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能过剩程度的测度

产能过剩程度的测度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产能过剩测度的一般方法产能过剩的测度方法一般以产能利用率为核心变量,但是产能利用率的测度方法不定。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主体以拥有自主决策权的民营企业为主,因此基于微观主体决策基础的测度更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1)产能过剩测度的一般方法

产能过剩的测度方法一般以产能利用率为核心变量,但是产能利用率的测度方法不定。大部分测度方法的内在原理都是通过比较产出与消耗的比例。如龚刚和杨琳(2002)就以设备利用率为指标,但是由于直接数据缺失,他们便以包含了用电量和设备使用量的生产函数的产出份额间接表示。何彬(2008)运用相关算法计算了1997—2006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而孙巍等(2009)利用成本函数法对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1997—2006年的产能产出和产能利用率进行了测算。周劲(2011)和韩国高(2011)则是直接测算了产能利用率,并且还分别考察了产能利用率波动系数,探讨我国产能过剩的分布和体制成因。冯梅(2013)由于需要运用综合指数法量化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程度,因此她选择了一系列的指标,其中最重要的仍然是产能利用率。这其中,她将产能利用率定义为产能利用率=(产业实际产量/产业实际生产能力)×100%。若采用冯梅(2013)的方法直接计算产能利用率,那么就需要直接能够测算产业实际生产能力的数据。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而言数据缺乏,因此本项研究采用通过估算可变成本函数的方法来间接测算产能利用率。

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方法

已有文献中将产能过剩定义为现有企业的产能总和由于受到社会需求的限制而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出现了产能闲置。而在企业层面上,企业的实际生产规模也低于企业具备的生产能力,存在着生产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传统理论中的产能过剩都是基于市场经济的基础,认为企业的生产规模受市场约束,产能过剩的本质是产能扩张的速度超出了市场需求扩张的速度造成的产能富余现象。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中,企业受政策作用方式、产业发展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产能建造超出了市场需求,这与产能过剩的传统定义一致。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主体以拥有自主决策权的民营企业为主,因此基于微观主体决策基础的测度更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当企业实现最优决策时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产能利用率最高,此时经济处于给定产量的成本最小点,即经济运行于由短期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组成的长期成本曲线上。此时有:

因此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利用率的思路就是:首先利用产业数据估计不同产业的可变成本函数;其次利用可变成本函数以及式推导产能利用率表达式;最后根据产能利用率表达式和产业数据计算不同产业和地区的产能利用率。测算所需的各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如下:

(1)可变成本(VC)与产出(Y)。高技术统计年鉴并没有直接给出各产业的可变成本统计数据,本书采用可变函数定义得到可变成本的数据。根据公式利润=总产出-总成本=总产出-(可变成本+不可变成本+利税),因此可变成本=总产出-不可变成本-利润-利税。而其中不可变成本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计。

(2)劳动投入以及工资。本书根据高技术统计年鉴,可变成本要素选取了R&D人员投入以及设备仪器支出。其中劳动投入即为L,工资采用R&D内部经费支出除以研发人员数,得到平均工资。再以每年公布的各地区居民消费指数(CPI)将每年平均工资以2009年的物价水平换算成实际劳动力价格指数(2009年=1)。

(3)资本存量K。与前文一致,资本存量采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经永续盘存法得到的每年资本存量。

(4)研发设备价格。用直接法来计算研发设备的价格应该为各类研发设备价格的加权平均值。但由于缺乏企业的研发设备清单以及设备价格数据,因此本项研究采用间接法来计算研发设备的价格。基本思路为,令设备结成的可变资产,其代表的可变成本等于其真实市场购置价格qt。而市场购置价格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①企业放弃这部分研发资本可用于储蓄获得的无风险收益代表的机会成本rtqt;②资本价格的变化导致设备价格的变动,资本使用成本的降低会导致设备的贬值,即成本的增加,这部分成本为qt;③资本折旧造成的资本损失δtqt。本项研究参考韩国高(2011)根据戴维·罗默(2009,第281页)中的公式:

其中,以银行平均贷款利息为准,rt是采取一年中四个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的平均值减去以CPI为代表的通货膨胀率得到的实际贷款利率,由于各地实行统一利率水平因此该项没有地区差别;如前所述,研发设备折旧率较高,统一按照10%计算;资本品的市场购置价格qt使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2009年=1)来代替。

若令相对可变成本为G,且G=,则仪器设备的相对价格为,t代表技术进步。根据Morrison-Berndt(1980)提出的可变成本函数设置方法,本书的可变成本函数为

G=l+

=Y×[α0+αe×+0.5×γe×+αet××]t+αK×K+0.5×

γKK×(K2/Y)+βKK×(ΔK2/Y)+γEK××K+γt K×t×K

(5-3)

解出最优产能为

因此产能利用率为

为了估计出可变成本函数,所需的回归式为(5-7)

根据《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一级行业的分类方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依托产业分为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与医疗设备制造业等,并利用STATA12.0,可以得到回归结果如表5-1所示。

表5-1 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产业的可变函数回归结果

(续表)

注:①表中结果根据《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计算得到;②*、**、***分别代表10%、5%、1%显著性水平;③括号内为响应系数的标准差;④结果中未汇报常数项结果。

将以上回归结果和相关数据代入式(55),并以产业发展的逐年主营业务收入为权重,则可以得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提出以来五年间各细分产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如表5-2所示。

表5-2 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产业平均产能利用率

再根据以各省市四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在产业中的占比为权重计算各产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再根据各个产业在全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之和中的占比为权重计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1.28%,低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产能过剩现象较为严重。

在计算产能利用率时注意到,由于年份数字较大,会对最终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取每个年份的对数值作为时间趋势项。

如前所述,由于我国产能过剩除了普遍的产业技术问题之外,还有带有浓重本地特色的区域因素。因此,本书还详细计算了各细分产业在各地区产能利用率的平均情况(见表5-3~表5-7)。其中有部分省份数据不全,因此无法得到相关的计算结果,在此忽略。

表5-3 电子通信产业分地区产能利用率平均值

表5-4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分地区产能利用率平均值

表5-5 电子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分地区产能利用率平均值

表5-6 医疗设备制造业分地区产能利用率平均值

表5-7 医药制造业分地区产能利用率平均值

(续表)

通过以上计算结果,不难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利用率普遍较低。其中我国医药制造业和电子通信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状况最好,医疗设备制造和电子计算机次之,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最差。而在地区分布中,经济发达地区的产能利用率要高于其他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最为显著,在各个产业都几乎是产能利用率最高的地区。江苏和浙江其次,中西部省份普遍产能利用率偏低。由此可见经济基础较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产业往往具有较高的产能利用率。而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干预过强容易导致出现产能过剩。

从具体的发展来看,主要有以下产业:

(1)生物医药产业。我国较早施行了医药体系改革,并且医药制造产业较其他产业竞争较为激烈,市场化程度较高,政府干预较少。因此出现在光伏等产业由于政府干预导致的产业单纯追求产能规模扩大的现象较为少见。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产能利用率指数均超过了100%,显示出较高的产能投入产出比例。特别是经过GMP认证的强制“瘦身”,一年间我国制药企业从过去的6000多家减少到4000家左右,企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也有效遏制了产能的无效扩张趋势。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以重组α2b干扰素为例,全国就包括了北京凯因生物技术、哈药集团生物工程、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北京远策药业、深圳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上海华新生物高科技、上海万兴生物制药等20家企业拥有40多个批文正在生产,产业竞争激烈,产能决策效率较高,以上企业所在省份的产能利用率均在70%以上。这就成为了我国生物医药乃至医药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较高的市场基础。医药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情况虽然较其他产业较好,但也不意味着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由于我国医药制造业缺乏研发能力,长期以仿制为主,导致产业技术门槛较低,价格是唯一的竞争手段,而产业价格低迷有必将要求产能扩张作为企业盈利的最后依赖。因此产能过剩的风险长期存在。

(2)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近年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随着我国社会通信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2年我国通信设备行业实现销售收入为3155.9亿元,而到了2012年仅规模以上通信设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就达到了1.2万亿元,10年间增长了近3倍,其中我国手机产量已经占到全球出货量的70%以上。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我国通信产业的市场结构也越来越优化。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福州厦门电子带以及长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产业集聚区。而在技术领域我国通信产业在包括高端终端芯片环节、TD SCDMA网络建设、测试仪表等重要环节方面也取得了连续突破,改变了对国外技术供给的依赖局面。因此在这样的良性发展格局下,我国电子通信产业的投资决策取决于市场竞争形势,产业频繁地淘汰与新生产能,市场需求可以保障优质产能可以得到及时的消化,因此产能利用率较高也就顺理成章了。

(3)电子计算机产业。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兴起,我国电子计算机设备制造产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支持。上海的张江高科、北京的中关村,既是我国既有的信息产业集聚地,也是产业发展前沿的代表。而天津市、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也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迅速成长为电子计算机产业的重镇。与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产业一致,电子计算机产业也是高度市场竞争的行业,地区行政壁垒较小,各地市场联系紧密,因此产能利用率较高。除了北京上海广东都分别超过了100%,天津、山东和重庆也都达到了相近的水准。但同时也要看到,其他欠发达地区的电子计算机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仍然较低,说明各地相关的产业园区以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利用率较低,产业向发达地区聚集之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仍较为有限。

(4)医疗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制造业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发展领域,近年来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势头。如2010年1—10月,我国共实现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工业总产值4,453.03亿元,同比增长29.66%,增幅较2009年同期上升22.09个百分点。而2012年1—9月份,中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03亿元,同比增长19.5%。但其中以进口产品占据了市场较大的份额。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口额为1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6%。在市场需求的激励下大量企业进入医疗设备制造业,集中创造出巨量产能。但是除了发达省份之外,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仍发育不够充分,中西部省份的产能利用率基本都在10%以下,说明我国医疗设备制造业仍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发掘。

(5)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由于起步晚,现阶段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仍只局限于上海、沈阳和成都等有少量的产出分布,并且仅有的C919干线飞机也处于待试飞阶段,还未形成产业链。但是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上大部分省份都有航空航天产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这些地区存在着航空航天产业相关的研发行为和机构,但是由于产出严重不足,造成产能利用率较低,产能闲置,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1.0。航空航天产业作为对技术和支撑产业链要求极高的战略性产业,对于我国未来现代化的工业产业链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未来我国应该利用交通快速发展的时机,仔细研判、科学布局航空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各地不同的产业基础,在全国形成完整的航空产业链,解决目前产业发展不足的现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