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可行性研究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可行性研究山东艺术学院 张 斌内容提要:关于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论断,在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型中难以得到支持。未来的某个时期文化产业有可能变为中国支柱产业。学术界亦从不同侧面研究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问题。稍感遗憾的是,王志标着重从数量上探讨文化产业的关联效应,未能深入分析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可行性问题。

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可行性研究

山东艺术学院 张 斌

内容提要:关于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论断,在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型中难以得到支持。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理应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由于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小、产业规模小、文化消费不旺,使现阶段的文化产业无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未来的某个时期文化产业有可能变为中国支柱产业。

关键词:文化产业;支柱产业;产业关联;文化消费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有部分代表提议: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我国的支柱产业。自2004年文化产业在中国兴起后,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类似的呼声不绝于耳。2006年,《济南日报》、《联合日报》、《走向明天》等报刊纷纷在山东省首届“文博会”期间发表文章,倡导文化产业的大发展。2007年5月12日,《济南日报》刊发《文化产业应渐成济南支柱产业》的文章,表明新闻媒体对文化产业关注的升级。学术界亦从不同侧面研究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问题。

清华大学的熊澄宇(1)、山东省委党校的迟树功(2)在没有剖析命题真伪的情况下,直接探讨了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所需的各项措施,似乎把“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视为一个既定的结论,这是值得商榷的。张晓明(3)、马黎明(4)、重庆市政府研究室课题组(5)在探讨我国济南、重庆的文化产业发展时,将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的种种表现,以及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个别亮点,视作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判断依据,这也同样需要细加审视,原因在于:(1)与建筑业、机械制造业等产业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实在太小,即使增长速度很快,也难以在短时期内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亮点,如某地区几个引人注目的文化企业、文化项目并不能合乎逻辑地说明该地区的文化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

当然,也有众多学者从更为严谨、实证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傅才武、陈庚(6)以收入弹性、生产率、产业关联度为基准,分析了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可行性问题,其相对成熟的方法论使整篇论文更有深度,但是,傅才武所提供的指标或者不太突出,或者欠缺说服力,从而使其论据不能很好地支持论点。例如,傅以美国、英国、日本代表外国,以北京、上海、云南代表中国,来说明“文化产业是生产上升率快、产值增长迅速的新兴产业”,就有点草率了。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司的刘巍则理性地意识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不是就2006年的数字而言,而是说明它的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7)。王志标根据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经济影响力,结果表明,文化产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还比较小。(8)王志标的研究有根有据,方法得当,值得肯定。稍感遗憾的是,王志标着重从数量上探讨文化产业的关联效应,未能深入分析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可行性问题。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经济增长理论、产业结构的变动、产业关联度等角度入手,通过与其他非文化产业的比较,论证现阶段文化产业要想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面临相当大的难度,但这并不妨碍文化产业会在个别地区获得支柱地位。

一、作为经济增长因子的创意

为了规范理论分析,让我们首先界定“支柱产业”的含义。国家统计局的刘巍认为“一般而言,只要该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之五以上就可以被称作支柱产业”(9),我们觉得此界定过于粗糙,将导致“支柱产业”涵盖太多的行业,混淆了经济发展中的主次矛盾,也不利于宏观发展战略的制定。相比而言,王家新对支柱产业的界定则较为中肯:“所谓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具有稳定而广泛的资源、产品市场的产业,它具有较强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作用。”(10)马晓燕进一步概括了支柱产业的五大特征,即技术密集度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扩张能力强、经济规模大、经济效益相对显著,(11)接下来我们将以马晓燕的概括为基准展开分析。

文化产业欲成为“支柱产业”,首先必须能够显著地带动经济增长,但我们在各种浩繁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却难以发现文化产业的身影。在众多“文化产业”的拥趸中,文化产品所蕴涵的“创意”是其不遗余力推崇的对象。蒋三庚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所谓创意,就是经济主体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而获得的对某种潜在获利机会的原创性识别与认知。”(12)以英国文体传媒部为代表,众多研究文化产业的学者所谓的“创意”,本质上是一种高度主观性的思维能力,其结果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使我们难以在经济增长模型中设置具体的变量加以衡量,因此所谓“创意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论断就难以得到实证检验。当然,蒋三庚和英国文体传媒部眼中的“创意”还是有用的:不是作用于宏观经济增长,而是作用于微观经济活动。也就是说,通过影响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微观层次,将一定的文化元素融入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产品中去,提升产品的档次,增加其附加值。“创意”主要作用于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产量。

自哈罗德和多马建立经济增长模型以来,历代经济学家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增长模型的内生化探索,将越来越多的外生变量纳入模型,既丰富了经济增长理论,也缩短了抽象模型与经济现实的距离,提高了模型的解释力。但在各种增长因子中,我们难以看到反映主观思维能力的“创意”的影子!如果把“创意”的含义进一步扩大为宏观层面上的“制度创新”,那么新熊彼特增长模型就可以刻画“创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了。

新熊彼特增长模型认为,企业家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包括开发新产品、改进生产过程、革新管理方法、优化生产组织等等。新发明会使旧的产品或技术过时(即所谓的“创造性毁灭”),从而使创新者独享创新成功后的垄断租金,直至更新的创新出现,经济增长就是上述创造性破坏过程的不断重复。新熊彼特增长虽然在理论上取得了某些进展,但仍遇到了实践验证上的挑战:经济学家乔根森和扬通过核算发现,技术进步相对于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大;琼斯指出,1950年以来科学家与工程师占总劳动力的比例已经扩大了两倍,但并未对生产力增长率的上升有什么作用。(13)

二、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与文化产业的支柱化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前工业化阶段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工业化前期以轻工业为主导产业,工业化后期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后工业化时期则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从动态角度看,随着收入水平由低向高逐步提高,产业结构将出现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则持续稳步上升的态势(14),世界各国莫不如此。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快速推进,目前已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后期阶段。为了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行业的增速十分惊人,石油、铁矿石的进口热居高不下就是明证,相应地,钢铁、建筑、汽车、机械、化工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很高,在我国完成重工业化之前,这些行业将长期占据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

相比之下,文化产业虽然包罗万象,但大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的范畴。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属于消费序列的“高端”,只有在第三产业高度发达、民众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消费结构迎来大幅提升之后,文化消费才能扩大,文化生产也才有继续扩大的空间。鉴于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相应的产业发展重点,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的设想似乎超前了。当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文化产业的发达是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们在考虑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时,不应忽视本国的国情。从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上看,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见表1),表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还不足以支撑文化产业的支柱化。那些认为文化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的论断只看到了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忽视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还要受到现有产业结构的制约。

表1 2008年不同经济实体的三次产业对比(15)

img1

世界银行的规定,2008年我国已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从表1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尚处于低端,与高收入国家差距巨大,即使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相比,也有明显的距离,突出表现在第三产业的比重太低,而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偏高。当然,由于我国各地发展的不平衡,不排除个别超常发展的地区具备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条件。当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达到后工业时代的标准时,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就得到了升华,第三产业高度发达,具备了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条件,目前,我国的北京和上海就具备了此类条件。在表1中,北京和上海的产业结构已经达到了高收入国家的水平。从两市的统计数据看(表2、表3),文化产业在地区经济总量中占有相当的份额,可以被视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表2 2005—2009年北京市部分新兴产业增加值(亿元)及占北京GDP比重(%)(16)

表3 上海市部分产业的增加值(亿元)及占本地GDP比重(%)(17)

三、产业关联度与文化产业的支柱化

所谓产业关联,指产业与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包括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其中,前向联系由影响力系数测定,后向联系由感应度系数测定。影响力系数反映一个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辐射程度,系数越大,说明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感应度系数反映一个产业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18)一般认为,影响力系数最大的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龙头产业,对整个经济有重要的前向牵引作用,而感应度系数最大的部门则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整个经济有显著的后向推动作用。近几年汽车、房地产业飞速发展,事实上已经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不是偶然的,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乃至能源的快速增长,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关联度。

王志标以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计算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结果表明:我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前向关联度较小,后向关联度较大;其中核心文化产业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都比较小(19)。李峰按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大小,将主要的产业部门进行了分类,其中,可归于“文化产业”范畴的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属于“第Ⅳ类产业部门”,即影响力系数<1,感应度系数<1,显示出这些部门发育不足或参与社会再生产的力度不够。

另外,某个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除了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还要求该产业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若规模太小,即使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很高,也难以发挥显著的带动作用。有的学者以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惊人为借口,断言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显然过于武断。表4以当前方兴未艾的房地产业、汽车工业与文化产业进行比较,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其中的差距。从绝对数据看,房地产业创造的增加值是文化产业的十几倍;从占GDP的份额来看,房地产业也远较文化产业重要。汽车工业的发展态势虽不及房地产业,但无论是绝对数字还是相对比例均优于文化产业。如果我们再以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等重化工业部门与文化产业进行比较,结果将大致相同。支柱产业的选择不能超越既有产业的现状,至少从目前来看,我国文化产业要想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将面临相当的难度。

表4 2005—2009年我国房地产、汽车与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亿元)及占GDP比重(%)(20)

四、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的支柱化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归宿,对生产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文化消费对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服务的提供亦如此。前面我们曾指出:文化产业要想成为支柱产业必须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而这要求文化消费必须大大扩张以容纳大规模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那么,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消费扩张力度是否足够大呢?

毋庸讳言,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相应的需求层次也有了提升,由吃饱穿暖转向了住行质量的改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催生了对住房的巨大需求,使房地产成了当下的支柱产业。在此过程中,人们在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精神层次的文化消费水平大幅度增加,但文化消费在整个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仍然不大,文化消费的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教育支出成了文化消费的主要支撑点。虽然未来文化消费的空间巨大,但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因素使文化消费难以接纳支柱产业规模下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首先,由于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难以一步到位,我国出现了居民收入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持续下降的状况,形成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国进民退”,这将大大抑制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不利于消费结构向享乐性的文化层面的转化。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态势,中国的总体经济实力在大踏步跃进的同时,居民的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却不断降低,从“六五”期间的66.1%一直跌至“九五”期间的59.4%!进入21世纪以来,居民消费率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2009年达到34%,而法德英澳等发达国家均在55%以上,美国则超过70%!

其次,我国的基本社会保障措施还不完善,教育、养老、医疗等“三座大山”迫使民众将部分收入强制转化为储蓄,以应对可能的不测,而不断上升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进一步导致居民收入的贬值,这种种因素极大地挤压了民众的消费空间,由于文化消费不在生活必需品之列,首当其冲遭到压缩的,往往就是居民的文化消费。“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持续下降明显,由2002年最高时的8.30%降至2008年最低时的7.12%,降低了1.17个百分点(21),未来几年仍将维持在低水平上。在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社会保障体制没有理顺以前,我们的文化消费水平难以大幅提升,从而难以支撑作为支柱产业的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五、文化产业的支柱化VS.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和文化权,是人类文明的共识。《世界人权宣言》第27条、《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都明确规定了文明社会的一员应当享有的文化权利,各国宪法中也有相应的条款。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满足民众文化需求的途径有两条: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发展赢利性的文化产业;由政府及非营利性公共机构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服务。这两条途径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共同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我们在关注欧美国家文化产业的业绩时,不应忽视这些国家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提高了民众的文化层次,催生了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可以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类似于一种基础设施,承担着培育文化产业消费大军的职能。欧美国家的公共广播电视台、免费社区图书馆、遍布各地的博物馆、免费义务教育体系,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环节,较好地弥补了文化市场化所带来的弊端,保证了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

目前,当我们大力倡导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呼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很不完善,相应的投入也不够,难于满足普通民众、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文化需求,这是我们在提高综合国力时绕不过去的基础工作。不切实际地过分提倡文化产业的支柱化,可能会使我们疏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值得欣喜的是,继博物馆免费之后,图书馆也进入了免费使用的行列,农村的社区文化中心也初步建成。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民众将越来越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当然,本文并没有否认未来的某个时期文化产业会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当我们的第三产业高度发达,教育水平和普及程度大幅提高,社会保障完备,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以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立足于更加坚实的土壤之上,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日子就不远了。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The Feasibility of Turning Cultural Industries into National Mainstay Industries

Zhang Bin

Abstract:The contemporary economic growth models can not testify the viewpoint on the feasibility of turning cultural industries into national Main‐stay Industries in China.China is on the process of the late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at the dawn of 21st century,therefore,its economic growth should relay on heavy chemical industries.By contrast,Cultural Industries fails to be the Mainstay Industries in China because of its limited Industrial Correla‐tion,smaller industrial scale and weak Culture Consumption.But in the fu‐ture,cultural industries is promisingly the Mainstay Industry.

Key words:cultural industries;mainstay industries;industrial correla‐tions;culture consumption

【注释】

(1)熊澄宇:《文化产业怎样才能成为支柱产业》,《理论参考》2010年第10期。

(2)迟树功:《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的政策体系研究》,《理论学刊》2011年第1期。

(3)张晓明:《“十二五”:推动文化产业上升为支柱产业》,《学习月刊》2011年第1期。

(4)马黎明:《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向探析》,《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

(5)重庆市政府研究室课题组:《重庆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研究》,《新重庆》2009年第8期。

(6)傅才武、陈庚:《文化产业作为城市支柱产业的可行性及类型选择》,《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7)曲晓燕:《文化产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文化报》2007年6月1日。

(8)王志标:《文化产业关联效应分析》,《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0期。

(9)曲晓燕:《文化产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文化报》2007年6月1日。

(10)王家新:《论支柱产业的概念、选择及作用机理》,《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11)马晓燕:《支柱产业理论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2期。

(12)蒋三庚、王晓红、张杰:《创意经济概论》,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13)菲力普·阿吉翁、彼得·霍依特:《内生增长理论》,陶然、倪彬华、汪柏林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页。

(14)杨建龙:《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结构与趋势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15)本表系根据国家统计局编的《2010世界统计年鉴》和《2009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成。

(16)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第66页。

(17)本表系根据2006—2010年的《上海统计年鉴》整理而成。

(18)李峰:《产业关联测度及其应用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1期。

(19)王志标:《文化产业关联效应分析》,《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0期。

(20)本表系综合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和《全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而成。

(21)王亚南:《从文化需求景气看文化软实力的民生基础》,《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