单一,市场开发能力薄弱。目前尚无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销售额上亿元的药品生产企业仅4家,单品种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仅4个品种。中药饮片企业规模则更小,销售收入超过千万元的仅6家。而研发一个新药前期投入至少也要几千万元,周期最短需要5年,批准上市后,开发市场、打造品牌需要更雄厚的资金和实力支撑,这对我省大多还处在谋生存层次上的医药企业来说,无疑是十分困难的。此外,企业营销人才短缺,经营观念保守,营销手段落后,市场营销策划、操作能力弱,开发效率低,许多疗效好的新产品市场覆盖面小、占有率低,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效益。

  事实上,资源优势已经算不上优势了,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不及发达省份一个企业的总产值,仅占全省GDP1%,是典型的“资源大省、产业小省”。我省的中药材精加工和深度开发严重不足,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目前仅有甘肃农垦的管制药材罂粟和岷县的当归通过国家《中药材种植质量管理规范》认证。龙头企业尚未进入药材种植领域,集约化种植程度低。药材产地饮片加工企业规模小,中药材加工起点低,经营模式仍然是药农自卖为主,外地客商低价收购、高价转销,我省中药材资源开展品种和技术研发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资源转化率低,优势与劣势并存,困难与机遇同在。全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把生物制药产业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来培育,力争发展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并确定建设兰州生物医药科技园。但是,甘肃医药工业应在信息化的推动下,一定要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医药史上的一面旗帜。

  (八)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深入发展

  我省的电子信息产业还必须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也才能使本身做强做大,同时,还能更好地促进和推动其他各行业的发展。

  案例之一:近年来,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态势良好,产业规模有所扩大,企业实力有所增强,信息化程度有所提高,2006年甘肃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649亿元,同比增长24%;工业总产值3347亿元,同比增长17%;工业销售产值3411亿元,同比增长24%;工业增加值8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3%,同比增长28%;流动资产合计3357亿元,同比增长29%;所有者权益合计2185亿元,同比增长30%。

  案例之二:2006年甘肃省电子信息产业有企业66家,年末从业人员1444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854人,占总人数的27%;管理人中员2186,占总人数的15%。

  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发展呈现好良好态势,具体主要表现在:行业活力有所增强,产品出口交货值创出新高,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竞争力增强,主要产品产量提高。

  案例之三:电子信息软件产业发展的速度也在加快,2006年,软件业是甘肃省电子信息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增长,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153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787亿元,增加值274亿元,利润总额8870万元,上缴税金3872万元。软件行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5126%,总资产贡献率925%,资产保值增长率10949%,资产负债率4975%,流动资产周转率153%,成本费用利润率837%,劳动生产率78691元/人。

  案例之四:2006年甘肃省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共55户(含计算机系统集成企业),其中内资企业53户,外资企业2户。在55户企业中,公有经济15户,非公有经济40户;按行业划分,软件产品企业27户,系统集成企业22户,软件技术服务企业6户。

  案例之五:2006年甘肃省软件企业年末从业人员3458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1513人,占总人数的44%;管理人员607人,占18%;在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以上2320人,占67%。

  我省电子软件产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良好,经济效益增长加快,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市场拓展能力逐步加强。

  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在科技进步方面也取得新成果。2006年,甘肃省电子信息产业注重研究、开发与试验,研发水平不断提高,研发投入的比重增加。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121亿元,占到工业总产值的55%。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新的成果。

  案例之六:2008年全年,我省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985亿元,比上年增长273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7195亿元,增长2825%;邮政业务总量790亿元,增长31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1919万户,下降1132%。其中城市3367万户,下降1515%;农村18453万户,下降342%。年末减少固定电话用户6627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9648万户,当年新增2100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了5410部/百人,每百人拥有电话比上年增加55部。年末互联网上网用户达到8842万户,增长1184%;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646万户,增长840%。

  案例之七: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藏汉文身份证信息处理系统》,获甘肃省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西北民族大学的《基于网络环境的藏文音节保护、在线输入和网页管理》获甘肃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的《超大容积高端灯具镀膜系列装备与工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水天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的《JGLEDB465型半导体蓝色发光二极管》、兰州三磊电子有限公司的《X射线扫描式GGD直接数字成像技术研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公司的《高等级公路干线公路网联网收费系统》、甘肃迪科交通科技公司的《城市智能交通指挥中心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兰州交通大学的《ATM交换机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兰州飞天网景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入选中国软件自主创新100强,被认定为甘肃省IT行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案例之八:天水铁路电缆工厂数字式音频轨道电路用连接电缆及组件被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低烟无卤阻燃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缆被评为甘肃省首届10大优秀专利,科技部授予“全国第三批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五所有4项新技术取得国家技术专利,该所和德国专家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出性能优良的DB-8002粘片机等,四十五所控针台的自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兰州瑞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建立了两处新研基地,兰州科研基地,主要负责新产品的开发和专项技术集成,上海科研基地主要从事精尖技术及原创性核心技术的研发,该公司已被国家人事部确定为博士后工作站。甘肃长风信息科技集团特种电子产品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加强,军民产品高新技术共享和相互转移,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天水华天电子集团企业产品品牌价值为576亿元人民币,被中国电子商会评为“中国电子企业最具有潜力品牌”,以该企业为主体成立了甘肃省微电子封装工程研究中心,中心将作为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的微电子封装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进一步帮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案例之九: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获信息产业部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兰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申永军等人获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奖。在工业强省和信息化的进程中,甘肃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必将迎来最为美好的春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