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总载体的可行性研究

总载体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靠性研究的形式可以由学校组织各方面专业人员进行;或由校企合作机制下的某个专业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讨论。

实施总载体人才培养方案,涉及载体设备的技术、开发、投入、教学、适用等主要问题。应该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总载体的选择、技术原理采用、总载体适用性、市场开拓、实施效果预测、风险掌控等进行相应可靠性研究,作为实施人才培养的前期主要工作,为后续的5项工作和落实基于总载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创造条件和作好全方位的准备。

一、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

一个专业是否采用新型的总载体模式和方案进行人才培养,能否充分地发挥总载体方案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决策时,对总载体及其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可行性研究,是很必要的。总载体体系本就是个复杂的系统,要素很多,且要素间的联系和作用关系十分复杂,也需要认真地理清其内在的逻辑。

(一)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

基于总载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有着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是一个人才培养的新方案研究和实践方向。专业如何行之有效地实施总载体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立足于院校自身实际,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进行总载体人才培养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软件”和“硬件”准备。为确保人才培养,需对总载体的必要性、可操作性、可实施性,防止风险和不可控事件产生等,进行可行性研究。

(二)总载体可行性研究的含义

基于总载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总载体可行性研究,是通过对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政策以及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专业建设要求,人才培养目标等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总载体选择、技术条件及其市场化因素、实施总载体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配置、实施总体方案的范围和教学班数量及规模、总载体五个工作任务预研和方案实施进度分析、其他教学配套设备选择、教学环境配设、资金来源投入和预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前瞻性地提出实施基于总载体人才培养方案的总载体可行性研究结论。

若以专业建设为对象,则总载体的可行性研究可视其为一部分。对采用总载体人才培养的专业,专业建设中很大部分工作可能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很多专业建设内容已经成熟,处在持续的改进中,这就可仅仅以总载体自身为对象进行相关的研究。

可靠性研究的形式可以由学校组织各方面专业人员进行;或由校企合作机制下的某个专业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讨论。为慎重起见,也可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总载体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讲,可行性研究是一项指向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研究方法。在基于总载体人才培养方案下的总载体,作为一个赋予特殊功能的设备、装置或系统,对是否采用何种总载体来支撑起整个人才培养方案,总载体要如何设计,总载体体系如何建设和实施,通过这样的总载体选择等工作是否够达到专业建设目标、有效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等,都需要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对于一般总载体本身的可行性研究,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一)必要性分析

当今,职业教育的要求,国民经济的发展,都需要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据此,要根据专业发展水平、教学质量水准、培养学生的现状、人才培养方案的适应性,决定是否有利用总载体模式和方法进行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同时,对实行总载体方案对人才培养的优势,如何在实施总载体方案上创设必要的条件进行分析。

(二)可能性分析

通过对社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和分析,以此作为总载体选型、设计、开发的方向以及规划总载体需要容纳的主要内容。

1.专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总载体选择前对社会和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市场预测,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收集和判断总载体技术来源、技术路线、工艺参数、总载体大致结构、可能的生产制作方案、商品化市场化等信息和资料,以此作为专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分析基础。

通过对潜在的总载体预设若干可能再进行比较,在选型、设计等方面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初步选择总载体的种类形式、产品性能、参数规格、结构构成、技术原理等,分析预选的总载体在适用上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可能。

2.市场化前景分析

可能性分析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总载体的市场化途径的研究。对此,学校的物质准备和教学能力基础、潜在市场的研究和开拓,也是影响总载体选型、设计的主要条件之一。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决定选择总载体成功与否的主要条件。

(三)可行性研究

对实施总载体方案的两个支柱——总载体体系和总载体课程体系建设和运行的研究,是专业决策采用总载体方案的基础,需要重点研究两个体系建设的可行性问题。

1.技术开发的可行性

对完成总载体的选型的方向、总载体设计所涉及的技术来源是否可靠、技术适用是否合理,对技术原理采用的必要项目、充分项目、一般项目的规划等进行论证。结合学校的实际状况,能否满足总载体体系架构与运行的技术条件等进行研究分析。还须对总载体选型、设计进度,试制过程等进行规划。

2.课程体系构架的可行性

所预选的总载体能否符合总载体条件,教学的先进性,学生技术技能训练的可能性,拟采用的总载体技术原理、技术内容能否涵盖专业技术及知识,总载体所采用的核心技术与专业的核心技术是否一致,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总载体能否进行合理的分载体、子载体分解,能否与课程对接融合构建课程体系,是否便于课程系统的展开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3.总载体生产制作的可行性

对一系列的载体生产制造的内容、工艺性,生产制作条件,规模产量和生产进度,生产制作的难点,在校企合作方式生产制作时的生产计划的编制和计划实施的协调方式,对企业和学校双方的满足程度,合作双方的工作职责等进行论证。

4.投入预算的可能性

总载体人才培养,可能会增加教学投入,尤其是在首次采用总载体方案时。但实施总体方案也会减少其他实验实训环节,统筹教学活动。这就应对总载体制作的内容和范围进行仔细的设计规划,在满足人才培养的前提下,选择必需的训练制作项目,原则上采用循环使用、补充损耗的措施。对此,要进行教学投入预算,对实施总载体方案费用所产生的教学成本构成分析,与以往教学成本作比较分析,提出控制教学成本的措施,以确定资金运行的最佳方式,最终得到教学投入的可行性结论,以利于后续合理控制教学成本。

5.其他资源配置的可行性

从专业出发,按照培养班级、人数规模数量等,实施总载体方案所需生产场地、加工设备等条件进行规划。对教师团队提出相应要求,尤其是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讨,提出双方共同选型、设计的协作方式。研究推行总载体选型、设计需要的技术资源,提出建立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和措施。

(四)可操作性评价

对总载体进行的可行性研究,或多或少带有预测、估计和设想成分,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会带来不可控风险事件。对现有专业实际条件的分析,可以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对总载体的选型、设计、开发和制作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提出预设消弭这些因素的建议。

三、结论及应用的建议

通过以上可行性的研究,可以提交总载体可行性研究的基本结论,包括以下内容:市场调查和预测分析、社会企业及已经就业学生的调查及总结;有无载体开发的必要性的结论;选择的总载体设备方向和类型;总载体设备预计达到技术水平,分析设计、工艺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总载体选型、设计及试制初步的进度计划;主要技术来源,主要部件选型考虑;成本构成及分析,如何控制成本;总载体方案覆盖专业目标的程度,教学目标的细化,总载体课程的设计建议;分析如何利用总载体教学的先进性、适应性等内容。

总载体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建议,将是基于总载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工作,是总载体选型、设计的任务书的基本内容。

[本节提示]

1.对总载体选择、技术条件及其市场化因素、实施总载体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配置、实施总体方案的范围和教学班数量及规模、总载体五个工作任务预研和方案实施进度分析,其他教学配套设备选择、教学环境配套、资金来源投入和预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前瞻性地提出实施基于总载体人才培养方案的总载体可行性研究结论,是基于总载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工作。

2.总载体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总载体技术开发的可行性,总载体课程体系设计构架的可行性,总载体生产制作的可行性,投入预算的可能性,教学资源配置的可行性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