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回顾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一些管理的先驱者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管理活动的演变与历史是必要的。关于管理的载体,儒家管理哲学的中心概念是“仁”。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18世纪末,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原来手工业的生产转变为机器的生产,开始出现了工厂,使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_社会科学导论

二、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但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则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回顾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一些管理的先驱者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管理活动的演变与历史是必要的。

1.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历史沿革

(1)中国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管理哲学,其基本精神是以“人”为中心,讲“为政以德”,讲“正己正人”,在管理的载体、手段、途径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关于管理的载体,儒家管理哲学的中心概念是“仁”。在《治文》、《礼记•中庸》中充分表达了这种思想。“仁,亲也,从人从二”。关于管理的手段,儒家强调“为政以德”,主张用道德教化的手段感化百姓,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关于管理的途径,儒家讲“为政以德”,同时也就包含着管理者自身的德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从管理者的自我管理,再到家庭管理、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层层推进,不可或缺,不能跳越。

道家管理思想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管理哲学,其基本精神是以“道”为中心,讲“道法自然”,讲“无为而治”,讲“弱者道之用”,在管理的规律、方式和艺术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关于管理的规律,在《老子•二十五章》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是指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关于管理的方式,管理既然要按照“道”即客观规律办事,而“道常无为”(《老子•三十七章》),所以,管理者就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关于管理的艺术,老子指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这里强调“弱”是道的最根本属性,“守弱”才是保持事物符合于“道”的最妙的手段,充分展现了老子管理辩证法的精湛之处。

③法家管理思想

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管理思想,以“法”为管理中心,讲“法、术、势”相结合,在管理的制度、技巧、权威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关于管理的制度,就执法而言,法家主张“法治”,反对“人治”。在《韩非子•考思》中,韩非提出“上法而不上贤”的主张。关于管理的技巧,法家所谓“术”相当复杂,韩非提出统治者所必须采用的“七术”有:“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贵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韩非子•内储说上》)关于管理的权威,韩非认为,帝王之所以为帝王,关键在于有“势”。他指出:“势者,胜众之资也。”(《韩非子•八经》)

④兵家管理思想

兵家的活动领域主要在军事,以孙子为代表的中国兵家思想十分丰富。兵家思想以“谋略”为中心,讲“谋攻妙算”,讲“因变制胜”,讲“令文齐武”,对于管理的战略、策略、方略均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于管理的战略,孙子强调,优秀的战争指挥员应该依靠计谋取胜,“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篇》)关于管理的策略,孙子指出:“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孙子•虚实篇》)关于管理的方略,孙子提出了分级管理的原则,即:“沿众如沿寒,分数是也。”(《孙子势篇》)

2)中国近代管理思想

中国近代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是民族资本主义经营中体现的经济管理思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20世纪初得到了初步的发展,辛亥革命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民族资本家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经营管理思想。

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代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的管理活动之中。首先,自晚清政府洋务运动开始,各种各样的封建官僚设立的国家垄断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出现了向国外学习先进管理方法的倾向,开始重视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在企业组织形式上出现了向托拉斯和康采恩方向发展的趋势,它们大多采用资本主义式的雇佣劳动和严酷的劳动监督方式;其次,存在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40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其管理世纪活动呈现出重视市场需求和销售工作,注重企业经济核算和资金积累与运作,注意采用机械化、标准化和技术改良提高生产效率,在加强劳动强度的同时注重调和劳资关系,以及开始运用股份制来融资和扩大企业规模等特点;再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公营企业的管理也表现出其特有的管理思想,即强调企业管理中的集中统一指挥,把企业对环境的关注更多地投入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中,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和积极性,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先进人物活动与劳动竞赛,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确保企业任务的完成。

新中国成立后的企业管理活动,表现出了一些适应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所独有的特征。首先,在长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形成了以完成指令性计划为目标的、着重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集中统一的党政领导下的适度分权结构;其次,延续了在革命根据地经营公营企业的传统,发动群众进行各级经济核算、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进行民主管理;再有,强调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建设,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各种先进单位与个人的评比活动;最后,善于用积极的态度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方法。

(2)西方管理理论的形成

18世纪末,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原来手工业的生产转变为机器的生产,开始出现了工厂,使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后来工厂制度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国。工厂制度的形成,加快了生产社会化的进程。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取得更多的利润,是生产经营中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便产生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管理思想,并在进一步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出现了早期管理思想家。

1)詹姆斯•斯图亚特(James Stewart)

他是英国的重商主义经济学家。他在《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一书中认为,机器生产使工人重复操作,便能更灵巧地工作,可以提高劳动生产。他比美国的泰罗早100年提出了工作方法研究、实行鼓励性工资和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的分工等管理思想。

2)亚当•斯密(Adam Smish)

他是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在系统论述劳动价值理论的同时,深刻地论述了劳动分工的管理思想。他指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劳动分工的好处有:①分工使工人操作专一,工人重复单项操作,有利于提高其劳动熟练程度。②有利于减少工作转换的时间。③操作专一有利于工人创新工具和改进机器设备。他提出的“经济人”观点成为古典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他关于管理控制和计算投资回报期的观点也成为重要的管理思想。

3)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他是英国的数学家和机械学家。他在工作实践中,并经过几年时间到英、法等国的工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出版了《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该书着重论述了专业分工与机器、工具使用的关系。他主张劳动分工中应按照工人的技术水平进行专业分工,因为专业分工可以缩短作业的时间,节省工序转换和更换工具所耗费的时间,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加快工作进度,创新和改进专用工具和设备。他认为工人和工厂主之间存在着利益共同点,强调劳资合作;提出应按照生产效率和工人所作的贡献分得利润的固定工资加利润分享的分配制度;提出以对技艺水平和劳动强度定出界限的所谓“边际熟练”原则,作为付酬的依据;主张鼓励工人提出有益的建议,按其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不同给予相应的奖励,使之产生激励作用。

4)罗伯特·欧文(Robort Owen)

他是英国的工业家和改革家。他在改革实践中最早注意到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并率先在人事管理方面做了许多试验和改革,所以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他认为企业应重视管理中的人的因素,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资,这种投资会得到加倍的补偿。

5)查尔斯·杜平(Charles Dupin)

他是法国的工程师和经济学教授。他在教学实践中把管理学看作一门独立的学科,给予充分的重视。他认为工厂的管理者应该借助于几何学和应用机械学对节省工人劳动的所有方法进行特别的研究;认为对一个管理者来说,使他处于高位的是他的智力,而非体力,体力工作只占第二位。

6)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

他是德国的军事战略理论家,作为军事战略家,他高度关注军事决策。依据军事对敌行动的不确定性,他认为管理人员应该承认不确定性,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计划,使不确定性最小化,由此进行决策,采取行动。他主张以科学而不是以预感为依据来做决策,以分析而不是以直觉为依据进行管理。

2.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盛行于经历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30~40年代,它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所谓“经济人”假设,是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认为被管理者行为的唯一动机是经济利益。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泰罗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和古典组织理论,其中古典组织理论又包括法亨利•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并且,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构造出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该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1911年他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根据他30年来试验研究的成果,系统地论述了科学管理原理。由于他是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所以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标志着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正式形成。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1)制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即工作定额。工作定额的制定通过工时和动作研究进行,把合适的技术熟练工人的每一项动作完成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加上必要的休息和其他延误时间,即为完成该工序所需的工作定额。

2)实施标准化作业。让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同时还要使工作的环境标准化。要通过消除各种不合理因素,把各种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最好的方法。

3)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管理人员要通过长期仔细研究每个工人的特点、性格和工作成绩,发现他们的局限性和发展的可能性,系统地训练、帮助和教育他们,使他们尽可能承担并胜任更高级的、最有兴趣的、最有利的工作。

4)实行有差别的、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根据定额和标准,对完成和不能完成定额的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制,分别按正常工资率的125%和80%计酬。

5)实行专业化管理。主要体现为:①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②实行管理人员专业化分工。

6)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组织,其高级管理人员应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做,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或重要事项的决定权。

7)主张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进行亲密无间的合作。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和目的是要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提高了,劳资双方就都可从中得益,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可以缓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是要通过试验确定工时定额和工作定额,实现操作的标准化。所以劳资双方都要为提高工作效率而共同努力。泰罗还认为,科学管理实质上包含着要求在任何一个具体机构或行业中的工人进行一场心理革命,同时也要求管理部门的人——工长、监工、企业所有者、董事会同样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对待管理部门的同事,对待他们的工人和承担所有的日常问题的责任上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没有双方的这种全面的心理革命,科学管理就不能存在。

泰罗的科学管理冲破了长期以来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方法,开创了管理实践的新局面。另外,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这就为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2)古典组织理论

1)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管理学先驱法约尔。法约尔最早提出了经营与管理的区别,并明确划分了管理的职能,描述了管理的过程。因此,人们习惯将他的理论称为“管理过程理论”。由于他在管理理论发展史上独树一帜,而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法约尔对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他首次提出了管理的职能,并确立了管理的基本原则。他在1925年出版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管理职能,论述了经营与管理的区别,全面阐述了14项管理原则。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下述几项:

①经营和管理的区别

法约尔第一次明确区分了经营和管理的概念。他认为,经营是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某一既定目标,它的内涵中包括了管理。从企业角度出发,其经营活动可划分为6种,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管理活动只是经营活动中的一种。为了突出管理的实质,法约尔又进一步将管理的要素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和经营活动之间的关系如图5.3所示。

②管理的5项职能

法约尔第一次指出了管理的组成要素,即划分了管理的5项职能,并对管理的项职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认为,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计划职能,就是设计行动方案,使企业达到目标。

组织职能,是指为组织机构达到预定目标提供所需一切条件的活动。

指挥职能,是对下属人员给予指导,使组织的各项活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图5.3 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img5

《管理学原理》单宝玲,辛枫冬编著 出版日期:2004

协调职能,使组织内的资源与活动能够相互配合。

控制职能,就是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拟定的标准相符合。

③14条管理原则

法约尔提出了14条管理的一般原则,其内容如下:

一是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是实行劳动专业化,它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很大作用。劳动分工的目的是要在同样努力的条件下得到更好的效果。

二是权力与责任。权力就是指挥和要求别人服从的能力。一个好的管理者,常常是后者补充前者。权力与责任相互统一,互为结果,有权必有责。

三是纪律。纪律实际上是领导者同下属人员之间在服从、勤勉、积极、举止和尊重方面所达成的一种协议。严明、公正的纪律是任何组织都不可缺少的要素,没有纪律,任何组织都无法兴旺发达。

四是统一指挥。统一指挥就是指无论什么行动,每一个下属只应接受并服从一个上级的命令。不能多头指挥,这是一条普遍的永久性原则。

五是统一领导。健全的组织应实行统一领导,即对于同一目的的全部活动,只有一个领导人和一项计划。这是统一行动、协调力量和一致努力的必要条件。

六是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整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总和,个人利益不能超越整体利益。当两者不一致时,管理者必须想办法使他们一致起来。

七是人员的报酬。报酬必须公平合理,尽可能使劳资双方均达到满意。对工作成绩与工作效率优良者应有奖励,但不能超过某一限度,否则将会出现副作用。

八是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统一指挥原则就意味着集中领导,而分权可提高下属的积极性。集中和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两者适用的组织不同。权力集中或分散的程度要根据组织的性质、规模、人员素质等特点来定。

九是等级制度。等级即从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直至最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它通过沿途各级传递最高管理人员发出的或反馈给最高管理人员的一切信息(包括命令、指示、报告)。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地违反它,但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克服由于统一指挥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失误,法约尔提出“跳板”原则。

十是秩序。任何组织都应强调秩序,没有秩序,工作将会杂乱无章。因此,要求组织内的人、财、物都应在其相应的位置,各得其法,各得其用。

十一是公平。公平是组织的管理人员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道德价值准则。管理人员应以亲切、友好、公正的态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十二是人员的稳定。应保持组织内人员的稳定。如果人员不断变动,工作将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努力做到有秩序地安排和补充人员。

十三是首创精神。管理人员不仅应具有首创精神,还要在不违背职权和纪律的情况下,鼓励和发挥下属的首创精神。

十四是团结精神。要保持和维护每一个集体中团结、协作、融洽的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全体人员的和谐团结是组织活动的巨大力量。

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是西方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特别是管理职能的划分及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等级制度等管理原则,对后来管理理论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2)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对经济、社会中的管理思想的发展均有贡献。他的管理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提出了所谓“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他的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是这一理论的集中反映。因他对古典组织理论的杰出贡献,故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组织理论的核心是,行政组织机构的活动是通过“公职”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这样的行政组织机构对于任何组织形式来说都是“理想的”。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任务分工

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在将任务分配给组织中的各个成员或各个职位的基础上,还要对组织中各个成员或各个职位规定明确的职责并赋予对等的权力,并使之合法化。

②等级系统

按照一定的权力等级将组织中各种职务和职位形成责权分明、层层控制的等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级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上级负责,而且也要对自己的下级负责;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必须接受上级的控制与监督。

③人员任用

通过正式考试或教育训练,公正地选拔组织成员,使之与相应的职务相称。组织内对职务的任免要讲究一定的程序。除了按规定必须通过选举产生公职外,官员是上级委任而不是选举的。

④职业管理人员

实行管理人员专职化。组织内部的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理单位的所有者,而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他们按期拿固定薪金,组织内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按照年资、工作成绩或两者综合考虑升迁。但是否升迁,完全由上级决定,下级没有发言权,以免破坏指挥体系。通过这种制度,在组织的成员中培养集体精神,鼓励他们忠于组织而不是忠于某个人。

⑤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工作与职位的关系,是一种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这种公正不倚的态度,不仅在组织内部人际关系中存在,而且也适用于组织同顾客之间的联系。

⑥组织制度

组织内的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共同的规则和制度。这些规则和制度是不受个人情感影响而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不可滥用职权,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服从有关制度的规定。

韦伯认为,他所描述的这个理想行政组织结构和其他组织形式相比,运转效率最高,因为它的结构最符合理性原则,具有精确性、纪律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特点。它便于管理人员的指挥,并有利于管理人员预测工作的结果。韦伯还强调这种组织形式适用于任何种类的管理工作,对现代社会的复杂组织来说是最“理想”的。韦伯所设计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组织结构勾勒出了后来组织结构理论发展的基本框架。

3.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标志着西方管理理论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与古典管理理论“经济人”假设和行为科学“社会人”假设的前提不同,西方现代管理理论是建立在“决策人”假设基础上的。“决策人”假设认为人是决策的主体,但由于个人所掌握信息的局限,限制了人们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但人们可能通过重复决策加快学习过程。

现代管理理论的学派很多,但纵观各学派主要观点,国内外多数学者同意划分为六个大学派,它们分别是: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系统管理学派。这六大学派的划分,主要便于在理论上对它们进行归纳和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六个学派是彼此独立、截然分开的。它们在历史的渊源和论述的内容上都是彼此交叉、融合的,各个学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又各自有研究特色,这就构成了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1)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巴纳德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分析管理题,在管理理论丛林中独树一帜。巴纳德将社会学的概念用于管理上,在组织的性质和理论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巴纳德认为,组织不是集团而是一个系统,而且是社会协作系统的一部分。一个协作系统是由个人组成的,但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决定和选择参加哪一个协作系统。

2)正式组织的基本要素

任何正式组织都包含有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

3)关于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

巴纳德认为非正式组织是不属于正式组织的,是不受正式组织管理的个人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集体的总和。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正式组织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非正式组织通过对协作意愿的调节,能维持正式组织内部的安定团结;②非正式组织可以就一些正式组织难以确定的事情、意见及建议等交换意见,有利于解决在正式渠道不便提出的问题与争议;③非正式组织能抵制正式组织的某些不利影响,以维持个人人格的感情,有利于维持个人自尊心。

4)管理者的职能与权力

巴纳德认为管理者在组织中的作用和职能是:努力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协调组织成员的行动,包括采取适当的激励方式、成员的选聘和训练等;规定并解释组织的目标,并努力协调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矛盾。巴纳德还指出,管理者的权威并不是来自上级的授予,而是来自由下而上的认可。管理者权威的大小和指挥权力的有无,取决于下级人员接受其命令的程度。

(2)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赫伯特•西蒙。西蒙倡导的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吸收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就是决策

该理论认为,管理的全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即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2)决策阶段的划分

西蒙将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收集情报阶段、拟订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需要强调的是,上述三个阶段中的每一个阶段本身都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

3)决策准则的重新确立

该理论认为,传统决策的“最优化”准则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境界。他主张用“令人满意的准则”去代替传统的“最优化原则”。西蒙认为,由于组织处于不断变动的外界环境影响之下,人的知识和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制定决策时,很难求得最佳方案。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人们也往往不去追求它,而是根据令人满意的准则进行决策。

4)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的划分

西蒙把一个组织的全部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而且有一定的结构。因此,可以建立一定的程序,当这类活动重复出现时予以应用,不必每次都做新的决策。这类决策叫做程序化决策。另一类是非例行活动,有关这类活动的决策是新出现的,不能程序化的,这类决策叫做非程序化决策。

5)决策制约着组织机构的设置

决策理论学派将一个组织分为三层机构:高层从事非程序化决策,包括组织的设计与再设计,确定组织目标和目的;中层机构一般从事程序化决策,如管理生产系统和分配系统日常工作,但也不排除从事非程序化决策;基层机构则直接从事程序化决策,如取得原料制造产品和储存运输等日常工作。

6)决策的技术和方法

根据决策的不同类型,可以有不同的决策技术和方法。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技术包括习惯、标准操作规程、组织机构。非程序化决策的传统技术包括判断、直觉、创造性、经验、经理人员的选择和训练、设立专门从事非程序化决策部门。

(3)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彼德·德鲁克、艾尔福雷德·斯隆、欧内斯特·戴尔等。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经验。因此,这一学派的最主要特色是注意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它重点分析成功管理者实际管理的经验,并加以概括,总结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的共性东西,然后使之系统化、合理化,并据此向管理人员提供实际建议。经验主义学派理论在内容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问题:

1)明确了管理的性质和任务

德鲁克在总结和归纳管理的任务时,认为管理的基本任务有两个:合理配置资源和协调组织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2)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思想

德鲁克目标管理思想主要内容有三个:明确目标的性质、指出了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划分了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确定目标、具体实施、检查和评价工作绩效)。

3)概括了企业管理的组织机构

1975年,德鲁克在《今日管理组织的新样板》一文中,将西方企业的组织机构概括为以下五种类型:集权的职能式结构、分权的“联邦式”结构、规则——目标结构(即矩阵结构)、模拟性分权管理结构、系统结构。

4)主张使用比较方法研究和概括企业管理经验

经验主义学派一般强调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出发,而不是从一般原理出发进行研究,强调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

(4)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卢桑斯和亨利·明茨伯格。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在现实中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理想化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应随机应变,即采用什么样的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应取决于组织的环境。

学术界一般认为,卢桑斯的“如果——就要”关系理论是权变理论的思想基础。卢桑斯把函数关系管理与组织环境联系起来。他将环境作为自变量,而将管理作为因变量,认为权变管理就是依据环境自变量和管理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他解释说,这种函数关系不应是因果关系,而是“如果——就要”的关系,即如果某种环境存在或发生,就要采用某种相应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技术,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但是,卢桑斯本人也承认,在他的“如果——就要”函数中,联结起环境与管理的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的确定是十分困难而复杂的。他认为,即使一种权变关系在经验上得到了证实,它也只不过是确定和贯彻管理行动中所需要的很多个输入中的一个输入。在实际管理活动中,不存在普遍适应的函数关系。

(5)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量学派、计量学派、模式学派等,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运筹学、控制论、系统工程、决策论、计算机技术等新学科的出现以及大量新的科学方法被引入到管理中来而发展起来的。该学派主张以科学方法解决能以数量表示的管理问题,这与泰罗倡导的科学管理运动精神相符,因此被认为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延伸和发展。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

1)强调决策是管理的中心。该学派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2)追求最大经济效益。该学派主张以经济效益标准作为评价决策方案的依据。

3)运用数学模型。该学派认为,决策过程就是建立及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因此十分注重定量分析,主张尽可能用数量来说明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4)使用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管理科学方法发展和应用的最大推动力,它使原来理论上的数学模型有可能转变为可以实际应用的决策。

管理科学学派对管理学的精确化、数量化和科学化作出了贡献。

(6)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它是在一般系统理生于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学派代表人物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认为,人们在科学方面总是把精力集中在事实的发现、分析和实验研究上,这虽然有助于扩展知识和理解科学的精微,但科学知识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应有一个综合和统一的时期,以便将分析和调查资料综合成为更广泛的、能在多方面应用的理论。该学派试图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将各派学说融为一体,建立一套广泛适用的理论体系。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所组成、为环境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系统;组织不仅本身是一个系统,它同时又是更为广阔的社会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它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取得动态平衡;组织从外界环境接受能源、信息、物料等各种投入,经过转换,再以产品或劳务的形式向外界环境输出产品。这种把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系统的观点,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即把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管理者必须从组织的整体出发,研究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组织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使组织的各个部分之间以及组织和外界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它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系统管理学派突破了以往各个学派仅从局部出发研究管理的局限性,从组织的整体出发阐明管理的本质,对管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该学派曾被西方学者看做是统一管理理论的希望所在而寄予厚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