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过剩产能靠出口

过剩产能靠出口

时间:2022-06-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能之大与过剩之困第一次用“世界工厂”称呼中国的是一衣带水的日本人——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开始用“世界工厂”的概念来称呼中国。其中,服装出口额达1538亿美元,占全球服装出口额的37.3%,纺织品出口额达944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出口额的32%。英国靠殖民扩张消化过剩产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第一个“世界工厂”。

产能之大与过剩之困

第一次用“世界工厂”称呼中国的是一衣带水的日本人——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开始用“世界工厂”的概念来称呼中国。随着全球“Made in China”标签在各种各样的商品上变得越来越常见,“世界工厂”的头衔被牢牢地戴在了中国头上。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成本、富足资源以及庞大市场与国外资金技术相结合,迅速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和规模效应,其结果是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迅速提高,中国制造业出现了突飞猛进地增长。中国许多产品的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中国制造业产出在全球的比重也已经达到2012年的19.8%。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资料,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如今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世界第一位,15个大类名列前三,220余种工业产品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下面讲几个典型的例子。以汽车产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汽车产量还徘徊在十几万辆的水平上,但是加入WTO之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内中国汽车产量高速增长到2010年的1826.47万辆,超过美国高居世界第一位,占到世界总产量的25%。2012年汽车产量达到1927.18万辆,比2011年增长4.6%,占世界1/4以上,同年汽车出口量为105.61万辆,超过汽车进口量(105.43万辆)。

除了汽车行业,我国在船舶制造、工程机械、计算机、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微波炉、数码相机手机等领域都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其中,2010年中国生产的船舶占世界41.9%,超越靠造船起家的韩国,成为世界头号船舶生产大国,大洋上中国制造的轮船越来越多。2010年中国制造的工程机械占世界43%,三一重工这样的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企业跻身为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与此同时,中国还为世界生产了80%的空调、70%的手机和微波炉、68%的计算机、65%的冰箱和数码相机、50%的彩电、44%的洗衣机。以微波炉市场为例,我国著名微波炉生产厂商格兰仕一家的产量就占世界一半以上。

除了这些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更是独占鳌头。2011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2482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出口额的35.2%。其中,服装出口额达1538亿美元,占全球服装出口额的37.3%,纺织品出口额达944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出口额的32%。2012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达到3800万吨,占全球比重的70%。纤维加工总量4500万吨左右,占全球比重约55%。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2626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约为36%。世界上每5件纺织品服装,就有2件产自中国。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对美国鞋类市场的占有率为60%,玩具占70%以上;对日本服装市场的占有率约为60%;对澳大利亚针织品市场占有率约为50%,家用纺织品占有率约为40%。

同时,我国出现了许多“一镇横扫全球”的现象:一个地方专门生产特定的某类产品,产量一不小心就是世界第一。温州的打火机,以点滴利润占据了世界打火机市场90%的份额,挤垮了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许多同类企业;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到全球的1/3强;深圳的横岗眼镜部落,年产眼镜近2亿副,占全球眼镜份额的60%。

产能过剩的困境。产能、产值迅速增加的同时,巨大的产能过剩也随之而来,产能利用率低便是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数据,以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光伏、汽车六大行业为例,2012年我国粗钢生产能力达9.5亿吨,粗钢产量只有7.2亿吨,产能利用率为76%;水泥产量达21.84亿吨,比2011年增加5%,产能利用率从2011年的80.5%进一步下降到2012年的79.04%;2012年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270条,其中停产冷修的约30条,产能利用率约79.9%,同时在建、拟建的生产线仍有30~40条;2012年电解铝产能为2700万吨,产量仅为20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4.07%,同时产销量仅为95.1%;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更是明显,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过剩为10吉瓦,2012年为22吉瓦,而我国光伏组件的产量占据世界60%以上。中国汽车行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已从2010年的85%下降到2012年的70%,而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行业预测报告,到2015年中国汽车产业的产能将达4000多万辆。与此相对应,即使未来5年国内市场需求按10%的增速计算,到2015年也才仅有2908万辆的需求规模。

根据《经济参考报》统计,2012年,我国工业产值已经占据国内生产总值的40%,总额高达20万亿元,同时,工业制成品的产能利用率仅为80.1%,也就意味着我国大约有5万亿元人民币的产能没有转化成实际价值。

历史上所有出现过产能过剩的工业化市场经济来说,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缓解国内需求不足是一个普遍规律。走工业化道路,无一例外要面对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面对有效需求不足,提高内需并不是最先提上日程的解决办法,靠外需拉动才是第一个解决办法。

英国靠殖民扩张消化过剩产能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第一个“世界工厂”。当时的英国,在19世纪前70年里,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1/3~1/2,然而英伦三岛的总人口仅占世界人口2%,明眼人都知道靠这点人口不可能消化如此之大的工业产能。英国构建“日不落帝国”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荣誉,或不仅仅是为了荣誉,更是为了为其强大的工业产能获取原料与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开中华帝国这个拥有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为其因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形成的巨大产能,当然还有肮脏的鸦片产业,开辟新的市场。

日本依靠出口消化过剩产能

日本经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满目疮痍到所谓的“日本奇迹”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日本在经济起飞阶段也经历过多次“产能过剩”。

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由于国内狭小的市场以及战争造成的国民普遍收入较低,日本国内市场需求严重不足,这对于一个处于恢复期的经济体来说是致命的。这个时候,朝鲜战争的爆发为日本经济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正是依靠美国的大量军事订单形成的庞大外需,才养活了嗷嗷待哺的日本经济。基于此,日本政府确立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通过出口来消化过剩产能,拉动经济增长。日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从1946年的10%左右迅速提高到1960年的38.8%,正是得益于出口,日本经济开始步入快车道。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在欧美国家的强大压力下被迫签订了城下之盟——“广场协议”。日元升值严重制约了日本产品的国际价格竞争力和海外需求,这一次,日本国内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对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的海外投资,向海外转移过剩产能。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再次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这一次,日本政府依然选择通过扩大出口来消化产能。然而,日本最具竞争力的行业汽车、钢铁、家电、造船等传统产业方面,面临着亚洲四小龙尤其是韩国的竞争,日本的出口能力不升反降。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从最高时期的9.8%一路下滑到当前的4.3%。结果是产能过剩压力长期难以消化,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导致日本陷入长期通货紧缩,陷入了“失去的20年”。

美国靠出口军火消化过剩产能

同样作为殖民地,北美与拉美如今的发展水平可谓天壤之别。分析其原因,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因为与英国保持着血缘、文化、经济上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承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产业转移。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上大约有200个造铁厂,年产铁约3万吨。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成为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原因。内战结束后的美国很快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于1894年实现了工业生产超过英国跃居世界首位。钢铁、煤炭产量,机器生产比重在世界各国中遥遥领先。但是,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同时,产能过剩危机也开始侵袭美国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成为缓解美国产能过剩,拯救美国经济的契机。战争初期,美国并没参战,而是奉行“孤立主义”,同时向战争双方提供军用物资,军用物资的生产带动了能源、钢铁、纺织品等相关行业,美国经济是依靠战争带来的外需增加,大大缓解了国内产能过剩的矛盾,并在战后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内的房地产与汽车市场空前繁荣,带动了一系列行业诸如钢铁、石油、化工、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然而,国内需求的发展却仍然赶不上产能的快速提升,产能过剩问题成为1929年大萧条的前奏。罗斯福新政解决了一部分产能问题,德国扩军备战造成的军火贸易升温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经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工厂规模扩大了近50%,产品产量也增长了50%以上。战后一段时间,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制造业生产量来自美国。随着战争经济的结束,意味着美国必须寻求新的方式,解决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在此美苏冷战背景下,铁幕降临,为援助遭受战争创伤的欧洲,围堵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凭借其庞大的黄金储备和国际货币的主导地位,恰如时机地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即通过提供资金帮助欧洲重建。而获得美国资金的欧洲按照协议主要从美国购买物资,这实际上是扩大了美国对欧洲的出口。

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8月开始实施,为期4年,截至1951年中期,该计划向欧洲提供了总共13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占同期美国黄金储备的65%。该计划可谓军事、政治、经济利益一箭三雕——美国即达到了初期制定的遏制苏联及其盟友的战略目的,又悄无声息地消化了本国在战争期间迅速提高的过剩产能: 1948美国经济较上年增长4%,1950年、1951年更是达到了8.7%和7.7%,是美国战后经济增速最高的年份。

中国消化过剩产能同样靠出口

讲到这里,大家会发现历史上很多东西都是类似的。不管是英国、日本还是美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都伴随着巨大的生产力释放。相比较快速扩张的产能,国内有效需求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培育,这就形成了产能利用率低的矛盾。其实,“工业化”的一大特点就是本国产能超过本国的需求,只要走上工业化道路,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依赖出口和海外市场则成了各国共同的选择。

中国当然也不会例外。中国经济在1997年第一次遇到了内需不足的问题,到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是中国经济从初步市场化走向外向型经济,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在内需不足的压力下,通过走向海外市场寻找出路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力,并促使中国成为世界头号出口大国。2012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1948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2万亿元,占当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40%。外贸依存度是指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是评估与衡量一个国家开放程度以及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主要指标。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12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47%,其中进口依存度为22.1%,出口依存度为24.9%。相比之下,2012年美国、日本、巴西等经济大国的外贸依存度仅为30%左右。较高的外贸依存度反映出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而这种依赖程度在我国国内工业产能增长迅速、产能利用率偏低的情况下很难迅速减少。

以制鞋业为例,2012年中国鞋产量为130亿双,国内消费30亿双,100亿双鞋需要出口,平均全世界每人2双中国产的鞋,出口率达77%。正是依靠海外市场,才消化了国内巨大产能。只不过中国的出口,是在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情形下“老老实实”的出口,并没有伴随着血淋淋的殖民扩张、军火贸易、政治遏制。尽管如此,只要中国“世界工厂”的头衔不丢失,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就不会停止,我国当前出口的基本格局也很难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