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2 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管理理论的发展是管理主体不断对管理真谛、管理特性的认识与把握的过程,也是不断对管理规律的认识与驾驭的过程。实践证明,管理理论的每一次发展都是管理实践推动与创新的产物。因此,了解和分析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与变革发展,对于我们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技术、推动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发展是十分有益的。这四部分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管理理论的发展。

4.2 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管理理论的发展是管理主体不断对管理真谛、管理特性的认识与把握的过程,也是不断对管理规律的认识与驾驭的过程。实践证明,管理理论的每一次发展都是管理实践推动与创新的产物。管理实践推动管理理论发展;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活动。因此,了解和分析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与变革发展,对于我们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技术、推动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4.2.1 管理两重性与管理理论的划分

从19世纪末泰勒的科学管理形成以来,直到现在的大约一百年间,管理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各个学派如“丛林”,令人眼花缭乱。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理论中理出比较清晰的发展脉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我国多数学者都把管理思想发展分为早期管理阶段、古典管理阶段、行为科学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阶段。尽管其中略有不同的归类,但基本上是这样划分的。我国著名的管理思想史学者孙跃君就是这一划分的代表。美国管理学者和管理思想史专家雷恩(D.A.Wren)博士,在1979年发表的《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也把管理思想发展划分为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和当代等四个部分。而美国斯坦福大学理查德·斯各特(R.Scott)则把管理理论发展分为这样四个阶段:①1900~1930年,封闭型理性模式阶段;②1930~1960年,封闭型社会模式阶段;③1960~1970年,开放型理性模式阶段;④1970年以后,开放型社会模式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指古典管理之中的泰勒和韦伯的管理理论;第二阶段则主要包含梅奥等人创立的行为科学理论;第三阶段重点内容是钱德勒(A.D.Chandler)的《战略与组织结构》和通用公司在管理实践中的组织创新;第四阶段,理性人模式被复杂的社会人模式所取代。这一阶段占主流地位的组织思想强调非正式和不拘礼仪的程式,个人主义的企业家精神,以及进化观点。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H.Koontz)在1961年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指出:在西方,只有到了20世纪,特别是到了40年代,才对管理进行系统地研究。到了60年代初期,管理方面的论著却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带来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乱局。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学派相互盘根错节的一片丛林。于是,孔茨对各学派进行分类,认为已形成了6个主要学派,即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学学派。孔茨在上文发表19年后撰写的《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对“丛林”进行重新考察结果发现,管理学派已发展到了11个: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管理职能)学派。

但是,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以后,管理理论有不少新的发展。因此,孔茨的划分不能正确反映当代管理理论的现实,所以,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划分。在我国,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芮明杰于1997年从内容的角度将管理理论划分为三大块,即组织、管理方式方法和经营。这种划分有一定道理,但远不能涵盖管理学的全部。例如,战略管理、非理性管理、物流管理、企业再造等,这些管理学的前沿理论,不是管理方式方法所能概括的。后来,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兰霞博士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其著作《新管理理论丛林》中,依据各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将其划分为四部分:即组织、领导、战略和文化,并认为它们是四位一体密不可分的,共同构成新管理理论丛林发展的主流。这四部分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管理理论的发展。

显然,这种划分也难以概括管理理论,特别是当代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因此组织、领导、战略和文化,总体上偏重于管理中的组织职能和软功能,而忽略了如管理科学一类的硬技术,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使得生产管理方式、物流管理方式、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出现了许多创新成果,如敏捷制造(AM),准时制造(JIT),企业资源计划(ERP),敏捷供应链管理(ASCM),顾客关系管理(CRM),集成供应链管理(ISCM)等等。如果管理理论中忽视了如此重要的方面,那么对其划分是值得商榷的。

管理理论的划分,我们认为必须从管理二重性出发。所谓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具有两个方面的属性,即一方面具有由生产发展所决定的组织社会生产力的性质——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具有由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所决定,由上层建筑去维护、完善生产关系,去组织一定生产方式的性质——管理的社会属性。同样,作为对管理活动实践经验和规律进行概括、表述和提炼而成的管理学派和著作也具有两重性。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皆源于事物内在矛盾运动和外部环境条件。其规律性表现为该事物内在的必要联系。“管理”这一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表现为二重性的矛盾运动过程。

(1)二者的联系表现在双方的相互依赖性上。管理的自然属性离不开社会属性。因为任何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条件下进行的。管理的自然属性,也只能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发展,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组织分工和协作,从而合理地组织和管理生产。此外,管理的实质,不外乎是实现生产目的的一种手段,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生产而独立存在。所以,管理的自然属性必然要依赖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所决定的社会属性。同样,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必然依赖于自然属性。因为社会的生产目的首先必须建立在生产的基础之上,不组织生产就不会有生产目的,也就不存在生产关系和与之适应的上层建筑,从而也就不可能有管理的社会属性。由此可见,正是管理二重性相互联系的特性才形成管理这一事物。

(2)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又相互区别、相互斗争,共处于一个矛盾运动过程中。自然属性是反映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变动,社会分工协作日益深化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管理的自然属性也始终处于发展的活跃状态。而管理的社会属性却是相对缓慢地、滞后地发展,因为它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身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管理的两重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自然属性要求社会属性适应它,和它同步发展,而社会属性往往与它不同步,于是便出现矛盾和斗争。显然,当两者协调时,就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发展。这个协调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管理创新的过程。由于矛盾运动过程总是具有相斥性,因而管理理论的发展也出现了阶段性;又由于各个阶段中,外部条件的差异和矛盾斗争的主要方面不同,使各阶段管理理论的重心也有所区别。这就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依据和规律。

这一规律告诉我们,管理两重性是相互依赖的矛盾统一体。因此,管理理论是鲜明烙上两重性的综合痕迹的,即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不能绝对地说它是属于自然属性的理论或是社会属性的理论,而往往是两者兼而有之。另外,“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必有一方是主要的,他方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这就是说,根据管理理论哪一类属性占主导方向,可把管理理论相对区分为属于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如泰勒的科学管理,伯法为代表的数学学派和现代生产管理方式等可算为自然属性理论;而行为科学、文化理论、非理性主义理论等属于社会属性理论。

按照管理二重性理论,我们试图把庞大复杂的管理理论学派划分为三大类:

(1)技术理论。这里的技术是指管理技术,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数学,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并把它应用于管理实践之中而形成的管理技术和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以解决企业内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问题,为此开展一系列的时间、动作研究,并由此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尽管泰勒声称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劳资双方在思想上的彻底革命,但实践的结果仍然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械式管理。所以,泰勒制应属技术管理理论的先河。其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管理科学理论,强调定量分析和数学、计算机应用,无疑是泰勒制的继承和发展,直到现代的一系列信息技术,生产管理方式等。这样,在管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分量的基本上属于管理自然属性的管理理论,就有它应有的位置。

(2)非理性理论。这是相对硬技术管理而言。凡是主要属于社会属性的管理理论,都可列入此类。从梅奥在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人际关系学派,到50年代的行为科学理论,以及此后的组织行为理论,激励理论和企业文化理论,乃至于现代竞争合作理论团队管理理论和情景管理理论,也大致属于这一范畴。

(3)集成理论。这是力求把管理二重性处于统一体,使之互相适应协调,共同促进,发展创新管理的综合理论。这是当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科学管理时代的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它提出的管理职能、14项管理原则等,是从大公司的管理角度全面考虑管理的各个方面而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管理理论的开端。此后,形成的管理过程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和当代的流程再造、集成化供应链、虚拟组织和战略联盟等理论,无不是试图对管理理论进行综合的尝试、实践和创新。

当然,这是一种框架结构性的分类,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具体分类。我国著名管理学家成思危教授,在2000年第134次香山科学会议所作的主题报告《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中,从分层的角度上把广义的管理科学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管理、职能管理和战略管理。这对人们是一种有益的启示。但是这种划分,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一是没有进行综合归类;二是职能管理。我们认为它贯穿于管理活动和管理理论之中,它可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学派,如过程管理学派,但难以成为管理理论内容上的独立部分。这种划分适应于一个微观组织管理层次的划分,但似乎不适合对管理理论的整体分解。我们在以管理二重性为依据而划分三大类的基础上,考虑到理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管理中的重点,拟作进一步的分解。为此,纵向和横向分解综合的角度,可把管理理论分为技术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非理性理论和集成理论。以创新为主线,展示出管理理论的框架:战略是前导,组织是保证,技术是手段,非理性是基础,集成是方向的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管理科学的繁荣发展。

4.2.2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下面,从战略、组织、技术、非理性和集成等五个方面,对管理理论的创新发展作简要阐述,详细的论述请参阅后面的有关专题。

(1)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战略是企业管理的重大创新,企业战略理论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60年代,中间经历了繁荣、衰落和重振的阶段。它随着管理实践提出的要求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所谓战略管理,是对企业的战略进行全面和动态的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科学分析环境变化,及时把握有利机会,整合内外资源,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并加以实施。对它的研究和实践,成为当代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战略管理理论按照历史发展以及研究重点的变化轨迹,基本上可以分为早期战略思想、传统战略理论和竞争战略理论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50年代末,这是企业战略研究的孕育期。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在其1938年的《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已从影响经营目的的各种因素中产生了战略因素的构想,对探索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作出了特有的贡献。在该书中,他在谈到规定组织的目标时,认为决策包括分析和综合两个方面,“分析是寻找能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战略因素,而综合则是认识到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各要素或其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指出:“管理的艺术就是把内部平衡和外部适应和谐地综合起来。”这里,巴纳德已提出了系统、战略、内部因素与环境同总目标之间的联系,包含了企业战略的思想。

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80年代初期,这是企业战略研究的一个高潮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学派统称传统战略理论。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管理学教授明茨伯格,将当代包括竞争战略在内的战略构成学派细分为10个学派,即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构造学派。传统战略理论的演进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主要研究战略的形成、特征和制定。主要有设计学派、计划学派。设计学派以安德鲁斯(K.Andrews)等人为代表,他们在主张经营战略是使组织自身的条件与所遇到的机会相适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将战略构造分为制定与实施两大部分的基本模型。为此,建立了著名的SWOT分析矩阵。计划学派以安索夫(H. I.Ansoff)为代表,他先后出版了《企业战略论》(1965)、《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1976)、《战略管理》(1979)等著作。由此生发的计划学派主要观点认为,战略制定是客观的、系统的、正式的计划过程,并从企业战略计划实施阶段怎样才能获得成功着手,以环境—战略—组织三者为支柱,构建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简称ESO理论。这是对新企业战略理论的重大贡献。

第二时期,主要从非理性角度,注重战略制定过程中行为因素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对企业战略的认识。如前所述,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对战略管理理论作了奠基性贡献,但也存在相应的不足,主要是忽略了对内部条件,特别是非理性方向以及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于是,又出现了新的学派,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等六大学派。他们对战略的研究不那么着重对战略制定行为规范,而注重描述实际上战略如何做的问题,特别是把重点放在对人性、环境、文化等非理性因素的研究和分析上。实际上是强调人的因素的重要性,这无疑是对战略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时期,传统战略理论的学派众多,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战略目标、战略计划、战略阶段、战略制定和实施。使战略理论逐步完善,影响深远。然而,这种理论不仅体系庞杂,而且缺乏对宏观和竞争因素的分析,尤其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忽视。因此,到了20世纪90年代,竞争战略理论成为西方最重要的战略管理理论。

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战略体系的重心逐步从外部环境分析转移到注重能力分析的竞争主题,并置于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的前沿地位,从而大大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呈现在名家辈出、学派继起的风起云涌之势。其中,以日本大前研一和美国波特等人为代表的定位学派最为突出。他们认为,行业结构分析是确定企业竞争战略的基石。波特为此创造性地建立、提供了各种方法和技巧,用于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情况和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如著名的五种竞争分析模型、价值分析模型、公司地位和行业吸引力矩阵等。1990年,C.K.Prahalad和G.Hamel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首开核心能力研究之先河。由此形成的核心能力理论,是对战略理论的又一创新。

从以上企业战略理论的演进过程中可以看出,当代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战略重点从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到关注企业内部能力;二是战略目标从追逐短期利益到寻求长期优势;三是战略视野从单一企业战略到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战略竞标、战略再造,就是当代战略理论发展的新动态。

(2)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企业组织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期,至今形成了许多典型学派。其发展总体路径是: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组织理论→系统组织理论→经验组织理论→权变组织理论→文化组织理论→新企业组织理论。

历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企业组织问题的是古典管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泰勒提出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的原理;法约尔依据管理任务和14项管理原则,提出了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韦伯提出了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行为学派对组织理论的贡献,主要是在组织的动力结构上,以社会人代替了经济人,并提出了存在非正式组织的观点。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纳德,第一次把组织定义为“两人以上有意识的协调和活动的协作系统”,主张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组织,因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经验学派则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组织结构上,并总结出五种主要的组织结构,即职能制、联邦分权制、矩阵结构、模拟分权制和系统结构,特别是事业部制的提出,是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权变学派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组织应与环境相适应。当环境稳定时,采用机械式结构;反之,则宜采用有机式组织。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威廉·大内(Willian Ouchi)提出了Z型组织,主张构建文化型组织。

由此可见,企业组织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但其理论构架的基础仍然是斯密的劳动分工论,组织发展的方向一直是在层级内部进行分权化变革。但是,这种分工式组织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因此,新的企业组织理论便获得了创新空间。

现代组织形式创新的发展趋势是分立化、柔性化、虚拟化、网络化。企业再造必然导致组织形式的变革。目前,已出现的团队组织、虚拟组织、战略联盟组织和柔性组织,就是组织的创新形式。尤其是学习型组织将成为21世纪的成功企业的组织。这种组织是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它是一个具有持久创新能力的创造未来的组织,已成为企业家心目中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理想组织形式。

(3)管理技术理论的发展。管理技术和方法,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技术的变革创新与应用呈现日益明显的优势,因此,它是管理理论发展与创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所创立科学管理理论,本质上是以提高劳动效率为中心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时间研究和动作试验,提出了原则和方法,如劳动定额制、标准化作业、差别工资制、培训制度等等。此外,甘特发明了甘特图,吉尔布雷思夫妇扩大了对工时和疲劳研究,为科学管理作出了贡献。在“二战”期间,发明的运筹学和投入产出技术,一直成为企业优化的管理技术,并逐渐形成科学管理学派。20世纪50年代,美国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创造了网络计划技术(PERT),至今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技术。到了60年代,管理科学在理论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要求解决方法等方面有许多新的突破。到了70年代,转向实际应用,如价值工程(VE)、用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直方图、控制图等多种统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80年代以后,预测技术、决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得到了长足发展,创造了许多管理技术,有几百种之多。如AHP技术、模糊数学应用、经济动力学、非线性预测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等。在我国,邓聚龙教授提出灰色系统理论,创新了灰色预测、灰色决策、灰色控制技术。特别是80年代以来,现代生产管理为了适应大批量生产向小批量生产的转变、顾客需求由单一向多需求转变,创造了生产管理新技术,如MRP、MRPⅡ、ERP、AM、JIT直到CIMS。此外,物流领域的供应链管理技术、物流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总之,从泰勒的时间动作研究到工业工程;从流水线组织方式到现代生产管理方式创新;从生产领域管理技术到流通领域的供应链技术;从预测技术、决策技术到信息技术,大量的管理技术的变革与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管理理论。

(4)柔性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从本质上讲,可以把它归为两大类,即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和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情感需要的柔性管理。20世纪初期形成的科学管理和“二战”后形成的管理科学,其主要内容属于刚性管理,或称为理性管理,它追求的是合理主义起主导作用的效率逻辑和成本逻辑。而柔性管理则是对刚性管理而言,也称为非理性管理。他们认为,管理的整体因素是人,因此应以人为核心,发掘出一种新的以活跃的人为重点的,带有感情特色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种非理性主义倾向。其中,企业文化理论就是最典型的潮流。有17部理论著作基本体现了非理性主义的国际性管理新思潮,这些著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经验形态,即企业家本人的经验之谈,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创造人松下幸之助的《实践经营哲学》。玛丽·凯化妆品公司创建人玛丽·凯·阿什的《用人之道——美国企业家谈人才管理》等。二是理论形态,最为突出的是“四大畅销书”:威廉·大内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挑战》,帕斯卡尔和阿索斯的合著《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迪尔和肯尼迪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以及彼得斯和沃特曼的《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管理经验》,被称为“四重奏”。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代表在批判传统唯理性主义倾向管理模式时,强调了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一整套文化体系。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识到,在经营得最成功的公司里,居第一位的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或利润指标,更不是计算机或任何一种管理工具、方法、手段,甚至也不是科学技术,而是所谓的企业文化。

从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看,非理性主义倾向和企业文化确实是一种理论创新。它在观察管理的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的层面以及理论观点和体系建立等方面对传统管理理论确有许多新的突破。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已开始引导管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事实上,柔性管理并不是凭空产生,同其他管理一样,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早在泰勒创立科学管理时,在实行刚性管理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沟通,强调科学管理的精髓在于劳资双方思想上的融合与团结一致。在20世纪30年代,梅奥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建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为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首先把柔性管理纳入了经营管理之中。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纳德认为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提出了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联系等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已经有很浓的“文化”气息。决策理论代表人物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的观点,实际上已经向所谓的完全理性提出了挑战。到了70年代,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德鲁克明确指出:“管理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文化。它受到文化的影响,又影响文化和社会的形成。”这实际上已为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作了铺垫。而随后出现的权变理论学派,越过了“经济人—社会人—决策人—自我实现的人”的局限,提出了“复杂人”的假设的权宜应变思想,实际上已为管理的“软化”和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搭上了阶梯。可是,现代文化理论是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的结果。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将管理的侧重点从企业的硬性要素方面扩展到企业的软要素方面,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但是,80年代形成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和企业文化理论,重在企业文化自身,而触及较少企业文化的实际功能和效用方面。这些问题存在,促进了90年代新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为突破企业文化研究的不足,一些学者把自己的研究领域设定在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联关系上。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授科特和赫斯克特,在1992年出版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研究了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关系,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的三种模型,即强力型企业文化、策略合理型文化和灵活型文化。与此同时,在管理的实践中,人们又进一步创新和丰富了企业文化理论内容,主要有效率文化、学习文化、社会文化、共享文化、品牌文化、道德文化、虚拟文化和顾客满意文化。

知识经济时代,要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其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从单元文化转向集成文化和多元文化。

——从制度文化转向协作文化。

——从软文化转向强文化,即面对快速多变时代特点,企业文化由软约束自觉地变为强约束。

(5)集成管理理论的发展。集成管理是计算机集成制造观念同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核心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企业的创新行为。通过科学而巧妙的创造性思维,从新的角度和层面来实现各项要素的全方位优化。集成管理解决复杂管理系统的综合方法。在环境稳定条件下的企业管理相对简单,因此,只需采用单一技术或几种技术的简单管理就能解决。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管理,基本上属于单一的管理模式。那时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人只要以标准化的操作技术,再辅之以必要的激励手段就能达到目的;为了增加利润,只要采用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提高产量就能解决问题。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以及一体化发展的全球经济,使企业管理日益复杂,与之相适应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实施集成管理。这已成为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方向。

早在20世纪初,不同于泰勒研究企业内部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法约尔,则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他所提出的管理14项原则和五大职能分析,是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可以说是集成管理的萌芽,巴纳德特别强调从全面的观点进行管理,认为把握全面和整体并非易事。人们往往只从某一个具体的侧面去进行控制,其结果必是成绩不佳,甚至注定失败。继巴纳德之后是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西蒙,他认为企业是一个同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开放的、有机的动态系统。但是,巴纳德和西蒙都没有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管理问题。而把系统理论与管理理论结合起来,通过系统来管理并创立系统管理理论的F.E.Kast和J.E.Rosenzwig。他们是60年代前后盛行于西方的系统管理理论的创始人。1963年,他们与约翰逊合写出版的《系统理论与管理》一书,从系统概念出发,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系统理论,建立了企业管理的系统模式,成为系统理论的代表作。这一理论内容包括系统观念、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三个方面。系统管理思想实际上就是集成管理的思想,其贡献是确定无疑的。尽管在60年代红极一时之后不那么流行了,但这一管理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实行集成管理需要有一定内外条件,其中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发展和管理者素质水平是最重要的条件。80年代以后,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集成管理重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物料需求计划MRP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方法,80年代初,进一步发展为闭式的MRP,即变为一个结构完整的生产资源计划及执行控制系统。而MRPⅡ系统克服MRP系统的不足,使生产、销售、财务、采购、工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共享有关数据,组成一个全面生产管理的集成优化模式,即制造资源计划。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白热化,90年代企业必须将MRPⅡ的实用性进一步加以扩展,包括对质量信息管理、实验室信息管理、流程工业的应用、控制系统及CAD一体化及电子数据交换(EDI)集成。这就是企业资源计划ERP。从MRP到ERP的飞跃,就是集成管理的创新。

在70年代提出的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它着重解决产品设计、经营管理中的系统信息集成,将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是一种由传统制造工厂集成走向全球虚拟化工厂的集成。这个集成有两重意义:一是制造业管理的集成,二是制造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集成。因此,CIMS是一种高集合度的系统。

现代物流由人工物流—机械物流—自动化物流逐步发展到集成物流和智能物流。同样,物流管理也由单个企业的部门物流,实现内部一体化物流到跨行业、跨地域的“横向一体化”物流模式。业务伙伴之间的业务联系有供应链管理来保证。一体化供应链是利用链中信息来集成,它包括信息集成和共享、合作伙伴之间协调和组织连接。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全球供应链,将全球市场的分销、产品设计、顾客满意、生产、采购供应及库存等整体管理体系紧密地结合起来,打破了地理疆界,以确立竞争优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供需过程中的供需双方之间的关系具有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复杂关系和不确定性关系,传统的供应链概念没有充分反映供需过程的动态特征。为此,我国学者863计划中,研究并提出了敏捷供需链的概念,定义为:在竞争、合作、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由若干供方、需方等实体构成的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动态供需网络。敏捷供应链管理(ASCM)技术是以支持动态联盟实现网络化敏捷制造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是实现制造与流通业务的动态集成、电子商务工厂、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实质上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动态集成。

以上列举了集成管理的几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到,集成管理具有以下特征:整体优化性;整合性;协调性;创新性;动态发展性。

管理理论是极其丰富多彩的,管理学派丛林又不断滋生,因此,要清晰地梳理其中的脉络,也许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从管理二重性角度,我们把管理理论及其创新内容划分为上述五个部分。值得指出的是,管理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并且永无止境。因此,我们要不断关注管理学科发展的方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丰富管理理论,并把它应用到管理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组织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4.2.3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

9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研究和把握当代企业管理的新发展,对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推进我国管理现代化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当代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本管理——现代管理的突出特点。坚持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管理最突出的特点。在工业社会,主要的资源是资本,而知识经济时代则主要依靠更多的信息、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知识生产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知识的背后是人才,人才高于一切。因此,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教育培训成为高效的投资手段。

“人本管理”的发展经过了X理论、经济人、Y理论、超Y理论、Z理论、社会人、管理人、文化人、企业主体、职工持股等变化过程,而职工持股是人本管理的最新发展。在管理思想研究上,西方管理理论自80年代初威廉·大内的《Z理论》开始探索,认识到在高度文明时代,充分尊重人性、个人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惟一正确的管理模式,将是“没有管理的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模式。这是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的体现,也是以人为本、顺应人性、自然秩序高于人为秩序的新境界。

(2)企业重组再造——管理和制度上的新变革。企业的重组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20世纪以来,西方出现了三次兼并浪潮。从80年代开始,处于第四次重组兼并浪潮之中。当前企业的重组则主要从战略上和长远发展来考虑,着眼于未来的全球性竞争。

企业再造是一个不断创新和组织学习的过程。所以,未来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在美国近十年中,已有数以万计的经理人员参加了这样的组织学习,一些著名的大企业正逐步地在向学习型组织发展。

企业再造是企业的一项根本性变革,这势必引起管理系统和管理组织的变革。传统的组织多是典型的金字塔型组织,运行效率低下。在信息网络化的条件下,扁平网络状组织成为现代企业组织模式的基本趋势。这种组织能够通过改变内部结构来适应外界环境的不同要求,表现出极强的应变能力,又能为其内部组织成员的自我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和支持条件,使组织层次缩减、精干高效,因而成为管理组织模式的主要发展趋势。

(3)生产管理新方式——追求速度效益的创新。在工业经济时代,以规模求效益、以质量求效益,是企业管理历史过程中的重要创新。然而,当企业的生产模式从大批量生产转向多品种和小批量生产,从机器化产品生产转向知识化产品生产,从单纯的产品生产转向产品和服务生产以后,原有的生产模式已不能解决在科技迅速发展和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生产需求的个性化和对生产的迅速反应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快”,即科技进步快、产品更新快、生产变化快。因此,市场竞争不仅仅是比质比价比服务,更重要的是比速度,以快取胜,“快”的本质是降低时间和成本。因为只有大幅度降低时间成本,才可能满足市场个性化所决定的多品种、少批量、灵活生产的需要。

与此相适应,引发了许多新的生产管理技术。这些新的生产方式具有极强的超前性与实用性,它是现代高科技与先进管理思想、技术的有效聚合。如准时生产制(JIT),制造资源计划(MRP、MRPⅡ),最优生产技术(OPT),柔性制造系统(FMS),精益生产(LP),集成制造系统(CIMS),敏捷制造(AM)。

这些新的生产管理技术都是与信息化管理或计算机应用相联系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L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管理信息系统(M IS),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CAMS),数控加工制造(NC、MC、AC),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C),决策支持系统及专家系统(DSS、ES),并行工程(CE),信息网络(Internet/Intranet)。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才使现代生产管理新方式能够适应于以速度求效益的要求。

(4)集成管理——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信息网络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企业面对一个全新的竞争环境和经营形势。对此,传统的依靠企业自身可利用资源来建立竞争优势的管理方式,将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力。这就要求将软、硬两种要素纳入管理视野之中,实行综合集成。集成管理实际上是将集成的思想和观念创造性地运用于管理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说,通过科学而巧妙的创造思维,以新的角度和层面来对待各种资源要素,扩大管理视野,增强管理对象的交融度,并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手段,促进各项要素、功能与优势之间的互补,使其产生1+ 1>2的效果。

这种管理方式与传统管理方式不同:①管理目标不受现有资源约束,具有目标的可延伸性;②管理要素更重视软要素,并重视要素的裂变重组,不断进行优化组合;③管理系统边界模糊,组织结构趋向网络化;④管理手段强调兼容、适应。

例如,ECR系统是以提高消费者利益为核心的生产企业、供应商、批发商及零售商紧密协作而形成的产品供应链。在使消费者利益获得增加的同时实现产供销企业的共存共荣。传统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为这种产品或服务供应链的竞争,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这种供应链的综合水平高低。显然,供应链是集成管理的一种形式。

而CIMS,则是典型的集成管理。美国学者J.Harrington提出的CIMS基本思想可归纳为两点:①从产品研制到售后的服务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统一考虑,综合策划;②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数据的采集、传递、加工、处理和利用过程,最终形成的产品是物化了的数据。可见,CIMS对企业来说,可说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管理系统。

企业是一个系统,世界是一个复杂系统,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全球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因此,集成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完全符合唯物辩证法规则和事物发展规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