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调整方向和发展重点

产业调整方向和发展重点

时间:2022-06-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8.3 产业调整方向和发展重点18.3.1 第一产业调整方向和发展重点目前,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内的农业主要以烤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为主,并基本形成了烤烟、蔬菜、花卉、畜牧业四大主导产品。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内实施生态养殖结构调整:●设立禁养区,在离湖2000m的范围内严格禁止生猪养殖。

18.3 产业调整方向和发展重点

18.3.1 第一产业调整方向和发展重点

目前,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内的农业主要以烤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为主,并基本形成了烤烟、蔬菜、花卉、畜牧业四大主导产品。因此,第一产业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是继续保持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在巩固烤烟优势产业,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基础上,主要依靠重组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蔬菜、仔猪、花卉、高原水产品等生态特色产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要继续保持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主要依靠重组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具体调整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基地。结合全省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以优质粮、蔬菜、花卉、仔猪等为重点,在项目资金、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统筹协调和重点扶持,加快培育精细蔬菜、花卉、绿化苗木等高效农业,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降低单位用地的化肥、农药使用,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促进农产品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争取用8年时间在澄江县的凤麓镇、龙街镇、右所镇、海口镇、九村镇,江川县的路居镇、江城镇,华宁县的青龙镇各建设1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学习和掌握绿色农产品生产要求和技术,加快绿色农业产品生产基地的认证工作,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绿色生态农产品基地。

在抚仙湖—星云湖流域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种植高附加价值的经济林木,水源涵养林木,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大幅削减流域的污染物排放,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区域和主导产品。坚持烤烟生产支柱地位不动摇,以“稳定面积、优化布局、主攻质量、增加效益”为目标,坚持择优布局与湖区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烤烟发展要逐步向环湖山地适宜区倾斜,向基础好的村组倾斜。做好基本烟田规划,推进基本烟田设施建设,稳定烤烟种植面积,强化科技措施落实,努力实现提质增效;优化品种结构,扩大连片轮作面积,提升烟叶质量,巩固红塔导向型烟叶生产基地,打造烤烟品牌。

2.努力建设生态观光农业

调整现有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进行技术培训,鼓励农民进行低污染作物的种植,并且与旅游业的发展相结合,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在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核心区域,逐步减少传统农业生产,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构建农业生态景观,发挥现代农业集生产、生态、景观为一体的多功能效用和效益。

●开发综合性观光农场,利用两湖周边的自然风光,附设小土屋、露营区、烤肉区、戏水区、餐饮、体能锻炼区及各种游憩设施等,为旅游者提供综合性观光场所和服务。

●建设观光农园,依托流域内的特色蔬菜、花卉和经济林果,让游客自己亲手摘果、摘菜,享受田园生活。

●打造民俗农庄,在维护整体农村自然景观的原则下,仿建农庄小屋,游客可以借此体会农村闲适的生活,充分享受农村和平安宁的夜晚乐趣,体验其中浓厚的乡土风情。

●根据试验区内的土质、气候等条件,在环湖山区采取集中连片与零星种植、林粮间作与四旁种植、疏林地补植补造相结合的方式,栽种大批核桃、水果、膏桐等经济特色林木,增种植物品种,丰富景观层次,创造经济价值。

3.积极发展生态畜牧业

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步伐,着力发展规模养殖和林下庭院养殖,积极扶持龙头养殖企业和加工企业,重点抓好养殖小区、专业村和规模养殖户的发展,高度重视解决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把仔猪、家禽的养殖控制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内,粪便通过集中处理,转换成沼气和有机肥料,实施生态养殖。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内实施生态养殖结构调整:

●设立禁养区,在离湖2000m的范围内严格禁止生猪养殖。

●建立养殖小区,生猪、家禽集中饲养,粪便统一处理,解决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采用科学模式养殖,使用生态有机饲料,强化畜禽产地检疫、定点屠宰及活畜活禽市场检疫和饲料兽药监管等工作,生产绿色猪肉和家禽肉制品

●同超市合作,实现订单养殖,由出售初级产品向发展深加工转变,以市场为导向,以生猪、家禽为重点,稳步发展牛、羊养殖,提高奶、蛋产品在畜产品中的比重,走节粮型畜牧业发展道路,优化品种结构。

●建立生猪集中饲养示范园区,重点扶持山区、半山区农户,鼓励养殖大户、养殖企业发展规模化养殖基地;在华宁县北亚热带中山区及南温层亚高山区发展林业和草食畜牧业。

●发展高原水产品产业,高原水产品产业要以水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加快云南省高原水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拉动特色经济发展,促进传统渔业的恢复提升,重点抓好土著鱼种的恢复、开发和利用工作,逐年增加抚仙湖、星云湖鱼苗的投放量,提高水产品的总产量。

4.大力发展出口外向型农业

●通过发展蔬菜、花卉产业,大力发展出口外向型农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充分利用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内有利的气候条件,种植冬夏两季反季节蔬菜,冬天蔬菜可运销到我国北方地区,夏天运销东盟自由贸易区各国。通过绿色蔬菜的出口,提升试验区绿色农业的附加价值;鼓励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企业向农业生产环节延伸,加快对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标准化生猪生产基地和现代优质果园的扶持力度,建设一批企业自营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

●大力扶持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和花卉生产基地,促进蔬菜和花卉产业由简单粗放型向高档效益型转变,以龙头企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积极与昆明市场相配套,发展以精细蔬菜为主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和鲜切花产品;结合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抓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花卉生产基地建设,促进蔬菜和花卉产业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在沿湖近面山缓坡地主要发展特色林果,以龙街、梁王河沿线为依托进行花卉示范出口基地建设;在江川县的大街、九溪片区主要发展生态农业;在华宁的南盘江、曲江河谷沿岸的南亚热带河谷区、宁州河和青龙河河谷沿岸中亚热带低山区主要种植粮食、蔬菜、亚热带水果和花卉。

5.积极推进农业集约化发展

培育和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以工业化手段推动农业产业集约化发展。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特色农牧业一体化经营水平;拟通过示范园区的形式,建立农业产业化规模试点农场,然后逐步在整个流域有条件的地区推广。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发展的新机制,大力发展和完善“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要通过建立风险基金、最低收购保护价、返还利润等多种方式,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农业产业集约化进程。

同时,增进农业生产部门的组织化程度,使得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的生产行为得到有效的管理,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超市的采购直接联系起来,在试验区规划家乐福超市模式,充分利用试验区内特别是抚仙湖流域的无污染环境,生产高附加值的绿色农产品,通过订单农业,直接把产品送进昆明和玉溪市的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

18.3.2 第二产业调整方向和发展重点

目前,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内的工业主要以磷化工为主,初步形成了采矿、电力生产、生物资源加工、建筑建材等多业发展的格局。因此,第二产业的调整方向和重点,主要是依托优势资源,做大基础产业,延伸产业链,做精深加工业,构建产业集群,推进工业的结构升级,促进工业生态化发展。

1.促进工业生态化发展

●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加快传统工业改造升级,高度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工业,大力发展精加工企业,提升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加,提高工业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农业转移支付的能力。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工业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适度发展低耗材、低耗能、低耗水、少排放或零排放,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轻型工业,从而有效解决农业劳动力分流和城镇低素质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流域内城镇化发展和人口集聚,以利于集中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提高生活污染处理率和处理水平,大幅削减生活污染排放量,降低能源消耗水平。

●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培育优势竞争主体,以资源为纽带、市场为手段、科技为动力、产品为支撑、品牌为核心,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益和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依托现有的工业资源,依靠科技进步,打造具有品牌价值的特色工业产品。

2.改造提升磷化工业

抚仙湖流域内的工业企业不多,以磷化工为支柱,主要分布在抚仙湖北岸的大坡头、东溪哨磷化工基地以及澄江县城附近。经磷矿污染整治后,澄江县10家磷化工企业已搬至南盘江流域,目前仅有云南德安磷化工有限公司和云南澄江承坤磷化工厂两家磷化工企业位于抚仙湖流域内。因此,要提升现有磷化工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磷化工企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努力实现以磷矿石为主要生产原料到以黄磷为主要生产原料的转变,逐步发展高附加值、高产出、集约型的磷化工产业,通过技术革新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建设高品质、规模化、系列化的磷化工产品生产基地。

在江川县沿澄川路、老晋思路、古滇大道两旁的适宜区域,加快精细磷化工业的发展,以乐得么片区为重点,沿甸雄路两旁,外延扩大到雄关的适宜区域,重点发展精细磷化工产业;集中力量建设华宁县的磷化工经济区,构建磷酸盐及精细磷化工基地。

3.调优调强建材工业

加快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加速淘汰试验区内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生产工艺,引进、整合水泥企业,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扩大高级墙地砖、抗菌瓷、强化瓷等中高档建筑瓷产品生产规模,延伸开发中高档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效应;积极开发新型、轻质、多功能墙材和装饰材,鼓励企业利用农作物秸秆、工业固体废弃物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促进新型系列装饰材料向功能化、高档化和无公害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建筑企业和各种建筑资产的重组整合,提升企业资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4.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

以扶持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应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走集约化、品牌化的路子,大力发展环保型农产品深加工工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扶持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具有发展潜力、能带动基地发展的规模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群,实现农工对接,以工哺农。按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要求,加快利用先进适用的加工工艺,加大蔬菜、林果采后贮运加工力度,重点发展贮运保鲜、脱水蔬菜、速冻蔬菜、果蔬汁、果蔬粉、果蔬脆片等产品。扶持野生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采用先进保鲜和加工技术,积极开发食用菌调味品、鲜菇速冻、食用菌多糖、食用菌保健品等产品。

5.培育旅游商品加工业

围绕精品旅游线路和景区建设,大力开发有浓厚地方文化和资源特点的旅游商品,突出地方特色,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把旅游商品加工业培育成新的优势产业。充分挖掘试验区内的古滇国文化和民族、地方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民族加工工艺,以食品、五金、服装等中小企业为骨干,专业村与家庭作坊结合,面向全省旅游文化市场,策划开发旅游五金、木雕石雕民族服饰、古滇国青铜文化旅游商品、寒武纪文化旅游商品及特色旅游食品。

18.3.3 第三产业调整方向和发展重点

目前,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内的第三产业主要以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房地产、金融保险和旅游业为主。因此,第三产业调整的总体思路,是突出发展以湖泊度假休闲为依托的特色旅游业,建立和完善试验区内外的旅游区域网络,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改造提升批发零售、宾馆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邮电通信、信息咨询、房地产、金融保险及资本市场等高新科技和知识型服务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迈上新台阶。

1.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依托抚仙湖—星云湖核心区,以湖泊观光旅游产品为基础,以特色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特色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为核心主体,以户外运动旅游产品、会议商务旅游产品和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为亮点,打造旅游功能区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主题鲜明而又多层次、多元化有机结合的旅游产品开发格局,最终形成涵盖湖泊、山地、文化、特色旅游集镇等景观,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乡村生态、户外运动等主题为一体的国际湖泊型休闲度假康体旅游目的地,真正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带动区域内住宿接待、餐饮、娱乐购物等要素的配置和完善,实现旅游业的整体提升,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根据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资源、环境、区位、现有经济基础等多方面的要素,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旅游循环经济的要求,以旅游通达条件改善为基础,以旅游休闲度假区开发为核心,以旅游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大型旅游娱乐设施开发为辅助,对现有的旅游接待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兴建相应的高档次宾馆和饭店,完善配套其他旅游辅助设施,形成良性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

●推进产业联动发展。打破目前旅游业孤立发展状态,把旅游业发展与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结合,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结合,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相结合,真正体现旅游业的先导作用和带动效应。通过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旅游业发展,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促进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和农业旅游发展;促进以古滇文化、渔乡文化、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以旅游商品研制、生产、销售为重点的精加工工业发展;促进以旅游小镇、旅游生态社区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强旅游精品开发。依托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旅游资源特色,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互补,历史文化与现代休闲度假时尚互补,产业与旅游互补,形成湖泊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户外运动、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序列,积极发展专题旅游产品、组合型旅游产品,形成区别于省内其他旅游景区的产品开发模式,打造观光产品、提升度假产品、培育特色产品,特别是要借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突出特色,精心打造试验区的旅游品牌,构建试验区合理的景区景点布局和立体的品牌体系。

●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以高原湖泊、古滇文化为其景观特色,其帽天山的化石群、李家山的青铜器、水下古城、关索傩戏、界鱼石碑文、特色捕鱼方式等,无不彰显着抚仙湖的神秘气质和独特文化。因此,在旅游业发展中,应突出其文化特色,以古滇国文化为主线,形成一致性的文脉,打造富有吸引力的产品,塑造集湖泊休闲度假、历史文化体验、户外运动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鲜明旅游形象,达到“以文化吸引游客、以生态感染游人”的意境。

●努力实现品牌创新。目前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对品牌的建设流于形式、内容浅显,宣传仍滞留于“品牌”表面,这样在市场竞争中势必处于被动状态。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充分整合本区域旅游资源,结合日益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寻找新“亮点”和新“卖点”。近期可通过开发建设一批主题休闲度假旅游区、旅游小镇和旅游生态社区,提升旅游的吸引力;中远期通过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湖泊康体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开发出内涵深厚、形式新颖的拳头产品,以品牌创新全面提升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旅游知名度、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依托传统旅游业的六大要素,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在旅游产品组织形式、运营模式和产品特色方面努力创新。从食的要素看,通过地方特色文化餐饮的打造和推出,以及餐饮品牌的建设,培育食的新业态;从住的要素看,在试验区内兴建高档次的宾馆和饭店,将住的业态由传统的中低端向高端发展,并配套相应的地方特色住宿设施;从行的要素看,要丰富交通方式原有的空间位移功能,注入体验内涵,如新型的高端观光交通设施和工具的引进与建设;从游的要素看,要围绕试验区原有的传统观光和休闲产品,积极构建六大产品体系,完善观光产品、休闲产品和体验产品体系,延伸游的业态;从购的要素看,依托现有的绿色食品、农副土特产品,开发具有地方和古滇文化的特色购物品,构建购的新业态;从娱的要素看,要改变目前试验区内单一、低端的娱乐业态,开发大型的娱乐设施和相应的休闲娱乐设施和娱乐项目,丰富游客的娱乐活动,拓展娱的新业态。

2.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

通过近期规划修建的澄马线、澄呈高速、澄阳线、华澄路、澄华线、江川县城—螺蛳铺—海门—江城线、环湖东路甸海线、环湖东路等交通线路的建设,切实提升试验区内外的道路等级,构建对内对外连接的通道;通过中期晋翠线、江通线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试验区外围大圈层的道路设施。此外,配合道路建设,完善试验区内的站点建设、多种交通工具的应用以及景区内特种交通工具的开发使用,构建区域化、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在构建试验区内外交通体系的同时,通过交通企业培育、公路和水上航运观光线路设计、停车场和码头运营、景区内特种交通工具的开发使用,构建旅游交通产业基础,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游客和当地居民。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依托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李家山青铜器遗址、水下古城、关索傩戏、界鱼石等旅游景观,围绕旅游业发展的六大要素,充分挖掘和展示古滇国文化、青铜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价值,以古滇国文化为主线,并将其融入旅游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中,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彰显古滇文化的神秘气质,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可依托住宿接待业的产业布局,分别推出针对高端和中低端游客的融抚仙湖和星云湖鱼文化的特色餐饮,在游客较为集中的抚仙湖北岸、孤山旅游区等区域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品牌文化;此外,在现有的绿色食品、农副土特产品为主的旅游购物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古滇国和青铜文化内涵,进一步推进旅游购物品生产的规模化和特色化,丰富旅游购物品的种类,提升现有旅游购物品的档次。

4.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围绕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重点产业建设和布局,在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小镇、旅游生态社区为重点,对现有的旅游接待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投资兴建相应的高档次宾馆和饭店,以满足未来游客接待的需要,同时培育相应的配套服务业,包括旅游配套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等,促进整个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

同时,要培育信息、金融、保险、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加快试验区的信息化进程,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建设覆盖试验区的宽带高速信息网络和公共信息资源交换中心,加强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积极推广电子政务,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政府对外服务系统,提高管理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电子结算系统和电子交易安全系统,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流通业的开发和利用,使代理、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取得较快发展。

5.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流域内城镇化发展和人口集聚,以利于集中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提高生活污染处理率和处理水平,大幅削减生活污染排放量,降低能源消耗水平;积极培育房地产开发市场,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政策扶持,信贷支持”的原则,规范管理,创造条件,吸引区内外客商投资房地产开发,激活试验区房地产开发市场。

●城镇与居民点体系建设和布局。以流域内高等级行政中心、生态工业小区、旅游景区和主题城镇为支撑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村、示范村建设,积极调整流域内的城镇居民点体系和规划布局,推动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通过科学居住环境结构的调整,把难以治理、分散居住的农村居民集中到居民点小区,可以使污染物收集后集中处理,从而大量削减农村生活对抚仙湖带来的污染。

●规划和建设高档生态住宅园区小区。沿湖土地合理利用和高档生态住宅园区的开发,是抚仙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经济和物质基础。原则上高档生态住宅园区必须距离抚仙湖500m以上。高档生态住宅园区集中引进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维护环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要拓展多层次房地产业。积极培育房地产开发市场,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政策扶持,信贷支持”的原则,规范管理,创造条件,吸引区内外客商投资房地产开发,激活试验区房地产开发市场。要积极而有限度地做好景观地产业,重点发展城镇商业和居住地产业。抚仙湖作为水源地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限制,那么旅游业将成为今后的支柱产业之一,区域内的景观地产、城乡居民的房屋建筑也将是流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建筑既要美观,又要实用,还要合理布局,以实现城乡居民可以安居乐业,使游客能宾至如归、流连忘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